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设计的平动大威力手枪 纪念M1911诞辰一百周年

[复制链接]
查看: 1842|回复: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4-12 21: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02:33 编辑
; a# O# w# \% A% f* w) v/ `  B: h% l- \9 w% `; P! Y
今年是传奇的M1911诞辰一百周年,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大威力手枪的经典结构,特别是经西格绍尔的优化、修改,更趋完善,但其发射时,影响精度和稳定性的枪管摆动始终没能改变,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被枪管平动的伯来塔92F所取代。
3 L1 t% r  C7 y& [/ p2 t; K& n2 j2 G- z) q' e, b; m4 E; f
    我设计的平动大威力只增加了一个“U”型的闭锁中间体,并使之可以绕下方的铰链摆动,以取代勃朗宁方式的枪管下摆,“U”型闭锁中间体的上部伸入套筒上方相应的闭锁槽内(也可以是抛壳窗前沿)与紧贴其后部的弹膛凸起形成刚性闭锁(如图)。子弹发射后,套筒后座,并通过闭锁槽带动“U”型闭锁中间体向后回转,闭锁中间体后部推动弹膛凸起使枪管平动后座一小段距离,闭锁中间体让过套筒,套筒继续后座完成抽壳、压缩复进簧、拱弹等自动循环。- k9 V: V. G" t' {
5 Q- Z! K% k/ W" [1 c" W9 F3 C
    与勃朗宁方式相比,该设计虽然多了个“U”型闭锁中间体,但也少了枪管上的闭锁突筋和铰链接口,一繁一简,也算平衡,最重要的是使枪管发射时平动,提高了射击精度和稳定性。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1-4-12 21:51 | 只看该作者
1.从未听说1911被SIG优化过。. V" G. H1 s, [  G1 @2 n, u
2.链式闭锁的枪管摆动不影响精度和稳定性,1911被M9取代也不是因为闭锁方式。+ W1 J) ?- Y, x. H+ a3 q: I
3.楼主发这个帖子是让大家吐槽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12 21:5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到的各种大师早就想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12 22:00 | 只看该作者
“与紧贴其后部的弹膛凸起形成刚性闭锁(如图)。”。。。图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2:11 | 只看该作者
1.从未听说1911被SIG优化过。
# x/ D8 v' j# ]4 K5 p2.链式闭锁的枪管摆动不影响精度和稳定性,1911被M9取代也不是因为闭锁方式。
6 m* Z1 d. w2 U" N  q: _1 P; q- ]3.楼主发这个帖子是让大家吐槽的吧。
; a9 o- B8 y4 |8 R- `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2 21:51

6 e0 i1 s: `) M- `+ _; H我说的是 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 ,又没说1911被SIG优化了。
" e# K8 X; T! LM9除了枪管平动(当然还有口径)和1911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2:1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想到的各种大师早就想过了
5 l* j" e% O0 U8 Y% ]2 D- n2 u穿短裤的暴徒 发表于 2011-4-12 21:55

: s2 x* m3 j  @9 u& u" v! t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12 22:14 | 只看该作者
LZ指的被SIG优化过 是GSR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2:28 | 只看该作者
SIG P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4-12 22:34 | 只看该作者
能先来个图片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4-12 22:43 | 只看该作者
LZ说的被SIG优化过时指勃朗宁的闭锁机构,原来是铰链式,现代手枪基本都是SIG改进后的滑动式(不知道有有没有专业词)
) T  F. I$ Y: S/ i: @: B: T+ O枪管平动不一定就是精度高,摆动不一定精度差,主要看制造工艺。不过毕竟手枪的作战范围与用途在那,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没必要追求更高的精度,更重要的还是可靠性,就如SIG改进的闭锁机构,就是靠枪管一体完成,大大简化了生产、维护要求。  V/ a+ w& D2 c, A6 h
话说图在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4-12 22:4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经常看“名枪”一类杂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4-12 22:58 | 只看该作者
LZ你不是上帝吧?226优化了1911?  M9除了平动与1911还有什么区别?这都神马跟神马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3: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2 23:22 编辑 4 t4 `7 q3 _: @( @/ C
& y3 H1 ?  M/ \
唉!麻烦认真看贴后再回。& V- d2 W& T6 v  a7 u( L# J
我怎么不能上附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4-12 23:2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快来看~~"上帝"又出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1-4-12 23:43 | 只看该作者
http://bbs.qbq.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6&page=1&extra=#pid4364
4 _9 b  i) t; ~/ G  j" X0 @) z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2 23:29

