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辩论大会第一期(喜欢辩论的都可参加)(之前抬杠那个事是我理解有偏差现在已经纠正)

 关闭 [复制链接]
查看: 1356|回复: 1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30 0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10-2 00:50 编辑
( _) m; m  ?, q5 v5 D+ M; H, N3 w; \. ]8 i3 ~6 K
第一期的辩论题目就是:关于袁崇飞同志教学方法的利与弊
) Q- @6 A7 ~% Z5 {
" g9 |# V* v$ P5 n& r目前分两个观点8 j, ~# R2 y8 x+ r; |# P
. [' z9 ?1 t9 _) h. M, e4 k
一方(主要主张者就是我)观点:7 r9 R/ F+ B: H4 F8 A  u
' T- U- U, C  z* x1 h
认为这袁老师讲课生动深入浅出形式独特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有利于学生的历史课学习。当然他的学生到底历史考多少分我是不知道的。
) C5 ?" I& _: |5 k" q. d1 Q' g, p! L. A  [+ U: D
反方观点:
& A7 _/ B8 I, R# `) ^
6 i% F) V# a8 F8 D% X9 f; \7 O这哥们哗众取宠胡言乱语歪曲历史误认子弟他的这种教学方式没有可取之处。
5 @; J) @; `& O; u. d: _6 \( v7 _6 |1 R; r# {/ M( d
现在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参加辩论,但前提条件是不可出口伤人。且所列依据为原版属实,不可臆断揣测且以此为据。( l5 I# [) u, i
& @9 n; G. W' U; J/ p) }% _+ Q5 ^
规则很简单违反规则是会受欺负的,以此为惩罚。( @" F9 }4 P  J" z
  Q- i% C1 j8 ]! z" p& j
有兴趣来玩玩的就可以在下面开始了。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9-30 03:44 编辑
+ q0 S3 l$ M  l' l& c
' V. O3 D/ f1 _8 ]6 e* G鱼师傅说到:“很多事情都不是因为兴趣而去学的,有兴趣的事情就是去专研了,学习更多的是了解,扩大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知道那么清楚,但是有必要了解多点事情,而绝非如此戏说乱弹,偶然而为尚可觉得有趣,长久以往这样除了误人子弟并无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2 h; l8 ?/ O0 O! j
6 f; u" n# u8 b5 [' ]0 l$ v+ w
我方评论及问题:有道理!6 e1 j0 J  a& v8 v

9 ~2 Z3 @% r$ \9 J$ z! n咱们来分析下他的戏说乱弹之处,请鱼师傅列举几条咱们来分析下O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03:44 | 只看该作者
末三题到:牛X的老师不用讨好学生
3 D3 R( X  g* z% O! j  A偶高中的语文老师 上课从来不拿课本 不拿教案6 [/ h* L0 I" j4 v: q0 F% k- A
上课前抽根烟 打铃开始讲他值得讲的文章诗词文人逸事
* q0 u/ x0 J8 ?( |下课铃响走人 多一秒不呆
* O5 \* p0 n5 q; f9 }5 _1 N$ h作业就是开学发一本教学大纲 课本答案都写在那里 自己爱看就看 不爱看拉倒
( T6 F, e( k& R, ~7 K) J每次他的课 学生云集 别的班都翘课跑过来听
  k9 D$ h  z0 S% V; u- RBTW 偶当年高考作文貌似扣了2分 遗憾。。。。。。
7 _! _! q6 W4 V; }  y9 |; p9 n, _+ r& e
我方评论及观点:小末同学,你说的这个跟我们讨论的这事有关系吗?6 _; |3 Y; y$ Z" m% P& Q
如果有讲出关联出处,如果没有嘿嘿~~~~~小心我欺负你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9-30 03:51 | 只看该作者
末三题到:牛X的老师不用讨好学生
, w2 y8 Q6 J- R! ]6 b6 Y/ z+ Y偶高中的语文老师 上课从来不拿课本 不拿教案6 `  F' M. H$ |, v$ B, n5 i% \
上课前抽根烟 打铃开始讲他值得讲的文章诗词文人逸事3 p9 k9 j! ?+ b6 a4 R4 M' `) |
下课铃响走人 多一秒不呆
/ p8 t: J; H9 N$ i) X作业就是开学发一本教学大纲 课本答案都写在那里  ...
+ G$ J0 y  g$ ]* n$ C+ A8 a' M$ wksc 发表于 2009-9-30 03:44
, i2 F* x- Q+ W& U, U) e

