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该建筑的原始建筑施工图设计图纸(尤其是各工种的防火设计文件)及质检站的工程竣工验收报告6 V: {8 W n- W/ K5 U$ {% W; K( H
2 外墙保温节能改造的相关设计图纸(尤其是防火构造设计、保温材料选型及耐火等级)
3 R* F! D& A- B* K; {% s3 保温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至少是施工安全设计部分) P. g5 v, ?# x/ E% c9 T
4 现场保温材料及其他主要装修材料的取样及耐火性能检测报告& J; S; A+ e' w8 d$ z" \
5 消防控制室监控记录及值班人员书面的灾情处置报告8 Q$ w5 M/ {; s, g
6 疏散楼梯及消防前室正压送风设备的运行监控记录
% B4 y: s+ R& K( j n' S* l, Z7 建筑的灾后勘测报告,包括疏散楼梯有无被杂物封堵,是否是施工方乱堆乱放,疏散楼梯及前室的防排烟系统在火灾中是否正常运行
0 ~ q1 @! a! G, F
, x' i3 p/ q! B( ]( U2 O L% t" t$ I' {5 R) P
3 `0 L. }% t |
0 A, e3 Y& u* d n# Q& E另外说点个人观点:高层建筑防火及灭火一直是个大难题,我认为在目前国内灭火设备跟不上的情况下,高层建筑防火灭火的重点一个是强调日常的“防”,物业上消防控制管理上要加强,另外一个重点就是火灾发生时缺乏有效灭火手段的现状下要重在疏散,这个一是体现在建筑设计施工阶段建筑管理部门要重点审核建筑疏散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甚至有必要修改规范提高疏散系统的疏散能力,另外就是在建筑投入使用后要重点抓疏散系统的维护,这样在火灾发生才能有效保障疏散系统高效工作。简单的讲我的看法是就算楼烧光了,但靠现有技术手段基本要能保障人全部安全跑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