+ s0 H4 D/ N+ D, w4 R# R. m9 A- [  q# C9 Z
没账号,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1-4-12 23: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00:00 编辑 ' r4 P$ O/ t" O6 k

3 E. |+ N0 A, X8 Y7 O2 r* b2 n楼主拜托,您这是基本常识都不懂就想超越先贤了啊。% k; p4 S2 f( o2 |) v/ m) n
P226的凸耳式闭锁结构通称勃朗宁式闭锁,是勃朗宁在HP上首创的,P226、USP、Glock等名枪都采用了这种结构。! X! N  G" i8 j: `% n
它怎么成了SIG优化1911铰链式闭锁的设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1-4-13 00:00 | 只看该作者
D总快来认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1-4-13 00:36 | 只看该作者
D总
3 E+ b4 W0 o/ ]3 L快来看上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1-4-13 00:37 | 只看该作者
转水区吧~让我们能灌水~看上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00:56 | 只看该作者
超级无敌大版主拜托,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大威力手枪的经典结构,特别是经西格绍尔的优化、修改,更趋完善,
# G! \. i! _5 f+ T3 g这句话有说SIG优化1911吗?它只是说优化了勃朗宁方式; j1 g4 U: @$ x  [; V) D& d3 g/ K7 d
P226源于P220设计,还是请D总吧http://bak.gun-world.net/sigsauer/p220/P220.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1-4-13 0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02:35 编辑 4 K+ t$ s; W, B8 w2 ~/ K; }" c
超级无敌大版主拜托,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大威力手枪的经典结构,特别是经西格绍尔的优化、修改,更趋完善,! X3 g! c0 o. h- f4 b; x
这句话有说SIG优化1911吗?它只是说优化了勃朗宁方式: C$ P1 h5 H* S; I) ?: c# l1 V
...
$ a5 {& r8 \* y# v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3 00:56
1. 1911不是勃朗宁闭锁,它是铰链式闭锁。
' o  W1 ~9 N; T" U  _/ S2. SIG没有优化勃朗宁闭锁,它的P22X系列就是勃朗宁闭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1-4-13 08: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P--40 于 2011-4-13 08:23 编辑
& P7 y3 u* G  \" o
1.从未听说1911被SIG优化过。
, s/ a4 V0 p6 L$ {; H* W# R2.链式闭锁的枪管摆动不影响精度和稳定性,1911被M9取代也不是因为闭锁方式。
* }9 @; Y1 W; c3.楼主发这个帖子是让大家吐槽的吧。
& k7 B4 Y# V) q  j3 H  i( i" ^7 e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2 21:51
1 h* P- N' G8 R) v
呃,绿洲大大,第二条不完全正确,在新枪上,勃朗宁闭锁(1911上的铰链式闭锁和后来的勃朗宁闭锁都是勃朗宁发明的,而且这两种闭锁形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勃朗宁闭锁就是简化了的铰链式闭锁)和其他闭锁方式没有明显的精度差异,但是枪械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存在勃朗宁闭锁的枪械精度会越来越差的情况。这也是92式手枪在设计时放弃了54上的铰链式闭锁方案而选用枪管旋转式闭锁方案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3 10:18 编辑
' Y3 r$ _1 M/ l3 K% N) B- g
呃,绿洲大大,第二条不完全正确,在新枪上,勃朗宁闭锁(1911上的铰链式闭锁和后来的勃朗宁闭锁都是勃朗宁发明的,而且这两种闭锁形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勃朗宁闭锁就是简化了的铰链式闭锁)和其他闭锁方式没 ...: {; Z$ p$ V+ f/ ?
MP--40 发表于 2011-4-13 08:17
) z& |* h7 I/ r7 Q. J
终于有人说句公道话了!P22X问世,勃朗宁死几十年了
- B% R) e- {3 ~" rP220有许多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简化了约翰·勃朗宁发明的延迟后坐闭锁方式。原有的勃朗宁1935式大威力手枪(HP1935)是由枪管上的3个闭锁突笋与套筒内的3个闭锁沟槽的扣合来闭锁的,SIG-SAUER手枪对此进行了简化,只用套筒的抛壳口直接与弹膛的外部的闭锁块配合来进行闭锁,而不需要专门在枪管上增加闭锁凸耳,在套筒内铣出闭锁沟槽来配合。摘自《枪炮世界》
) t6 J; w1 V/ i2 g
+ `& i8 Z/ J& _2 k- b$ E: TP226有凸耳吗?你说的是SIG吗?USP、Glock有凸耳吗?你说的是手枪吗?
6 T3 \$ q, N% Z: H- `3 s; G! M! y) U
没文化真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1-4-13 10:16 | 只看该作者
D总
1 U  o. z7 z' }快来看上帝
3 K: S8 i9 z& \* i2 \7 ^. zUther中士 发表于 2011-4-13 00:36

