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123654 于 2005-10-25 00:53 发表
说实话,韩战中的一些战绩,确实被GCD夸大了很多...
那些所谓的可以用38,M1伽兰德击中800米外的目标,也只是偶尔哪次走运而已
不说当时条件.就以现在的装备来说.给你激光测距仪,给你加了高倍率准镜的M24.打800米外的人形目标也未必是百发百种
更何况是当时的装备?
这段话就更可笑了...没有实弹射击,哪来的什么枪法?
就靠天天练习瞄准?呵呵,那现在各国还搞什么模拟对战,搞什么实弹训练.干脆一人弄把木制模型,天天在家瞄.等到开战个个都是神枪手
精确射击实际上是很难的,并不像某些电影里演的那样,瞄上1~2秒,扣下扳机就能命中目标
呼吸,风,姿势,用的枪,目标的移动速度,目标的距离,乃至你扣扳机时的力度,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真正的神枪手,应该是能在战场上存活下来的人!
先补点知识再说:
张桃芳使用的是1944年式苏式步骑枪,枪管短,散布大。
张桃芳1952年1月29日头次参战,12发子弹没打死一个,差点被人炸死。第二天击毙首敌。1953年1月进入597。9高地,2月15日9发子弹消灭7名。毙敌113名后选送射击训练班深造,到5月25日,实际参战32天,累计耗弹442发,毙敌214名。
嗯,是不是不可思议呀?
至于说“这段话更可笑了……”可笑的是谁啊,事实在那里摆着你愣是两眼一闭,双手连摇“没有,没有!”
我军在初创时期枪弹的缺乏不是你可以想象的,看看《兵工英雄刘福贵》就知道了。电影《董存瑞》里就有一段精彩的描写。这种情况下谈何实弹喂出个神枪手?你就是理性分析一百年也改变不了事实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