" ~7 ?) B3 F* k7 \* @# a: m) Z直接把小三拉出去TJJTD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9-30 06:25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应该多少都有一点基本的历史知识,这个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如果在这点上达不成共识,就没法沟通了。中学历史老师的任务,就是为了进行基础历史知识的普及。一个人对历史的了解,完全可以影响到一个人之后的价值观等一系列基本观点的形成,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在基础教育阶段保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的原因。所以,作为一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仅仅为了提高兴趣和活跃气氛去由着自己的性子讲课,无视一些基本的史实,就是罪无可恕了。试想,如果一个崇拜纳粹的历史老师,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把纳粹的历史美化并“有趣地”宣扬给学生们,就很有可能彻底歪曲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如果台下的孩子里出了个未来的希特勒,那这老师所导致的后果,就是灾难性的了。所以,基础教育中,老师讲课的内容必须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在类似高等教育的场所,学生作为成年人,有了自己的基本判断,对老师讲课的内容就可以适当减少限制,允许百家争鸣,因为学生自己会知道,听谁的,批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9-9-30 09:40 | 只看该作者
正方观点:学生有兴趣才能有学习的兴趣。上学的时候没有少听填鸭式的课。没有新意。听不进去。反而是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物理老师的一段对太阳系九大行星的那个描述让我记忆深刻。1太阳。水星碰到了太阳引起了金星然后金星到了地球发起了大火。火星。火星先烧着了木头。木星。然后又烧着了土。土星。然后天王来灭火。天王星。海王也来灭火。海王星。但是两大天王都被烧死了去见了冥王。冥王星。有点牵强。但是我深深的记得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能抓住学生的老是是好好老师,不需要强迫。自愿去学才没有逆反心里。老师摆着架子一堆的大道理。谁能听进去。道理无处不在。只有一种表现方式么。学和玩是不冲突的。现在需要了解的是学生为什么喜欢他的课。很搞笑么。很幽默么。可以想象。孔老夫子上课的景象。很严肃么。侃侃而谈?孩子天性活泼。每天上课压力大。好不容易有个放松的课堂环境难能可贵。有试验证明。儿童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能里能成倍。。。。。一个寓言《高山和低洼》高山没有朋友一天一条河经过高山脚下。高山说。你停下来吧。我们做朋友。河流说算了。您那么高大。。。。。然后继续流淌。。过了几天。高山发现一个湖泊。。问。我们做朋友吧湖泊。。。湖泊说。您忘了。我是河流啊。不了。我已经有朋友了它就是低洼。。。。。。。低洼用低姿态结纳河流。而高山很巍峨反而没有办法结纳河流。。。。。。。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亦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9-9-30 0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igangd2005 于 2009-9-30 10:02 编辑
. R. P3 e3 G. y; ?" W1 k' h9 M& j: ?5 j) O* f
偶以为袁老师的授课并不是出于澄清历史事实的目的,而是图嘴上快活抒发个人胸怀的因素居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袁氏在海侃结束后,没有忘记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来总结抗美援朝的战争,说明他还是注意到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不能有结论性的偏差的。; [2 e7 R8 T0 O6 M3 {

2 L) J0 \% R1 E+ V! u$ A" k我反对这种不负责任的教学。
+ X9 B7 f4 y7 \" w反对理由: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1 a5 D* O& f, b5 s3 B0 F5 K$ P
1.传道:作为中学阶段的历史课,还是停留在“史料记忆课”的程度上比较符合现实和考试制度,历史观和历史分析方法的教育,不宜在中学阶段大力推行。假定宜于推行,袁老师提出的观点与教材不符,但也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
, [: z$ w; t' ]: n2. 授业:基于“史料记忆课”的形态和中学历史教材上单线纵贯的特点,中学老师应教授学生学会记忆史料的技巧,酌情横向联系有关国内外历史,使学生能对历史事件的大环境有一个整体概念,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诱因进而加强记忆。而袁老师讲授的内容游离教材的零散史料居多,史料间的逻辑联系和分析很少。
; o: O3 l$ v% o  F3. 解惑:袁老师的讲授与教材有所不符而又不加解释,这不是“解惑”而是“增惑”。! d2 w9 ]. L6 p5 `
  k* f: U! A! V& e. |
总的来说,袁的授课没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顺势扩充来强化记忆,相反增加了学生对教材的疑惑,不利于应试教育,也不利于学生的历史观形成。
# A9 `- O; a1 R3 S8 E* s% p3 x0 ?1 ]/ Q8 R2 g) Z* i
综上,对正方观点的看法:考虑到基础教育的尔特点,袁老师讲课虽然“生动深入浅出形式独特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并不“有利于学生的历史课学习”,相反无论从应试还是求知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9-9-30 10: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09-9-30 10:40 编辑
7 S4 P: j" S6 W6 c# s( P. @. L: ^
4 V) \. f+ h0 J: i深入浅出?形式独特?耳目一新?老K你把袁某抬得也太高了吧。/ Z: A7 d# Z0 [: I( X
不过就是说话粗俗点,任何一个说书的都比他讲“历史”讲得精彩百倍。
4 |9 D0 E& H  \# c像他这种风格的老师中国不多但也不少,只不过袁某稍微为人所知而已。
) r, H# c$ X$ I% _2 _  {
' y3 h6 \4 W* s+ m* `7 r+ l错误的或者不客观的历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不利,不学也罢。
" `5 y# R, S* V+ z) v4 x锅铲党近10年来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侧重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就是一堆满嘴跑飞机的粪青。% c: _* h  P  E" P  ~# X0 n' t# @- m
袁某的课虽然方向不同,也有类似效果。8 X# A$ L7 z/ [
4 k3 Q2 w0 e5 D- g
少数人天生就喜欢数学,有数学天赋,而大多数人不喜欢艰深的数学,毕业后进入社会也很少会用到。
% h& g2 m" n0 {" L6 E只有这些有数学天赋的人才会继续学习下去,从事相关的工作。
3 D% \4 o2 h- m1 n中学的历史知识照本宣科,能应付考试就可以了,天性喜欢历史的学生自然会深入学习研究下去。: B: S; q2 Y/ U' T
不需要用什么特殊的教学方式来勉强吸引学生的兴趣。
% I8 q4 c: `  K& O4 n# h+ H3 u% I! B$ A1 Z( L. d4 b1 i. N
我上学时历史也是死记硬背,考试能过关就行了。
& x% D; O3 D3 o7 X+ X* h我对历史产生兴趣是最近几年,喜欢通过了解历史分析造成现在的中国人的心理、劣根性的历史原因。5 c3 h9 j' H/ G; H. y# [( j" d' U
这种兴趣是自发的,顺其自然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9-9-30 11: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lm_0 于 2009-9-30 11:09 编辑 ' t! N# A& @: l+ j/ _  C+ z