: c, d8 E5 s; L( Y( ^
8 t7 E( C" d) l2 V- K6 R! y3 P1 u在QBQ和CD早已经看过了,LZ经常发奇思妙想,有时也会“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我不认为他说的凡是大师做过他都看过,既然有些现成的东西LZ都可能不知道而“重新发明”,那么大师们经常会有些实验过但不行而没有采用的东西,被LZ发明出来但不知道也不奇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3 10:35 | 只看该作者
在QBQ和CD早已经看过了,LZ经常发奇思妙想,有时也会“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我不认为他说的凡是大师做过他都看过,既然有些现成的东西LZ都可能不知道而“重新发明”,那么大师们经常会有些实验过但不行而没有采用 ...5 K0 N2 S4 T" f7 G7 V/ C
dboy 发表于 2011-4-13 10:16

2 i& E" W$ ^* [2 q, X呵呵,像D总这样博学的人毕竟不多。
4 u3 J0 [  \: |0 B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就是螺旋式的,由浅入深。发动机发明一百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做“发明轮子”。本人的“发明轮子”也只有被称作药筒后座式曾经做过实验,那都是在我出生前的事了,我怎么知道呢?连208下属的《轻兵器》杂志里的人都没听说过。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1-4-13 11:3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像D总这样博学的人毕竟不多。0 U$ ?  ?& }4 j! Z& E, b
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就是螺旋式的,由浅入深。发动机发明一百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做“发明轮子”。本人的“发明轮子”也只有被称作药筒后座式曾经做过实验,那都是在我出生前 ...4 H- f3 K4 @' M* k% r" o: g) {
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3 10:35

- B+ D. d) Y% K- f* h; i! s8 P4 _6 V8 V0 G, e: u- G6 T
那你就别说“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了嘛。
2 e  u$ X# p- I
! E: }+ {7 n# S6 D, |8 h上次我忘了你设计了个什么的时候,我就说已经在用了,建议你多看书,再上次你设计那个搁半边指肚的方式来控制单连发快慢机时,我也建议过你搞设计前要有些实操经验才好,枪毕竟是由人来用的。我上次就建议过,如果你有心在这方面发展,有奇思妙想是好事,但闭门造车绝对是坏事。去年有人在我的勃客留言说他设计了啥枪,有一个208所的研究员就出来告诉他,枪械设计绝不是想想就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1-4-13 11:4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愚人节已经过了11天了,但这篇帖子依然很有喜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1-4-13 1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fnuiyyqq 于 2011-4-13 12:20 编辑 % X' g( C) X" Z! C: X( ^" F# W

0 Z. k1 `1 p* M8 f  X2 |* b2 X( O饿。这么厉害。。。。D总都不敢说“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你这态度不对头啊。+ r4 B% N. ?/ l* S* Q5 l5 H5 _# n
8 u8 Y/ [% L5 J$ ~4 T( T
总有些半瓶子晃荡的感觉啊。0 n8 P8 L# f2 d8 q& `2 p
3 L2 y; G4 l( b8 _. Y2 [
。有个老动画片看过没有《古博士的新发现》:古博士弄到了一个苍蝇,但他不认识,认为这是世界上新发现的虫子,并且给它定名为“古普斯·杜勃斯·希里渥图斯”。古博士认为他凭这个虫子就可以成为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了。于是他引经据典地大写起论文来。杜博士知道了老朋友的新发现,也很眼红,他也想在这个虫子身上捞一把,又给这个虫子起了个名子叫“古克太·多克太·希里渥克太”,还写了三、四十万字的论文。为了名利,古博士和杜博士吵起来,一直吵到了昆虫“权威”薛教授面前。薛教授也是个名利熏心的人,他乘机也给这个虫子取了个名子叫“古普太斯·多勃太斯·希里渥克太斯”,并且写好了一百万字的论文。于是,三个人为了从这个虫子身上得到名利,吵得不可开交。。。。( k4 F! E( o6 {7 N# `/ ?' {$ P+ d

