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2 _/ q: P5 Q% U& a0 ?- ^7 b- r“90后‘小白菜’真棒!第一次知道‘小白菜’一词,是在上海市对口支援都江堰灾后重建‘两优一先’的表彰会上。回沪第二天,迫不及待地带上孩子体验世博会的同时,感受更深的是‘小白菜’们的辛勤付出。
$ O: Z% `1 v/ f+ N# P: g Q“没有预先做好观博的功课,加上方向感不强,即便一整天在A区逗留,还是分不清东西南北。仔细算算,仅我们母子俩的询问就达7次之多,可无论哪一次,看到的都是最真心的笑脸,得到的都是最真诚的答复、最简洁的指引。2001年出生的儿子,由衷地赞叹:‘妈妈,他们真的很好!’
/ M% L8 s M. w5 M' q& l. j“也许是因为自己走多了很累,天黑时看到疲惫的‘白菜GG和JJ’,当我再要咨询时,儿子却这样告诫我:‘妈妈,你问了这么多了,怎么好意思再问啊,我们去看地图吧!’说完直接奔向附近的指示牌。
/ W9 U4 k8 B5 O: [4 Y! u“90后的‘白菜’们,你们真棒,给00后的小学生做了最好的示范,70后的我忍不住要感谢你们,赞美你们:世博因你们而更精彩!”" }' |5 c/ P+ R" a
这是网名为“丫头”的网友在早报企业QQ800962288上的留言。其实,很多人对于90后的看法都受到网络负面报道的影响,近日不少接触过90后的读者纷纷通过早报为90后“喊冤”,90后们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们渴望被理解。, ]2 J D+ r5 D) S
90后
% I% ^7 f( L# M% F/ L1 q$ a7 y我们张扬个性,但并非“脑残”
" [1 U8 [" P3 S/ S朱小姐(20岁):90后,被认为是脑残的一代。其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还是很正常的成长。只是部分的偏激被扩大了。他们思想独特,他们行为夸张,他们是早熟的一代。他们接触的看到的听到的都太多,他们生活在最幸福的时代。
; ]) o8 i$ k) G% f% S4 H4 c沈小姐(20岁):自我装饰是90后的必修课,许多女生不惜花费重金改变发型,购买衣服,只为张扬出自己的个性。爱花钱、会花钱,才更有动力去赚钱是90后新生的消费观、理财观,很独特。与花父母的钱相比,花自己赚的钱更安心,也会让自己慢慢独立。
1 u. F# g9 s5 c* a汪国青(19岁):90后的人不尽相同,比较大多数都比以前的要张扬一些,而且不够成熟。90后的人很有个性啊,也比较开朗啊。上次看见一个90后的参加高考,穿着一身很high的衣服,还背个气球,挺可爱的啊!* N6 u1 `$ W5 a/ |
汪小姐(19岁):我们不“非主流”,当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把自己打扮得像个圣诞树的人的时候,我们也会以鄙视的眼神看待那些“非主流”的人。在我们心中,我们是主流,我们过着主流生活。脑残的不是只有90后,同样的,90后也不是都脑残。所以社会不应该偏激地评论90后,我们敢想敢做,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我们可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很多努力,我们90后承受的东西比你们想象中的要多多了。
; [2 o) a$ O7 o0 ^3 M! K林小姐(19岁):90后的孩子,个性都比较张扬,表面上如何如何跩,其实心里都有一块很柔软的地方,只是应该用好的方法去引导。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因为学校里的压力已经够大,应该给他们鼓励,成功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人格。 我个人认为,只要不是违法犯罪,就应该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向、个性、理想去发展。
2 Z1 S' l5 w2 b* j% E/ z B李先生(19岁):时代给了90后与前人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也给了他们不同的生存压力。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用一小部分人的行为举止去概括90后。8 p: v7 D3 `/ A, K+ ^
胡小姐(16岁):90后的我,喜欢一个人在家。经常早饭中饭并在一起吃。总是家——学校——家,三点一线。讨厌父母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使用最多的称呼是同学,不习惯常讲方言。喜欢写博,每天上开心校内网。爱去小店淘宝,不为了买什么,就喜欢到处淘宝。
. G! C6 C6 `1 b$ k, ]$ V刘闻佳(17岁):每个年代都有各自的不同,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大人们能够理解我们,不要看扁我们!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谁知道我们日后不会撑起自己的一片蓝天呢?打下属于我们90后的天下!
' P; h4 I) {9 [% K& Z8 e* ~80后2 V7 t% Y1 x. s; A9 s) g
网络负面报道多,但身边的90后都不错
$ Q0 z" f: d" ]3 E艾迪(21岁):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一些90后各类事件的发生,也听说90后有些脑残,但是在我身边的90后看来,90后还是不错的,我觉个别90后的脑残现象和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分不开!
/ Z p- H/ }; m `0 b' }王庆利(27岁):95前想像力丰富,考虑的方面少但是讲话很大胆。网上常报道90后各类事件,希望他们做事前一定要三思。95后接触的少,没有发言权。
% k. V: X1 b% S李先生(23岁):90后在年龄上已渐渐成熟,但心志上仍稚气未脱,也许中华悠久的思想奠基无法包容住90后的这份锐傲,不过,也许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正需要这种对新鲜事物无所畏惧的好奇心。
) _+ _: Y1 M) V9 @6 x% d4 @70后
6 `6 x$ [" h4 T0 s0 _0 i有些90后行为很超前,令人看不懂
5 r- X( Y" b0 f$ u1 z' s郭女士(39岁):我女儿1997年的,我接触的都是比较小的90后,他们天真可爱,比较听话,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过还是要加强教育,不要让他们像网络上说的不负责任地发展。
+ Z" ~; N( ?+ k- I- i6 R! I! y蔡女士(32岁):90后很聪明,做事上手很快,反应灵敏!接受新事物很快,我认为这和他们打小受的教育有关。快餐文化固然有其造成的负面影响,但也从一定程度上积极影响了90后这一代。
7 U: c4 B: @5 a' S+ E江小姐(35岁):一些高中女生喜欢化浓妆,认为是张扬个性。他们很前卫,有些行为甚至很超前,令人看不懂!
/ ?/ ^3 U# K( C60后, [, |0 }. q" R4 j8 j" X: [
90后不是只关心娱乐,不要苛责他们
7 D4 \4 T% p( q5 Q郑云平(44岁):并不是可以一概地用形容一般的90后的敏感词汇来形容每一个90后。我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发现更多的优点,而不能过多地责备他们。那样他们会对自己没信心,说不定还会迷失。
" `) G1 I9 c1 S3 N) G+ d) {冯女士(47岁):许多人认为90后只关心娱乐八卦,其实90后知识结构的多样性远远超以前。知道的东西很多,远超我们从前!
8 L8 P( L4 m0 l# l0 C% b! i% I W. L刘先生(46岁):90后个人规划做得非常好,有些学生在高中低年级时,已在准备以后报考重点大学,有将来到国外留学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