0 @4 g2 Q5 d! K) L- k" c原来我的帖关闭掉,跑这来继续了~~~
8 s- U: O- R$ Z随带我也提提:/ A1 ^3 p/ o# J' _
中学的历史课和大学的历史课,学习思想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学时期的历史课学生一般死读硬背,不会加入任何主观的理解,沉闷而乏味。学习来最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应付考试!
7 a5 t0 K) M( |: U! u- f而大学的历史课就不同了,思想开放,怀着自己的角度和理解力去辩证历史!有兴趣于历史大多是专于研究考证!当然也就丰富有趣的多咯!4 r4 {/ ^! M2 n9 X
而这位岩老师,也正是把大学的这种教学观念,这种自己对历史的独到见解和理解力寓教于乐于中学生,丰富课堂,这难道不是中学课教学术上的一个进步?大陆中学的教育制度就在应试考试上,这是制度体制的根本问题,而不是你爱学不学的个人素质教育问题。你能把学生的成绩首先提高上去才是主要的!
7 ?, Y) f' K1 r+ [* F8 P0 g愣是把学术研究者和说书先生相比较未免太过寒碜,一个专于学术一个道听途说,说书的肯定说得更有色彩,但缺乏辩证。没有可比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9-9-30 11:19 | 只看该作者
袁老师是谁?" \3 n4 V3 ?& ?' v4 H- j
如果这个老师在忠于历史的基础上活泼生动的讲解历史,让广大对历史不感兴趣的同学也能听得近,记得牢那就是好老师。
3 T+ d  Q# X/ W! j4 \反之就完全不适合作中学老师。
& G2 F3 [( C0 {
3 k: {1 E1 @. p: [/ ?6 G个人认为
0 ]; E2 \% {+ K+ S9 d中学老师就是教人东西,不是个什么研究者。7 f" N# c) a  L$ u- r) r& J
他们的任务就是怎么把课本上的东西教给各位同学。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向同学们传授课本上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9-9-30 11: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辩论有意思。
; W7 A! x- i/ ?$ ?' A中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决定了现在的老师只能给学生灌输呆版的知识去应付为了生计不得已而为之的考试,而不是启发心智。
7 o  _7 F  a* w$ @9 [2 N历史是什么?很复杂,懒得细辩。。。。。。反正我当年学的与现在的教材有着很多不同,也必将与N年后的内容有更大差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9-9-30 11:44 | 只看该作者
偶以为袁老师的授课并不是出于澄清历史事实的目的,而是图嘴上快活抒发个人胸怀的因素居多。注意到了一个细节,袁氏在海侃结束后,没有忘记根据课本上的内容来总结抗美援朝的战争,说明他还是注意到传达给学生的信息 ...
1 j$ y1 |/ v/ G( R& ]# lzhigangd2005 发表于 2009-9-30 09:54
# B$ P/ M- |" T5 s) Z' v

' _. ?4 ^% u8 _/ D' o& L* d/ P, K  c; h* H
请问。孔子算不算误人子弟了。。。孔子说的是一个方面。而后人理解却是另一个方面。比如:
2 Q* }5 h2 d1 w( z8 L5 t0 l3 l/ v# M" l- ?" [
以德抱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抱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了,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孔老夫子教我们,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但事实上,我们根本曲解了孔子的原意,我当初,也万万没想到原来在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看完以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们都被某个断章取义的孔子fans给玩了一把!当时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孔子的一个**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看!就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2 n; R9 ?5 J, Y2 Y: E% N$ N
) w) o/ _1 B& Y9 f
传道。授业。解惑。无非都需要人说。最根本是看清事物的本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9-9-30 11:52 | 只看该作者
做个说真话有良知的历史老师,就够了。1 C. k8 Q2 S6 {; H$ o
& l# G2 c0 X8 O! x
; J4 x: e  r- L; {: p6 |

: W. N0 G( W( G
& E  _' X0 p% l. Z8 b% ?8 F9 B, `
  V  m1 |9 Q. U可惜很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9-9-30 11:5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孔子算不算误人子弟了。。。孔子说的是一个方面。而后人理解却是另一个方面。比如:
; r' w- w+ L( t9 l- i) y* y% w2 e' [1 ~. h' q; n! o; P: z
以德抱怨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以德抱怨, ...
4 Y0 i' ~, ]3 m- I4 Ggfnuiyyqq 发表于 2009-9-30 11:44
4 [0 R1 v% h0 I9 I6 \

