|
绿洲,那几个焊工其实罪责应该是最小的!他们错在刚好摊上了点火那个时机而已……0 M% X$ \" e; Z! L* {$ d
. u$ c8 i, p6 p) o' d* w$ F8 |
首先,这类焊接工程,按规定灭火器材要1.5米以内(别处听来的),而我有个同事,老爸就是工头,说每次都是亲自掌控灭火器蹲在焊工后面看的;这次火灾,整个工程队需要由上到下负责,焊工也不过是过失杀人,违反规定的包工头、安全监督人员都得揪出来!
, D* V( ~% C+ s; g* O香港在九几年的时候,也是类似的火灾,死了几十人,失火的焊工就是以过失起诉的,判得不重,但政府成立了委员会查了个底掉,追究责任的同时也为将来作出防范。( P' z1 A" e( @4 V
. Z" j3 Y% {/ c4 L
其次,隔热层的材料,在这上面有猫腻的话,只能说一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但是,有在美帝的也说了,那里用的隔热层也貌似是易燃材料,但是处理手法什么的不清楚,现在就看国家的标准如何。层层分包和领导的亲戚之类,并不是搪塞的借口,政府别用这个来糊弄群众,大家也要有判断能力,别把主要矛盾转移了!* z: Z" t6 W7 ~0 |1 x+ o# c9 d& S
+ d: z/ e. y& l
这次的灾难,责任最大的,我觉得是大楼的物管!在起火初期,只是外墙的棚架起火,后来才引燃了隔热层和蔓延到室内,早期的几张照片,大部分棚架烧完了,窗户没几个破的,证明室内还是相对安全的,可是到了后面,竟然有住户从刚烧过的钢架上逃生,按照常理,建筑火灾后,最后的安全保障就是消防梯,由于这个空间内没有可燃物,有防火门挡住,只要不是烧塌了,躲里面支持一时半会的没问题。再加上这次火灾是由外而内的,短期内也不会被阻断退路,足够住户逃生的时间了,究竟是什么障碍,让住户放弃了安全的楼梯而攀爬棚架啊??!!有的说法是防火门平时没关上,由于气流,楼梯里的新鲜空气补充到外墙(同时加快了火向室内蔓延),楼梯里的气流循环,又把烟气吸了回来,造成消防梯无法通行——对此存疑,这应该是烧到一定规模才会发生的,期待解答。而且就算这样,该是防烟面具发挥作用的时候。另一说法就是消防梯堆积杂物,造成无法通行,“据说”,这是自称到过那栋楼的人说的,楼道里的确很多杂物,甚至是多到令人生厌,这样的话,几十号冤魂还是栽在这个楼房火灾的头号杀手上啊!说一下在广州见过的一些火灾,除非一下子烧通没救了的,很多时候,都见到一堆狼狈的住户,仓皇逃生,然后成为围观的一员,看着消防员扑救,对着电视镜头哭诉——逃得蛮快的啊,而这次上海的火灾,似乎没几个能及时逃掉的,假如真的是杂物阻碍,烟气弥漫什么,我坚信只要在火起时,有警铃提醒,物管能够组织一下,总还是能慢慢挪下来的,也不至于后来这么惨了!) Y8 d0 y, z# L: z7 _- _; m
也是据说,行内人说了,即使当时物管没有先逃,也不一定能正确应对——物管是要有人接受消防知识的培训的,完了后就有资质了,至于是不是全部人员都会,不管,有火灾时,赶上接受过培训的在场,天之大幸,要不然,自求多福吧!" A, d6 @7 N& B% V4 A- v
c0 u7 `, ^4 \- x# m% j
+ P& l2 j+ U* j
火灾之后,不少兄弟提到救生绳之类的,其实不是很靠谱。以下几点才是自己能做好并最能活命的:楼房的消防规范,包括报警、灭火设施完好,逃生通道畅顺并且知道怎么走;防火门按照规范关好并能够顺利打开;逃生的时候,手电、防烟措施(面具、湿毛巾皆可),不惊慌……这些能做到,真有事起来,你才能够有机会作为围观者!. {9 J1 }, Z) x7 U, k# R
$ N7 x. e9 Q5 X& P. l! N4 o
说一个自己的真实经历:有一天,上班那栋楼响起了警铃声,我听清楚后,马上跑到门外察看,再询问保安,得知是误响,这才回去工作,而这个过程中,旁边的公司、我的同事,没有见到有一个人探头出去了解一下的,我回到办公室,问同事,有抬起头说没留意,没听到有警铃的,有听到没当一回事的,有认为真出事的话,会有保安大喊叫逃生,没听到证明是假警报的大安主义的……真是无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