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看科幻小说的么?】幻想小说大集合````````『多楼更新,有求必应』

[复制链接]
查看: 846|回复: 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4-4 23: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爱看科幻小说```````(可8是看那种极度YY的),从初三到现在接近10年了吧```````
有同好么~~~~~?

推荐几部科幻的带点军事内容的小说,个人认为很不错的~

〈光晕四部曲〉,《星船伞兵》,《垂暮之战》,〈安德系列〉,〈沙丘系列〉,好多啊`````
还有国产的,《三体》,《黑暗森林》,《上海堡垒》,《全频带阻塞干扰》等等等等···

光说名字很没劲,大家有看科幻小说的话也来讨论一下

下面发出摘录的一些幻想作品的“名言”,大家拍砖






   一个世界由四样东西支撑着,智者的不断进步,伟人的公正严明,正义者的祈祷和勇者的勇往直前。但如果没有一个懂得统治艺术的领袖人物,这一切都毫无用处。——《沙丘》

  在尘世间我们死去,在上帝的怀抱中我们新生。——《沙丘》

  如果愿望是鱼儿,我们大家都会去撒网。——《沙丘》

  希望会蒙蔽观察力。——《沙丘》

  柳树顺从风意才能根深叶茂,有朝一日密集成林,形成一堵挡风墙。这是柳树的使命。——《沙丘》

  恐惧如风,风过无痕,唯有我依然屹立。——《沙丘》

  越接近所欲之物,人便越容易放纵自己的欲望。——《沙丘》

  砍掉一切不完整的,这样它就完整了。——《沙丘》

  当计划的成功或失败都不重要时是很容易去计划的。——《灵魂》

  恐惧比利剑更伤人。——《冰与火之歌》

  大部分的人宁可否认现实,也不愿面对真相。——《冰与火之歌》

  我是黑暗中的利剑,长城上的守卫,抵御寒冷的烈焰,破晓时分的光线,唤醒眠者的号角,守护王国的利盾。——《冰与火之歌》

  “人在恐惧的时候还能勇敢吗?” “人唯有恐惧的时候方能勇敢。”——《冰与火之歌》

  慈悲,这是个无情的陷阱,给的太多他们说你软弱无能,给的太少你便成了凶残野兽。——《冰与火之歌》

  当我们终于厌倦人生的错综复杂,最向往的往往是童年岁月坐在母亲怀里的时光,那时一次小小的亲吻,就是最大的满足,一个柔柔的微笑,就是最大的幸福。——《吸血鬼李斯特》

  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
  至死方休.
  我将不娶妻,不封地,
  不生子.
  我将不戴宝冠,不争荣宠.
  我将尽忠职守,生死于斯.
  我是黑暗中的利剑,
  长城上的守卫,
  抵御寒冷的烈焰,
  唤醒眠者的光线,
  守护王国的坚盾.
  我将生命与荣耀献给守夜人,
  今夜如此,
  夜夜皆然.  ——《冰与火之歌》

  Night gathers, and now my watch begins.
  It shall not end until my death.
  I shall take no wife, hold no lands,
  father no children.
  I shall wear no crowns and win no glory.
  I shall live and die at my post.
  I am the sword in the darkness.
  I am the watcher on the walls.
  I am the fire that burns against the cold,
  the light that wakes the sleepers,
  the shield that guards the realms of men.
  I pledge my life and honor to the Night's Watch,
  for this night,
  and all the nights to come.  ——《A Song of Ice and Fire》

  自由从来不是“不可剥夺的”,必须时不时地用爱国者的鲜血来换取,否则它就会消失。——《星船伞兵》

  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星船伞兵》

  责任只是成年人的美德——只有当少年成为一个成年人之后,他才能明白责任的意义,并将责任看得比天生的个人利益更为重要。——《星船伞兵》

  我不是来打的,我是来赢的。——《奥德赛》

  谁说死神是丑恶恐怖的,死神真美。——《全频带阻塞干扰》

  最后,当生存问题完全解决,当爱情因个体的异化和融和而消失,当艺术因过分的精致和晦涩而最终死亡,对宇宙终极美的追求便成为文明存在的唯一寄托,他们的这种行为方式也就符合了整个世界的基本价值观。——《朝闻道》

  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流浪地球》)

  过去的人真笨,过去的人真难。——《地火》

  探索,意味着寂寞。——《伤心者》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雇佣军才为它战斗,那它也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总统,《光荣与梦想》)

  邪乎到家一定有鬼。——《三体》

  人有自由意志,人类没有。——王晋康《一生的故事》

  恐怕死神的相貌对他的确有些不利。——《碟型世界·异光》

  要想有很多事情可以回忆,还有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你要去某个可以让你慢慢回忆的地方。在你回家之前,你其实只能算哪儿也没去。——《碟形世界·异光》

  事情向来如此,但责罚要到晚上才会兑现。——《好兆头》

  人类诞生在一个处处与他们为敌的世界上,然后又穷尽自身大部分精力让这世界变得更糟。——《好兆头》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半个精灵只不过代表了体内有一半精灵的血液,半人却代表了残缺不全。——《龙枪编年史·秋暮之巨龙》

  什么能使我忘却被爱的滋味?连死亡都没有这样的力量。——《龙枪编年史·夏焰之巨龙》

  我们还有彼此。——《龙枪编年史·夏焰之巨龙》

  我为人人,然后从中谋取最大利益。——《龙枪传承》

  什么是真实?如果你说的是视觉、听觉、触觉,那么这些都是可以模仿的。——《黑客帝国》

  不抛弃,不放弃。——《士兵突击》
  
  我们是博格,你们的种族将被同化,反抗是没有意义的。——《星际旅行》

  养蜂人的谕旨,不要唤醒蜜蜂。——《养蜂人》

  永远不要让道德感阻止你做正确的事情。——《基地》

  面对愚昧,连神们自己也束手无策。——《神们自己》

  痛苦让人受启发。——《荆棘》
  
  人总是要在煎锅和火之中做出选择,跳出了煎锅就会掉进火里。——《安珀志》

  人们总是揪着希望的奶头不放。——《安珀志》

  你不可能用理性挡住黑夜,必须用火。——《灵魂骑士》

  整洁与凌乱各有各的美。——《死者代言人》

  若能不断获得新生,偶尔死去几次也未尝不可。——《死者代言人》

  在我看来,自杀不过是一个走投无路的人避免耻辱的唯一方式,他并不是真的想死,只是想把自己藏起来。——《安德的影子》

  你尽可以把粗鄙说成直率,我不会打断你的话,你也可以把它说成是文化差异造成的,但我会根据你所说的来评价你的为人。——《不朽》

  人们需要希望,可是他们相信恐惧。——《英雄》

  短暂生命,辉煌燃烧——《猎户座防线》

  生命,都在活着的时候浪费了。——《宇宙尽头的餐馆》

  生活。不要跟我谈什么生活。——《银河系漫游指南》
  
  希望你能为我骄傲,就如你是我的骄傲。——《太空堡垒》

  战争是残酷的,否则就会有人喜欢它。——《太空堡垒》

  放弃你的思想吧,我的比较好。——《旅法师》

  灵魂?这琐碎的东西对我们毫无用处。——《旅法师》

  如果你允许别人把你当笑料,交朋友会是件很容易的事。——《献给阿尔杰农的鲜花》

  不会回头的有四件:说出口的话,离弦的箭,逝去的生活和失去的机会。----《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