- h& i8 c  {' g0 M8 j以德报怨就是被打碎牙齿要往肚子里咽,这个又没有说错.
9 h# P! j" _4 G/ v: w我不记得老师有说孔子说要这样做的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9-9-30 11:57 | 只看该作者
孔老二本来就是个精通射箭剑术的人,只是后来把他捧上神台的人刻意去除了他这些本领而以,结果现在一说起老夫子,几乎所有人脑海里就一卑躬屈膝憋半天屁都没一个的白胡子糟老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9-30 12:26 编辑
1 n- ]7 o* u; |% G! c; H0 S* _5 Y: B" K; Z* E/ {6 Y, r% A: e
以下是我从别的地方转过来的关于小袁现象的评论与我们的辩论接近但污言秽语甚多因此只摘录几段还算人话的过来。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655173o1p111.html
  b  ~9 L( S' b3 t- @1 V0 g  S这个链接里下面的回复,当然他是针对那段视频进行辩论的。
4 @( V1 u2 [* w. G6 b, ^3 q' w3 @) `' m. e0 t& k
反方:/ u5 Q! P8 D. F0 a! E& j: x
历史可以玩笑吗?历史是应该尊重的,我认为历史上的人物都是我们的参照或避讳的老师。从他们那里我们会学会选择。请袁老师尊重每位历史人物。懂得历史,了解历史,评价历史先学一学于旦老师的百家讲坛。风趣的讲解可以(这也迎合现代年轻的口味),但讽刺、挖苦、嘲笑我们的民族英雄08.26的时间段,这点我本人认为可耻的。是没有师德。不是中国人的表现(很对不起,看段这视频我是很很想说),谢谢!
# K1 |2 z( h( m& x( W% v! h4 F' D
2 h2 u9 K  a; |& m* P+ P/ B: e正方:1" _) o1 {( C5 [. n* {: H
其实我觉得还好,课本上的东西毕竟是死的,如果非得生搬硬套的话,除了非常感兴趣的人,要不还真不太容易记住,他这个是用比较轻松诙谐的方式让你很容易的记住当时的情况,当然可能也包括了他自己的猜测什么的,但是就因为贴近人的思想和思考方式反而更容易被接受。而且我们毕竟不是什么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什么,能了解就不容易了,但我想说的是,看完他说的,我就很容易记住和理解。
2 t& G% L+ z" \总之,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吧,我还是挺喜欢这种轻松风趣的风格的!/ i( Z3 B- Z. E' W! I2 M
    2, q/ }8 y: S8 S, r0 o
历史可以开玩笑。。。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历史详尽与真实的描述。你不用把历史供奉在祭台上,当成祖先的牌位。对历史如何评价,与所谓对历史的尊重是无关。你也不用上纲上线。我想大概的情况就是你认为他的讲法不能满足你民族情节
$ K  f' n; j' `& T+ t4 {7 ?" l     3
- g9 p: q/ D/ F/ L$ `: ^麻烦你考个教师证然后再来这说这句话~文盲,每个老师都想这么讲,但是只因为有和你一样的想法,但是他们的想法是怕误人子弟而不是就是误人子弟,你明白不?你只能说这老师比其他老师更活泼,不死版,你去问问那些死版的老师,袁老师说的对不对!95%的老师都会说对,5%的老师正在思考,2天后他们也会告诉你是对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9-9-30 12:23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个辩题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然后才能有的放矢:
3 a$ _. g9 w5 q! H3 c- M! o$ R4 y! [7 Y) u3 @
评价袁老师的授课(我只看了抗美援朝这段),是评价他诙谐的言谈措辞,还是评价他是否应该传达与教材方向不尽相同的信息。
8 k* B3 X) y$ x4 |: m7 J, ~: [- Q# Z! d$ H6 t, p
对前者,我不反对;但对后者,我是坚决反对的。在中学阶段,在历史教育上做开放性的思维,我觉得不切实际反而容易使学生迷茫。中学阶段的文史类教育,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记住基本事实,而不需做过多的剖析和界定--这个工作是留待高等教育阶段实现的,基础教育的“囫囵吞枣”是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所限,也是为高等教育做收集资料的准备。
, v6 Z6 Z7 H. w3 M/ Q4 \
- C! l. N5 f& S! I5 K--中学历史课,不宜搞成百家讲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36 | 只看该作者
说到以德抱怨这只是千百句名言被断章取义的一个而已!
$ ^. ]7 E; |3 R( e, P
8 x7 y) m" x8 U3 K6 _例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W* G) M( C9 b8 t. e

