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fisher 于 2010-10-28 23:52 编辑 + L" Z6 e% f! H2 V
6 i5 o r4 U* q% R/ w凭啥要人家不拿补贴,规矩定下来就是要执行的,要抱怨就抱怨定规矩的人,而不是拿补贴的人,这件事上我觉得麻花藤他们没错,政府的初衷是提供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既然一个愿意给,为什么另外一个就要假惺惺推掉才是好事呢,那样以后谁还敢拿这笔钱呢?" ?# G% _4 {- O& V* r. i
$ ] T+ s5 H( x( I# E2 p; a2 P
$ G% t% b' F+ p; h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个规定:如果有人在国外看见鲁国人沦为奴隶,可以垫钱将其赎回,然后回国报销。孔子的一位**就在国外垫钱解救了一个沦为奴隶的鲁国人,并且坚持不报销,以示“义”的决心与真诚。孔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表扬这个**,反而批评了他,认为这样的行为将阻碍更多的奴隶被解救。因为以后鲁国人如垫钱救人,报销吧不好意思,不报销则蒙受经济损失,两难之下最终可能放弃救人。而孔子的另一位**,下水救人,被人赏赐了一头牛,他高兴地接受了。孔子大加赞赏。
, ?9 x+ t1 B* u7 n& v这两则故事生动的表明( )% i9 a5 o4 F/ w, R: R
A、道德践行者应得到回报和关爱0 W3 q+ C, h" c& Z
B、“善有善报”、“好人有好报”
# p, _- {% x2 X9 _: r* ]6 ?C、对道德模范的奖励,有助于道德的弘扬; }* u, U* H& n7 N& V/ U
D、朴实的民间俗语,包含了人们朴素的道德观' x5 p% y- v; d. R9 p X
1 B0 K9 t3 c/ w
这个答案还需要说明么??
9 ]5 t8 k6 v& J. N/ ~3 b2 { |+ m: n6 z2 R& |5 A
8 ~" o* l: k1 z; ]0 Y5 T' f# ]" J" @, Y4 w
0 J) e; v7 M# K$ Z7 b& d/ B" u; @: G7 Y7 @- v V: \
& |1 A$ A0 \# k
) O- `; n+ j, l5 r7 q* \, a
8 R3 d& I! s9 q" N/ ~0 V9 }* [) O6 P
艹!弟 子 二字都要“评比”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