  上帝把人放逐出乐园的时候说:让他们爱吧,这是最好的枷锁,只要他们还被爱捆绑,就永远无法回到天堂。 ——归者无路

  我翻了个身,再度入睡。纷乱的梦境在记忆里消失无痕,仿佛一张格式化的磁碟般空白。
  其实,我只是刻意遗忘。——《归者无路》

  有可以流泪的眼睛,未必可以肆意的哭泣。
  有可以拥抱的臂膀,未必可以拥抱你爱的人。——《归者无路》

  我的存在不能证明什么,只能证明我的存在。——《来自虚无》

  OK,it's our time,it's time.
  If we have to give these bastered our lives, we give them the hell before we go!
----------------------------Captain Mifume of the APU of Zion,《the matrix》
  那么,是时候了。
  如果在它们来时我们难逃一死,那么我们就要在死之前把它们统统送进地狱!
------------------------------地下天堂机甲队长,三船,《黑客帝国》


  在某些国家,真理往往掌握在宗教领导人和律师手中。——《机器人谋杀案》

  既然结局已经无从改变,那么我们也毋庸畏惧.——江南《上海堡垒》

  一个你觉得已经很习惯出现在某个地方的人,你从不太在意她,你可以拿她当练习说爱的靶子,你可以带着骑兵欺负她家的基地,你可以大声嘲笑她笨蛋.OK,现在她没有了,你爽了吧? ——江南《上海堡垒》

  Good morning.  In less than one hour planes from here and all around the world will launch the largest aerial battle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 Mankind.  The word has new meaning for all of us now.  We are reminded not of our petty differences but of our common interests.
     Perhaps  it's  fate  that  today,  July the Fourth,  we will once again fight for our  freedom.  Not  from  tyranny, persecution or oppression.   But from annihilation.  We're fighting for our right to live, to exit.  From this day on, the fourth day of July will no longer be remembered as an American holiday but as the day that all of mankind declared we will not go quietly into the night.  We will not vanish without a fight.  We will live on.  We will survive. Today we celebrate our independence day.——《Independence Day》
      早上好.一小时之内,这里的战机将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战机联合起来,进行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战.人类,这个词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已有了一个全新的含义.我们不能再因为彼此间微不足道的差异而无谓消耗.我们应该为我们共同的利益而团结起来.
      也许是命运使然,今天是7月4日,你们将再一次为我们的自由而战,不是为了摆脱**,压迫和残害,而是为了我们继续的生存.今天,如果我们赢得这场战争,7月4日就将不仅仅是人们熟知的一个美国节日,而将成为这样一个日子,全世界用同一个声音宣布"我们不会就此无声无息的步入黑暗,我们不会就此放弃斗争而走向消亡.我们将继续活下去,我们必将继续生存. 就在今天,让我们庆祝我们的独立日!——《独立日》

  

  你是人偶,由我操控。——《御言师》

  “死人,你也能挖几铲土吧。”他将死尸竖立起来,往它手里塞一把铁铲,尸体倒下,“算了。你不行。挖坑的是我,填坑的可就是你啦。”——《不存在的骑士》

  怀有梦想的人是有罪的,而赎罪的唯一途径就是将梦想实现!——《铳梦》

  人这种东西,只要认定了什么,往往就真的变成那样。——《阿原》

  谁控制了过去谁就控制了未来;谁控制了现在谁就控制了过去。——《1984》

  是行路者选择路,还是路选择行路者?——《莉芮尔》
  
  童话不是告诉我们恶魔是存在的,而是告诉我们恶魔是可以战胜的——《卡萝兰》

  死亡是渡鸦那掠过窗棂的黑色翅翎。死亡是一条黑水上的九道门。——《萨布莉尔》

  死亡是在灰色天穹下回荡的教堂远钟。死亡是在月光中怒放的百合花束。——《萨布莉尔》

  死亡不是你的敌人。永恒才是。——《异域镇魂曲》

  光明是黑暗的左手,黑暗是光明的右手。——《黑暗的左手》

  “对不起,这种时刻,我不知道应该用怎样的表情面对你。”
  “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EVA

  思想总在回溯,但是时光一直前行,一旦分离,即是永诀。——《时光的背叛》

  一把有记忆的剑也许会感激炉火,但绝不会喜欢它。
  一把有记忆的剑绝不会喜欢炉火,但也许会感激它。  ——《时光之轮》

  短暂生命,辉煌燃烧——《猎户座防线》

  格雷是我的名字,地球是我的故乡,深空是我居所,群星是我的归宿。——《群星,我的归宿》


[ 本帖最后由 ccdd051107 于 2008-4-17 20:39 编辑 ]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57
发表于 2008-4-21 22:29 | 只看该作者
lz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23:31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fs2you.com/files/b04590f3-0965-11dd-b2b9-00142218fc6e/
54楼的兄弟,上面这个链接里有餐馆和指南的链接·······

《再见,谢谢鱼》,《基本无害》和《生命,宇宙及一切》没能找到········汗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7 2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bgg 于 2008-4-16 18:52 发表
w我到现在还没玩过光晕应为买到的是VISTA系统的....
天使与魔鬼算是悬疑加点科幻吧?
,,,,,



兄弟,“餐馆”和“指南”有贴出来哦,其它的我明天再找下…
光晕一是XP版本的,光晕二有补丁可以在XP上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8-4-16 18:52 | 只看该作者
w我到现在还没玩过光晕应为买到的是VISTA系统的....
天使与魔鬼算是悬疑加点科幻吧?
<银河系漫游指南>,<宇宙尽头的餐馆>,<再见,谢谢鱼>,<基本无害>,<生命,宇宙及一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7:37 | 只看该作者
还请各位把想收的小说名字贴出来…大家一起找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7: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bgg 于 2008-4-15 21:22 发表
斯蒂芬金的不是悬疑,恐怖小说吗?国王医院和手机不错
光晕我一看就放不下来了,真的不错.LZ看过光晕4了吗?中文版的还没出吧,英文版的?

对,我贴出来的是英文原版的。白毒贴吧里本来有同好自己翻译的文段,结果因为版权的问题被和谐了…
我也很喜欢光晕系列,不过是玩过游戏之后才开始接触小说。不知道看光晕的兄弟们喜欢游戏不?
最搞笑的是台湾出的中文语音版:光晕I-
最后之战…

光晕的版本号和名称也正好相反…
光晕II-初次反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6: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金属外壳 于 2008-4-13 23:00 发表
《龙枪》应该是算奇幻小说吧

我记得一个生动地比喻:
如果科幻里边是科学家驾驶飞船的话,奇幻里的描写就是巫师骑着龙


呃…说得是啊…不小心就把平时看的科幻奇幻混在一起发出来了,还请见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6 16:45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各位,有空再多整理些经典的东西,尽量能都附上书评或者自己YY简介…
史蒂芬-金写的确实不科幻,嘿嘿,不过我个人很喜欢,所以也顺便贴出来了。

再狂吼一次,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真的很棒啊!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4-15 21:22 | 只看该作者
斯蒂芬金的不是悬疑,恐怖小说吗?国王医院和手机不错
光晕我一看就放不下来了,真的不错.LZ看过光晕4了吗?中文版的还没出吧,英文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4-14 15:44 | 只看该作者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非常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4-14 12:24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拜LZ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4-14 00:58 | 只看该作者
哎呀呀~~好多好东西啊~~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46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一堆的链接
http://www.fs2you.com/files/b04590f3-0965-11dd-b2b9-00142218fc6e/
星船伞兵
萝卜特·海因莱因
这个经典,就不简介了``````

岗哨
阿瑟·克拉克
常规的月球探测激活了外星文明设置的岗哨·····人类的行为能及格么?