; K$ o1 s" x0 Q" P. r9 ?. U7 A就这样类似的太多了,你说当初只讲以德报怨、相濡以沫有没有歪曲史实,可以片面的讲没有,这的确是那些古人说的,但是你们怎么不把人家的话说全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2:42 | 只看该作者
你有儿子?真不容易~
, n+ F3 Z- K3 H) y- p. D不要因为不欣赏就出口伤人,这只能说明你素质无比的低下$ T% K$ O; F7 s
授课目的是让学生记住授课内容,理解知识点,加深印象。我觉得用诙谐的语言讲课不为过,现在的高中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对事物丑与美的判断能力。老师的一些玩笑只是用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更好的学习。
! p/ ~& K0 A7 e9 b* C: q; @这比枯燥乏味的课堂的授课效果要好的多。
6 l, B5 ?) U" S+ x0 A, n" {我是大学老师。我比较欣赏这位老师的讲课方式,但是哥们,不知道你的视频是在你的同意后上传的吗?3 q; J, ^5 p  A# x& ?
毕竟现在没上过学的,还有儿子的,还喜欢使用板砖这种原始武器的人很多,你小心!
1 [& H; Y; _+ f* E, r. |' m" S+ J
JJYY一下写道:
# x7 d+ F3 o- p- Q+ H人渣! 我儿子以后要碰到这种老师 吗的一板砖拍死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9-9-30 12: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陆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更特别是Communist的开国及开国后史,有很多都不够客观,片面的倾向于自党,并强加于历史教材上,这种只有你读到大学后方能领悟到。随着这几年人文改革,越来越勇于正视历史,出现了许多辨清立场敢讲敢为的学者,这不是进步吗?这又有什么不恰之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9-9-30 12:5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中国教材上的历史算真实的吗?
3 x7 |9 `# M* i* `i don't think s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3:07 | 只看该作者
嗯基本是改革派和保守派我明白了。% f6 |7 e/ I5 k' M) E5 {
+ g2 U1 h& X4 ]1 ]4 k1 `
我支持改革,而且昨天我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吧优库上他的视频都看了,我觉得没啥不妥,都是按大纲讲的,知识点都有强调还附则了许多“野史”但都是作为小开胃品来的,我想底下听的应该能分辨出来,不要都把人想傻子跟白痴当然肯定是有这样的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9-9-30 13: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大陆的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更特别是Communist的开国及开国后史,有很多都不够客观,片面的倾向于自党,并强加于历史教材上,这种只有你读到大学后方能领悟到。随着这几年人文改革,越来越勇于正视历史,出现了许 ...
8 K( @, ^4 b( H% w  \+ U: f# Rzlm_0 发表于 2009-9-30 12:44
) ^" f6 M) Q* t/ C2 P
! g3 ~1 A& t. h3 K& [5 o+ p
偶觉得袁的实例上,重点不在于教材客不客观的问题,而是对特定年龄层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所传达的信息的客观程度应该是怎么具体把握的问题。
5 m1 J" `' U: y8 @; ~5 M8 }4 I7 A) Y: W
就我的理解能力,我假想了一下学生在听了袁的课(例如以袁提出抗美援朝是中国对美国威胁的误判)以后可能会有的反应:  G% t- @) s4 L/ ~5 U

% N$ z( R0 u5 ]& R1 `' g( T1.某学生觉得:“老师讲的对的,书上的历史看来并不完全可信。为什么书上不写真实的东西呢?”9 P/ k8 Q9 ^/ d

4 m3 G& x% w' o# a2. 某学生追根究底,希望老师拿出证据证明“误判”。袁如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则进一步证明了书上的历史不真实;袁如不能拿出证据,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印象?. U4 x" m6 z: ]2 I

/ |0 N0 A! y' Y, H其实以上脱胎与我初中时和政治老师争辩时的切身体会。个人觉得,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思考以上的问题对他的成熟未必就有好的帮助--特别是在他如果没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或受到其他理性的引导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9-9-30 13:26 | 只看该作者
嗯基本是改革派和保守派我明白了。8 \+ J$ S6 z! E" Q3 C- @! `; B
. g/ Z( c5 [- y  x" ]6 E+ c
我支持改革,而且昨天我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吧优库上他的视频都看了,我觉得没啥不妥,都是按大纲讲的,知识点都有强调还附则了许多“野史”但都是作为小开胃品来的,我想底下听的 ...: B& h( y& N, g, S8 W
ksc 发表于 2009-9-30 13:07

6 @+ m, I' u$ v* n5 ~
1 q; F5 `3 ?3 Z) H' u$ D0 |呵呵,插一句。' ]; ~0 R7 q. A# \8 K
" @7 a, W4 d% M, B0 c9 H2 |
改革是好的,但现实中改革似乎有两种趋势:一种是以各种技巧开拓学生的兴趣来提高教学效率;一种是以历史观点上的创新来吸引学生兴趣。前者应该鼓励,但后者是值得商榷的。+ n# `' J) n1 Q4 Y! [* B0 |) R, a

; H, g$ Q7 ?* @! Q- ]7 H我不敢断言袁是后者,但能看出至少有那么一点倾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9-9-30 13:27 | 只看该作者
偶觉得袁的实例上,重点不在于教材客不客观的问题,而是对特定年龄层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所传达的信息的客观程度应该是怎么具体把握的问题。1 v! N3 |; q" C" _1 w: T8 P5 J

0 M9 H% S; P' h就我的理解能力,我假想了一下学生在听了袁的课(例如以袁提出抗美 ..." b8 _+ p) o4 G! B! x- z
zhigangd2005 发表于 2009-9-30 13:17

% w2 [/ n" H9 \9 v0 R. H中日韩。三国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大**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一个才是真实的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9-9-30 1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igangd2005 于 2009-9-30 13:30 编辑
7 M* e+ D- f6 G! `* ]2 y
中日韩。三国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大**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一个才是真实的哪?
3 G: t  ]- J0 y& G' i9 ?5 Wgfnuiyyqq 发表于 2009-9-30 13:27

  l3 m- w" C  E/ ~" z, w) c/ }/ V7 h" l6 ^, B
所以才说,历史教学和历史研究不同,追求“真实”是有个限度的。* Z+ ]! @+ i4 g( Q; G