  n3 @4 s! ?# w8 ^8 j1 R其实群众们都知道那个虫子做苍蝇。。。。。% X% j* z7 O0 O% u6 W
% N( \0 C( G, F- n
存在即合理。。为啥有些东西不能长久的存在。因为不合理。并不代表这个东西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1-4-13 12:33 | 只看该作者
来来来 我们再来玩把左右互搏  
8 ?& k* i( @; G8 W0 H
' n+ C8 B  R$ u" t, r都是LZ的
, Q. M: H- f  Z( ?7 f) E
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
VS
那都是在我出生前的事了,我怎么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11-4-13 1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14:22 编辑
* a: C0 u7 u6 c" Q+ C
呃,绿洲大大,第二条不完全正确,在新枪上,勃朗宁闭锁(1911上的铰链式闭锁和后来的勃朗宁闭锁都是勃朗宁发明的,而且这两种闭锁形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勃朗宁闭锁就是简化了的铰链式闭锁)和其他闭锁方式没 ...
! T' \  b- Y; ~: z& m8 @& tMP--40 发表于 2011-4-13 08:17

% [' K- ~& q! g: M铰链也好,勃朗宁式也罢,那都是勃朗宁的设计,和SIG有什么关系?) ?5 ?; l, Y) M* w. @! ~  D) M6 i
1911的铰链式闭锁和P22x也是毫无关系。& @# E& B0 _0 c$ |
楼主说的是“SIG优化了1911的勃朗宁式闭锁”。
终于有人说句公道话了!P22X问世,勃朗宁死几十年了$ o+ `2 L3 c) \% C  ?; j
P220有许多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简化了约翰·勃朗宁发明的延迟后坐闭锁方式。原有的勃朗宁1935式大威力手枪(HP1935)是由枪管上的3个闭锁突笋与套筒内的3 ...
5 Z8 S2 t3 S' L" n& {6 m- L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3 10:08
呵呵,现跑到D总网站上翻的书吧。
; X# L2 C3 B! w* u这里说得明明白白,P22x的闭锁方式来自HP,和1911无关,所以您的开篇立论就错了。
& D; H$ q- q) s* N- ]7 ~您大概是自命不凡怀才不遇,知道为什么D总能赢得大家的尊敬,您却被拍砖吗?2 ^$ u* ]7 w3 ?# N8 O4 \% J2 y
少夸夸其谈多做实事就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1-4-13 14:23 | 只看该作者
饿。这么厉害。。。。D总都不敢说“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你这态度不对头啊。, C9 P  d7 _' m* o+ {
& c5 Z; [% i4 Z+ D( j) I7 ?
总有些半瓶子晃荡的感觉啊。; W1 Q" v/ e) W$ q: N# M( z# g

& b; u0 L, [% [$ y0 p8 M。有个老动画片看过没有《古博士的新发现》:古博士弄到了一个苍蝇,但他不认识,认为这 ...
: L- ]. I2 m& B" @gfnuiyyqq 发表于 2011-4-13 12:17
印象很深,当时我都快笑疯了。. R- Y) S* c' v- Z0 A" s
  貌似“名枪”一类杂志较容易看到楼主这样的读者,找个现有的轻武器,改改换换,设计出自己的作品。 拜托,轻武器不是堆积木,影响整体性能的因素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1-4-13 14:26 | 只看该作者
帮兰州上图
: @( f% |7 u3 }* a+ k
2 Q/ z$ }9 S# ]# K0 B: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1-4-13 16:53 | 只看该作者
33楼这个有啥实际的作用不?看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1-4-13 17:05 | 只看该作者
33楼这个有啥实际的作用不?看不懂
. c$ f/ e8 Q: X' n% e余骏 发表于 2011-4-13 16:53
& Z% Y0 y% {: ^+ C5 V% ~
我宁愿用M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1-4-13 17:31 | 只看该作者
LZ会不会把1911和HP搞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1-4-13 19:24 | 只看该作者
你打过真的1911和p226吗?见过吗?在那装什么大瓣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1-4-13 19:4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楼主在QBQ发帖没人理,在C2发被人拍,可见多数人对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不感兴趣。
3 T* }5 h0 V1 L) z其实有那个时间精力多翻译共享些真铁资料,大家都会感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1-4-13 1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ASU511 于 2011-4-13 19:48 编辑
& v6 e4 X7 M, H7 t: [9 y, j* b) \( l" j1 a/ j6 Z& w7 l
楼主这篇帖子引来评论不少
: B; T9 n6 A5 d& ^看楼主ID,果然是必有一得啊
' m& w4 }, j8 R1 p! f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1-4-13 21:22 | 只看该作者
此贴有望突破4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