垂暮之战
约翰·斯卡尔兹
类似星船伞兵,不过构思更显新颖

流浪地球
刘慈欣
为了能在太阳“氦闪”后幸存,人类驱动着地球向半人马座飞行·······

朝闻道
刘慈欣
人类以惊人的能量级进行对撞试验以获得大统一理论数据,不料外星排险者出面干预,以免触发真空衰变·······条件是,让志愿者获得10分钟的真理,然后杀死他。

地火
刘慈欣
为了开采气化煤,人们点燃了煤田·····最终难敌地火

替天行道
王晋康
基因作物的灾难
“我是说,他们为了赚钱,就不惜让某种生命断子绝孙?这不是太霸道了么?这不是逆天行事么?俗话说,上天有好生之德,连封建皇帝还知道春天杀生有干天和哩。”


全频带阻塞干扰
刘慈欣
“在战场电磁干扰形式选择上,本手册主张采用对某一特定频率或信道所进行的瞄准式干扰,而不主张同时干扰一个较宽频带的阻塞式干扰,因为后者对已方的电磁通讯和电子支援措施也会产生影响。——1993年·美国陆军《电子战手册》”

天使时代
刘慈欣
一个为了填饱肚子而进行基因改造的民族,受到了全世界的制裁。
“您是个聪明人,正如您所说,即使在所谓的文明世界,只要有需要,伦理是第二位的。那里的人们当然不需要吃野草和树叶,但他们肯定需要飞翔,这是人类最古老的梦幻,没人能抵挡它的诱惑。您将会看到,想像中的魔鬼并不存在,天使时代即将到来,在那个美好的时代里,人类在城市和原野上空飞翔,蓝天和白云是他们散步的花园,人类还将像鱼一样潜游在海底,并且以上千岁的寿命来享受这一切。将军,您已经看到了这个时代的曙光。”
```````````

球状闪电
刘慈欣
这个经典,不介绍了````````

饿塔
潘海天
小说里的世界,物质由意识决定~~~~~可惜主角发现得太晚了

银河系漫游指南
同名电影很火啊````小说更幽默~

宇宙尽头的餐馆
漫游指南的姊妹篇

六道众生
何夕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人类开辟了平行世界`````
等副作用慢慢显露出来,可以任意跨越平行线的人,成了六道之神

伤心者
何夕
艾滋病的抗体就在主角体内。
抗体虽无法逆转HIV的逆转录进程,无法挽救感染者,却可以让更多的的人获得免疫````````
主角的10升血如果全部换给某个感染者,可以让这个人延长10年的生命。
偏偏感染者很多,有权有势的**,无所不能的黑社会头头,`````````还有主角的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3:10 | 只看该作者
让人不觉落泪的经典······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Flowers for Algernon
http://www.fs2you.com/files/4f2c7c30-0963-11dd-9ca4-00142218fc6e/

这一本让人看了内心充满痛苦和温暖,让人微笑和伤感的书。戏剧性的故事,深刻和细腻的笔调是它无数次被搬上各国舞台和银幕的原因。

故事讲述查理·高登由于先天弱智而受其父母冷眼,更是受到大环境的不平相待,但纯真善良的他以为世界万物都相当美好,将面包店欺负他的工作伙伴当作好朋友。他明白自己不聪明,未符母亲的期望,于是他成了二位科学家的实验物体,与真正的实验白老鼠——阿尔吉侬,共同接受了脑部手术。高登由弱智逐渐成了天才,生活却从云端,落入了暗黑深渊中——焦虑、不安、偏狭、猜忌。他发现原来真实社会是如此的丑恶不堪,人性并非真挚纯良,敏感的思绪为他带来智慧,亦带来纠缠不清的痛苦。这不完全的实验,终究难逃失败的命运,当高登在智力攀升至最高峰时,了解到这项实验注定失败,历经种种心情转折,卯尽全力寻找原因,在他顺利完成这项失败实验的研究后,智力也逐步的衰退,再度恢复原来的本质——令人心疼的痴愚!


书评:阿尔吉侬的启示
 
韩松
 

  丹尼尔·凯斯于1929年出生于美国的布鲁克林,《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是其成名作。小说发表于1959年,并赢得雨果奖短篇小说奖。后来,改编成长篇小说,又赢得星云奖,并进入主流文学,列入当年20篇最佳小说名单,并被改编为电影《查理》,该片由克利夫·罗伯斯滕主演,他因此而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小说还被改编为电影音乐片《查理和阿尔吉侬》,最后被搬上了百老汇的舞台。由此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影响力。詹姆斯·冈恩教授也把它收入了他的《科幻之路》。
  坦率地说,这是一篇让人看了伤心难受的小说。有中国科幻迷这样说:其实,先天的失明也就算了,因为花儿怎么红、天怎么蓝、草怎么绿他都不知道,看不见也就看不见了。但是后天的失明就太残忍了。《献给阿尔吉侬的花》就是这样往伤口上撒盐的。小说写了一个弱智者在做、了大脑手术后,变成了世所罕见的天才,几天内就能学会寻常人半辈子学会的东西,他还懂得了爱。但是,这种情形,仅仅持续了三个月,他又变回了弱智。整个小说就是在描写这个过程中,一个人心灵的无比喜悦和极端痛苦。
  小说有几个看点。
  首先,它是用日记体写的。全篇为第一人称,叙述从白痴变成天才,又从天才变成白痴的全过程。小说中,往往有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准确地描写了智力和认识能力在手术前后发生的变化。冈恩教授说,读者在阅读时,能体会到自己的优势,并利用这种优势,带来轻松愉悦的感觉。
  其次,这是一个有关提高智力的题材,并且是一个经典的科幻题材。一般的科幻小说,把智力的提高应用到人类的事业发展上,比如,揭示宇宙之谜、解除人类自身痛苦、救治社会弊病,比如环境污染、战争、能源短缺等。但这篇小说不同于此。它专心致志地写了一个悲剧,写一个卑下的人的命运。冈恩说,它涉及人的感情,而不是审视那些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至思想方式的观点——这也是主流小说的传统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老鼠的形象。老鼠的名字叫“阿尔吉侬”,它是实际的主角,是第一个接受智力改变手术的生物。它变得聪明了,与主人公查理一起比赛走迷宫,但它的智力先衰退了。有科幻迷说,在别人眼里,阿尔吉侬不过是一个试验品;但在查理心中,它是一个同病相怜的兄弟。只有它能理解查理的感受。同时,它的今天就是查理的明天。当查理为阿尔吉侬构建一个坟墓并希望献上一束鲜花的时候,恐怕也是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计划吧。
  通过这篇小说,读者还能悟到一个道理:别人嘲笑自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也与别人一样嘲笑自己——这是查理在变得聪明后,看到另外的弱智者的遭遇时体会到的。另一个感受是:千万不要看懂这个世界,做一个白痴还是比较好的。
  人的命运,不过如老鼠。不过,人与老鼠毕竟又不同。查理在智力衰退之前,努力地奋斗了,他为人类看清事实的真相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8-4-13 23:00 | 只看该作者
《龙枪》应该是算奇幻小说吧

我记得一个生动地比喻:
如果科幻里边是科学家驾驶飞船的话,奇幻里的描写就是巫师骑着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2:57 | 只看该作者
《发条橙》
集暴力色情恐怖于一身的经典超现实主义小说

http://www.ebook99.net/down/book_kh/ftc.rar




有意思的《发条橙》——代序
 
  安东尼·伯吉斯(Anthony Burgess,一九一七~一九九三),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一九一七年二月二十五日,自幼丧母。他出身天主教世家,父母都从事音乐舞蹈,但他却心安理得地背叛了在英国不算主导宗教的天主教。为此,他在小说中频频展现“自由意志”和“命中注定受天主拯救”观点之间的对立;除了《发条橙》,还有《缺少的种子》(一九六二年)和《尘世权力》(一九八○年),都表明他的信仰游动于残存的贝拉基主义(五世纪在英国本土上出现的基督教异端,认为人类性本善,享有自由意志。到了近代,它演化为人道主义宗教)和奥古斯丁教义(六世纪自罗马帝国传来的基督教正宗,有原罪之说教)之间。本书的主题颇有哲理意味,原因即在于此。