, V2 {" X7 G/ G0 {( b说这个有点跑题,我还是觉得,基础教育阶段的历史课,要完成的目标是“记忆”,而不是“认知”。在这个阶段,要追求真实,是没有必要也难以实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9-9-30 13:31 | 只看该作者
说书先生的内容,虽然多是基于一定的历史史实,但却永远当不了历史老师,因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最需要的是严谨。如果一个老师把数学讲得无比生动,但如果讲的内容有纰漏,或者随便加一些还未被证实的个人理论在里面,那无论如何是不会有学校敢录取的。最为基础教育阶段的老师,讲课内容年复一年,变化不大,但最基本的要求,是要保证自己传授给学生的应该是正确的,教育对象越小,就越不能有胡扯的部分,学生们还没有到有足够判断力的时候。
; h* o9 H+ h1 V. }# Z! k4 Z此外,有人说中国目前的史实未必是真实历史。很可惜,任何政权的历史教育,都是有一定立场的,这个是讨论历史时不可避免的。同时,如果要说现行的主流历史观有问题,我们会发现,那些所谓的“青年历史学家”所“考证”出来的东西,却有着更大的问题和纰漏,甚至是漏洞百出,难道您愿意相信那些?或者,请您告诉一个您觉得更值得相信的历史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9-30 13: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09-9-30 13:41 编辑
: x$ e& [% M$ G
7 p0 n  S; a0 T2 O我认为袁某还上升不到改革派的高度。
7 g; G( y8 t1 K他只是个人嘴比较“贫”,才形成了这种教学风格。
- C, Q8 i* r* y! G好事者硬是冠以“史上最牛”之类的名号真的是很无聊。
( }- N0 ?, Q& \  p- S' v' t2 E$ d. b1 E其他历史老师不会去学他,该怎么教还怎么教,这种风格也就形成不了流派,不能成为趋势。7 X/ O6 ^4 |) M& r

- G. D' b9 l8 c5 i- }# ^- R, p这种贫嘴贫舌的风格我是不喜欢,听他的课只会产生厌恶感,更别说产生对历史兴趣了。
. p2 c" R1 V; |. I刚才有个朋友到我家,我给他看袁某的视频,他也是跟我一样的感觉。
+ @  F' H, h- u% b4 k; L9 b3 Y7 E, D1 a
和朋友聊天贫一点无所谓,讲课是严谨的一件事,应该用标准端正的中国话。
9 ?  z$ B, J: e$ r尽量少用粗俗的措辞,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中文的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3:36 | 只看该作者
嗯从这个角度上讲也是有道理,我昨天晚上也做了类似的现场重现,但是也不全都是坏事,例如你说的这两种假设,如果假设1成立,那我就会明白一道理,书上说的未必全对,这个要去多考察多问问。增加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x# v( W9 \+ c5 e1 D
如果假设2成立,那就简单了,老师你真够忽悠的,说点实在的吧,今年考试考啥别竟扯这没用的。老师处于无奈也会说漏点天机哈哈哈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9-30 13:3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这个袁老师有公开讲过,自己经常参考一些网上的论坛,我记不清说了哪几个了,但印象里提到的几个论坛,不都是严肃的史学论坛,大多鱼龙混杂,各色人等俱全,如果把所谓“青年历史学家”或者现在大行其道的果粉考证的东西,当作历史转达给学生,就真是悲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9-30 13:38 | 只看该作者
末三题到:牛X的老师不用讨好学生
# I- R7 V8 o9 g: f. y" v% a偶高中的语文老师 上课从来不拿课本 不拿教案- z. j, M: {; a, i; s  [
上课前抽根烟 打铃开始讲他值得讲的文章诗词文人逸事$ J8 K, A, a  \
下课铃响走人 多一秒不呆
9 k4 `% ~- E4 u  P& B作业就是开学发一本教学大纲 课本答案都写在那里  ...  O0 |& ]1 o/ G! q$ X5 ^& y
ksc 发表于 2009-9-30 03:44

