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SH BANG爆炸时能产生180~200分贝(视使用环境而定)的瞬时爆音, 大约和近距离听战斗机开加力起飞的噪音相当, 捂住耳朵并张口的时可以减少一些效果. 不过如果是极近距离,同样会影响半规管的功能, 暂时破坏人体的平衡能力. 此时的感觉和原地转圈后突然停止时的感觉相似(同样是影响了半规管的功能)....
还有就是, 爆炸产生的闪光大约相当于8,000,000 cd/m^2的亮度, 比直视烈日当空时的太阳还要亮得多. 单单闭上眼睛, 是没有用的.要避开强光, 只有背向爆点才有可能, 不过如果这样的话BANG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游戏和影视作品里是模拟不出来这种效果的. 而且和马蜂雷一样,虽然两者理论上都属于"非致命武器"范畴, 但依然十分危险, 使用时机和环境也很重要. 若密闭空间内有人质或平民, 除非有绝对必要,否则是禁止使用这类武器的. 因为很容易会使这些人员受伤(比如听力受损, 或者视力损伤. 甚至可能发生烧伤或者被偶然产生的弹片击伤-----因为起爆时几乎可以肯定会有一定数量的氧化剂残留物发生飞溅. )
我印象中仅有的一次对充满人质的局促密闭环境直接使用闪光震撼弹的实例是1977年解决LH181劫机事件时的"Zauber Feurer"--"魔火"行动. 当局通过在机头前方90来米处放火, 成功诱使4名劫机者中的三人到前舱查看情况(两人进入驾驶舱) , 开始强攻时提供支援的俩SAS人员向驾驶舱方向投掷了闪光弹. . 没记错的话, 这是闪光弹第一次实战应用. 不过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主要是时机并没有把握准确, 当时一人被当场击毙, 两人在驾驶舱, 另一人成功逃到机舱后段的厕所内, 尽管之后成功将其制伏, 但由于未能及时击毙掌握有爆炸物的匪首, 使行动大大落后于预期进度, 并迫使行动人员在前舱尚未安全的情况下强行开始从后舱撤离乘客.同时开始向驾驶舱展开强攻. 幸运的是,尽管爆炸物被引爆, 但并没有造成重大伤亡(1名行动人员和数名乘客受轻伤) , 行动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
----------
![]()
总之, 被这东西搞一下, 就是钢铁的神经也会瞬间崩溃.
-----------
另,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安全, 大多数现有闪光震撼弹的装药中并不含磷, ,而是过氯酸钾或过氯酸镁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7-7-24 04:2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