  他曾希望成为作曲家,却入读了大学英文系。前半生随军队的职务调遣而东西奔波,从事教书作曲;五十年代他在马来亚和文莱做官,负责教育,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他著有马来亚三部曲(一九**年)。
  一九五九年,他被诊断得了不治之症,医生说最多还能活一年,于是他回国成了职业作家,希望为妻子留下一些生活保障。他活了下来,六十年代以后,他接二连三地发表了三十多部小说和其他作品,除了描写异国风情,也讽喻本国的奇异习俗。但没有人预料到《发条橙》的出现。《发条橙》的内容和风格被为该书美国初版写后记的评论家海门(Stanley Edgar Hyman)评为“野蛮”。连作家本人也在美国新版本引言“再吮发条橙”中对作品的成功表示意外。

  一、《发条橙》的故事与后现代社会

  故事发生在似乎不太遥远的未来英国社会。那时人类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已经在“月宫”上建立了定居点,地球上的环球电视转播也已经形成了电视文化;而就在室外,冬夜里,却恶梦迭出。正如作者所提出的,“发条橙”外表像普普通通的橙子,内部却是机械装置,并非自然物产,作者之所以选用了发条橙的象征,而不是“发条苹果”,“发条葡萄”,是因为英语的“甜橙”称为orange,马来语的“人”称为orange。原来是机械控制下横冲直撞的人啊!具体落实在本书主人公身上,我们便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反社会行为。
  我们说,本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科学发达导致人类堕落的悲观论调看,都属于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幻想小说”范畴。
  中国的读者大概还记得,美国的科幻电影中,不是外星人袭击地球,就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机器人企图奴役人类,或者用生物工程再造的恐龙失控伤人,现实的发达文明秩序有毁于一旦的危险,《发条橙》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科学发明,却呈现给我们一幅人类移民月球,“再也不去关心地球上的法律秩序”的社会景象。伟大的英国居然成了小流氓制造夜间恐怖的场所。外星人、机器人会损害我们的物质文明,而本书所关心的是精神文明的前途,即作者在书中强调的个体自由。他认为“道德选择权”比行善更重要,所以他举了一些极端的例子:“纳查奇”(青少年)们滥施超级暴力。由于惩罚犯罪的手段出了问题,主人公最后尽管吃尽苦头,却还能够回到社会上继续作恶,直到娶妻生子,才与恶行告别。不像传统社会秩序所要求的那样,他没有杀人偿命。这似乎令人费解。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变成了问题……主人公应该为自己的恶行负责吗?
  其实,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这是科幻,故事发生的时代属于后现代社会。中国读者如果对后现代社会的背景不熟悉,就会影响小说的阅读。
  按照西方社会学家的观点①,这种后现代社会的属性是“消费资本主义”,其特质是由于自反性(社会内部的批判反思功能)的作用,政治经济学的主体(劳动力)。客体(货币、生产资本、商品;发条橙貌似主体,实为客体)流通加快。我们发现,纳查奇小流氓一晚上要连续作案多起,不仅是出于情节戏剧化的考虑。随着周转时间不断加快,客体包括文化制品在内,都成为一次性商品,其意义耗竭很快。如此整个发展过程是这样的:某些客体,例如电视机、音响,本身又会产生大量的文化制品或符号(“能指”),令人目不暇接、无法应付;人们受到超额能指的轰击,渐渐无法赋予其“所指”(意义),人们开始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亚历克斯喝的牛奶搀有毒品,强奸的时候听着贝多芬的音乐。人们已经不大看报,书本要撕掉,而且通过药物加心理刺激矫正罪犯的现代(而非后现代)方法,被证明行不通。
  传统社会是客体流通不畅,能指所对应的意义虽然强有力,其作用却发挥不开,“藏在深山无人识”。而后现代社会中,能指极大丰富,能指反而耗竭了,“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要有效消灭犯罪,只有通过招募小流氓来对付小流氓了。
  【① 见斯科特·莱希约翰·厄里著《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即出。】
  总之,由于文化制品的日益丰富和加速流通。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不是批判或激进否定,而是加以极度夸大,说明它比现代主义还现代。由于一系列形式上的否定之否定,现代社会的许多准则都不管用了;本来,犯了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在后现代社会中,原本是主体的人成了客体,他对自己的行为还怎么负责?还有,主人公钟爱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歌词被篡改,成了喧闹、**、打架的颂歌。电视机里播出的节目、音响里的音乐,到底算不算主体的行为记录?难怪西方知识分子这么痛恨“音乐电视”,对成天守着电视机的电视瘾君子不屑一顾。
  有一点我们是深有感触的,美国经常发生青少年持枪不问青红皂白向人群扫射的事件,他们视性命如儿戏,是否以为被杀死的人可以像电视中所表现的一样转身站起来,若无其事地走开?而传统社会中,人们可是对鬼神、死亡充满了恐惧的,提起地狱的名称,也足以吓住胆小鬼。《发条橙》教育囚犯的一种方法,就是宣传地狱的可怕景象,这一套会灵验吗?
  发条的程序是如何设计和运行的呢?我们还是来看看社会学家关于文化商品的论断。唱片厂商的营销手段是使音乐成为青少年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不得不听,欲罢不能。也就是说,文化商品不再是超验的表象,而是被包装成为弥漫在信息和传播结构中的一个内固性客体,是日常生活的实在。“流行音乐”成了“流行文化”。在分化程度不大的前现代部落社会中,文化只有象征符号的功能;只有在文化性得到现代化和自由意志化(也就是分化)之后,文化才变得以表象为主。到了后现代社会,我们已经看到,表象接管了客体的功能位置,这些客体与日常生活中其他客体的差别,仅仅在于它们具有非物质形式和审美类特性,明星麦当娜不仅仅是一个形象,一个表象,她是文化客体,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她的形象作为文化制品,出现在年轻人的T恤衫上,他们纷纷仿效她的穿着。这种文化制品构架着年轻人对事物分类的方式,并告诉这些年轻人:他们是何种人。
  随着社会结构在意指上的式微,并为信息和通讯结构所部分置换,日常生活的审关化才有可能出现。原来,意义的耗竭是为了腾出位置给所谓的“品牌”,就是文化公司通过施加象征符号暴力……商业炒作……打出来的。于是,文化制品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让位于符号价值,物质客体的符号价值增高。审美化发生于物质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之中,其最终结果是产生一个取代现有权威的新统治阶级。理论家巴赫金(Bakhtin)提出了狂欢节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个非结构性时空,而且是浪荡子们戴上面具的区域,他们可以从一个面具的集合中自由地挑选,即随变换身份,“我跳迪斯哥儿,彼得戴猫王普雷斯利,乔治戴英王亨利八世,可怜的丁姆戴着一个诗人的面具,叫做什么雪莱。”从叙述口气上看出,亚历克斯除了面具店伙计告诉的雪莱是诗人,对哥们所戴的面具身份一无所知。本来,品种多样的面具是成系列推出,任意选购的,可在这个社会学上的非结构区域提供一个初露端倪的通讯结构。在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和通讯结构框架中,狂欢节面具已经成为无所不在、不断流通的大众文化审美容体。这里存在一个悸论,巴赫金的狂欢节中,人们试戴着面具;而在当代大众文化的流通性信息、通讯网络中,面具大有可能在试戴着人们。于是,大众艺术吸引大量观众的条件是社会结构相对弱化,为自反性开辟空间。例如,《发条橙》中,小流氓有意给依赖社会施舍的老太太一些小恩小惠,让她们提供自己不在犯罪现场的证明,老太太一方面是见利忘义,反过来也说明社会对于她们的救济力度不大,在商品极大丰富的时代,没有保证她们满足喝酒的基本愿望。因而社会对她们的约束力也很有限。这些弱不禁风的老太太,通常的作案对象,结果却成了帮凶。社会中的批判力量。自反疏远现象来自方方面面,到处揭竿而起,令人防不胜防。而小流氓们如此考虑周到,是不是电视节目提醒他们的呢?