/ h& ~5 V- h& `: P$ z1 F8 X$ O$ w4 }8 ^# u
K哥您的观点,是认为袁老师讲课诙谐幽默,相对于死板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更能接受.因此能有更多的受众,可能会对历史产生兴趣.所以认同袁老师这样的授课方式.哪怕是他讲的跟大家公认的史实略有偏差,但产生了感兴趣的受众,那些人自然以后会更多了解,慢慢修正这些瑕疵.3 @# y& w* y6 ^' n3 i! C
6 v; L: G# l; _
而反方的观点,主要在于第一不认同袁老师对所授历史科目的"演绎",因为历史不能够随意修改,歪曲,尤其是面对那些没有基础史实观跟是非观的学生.换句话说,他在茶馆这样扯淡完全没问题,但在课堂上,对着指望"老师教导历史知识"的学生,这样的不严谨是不可取的.换句话说,"历史老师不能为了让历史听起来过瘾,就有倾向性地演绎甚至修改历史"
, N/ h2 h8 {1 B0 u"作为历史老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迎合学生的口味,甚至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来获得利益,对历史作出这样的诠释,对历史课作出这样的讲授,是没有职业道德的行为."
4 N; V4 m8 ?6 r) X9 q; `4 ~当然,评书先生可以., H1 Y% S. P: c2 k3 ^: Z
第二,就是袁老师的语言本身.很多他讲课的片段,也许事件的陈述,人物的描述,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他的表达方式,语音语调,没有体现出对某些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尊重.
$ B3 r& b7 s# R" t  P2 Q7 A1 S8 K: c
最后,K哥还觉得,就算袁老师讲课,会有反派提出的这样的问题,但比大多数历史老师要强,所以支持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9-30 13:40 | 只看该作者
中日韩。三国历史教科书。对于南京大**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一个才是真实的哪?4 [& F+ x$ B2 w7 @5 P& ]4 t! T2 C
gfnuiyyqq 发表于 2009-9-30 13:27
+ n) C0 R% \7 d8 d
在没有更科学的历史观点被证实之前,我们只能相信各自面前最权威的内容,因为你不能凭一己之见去推翻权威和专家们编纂的东西,至少多数历史老师还不够格。同时,国家发工资给老师,是让他们向学生教授课本的知识,而不是让他们去发掘考证历史。如果一个中学老师,本职的课教不好,就算他搞出了再多的研究成果,也不是一个称职的中学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9-9-30 13:42 | 只看该作者
嗯从这个角度上讲也是有道理,我昨天晚上也做了类似的现场重现,但是也不全都是坏事,例如你说的这两种假设,如果假设1成立,那我就会明白一道理,书上说的未必全对,这个要去多考察多问问。增加了一种学习的方法。
( u2 ?7 W9 s- t- d5 L7 t- h. G...+ a! r, T* F# \% |6 _. h/ D
ksc 发表于 2009-9-30 13:36

$ c9 K' E4 a, ]. S- U, t8 }
! p+ @- g1 }' e; AK大当年一定是优秀学生来着。
, Y5 Z; X7 K3 V. w" `: o3 a2 |4 O1 @& L; \
偶中学时和政治老师争辩后的下场就是被老师彻底放弃,上课睡觉时老师再也不叫醒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9-9-30 13:44 | 只看该作者
中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还没达到哪种程度,所谓的大学教育式的百家讲坛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拔苗助长,既然把我当靶子,我也就要说上两句咯,我读书的时候听过不少这样的讲座(高中也有,大学也有),但是真的对我有影响的几乎没有,我还是走我自己喜欢的路子,更多的哪些讲座听完之后也就三分钟热情,回头喜欢历史的还是继续喜欢去图书馆专研历史资料,不喜欢的历史的把历史课本背下来考完试就啥都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9-9-30 13:51 | 只看该作者
愣是把学术研究者和说书先生相比较未免太过寒碜,一个专于学术一个道听途说,说书的肯定说得更有色彩,但缺乏辩证。没有可比性!zlm_0 发表于 2009-9-30 03:01

9 o  q. E4 n; f, F% n4 U1 ]袁腾飞缺乏辩证正是他的特点之一,因为把时间花在辩证上就会降低大家兴趣,减少吸引力,所以他才在神侃上出彩,在论点论据上吃鳖。
# X& l0 U8 s0 q: |. j
, G2 i" B/ U  F$ h9 x3 n4 r就拿他踩明抬清来说,至少参照了5个以上的青史实录典籍,却只提及2本明史书籍,其中一本还具有野史杂记的性质。 这无异于说希特勒因为小胡子梳的比丘吉尔有形,腿脚比罗斯福灵活,所以他比后二者都值得受承认。拿优点来比缺点,是因为自卑无能,无法做出客观的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9-9-30 13:51 | 只看该作者
补充一个事情,大学时候因为喜欢玩PC游戏《三国志5》,班上的好多同学在宿舍里面把整本《三国演义》背了下来,曾经穷极无聊的时候,几个人围一圈,拿着书考对方问题,例如:被曹操借头一用的是什么官,叫什么名字,又例如:书上出现过的无名氏武将(书上没写他的名字)有哪个是被谁在什么地方杀的,,,,,,大家要不要接着讨论游戏玩物丧志的事情涅,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9-9-30 13:56 | 只看该作者
我当年还真不是学习成绩好的那类,我上学是比较热衷社团活动,所以能进百家言能食百家宴,基本算混的。
. w4 ~6 _5 T5 B1 p! k1 m& r4 j) A+ F. K- {8 L4 h
至于鱼师傅这我就不多说了,本来想玩一下但朋友劝我不要自作多情所以咱们就事论事为好。9 E7 S: L, I  g; b, l. E  o2 B7 Y! B

