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也可以说是异质文化,要作比较研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
: z2 r. l4 J3 d9 l怎么去比,是拿西方做标准来比东方还是以东方为标准去比西方?还是有一套超" i9 Y Z& Q4 c G+ P1 {) i9 [! D! q
越不同文化的共同标准?西学东渐,中国人习惯把西方当作尺子用,其实有文化1 n: v- w* t: O# C, Y
的西人看东方并不用这种眼光。 东方绘画讲布局讲留空、讲神韵讲境界、讲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些审美情趣,0 D9 a& {; _! T6 `# B q. ?; ?
西人到今天都不懂。东方的音乐也是一样真正,代表东方音乐精神的是古琴曲,
9 q9 H0 p2 A* w4 o2 K4 Z" \0 f3 f“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象《梅花三弄》、《龙朔操》、《平沙落雁》、/ E) w/ L1 h6 O3 E' ^1 d+ E8 G5 p
《渔樵问答》、《文王操》、《阳关三叠》、《忆故人》、《流水》。。。都没 ^! D: \- I5 F- N; X) a
有听过,实在算不上懂得中国的音乐。尤其是《广陵散》,她的激情与深刻、她
; q; z5 Q, V& j; Y, E- e) J的博大境界绝对可以同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相媲美,一曲《广陵散》比得过) w& J. }' Y( T
一部交响曲啊!古琴之于中国音乐,就如同钢琴之于西洋音乐,我们爱上古琴,
( \% Z5 a* q3 w+ [6 y+ R+ \' @/ H才算是找到中国音乐的正脉了。 最后再说几句好人胡适(如果没有记错)的故事,值得大家深思。全世界都知道' ^$ {& e1 i" c7 P; H
中国古代是个诗国,诗词歌赋浩如烟海。有西人学者不服,便端出荷马史诗《伊
, t8 K0 P. b5 \/ t* M丽亚特》,辩称中国无史诗,算不得真正的诗国,胡适闻之随声附和,以至数十$ Y% D: H. w) ^/ R! T2 X1 @/ |
年来此说遂成学界定论。殊不知百科全书式的史诗虽然壮美,却是洪蒙未开时代( s' W u: i) ?+ ~ B
的文化产物,中国文明开智甚早,诗、史、文早已分家,本来这正是文明发达的- I$ y# O2 M* R+ D) k g
象征,况且《史记》乃“无韵之离骚,千古之绝唱”,横空出世,叹为观止。《
% A. X1 }+ ]. u8 |4 I+ p+ }伊丽亚特》能史乎?西人之史能骚乎?国人至今不明此理,到处发掘论证中国少
3 [2 a# R$ Y) R! G0 E数民族史诗,以为诗国佐证,所思所行乃背文明而向蒙昧,真可谓弱智到了极点
g5 R# H% |! p, j) w( ~。所以今天说到独立精神,中国人最需要的面是对自己文化的客观独立的精神。
& v- n( O7 m; }2 x; i( G古琴曲
0 @. @1 f) ]( t2 V( |" bhttp://www.guqu.net/sort/182_1.htm 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古琴
5 {. Q! \, }4 V" Hhttp://www.chineseguqin.com/site/Article_Show.asp?ArticleID=51' D, r& a" q! s
( b. S5 y8 x8 `6 K% Z5 e& X& a' B[ 本帖最后由 切特务 于 2007-3-30 20:3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