  自反性必然伴随着评判,评判均需要有一般普通项包括特殊项。在认知、道德评判中,这种普通项是高度抽象的,中介层次多,而在审美评判中,普通项相对没有中介,比较具体。也就是说,在意义耗竭的当口,作者跃跃欲试,企图拿自己的价值观念乘虚而入,从而成为新兴的社会统治者。作为职业作家,他的写作起码能保证养家活口,积累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能在社会上赢得一点发言权,可是,如果通过操纵审美化过程,往往事半功倍,把自己的世界观灌输给读者,何乐而不为?看完此书,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作者对未来的发展没有把握,十分忧虑,宁愿保持现代社会的现状。这也可以解释为他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吧。另一方面,作者对美国书商和电影导演大赚其钱颇有微词,而相比之下他自己境况不怎么样。据此,国内理论界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者名利双收,是因为他们不加反思地沦落为资本主义文化产业的生产机器。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是对西方社会不了解而造成的盲人摸象式的推理,正因为他们有品牌意识,使原有的普通能指置换为某种品牌,并使自己成为该知识产权的拥有者,才成为流行时尚的引导者。他们具有极强的权力意识,这是成功的保证。他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统治阶级,我们不能由此认为他们丧失创造性、前卫性、批判精神,否则后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就不会为大众所接受,列入大学必读节目,收进博物馆了。
  《发条橙》的作者对此又何尝没有作过尝试呢?他十分成功,小说主人公以“我”的身份出现,十五岁的小流氓,“我”的赎罪表现得模棱两可。社会处于西方人想像中的软弱不振的苏联式“社会主义”阶段,人们不爱看书学习,尽管街道仍以艾米斯、普里斯特利等作家命名;俄国通俗歌手日瓦戈风靡世界,而青少年通用语纳查奇词汇大多采用俄语词根;“除了小孩、孕妇、病人,人人都得出去上班”;由于所有监狱必须腾出来关押政治犯,罪犯们不得不接受快速改造;反对党还存在,并举行选举,但当政者总是连选连任。高压统治威胁着自由意志。“哥们”一起昼伏夜出,用“超级暴力”恐吓公众,并从事“抽送”勾当。连说话的语言也要独树一帜,以打破统治结构的语言霸权,使作为“失去品质的符号”的语言,恢复成为“作为意义载体”的语言(借用符号学家霍克海默Horkhaimer和阿多诺Adorno的说法)。事实证明,经典著作《发条橙》在书店里经常脱销,伯吉斯的柯罗瓦奶吧已经开到了因特网上,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点击鼠标,到柯罗瓦奶吧去泡泡,发表自己的看法。好事者还开发了纳查奇语翻译软件,供《发条橙》迷下载使用。访问光顾者也真不少。
  伯吉斯作品中还出现大量圣诞的超现实主义描写,并在《发条橙》中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小流氓驱车作“不速之客”的时候,压到一个大家伙,它有一张嗥嗥叫的满口牙齿的大嘴,嘎咂一声扑倒,回城时,又一路碾过“尖叫着的怪物”。亚历克斯对女人不感兴趣,只把她们当作暴力和奸淫的目标,在她的语汇里,性行为描写得很有特色,是机械的“抽送抽送的勾当”。对于女性肉体的说明仅限于**的尺寸,而小流氓们喝的是搀了毒品的牛奶,这足以引起精神分析医师的注意。他惟一的“审美”情趣是对交响乐的热衷。他赤条条地躺在床上,四周是立体声音响器材,一边倾听莫扎特或巴赫的音乐,一边憧憬着用靴子踩别人的面孔,或者强奸被灌得酩酊大醉、猛烈尖叫的姑娘。音乐达到高潮时,他的情欲也迸发了。
  有鉴于此,《发条橙》尽管只有百余页,到今天却成了经典之作。故事分三部二十一章,写作以轮廓勾勒为主,富有象征性。
  小说第一部翔实地陈述了主人公的犯罪事实:殴打老人、打群架、持长柄剃刀。强奸、大喝搀毒品牛奶,最后攻击老太太致死。哥们将他出卖,送他吃了官司。
  第二部记叙了他的狱中经历,主要讲政府对他的治疗过程,方法十分奇特:药物加上恐怖视觉刺激,以改造他的思想。他到头来落得一想到色情、暴力、乃至音乐,就会恶心呕吐。他陷入了自身的人性遭到怀疑的地步,伯吉斯探索着道德选择和自由意志的基本问题,问道:“难道一个人不能选择作恶,就必然从善吗?”
  最后一部讲述几年后主人公成为牺牲品,无法反击以前树立的诸多敌手,人人都揍他,他却无能为力,只得跳楼了事。美国和电影版本原本删去了最后一章,其实它是最有趣的文字。在此他遇到了唯一忠于自己的哥们,对方已经成家立业,于是,主人公自由意志复苏,终于领悟到,自己得到了一次新生的机会。他立刻意识到也想结婚,也想要生儿育女,同时又感到困惑:自己的孩子会走上相同的自我毁灭的道路吗?

  二、拥有自由意志的主体性何在

  小说始终贯穿着关于自由意志的说教,有教师的,也有作者本人的,这充分说明,本书的主旨是基督教的。伯吉斯仿佛在说,亚历克斯被科学剥夺了道德选择的能力之后,就沦落为“发条橙”。而有了自由意志,哪怕选择过犯罪,灵魂也能够得到拯救。不过,这样分析就把作家的冷嘲热讽和语言歧义固定于单纯的正统信仰之内了。亚历克斯自始至终是发条橙,是从事远低于选择层次的机械暴力的器具,而他所在的悲凉的“社会主义”英国,更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发条橙。
  西方哲学体系自十七世纪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就预设了主体性与客观现实脱离,并必然地高于后者。这在为现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客观真理的深入探索打开空间的同时,也使人们时时操心要保持主体性(孤独的心灵)的高贵地位。
  到了二十世纪,现象学理论试图调和主体和客体的二分法,修正笛卡儿的观点。德国哲人布伦塔诺。弗雷格就指出,人们思考月亮时,不仅仅思考月亮的概念,而且思考着月亮本身。月亮和月亮的概念是两码事,存在客体不能简化为概念(其心灵对应物)。内容是精神行为主体的客体化,它不一定是桌椅之类的容体。意向容体由主体直接掌握,与外部客体相对。例如,人们对月亮的意向是意识心灵通过“憧憬”意识前的客体这一行为而直接(内在)掌握的月亮。作为意向行为内容存在的月亮不一定是月亮本身。月亮仅作为心目中的内在精神客体才能加以考察,但这不涉及那个绕地球转的天体。月亮、星星、森林和人等实际客体并非魔术般缩小而进入脑袋;也不能简化为某种人工表象,可意向某物远离,或不同于意向客体本身。问题是意向容体不一定与精神行为之外的客体相同,且往往有距离。例如,西方神话中月宫是狄安娜(月亮女神)的宫殿,还与卢娜(月亮)神有关,由此与精神错乱(卢娜蒂克)联系起来,因为西方人认为神志受月亮的影响;而中国文化中,月亮是檐宫,是嫦娥的住处,里面还有吴刚在砍桂树。不管怎么样,在阿波罗宇宙飞船登月之前,没有人认为月宫是个荒凉世界。待到月宫移民成功(小说的时代背景)之时,人们的思维应该已经调整并聚焦到真实的月亮本身,而不是以前根据肉眼观察所作的美妙联想了。
  当西方人与月亮这个新世界的现实达成谅解的时候,内心会出现很大的不平衡。按照上述德国人的分析,人们好不容易掌握了月亮这一内在精神客体,排除了神志受它控制的迷信,从而维护了主体的唯我独尊。而现在,却有凡人移居月宫,连小流氓们都在问:
  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在这种东西上会发生什么事呢?
  ……很可能像这里一样有生命,有人挨刀子,有人捅刀子。……
  这是超出主体意志掌握范围的东西,急得作者大声疾呼要保持道德选择的自由,哪怕出现犯罪也在所不惜。而在后现代主义社会,主、客体的身份出现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使人们的价值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出现《发条橙》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人们越是呼唤自由意志,越是得不到,因为传统的主体变位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一位热爱语言艺术的人