2 b& p1 U6 t* @: v基本上我现在迷糊了,看来思维太开放也不好,可能也是我市井平民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P. m' N4 K: ]1 a
看完大家的论述我也很感慨这应了那番话:天道茫茫,人道渺渺,是非曲折,非常人所能辨别。正所谓:是非在乎时势,公道不在人心。4 @% w, [# M6 s/ ~; h
9 J& M6 n7 W! b+ U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在自然中不过是黄土一抔,还要承受种种苦难。3 e0 @6 N( A8 w& |, p
) n* w7 i, F7 ^$ `( B
做人难,难做人!。。。。。。0 H+ j( J2 o* [
3 K0 Z, e! K  D6 j! ^
    斗光室中争强好胜,几许光阴。蜗牛角上较雌论雄,多大天地。
2 V3 Q2 ]7 C' u8 @
0 G7 H0 o1 [; x# n. u我们不靠天,不靠地,只靠我们自己!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自助者天助,自弃者人弃!5 Y9 F4 d- a. T6 r0 ^6 g

" q, d7 T/ }. w/ r' d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世人以厚德载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9-9-30 14:01 | 只看该作者
中学生的水平和能力还没达到哪种程度,所谓的大学教育式的百家讲坛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拔苗助长,既然把我当靶子,我也就要说上两句咯,我读书的时候听过不少这样的讲座(高中也有,大学也有),但是真的对我有影响的几 ...
* Y7 y7 F( {$ H9 }fisher 发表于 2009-9-30 13:44
7 J% |0 O& l' I0 a* \+ c  T+ A

' E- e- ~5 n, u$ a对,就象现在社会上很多职场的培训班,拓展训练等等,收取天价学费,讲得天花乱坠,令人耳目一新,大有浴火重生的感觉,可是,重新上班过两个星期,言行照旧……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这样一个老师,上课时,学生打瞌睡必定不多,但实际上,吸取到有用知识,和“正确”历史观的,还是靠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9-9-30 14:01 | 只看该作者
干啥,干啥,我不过表述自己观点,用这么多大道理压下来搞什么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9-9-30 14:02 | 只看该作者
OK 喘口气偶继续说) x  |% u  R- _$ Y1 ?

+ q9 P0 |; R* i6 a' O# O: F5 {首先,
9 r( I0 D, N2 R8 a) K8 F' U, l
2 X, w( a6 p. B我并不认同现在国内历史的教育现状,两方面的原因.2 N3 Z* R0 `9 Z* p* }. z4 q
体制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方式.咱的教育归D AN G管,自然要体现他的价值观,无可厚非,也没办法质疑,所以视角的问题,不谈.; P( x' c  ~) [$ o& |4 T
老师的素质水平不够,这个我同意.大多数老师没有达到应有的素质能力,无论是学术修养,还是教育沟通能力,都差太远.: n% Q) L' Q  @0 _! i/ O& e& E
" Q, Q. |1 Y. X# e. K' D3 L6 c
但是,我并不认同袁老师的教学方法.
% r  A5 Q* i" b. A$ z2 Z9 r6 _- s4 l, i# j0 t  p: `: ^
因为历史是个严谨的东西.
$ Q3 V2 ^: P# Z- Y! H* q$ e: K1 X" V  A4 j( f
正因为不可重演,无法直接对证,所以更要求你慎重地对待它.审言慎行,然后出真知.5 D) g3 d+ k5 l0 m: Y$ U3 I2 P

  n4 Y; h% s- a8 B比如你教数学,你说1+1等于二,但他还可能等于三.这样学生兴趣上来了,但懂的都会拍你,立刻拍,因为这个是马上能够验证的错误,而且因为地球人全知道,所以这样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6 r+ J' M. G* T0 w8 s

$ f8 E0 t/ A. v3 w你教医学,你画一条静脉,这样比较好看,但其实它在旁边的位置.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但别的教授看到了会拍你,因为他能证明你的错误.但因为学生不知道,而知道的教授毕竟不太多,或者也许碍于面子不讲,所以这样的情况就经常发生了.那么后果呢?他教的学生,也许会因为这根血管的位置,出医疗事故,甚至不止一次,因为他很难把原因归到这上面来------课堂上讲的,通常是对的,所以这个人挂掉,是因为他的静脉长错位置了.
# M, M7 W1 \) r2 O7 G
% A& A# Z4 y( a1 [' J* O& a那么你教历史呢?怎么证明你讲的历史的对错?( N% ]2 D& b+ _7 Q. k; {! r

* j0 r2 Y4 }$ ~/ _. U! K4 t太难了.2 c* \  F& V+ D- k4 Y6 z
( j3 b' S, }6 k' e4 T+ r! v9 @, x0 G% V4 h
所以我觉得,作为历史老师,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教授历史,就尽自己的能力,研究清楚那段历史先." c; E: ~, A! Z3 z6 Q6 V, E
然后,你要教会学生了解历史的方法.
4 @. g* q& F  Y- ~& H( y4 C8 p怀疑,考证,思考,总结.
1 @6 v2 X. `; y& e# d% n" K& Z这样,就算因为体制跟视野,有些东西看不到,有些东西说不得,但,他们会去思考.6 d& Y/ I; `( ^8 G& v$ U
就算因为资源跟自身学术能力的不够,有些东西你不懂,有些东西没有公论,但他们会懂得去求证.' n9 _* d5 }# U9 g/ L
8 `# G; @9 S" D; J3 Q
这个,我觉得,是职业道德.做服务性工作者,比如K哥的那个护士,一般来讲,立牌坊的话,会被屌." _" E! ?4 ?* b$ @5 }
所以,做历史老师,一般来讲,说评书,也会被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