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太注重表面分析了. 没有融入人物的性格分析.当然战术分析也不成,估计做着并不是军事饭.
比如,2 V 1的时候,僚机的射击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只是为了灭火而已. 因为敌机已经准备玉碎冲击卫星了,不射击就要造成损失了. 而指挥机阻止的原因就是怕伤到卫星或者诱发核爆. 所以僚机的行动标明了他的驾驶员是一个专业的战士,但是不是当指挥官的料,至少现在不是.
还有就是卫星内部的战斗,马利坦的出现那种厌恶的表情是因为机体残骸造成了平民的伤亡. 而这个细节直接导致了之后的行动方式变更.也就是用格斗为主的攻击了...用光线刀从头到脚横穿敌机的原因就是,这样才可以保证是一个整体,尽量减少对平民的损害, 原因就是对话中说的: 好沉! 因为有人工重力,所以机器的操纵会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这样的大型机体. 而最简单的作战方式就是用浮游炮攻击. 而马利坦选择了最危险也最麻烦的方式去作战,原因一个是任务决定了她不能毫无顾忌;其次就是自己的个性..去解救那些被放到的工人也是其中一个体现.
而之后对倒地的敌机为什么不用直接用浮游炮从上方攻击,而是要贴近地面之后才攻击...烟雾显然不是借口,民间建筑损坏产生的烟雾怎么可能遮蔽NT的瞄准? 原因更多的应该是为了不伤及卫星或者平民(想像一下,MS近地面爆炸引起的损害是不是比高空爆炸要强的多?),所以要把浮游炮降落到近地面再攻击.浮游炮落地的时候,有短暂的调整角度和位置的动作,说明马利坦不是随便攻击的,而是要计算好攻击角度才去攻击. 但是呢...弄巧成拙,诱爆了核心. 这是马利坦想不到的情况.
正因为这个是uc 纪的正统续作,所以细节肯定至少要达到UC之前的水准.本熊认为,只有熟知军事知识,UC历史,以及懂得电影语言并且善于分析人物个性的 死忠 才能把独角兽分析到位. (动画和电影不同,优秀的动画,每一个场景都是有存在意义的, 毕竟多一秒镜头,就多了非常多的工作.)
总之这个作者是很下功夫了, 精神可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