  本书最最有趣的地方是语言创新,主人公说话。思考用的是未来的纳查奇语汇。书中有一些说明:
  “零零星星的押韵俚语,”布拉农大夫答道……“还有一点吉卜赛话。但词根大多数是斯拉夫语系的,赤色宣传。下意识的渗透。”
  由于同属印欧语系,操英语的人对于纳查奇语汇不难猜测;它毕竟不是古希腊的线形文字,令人无从入门,而且在叙述中主人公也解释了一些。同名电影中照搬了这些词汇,并没有妨碍英美人理解。美国人还整理了一个词汇表供读者参考,而且贴在了因特网上。我们甚至还可下载到纳查奇翻译软件,因为这部著名导演库勃里克拍摄的同名电影已经家喻户晓,曾被认为是英国题材电影走向世界电影艺术的里程碑。许多人是看了电影才去找小说来看的。也许电影语言解除了晦涩文字的障碍。
  某些评论家认为,作者使用纳查奇语汇,除了表现超现实主义氛围外,也是为了避免赤裸裸的色情描述。在本书发表之后的许多年,英国才允许与这些语汇对应的热辣辣的英语语汇出现在小说中。按网上调查结果,女青年对电影的反应是“恶心,但很好看。”
  伯吉斯是公认的语言创新大师,《柯林斯英语词典》的封套评语,第一条就是摘录他在《观察家报》的评论,庆贺该词典编撰的新套路。但对于汉语读者来说,书中二百余个纳查奇语汇是难以领略的风景。故汉译时要忠实、达意地表现原著风格,实非易事。中国人使用东方语言,保留斯拉夫词根的音译将大大影响阅读,故翻译时不得不作了大量舍弃处理。具体的做法分三种:

  (一)意译,汉语方言的发音不同,却并不在文字上体现出来,所以译者在处理下列情形时采用意译:
  1.某些斯拉夫语词与英语同根,由于发音有差异,拼写也不同,但英语读者一眼即可识别。例如,banda‘band(帮派),danla’dame(妇女),gruppa‘group(小组),minoota’minute(分钟),prod‘pro’duce(拿出),takar一sugar(糖),vayasy‘W.C.(厕所)。
  2.某些斯拉夫语词属于英语的别字词,例如,chai(茶,英语应作tea,但俗语也作cha),gazetta(报纸。英语应作newspaper,但报名也作gazette),tass’cup(方言词,杯子)
  3.某些词语是变造的英语单词。例如,appy polly loggy‘apology(抱歉),baddiwad’bad(坏),eggiweg‘weg(鸡蛋),guttiwuts’guts(勇气),jam‘miwam-jam(果酱),sarky’sarcastic(讥讽),cinema‘cinema(电影院),skolliwoll’schllo,sod‘sodomy(鸡奸,骂人话,译作“淫棍”)。
  4.现成的英语俚语,例如,charles,charli’chaplain(教诲师),dung(动词,拉尿),snuffit(嗅死神,翘辫子),warblle(歌声)。

  (二)尽量保留原文的形象。
  作家有不少形象化的创造,翻译时尽量保留。
  例如,cancer(致癌物,指香烟),solly(辅市名,戈里,听起来象前苏联的戈比),in‘out in’out(译作“抽送”,指性交),hoacious glory(光亮的荣耀,指头发,这是押韵俚语,谐upper story【楼上】之韵母),panhandle(锅柄,指**,译作“肉棒”),pee and em(popand mom“父母”的缩写,译作“P和M”),pelyclef(万能钥匙,借用希腊语词根poly‘加进入英语后有形变的拉丁词构成,英语clef表示音乐中的谱号,其拉丁词根的意思是key,而英语中key又表示钥匙),prettypolly(花票子,指钱),O my brothers(吉卜赛语,弟兄们哪)。

  (三)基本上舍弃,作适当补偿。
  近两百个词语是操英语者都不认识的斯拉夫词语,还有吉卜赛语(cutter,指钱)等,虽然仅占纳查奇词汇量的一小部分,但出现频率颇高,若音译后保留在中文版内,必将拒人于千里之外。对这种情况,一般舍弃外来语形式,采用直接意译的方式,不过,少数几个词因为上下文的要求,必须保留原形,这既举证了原文风格的一个方面,又保证了故事情节的逻辑连贯性。例如,纳查奇语gulliver“脑袋”来自俄语的发音,但英语Gulliver是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利佛游记》的主人公。中文版译作“格利佛”,也许能引发一些类似的联想。小说中的“牛奶”也是特殊的道具,音译作“莫洛可”;衣服音译作“布拉提”。
  其他的语汇用汉语难以表现,例如,作者借用俄语词并不机械地照搬,khorosho(好)被英化为horrorrhOw(恐怖+表演),译作爽快;indi(人)变成lewdics(好色+词尾),neezhary(低)变成meezhaing(表示短裤)。
  词法上的创新更加丰富多彩,作者打破了代词。疑问代词,主格与宾格的区别,语气词like在句子中随处可见。词序有时很不符合现代语法,中古英语的词尾也常常出现,尽管在表面上伯吉斯用粗野的意象向我们揭示着可怕的未来,但在内心深处,他显示出爱:热爱人类,热爱人类的发明……语言艺术。

  《发条橙》是一部很有哲理意义的小说,在情节结构上,人为安排的因素较多,故事的对称性颇受东方固果报应思想的影响,这当然加强了这个中篇小说的戏剧色彩。不过,作者的意图是要说明,小流氓们的所作所为……恶,是不好,但也不一定是最糟的情况;其理由是“善”里面包含了大多的伪善,而伪善部分地源自社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宫,就不顾及地球社会了”;社会为了惩恶扬善而作出的过激反应,如警察暴力等;这些才是书中所竭力反对的。作者对恶并不抱欣赏态度,但也反对用成见对待恶,所以他使用了大量的纳查奇语,以排除富含“文化”意义的常用词。主人公反对现存的社会,采取了极端的行动方式,最终反对一切老的东西,连语言也不例外。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对此书介绍不多。例如大部头的《二十世纪英国小说》对其只字未提,另外也有人说纳查奇语是主人公没有文化的表现;其实哪位主人公会自我暴露自认为不行的东西呢,否则为什么要将所经历的故事告诉“弟兄们”,以争取同情呢?他懂音乐,穿高档衣服,也能说绅士语言,只是反对大众电视,这附和了英美中产阶级、学术界的观点,未必全是痞子思想。
  小说坚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恶。他在讽刺“善”的同时,也鞭笞了恶,给读者一种超脱、谐和的氛围,这是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一个成分,它能促使我们读下去,不会产生厌恶感而中途掩卷。这也是区分上乘佳作和平庸作品的重要因素吧。

  王之光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六日于杭大新村





《发条橙》作者:[英] 安东尼·伯吉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2:55 | 只看该作者
继续
http://www.ebook99.com/lx_khsk_tzfs.htm
银河英雄传
田中方树

http://cnread.net/cnread1/khzp/f/fuyeyouyouji/jdzs/jdzs.zip
机动战士高达  
富野由悠季


儒勒·凡尔纳作品集
http://www.ebook99.com/lx_khsk_fen.htm


艾萨克·阿西莫夫作品集
http://www.ebook99.com/lx_khsk_axmf.htm

斯蒂芬·金作品集
http://www.ebook99.com/lx_khsk_sdfj.htm

[ 本帖最后由 ccdd051107 于 2008-4-13 22: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2:50 | 只看该作者
再来是另一个经典~
《计算中的上帝》
http://www.ebook99.net/down/book_kh/mygod.rar
以下是简介~


《计算中的上帝》(Calculating God,2000)是加拿大科幻作家索耶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但可惜的是,这部作品在2001年的“雨果奖”角逐中,败于J.K.罗琳的《哈里·波特与火焰杯》,最终与这一科幻大奖失之交臂。提起此事,索耶火气十足,他说:“我六次进入雨果奖决赛,六次空手而归。每次我都很失望,但只有《计算中的上帝》那次真把我气坏了。他们把奖颁给了《哈里·波特与火焰杯》!那是一本好书,但它不是科幻小说!”
   
    索耶有充分的理由为此气恼,因为《计算中的上帝》的确是一部具有震撼性的、不可多得的科幻佳作,而且这种震撼性完全出自真正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想像。
    有人说科幻小说是点子文学。虽然这一说法隐含着对科幻小说的贬低,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道出了科幻小说的特性。回想一下你读过的科幻小说,难道不是先想到其中的怪异的想法(诸如隐身、波态飞船、时间旅行等).而后才是主人公的奇遇?“点子”是科幻小说的灵魂。《计算中的上帝》再次证明了科幻小说的这一特性,它不是用动作等好莱坞的要素,而是用想像,真正的想像,征服了读者。
   
    《 计算中的上帝 》 的开头便很新奇:一个蜘蛛形外星人闹剧般出现在多伦多博物馆,求见古生物学家。但“新奇”只是索那制造的第一个效果。很快,外星人霍勒斯道出了他此行的目的:破解不同星球文明的周期毁灭之谜。随着研究的推进,两个让人大吃一惊的事实显现于我们面前:地球史前的五次物种灭绝周期与两种来访外星文明远古时期的物种灭绝周期完全相同,似乎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控着文明的进程;几个更古老、未曾经历过这种周期性毁灭的文明则已经将自身电子化,藏身于行星内部的超强掩体中。故事至此,索那成功地将“新奇”变成了“惊奇”。故事向着更加出人意料的方向发展,自私的古老文明为防止新文明对其生活的干扰,竟然用方舟将猎户座一等星引爆成了超新星。正当超能粒子流即将再次灭绝三个智慧种族时,奇迹出现了——一只仿佛从另一个宇宙“伸”过来的巨掌,挡在了超新星与三颗文明星球之间!震撼!
此时,你的感受也只有震撼能形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2:46 | 只看该作者
再来几个经典得~~~~~

首先是安德系列~~~~~~
http://www.ebook99.com/lx_khsk_ender.htm

以下是简介~
《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作者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奥森·斯科特·卡特(Orson Scott Card),该作品发表于1985年,曾获得星云奖及雨果奖,其续集《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发表于次年,也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这使卡特成为唯一一个曾连续两年获得星云奖最佳长篇的作家。
  Ender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目前已出版的有:
  1.《安德的游戏》(Ender's Game)
  2.《死者的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
  3.《屠异》(Xenocide)
  4.《精神之子》(Children of the Mind)
  5.《安德的影子》(Ender's Shadow)
  6.《霸主的影子》(Shadow of the Hegemon)
  这是以出版顺序排列的,而以最佳阅读顺序排列,则个人建议为1、5、6、2、3、4,因为这是以时间顺序为排列的。
  《安德的游戏》的故事背景是人类步入太空时代,但却在短短数十年间遭到一种外星智慧生物--虫族(bugger)的两次袭击,史称'第一次入侵'和'第二次入侵'。
  在'第二次入侵'中,人类的主力舰队遭到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然而一个名叫梅泽·瑞克汉姆(Mazer Rackham)的指挥官仅靠一支小舰队竟奇迹般的消灭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了绝对优势的虫族舰队,从而挽救了人类。
  现在八十年过去了,人类将面临'第三次入侵',而人类唯一的取胜之道是再次出现一个梅泽·瑞克汉姆式的天才指挥官。国际舰队的**们深知此道,他们把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天才儿童送到太空战斗学校,希望能培养出一个理想的指挥官,但数十年的努力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
  幸运的是,就在最后的十年间,太空战斗学校的校长格拉夫上校(Graff)似乎找到了最后的一线希望--一个名叫彼得·维京(Peter Wiggin)的天才儿童出现在他面前,格拉夫几乎已经认定了这个孩子就是他所要寻找的目标,然而经过几年的观察,格拉夫发现彼得虽然还是个幼儿,却已经表现出极其**残忍的天性。于是他劝维京夫妇第二胎生个女孩,希望她拥有其哥哥同样的智慧而天性较为温和。在这种情况下,维京家的二女儿瓦伦苔·维京(Valentine Wiggin)诞生了,然而讽刺的是这个女孩太柔弱太善良了,与她的哥哥恰成两个极端,同样不适合成为指挥官。
  维京夫妇被破例允许生第三胎(当时的法律规定每对夫妇只能生两胎),于是维京家的'小三子'(Third)出世了,他果然如预期般在性格上是彼得与瓦伦苔的混合体。他的本名叫安德鲁·维京(Andrew Wiggin),然而他更喜欢称呼自己为安德·维京(Ender Wiggin),因为他的姐姐瓦伦苔自小如此称呼他,无论如何对他即将扮演的角色来说,这个名字似乎是个好兆头,他也许正是这场战争的'终结者'。
  安德无疑是天才中的天才,然而他是否能成为格拉夫理想中的指挥官仍待考验,而对此格拉夫比安德更为紧张,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时间再选择下一个候选人了,成败在此一举。
  于是一场没有硝烟但却关系到整个人类命运的战争在太空战斗学校悄悄地展开了......
  安德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他能否成为理想的指挥官,人类的救世主?彼得与瓦伦苔的天才在地球上是否会被埋没?虫族为什么会和人类开战?'第三次入侵'的真象又是什么?既然是一场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战争,为什么会被称为'安德的游戏'?
  看完这本书,你将会获得满意的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2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ANGER装甲 于 2008-4-13 11:03 发表

太感动了....这一刻..我..  什么也不说了(此处省略对LZ的赞美5万字...)     太感谢LZ了


太客气了```````
:thanks
反“拜”为胜!




原帖由 华头 于 2008-4-13 12:37 发表

好像叫<父亲的核武>


这位兄弟``````还是没找到 不好意思哈`````
送上HL编年史,聊表歉意~~~~~
http://www.fs2you.com/files/d90078ca-095f-11dd-b504-0014221f466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8-4-13 12: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dd051107 于 2008-4-12 23:00 发表


兄弟不好意思 ```````实在找不到

好像叫<父亲的核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8-4-13 11: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dd051107 于 2008-4-12 22:35 发表



来了来了~~~~~~终于回到家了```````
前几天都用万恶的UCWEB在手机上登陆```爱莫能助啊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http://www.fs2you.com/files/091a63f0-0895-11dd-b5af-00142218fc6e/

太感动了....这一刻..我..  什么也不说了(此处省略对LZ的赞美5万字...)     太感谢LZ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23: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华头 于 2008-4-6 13:15 发表
《半条命》


兄弟不好意思 ```````实在找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2 22: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ANGER装甲 于 2008-4-8 13:32 发表

只是对三定律感兴趣,想看看原著怎么说....  原版最好啦.           我在小说网站搜阿西莫夫都搜不到的说..



来了来了~~~~~~终于回到家了```````
前几天都用万恶的UCWEB在手机上登陆```爱莫能助啊

<<我,机器人>>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http://www.fs2you.com/files/091a63f0-0895-11dd-b5af-00142218fc6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8-4-9 10:38 | 只看该作者
我机器人阿,那个和帝国,机器人,基地内容基本上都是关联的
有时间了咱也写小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8-4-9 00:30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ccdd051107 于 2008-4-7 23:11 发表
貌似现在国内几乎找不到纯粹的硬科幻,到处弥漫着人兽恋,人机恋……


人兽恋,人机恋也并非没有价值,关键还看作者把握得好不好,我觉得看硬科幻较软科幻少了种心灵上的激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4-8 18:05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素虾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4-8 13: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dd051107 于 2008-4-7 23:21 发表




兄弟是看过电影之后想读小说么?
印象中《I, robot》是阿西莫夫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太久远了…不过记得是电影不着边际的
现在不在家里,手边也没电脑,没办法帮上忙了…大概周末才能发上来…不好意思…

只是对三定律感兴趣,想看看原著怎么说....  原版最好啦.           我在小说网站搜阿西莫夫都搜不到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3:31 | 只看该作者
泄露几个下载科幻小说的地方,
http://kehuanxiazai.gbaopan.com
有密码可能方便些-密码是宇宙无敌的:1949101

再来是126的邮箱
mail.126.net
帐户kehuanxiazai
密码也是1949101

再就是http://ccdd051107.Gbaopan.com
这里有几个原版的小说…垂暮之战…好兆头…我是传奇…等等

有空的兄弟可以看看

[ 本帖最后由 ccdd051107 于 2008-4-12 22:3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ANGER装甲 于 2008-4-5 17:34 发表

多谢兄弟了..之前第三本一直没买到... 另外我再求《I , Robot》一直没买到书来看.



兄弟是看过电影之后想读小说么?
印象中《I, robot》是阿西莫夫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太久远了…不过记得是电影不着边际的
现在不在家里,手边也没电脑,没办法帮上忙了…大概周末才能发上来…不好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3: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匪兵乙 于 2008-4-6 14:53 发表


没办法,这个是现在的大环境决定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Hard Si-Fi都是越来越少,而披着科幻皮的玄幻却是越来越多。


是啊…硬科幻也许注定会很冷清
本来科幻都算小众文学了,再加上冷冰冰的技术细节,更是曲高和寡了…
貌似现在国内几乎找不到纯粹的硬科幻,到处弥漫着人兽恋,人机恋……


《真名实姓》是部很不错的硬科幻…


唉 无奈不在家啊
回到家了多放些精品小说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收藏了一些,从97年到现在的科幻世界都还保留着,电脑里大概有70MB左右的小说…

第一次看星船伞兵很震撼,不管是元素设定还是思想表述,海因莱因都做得很棒
现在还是会买SFW的正刊,5块么,还算便宜…不过个人觉得译文版上精品多些

上海堡垒的确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言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4-7 15:02 | 只看该作者
对科幻小说我有收藏的爱好,啥时候我给大家发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8-4-6 21:58 | 只看该作者
科幻世界看了许多年。凡尔纳的小说也看了不少,不过说实话我记忆里最深刻的是《海底两**》的连环画和《神秘岛》的评书,没错,是评书,每天中午播的。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应该是85,86年这样吧。现在还在看科幻世界,不过总觉得里面的小说都是悲观的居多,看多了心情会不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8-4-6 2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愿守土复开疆 于 2008-4-6 10:56 发表
银河英雄传说算吗
我考,田鼠的当然算,我最喜欢[亚尔斯蓝战记] ,让人郁闷的第二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8-4-6 17:54 | 只看该作者
龙枪,光晕,都看过了。。
最近想找找冰与火之歌看看。
强烈推荐龙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8-4-6 14: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cdd051107 于 2008-4-5 03:14 发表


现在只看科幻·译文版了`````SFW正刊上实在有些良莠不齐````
并且译文版也在走下坡路``






没办法,这个是现在的大环境决定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Hard Si-Fi都是越来越少,而披着科幻皮的玄幻却是越来越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8-4-6 14:48 | 只看该作者
星船伞兵最高......无论是军事方面的浪漫描写还是政治方面的思考
机动步兵设定被后世多少小说电影游戏都奉若圭皋

"为了机动步兵永存的荣誉"

基地看了三部后前传和后传实在看不下去了.

上海堡垒?那个是爱情小说吧......

[ 本帖最后由 fk11_1956 于 2008-4-6 14: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