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歼11? 还已装备了?

[复制链接]
查看: 3539|回复: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3 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网址:http://bbs.news.163.com/board/mil/751/1528751.html   复制
据多个西方传媒报道,完全采用国产先进航空科技打造的歼11B多用途重型战机已经硏制成功。这是继歼10之后中国军用航空技术的重大突破,其综合战斗力更在歼10之上 ,已经接近俄国最新四代加即SU-35BM水平。

接近俄第四代水平

一九九六年经过四年试用后,中国与俄罗斯签约引进生产二百架当时俄国最先进的SU-27SK空中优势战斗机。在沈阳飞机工业公司设立一个独立于歼 8战机生产设施的全新先进厂房,采用西方和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仿制该机,所以其生产工艺质量优于俄机,并且为进一步改进奠定坚实基础,此举令渖飞生产技术和战机性能几乎跃进廿五年。

一九九九年首批国产化程度达七成的战机出厂,改称为歼11,与仿制工程平衡的就是除发动机外,几乎全部国产化并作局部改进的歼11A,由于九十年代国内外航空科技尤其是电子科技迅猛发展,SU-27 / 歼11已很快落后,部队对其缺乏人性化、航电设备比新歼8还落伍、可靠性低,抱怨日深,结果渖飞在组装九十五架歼11后被迫停产,俄方对此满腹疑团。

其实,中国航空精英经过几年磨炼,已完全消化吸收SU-27精华,一种大胆作跨越式发展,除气动外形外全部改用国产最先进设备的计算机设计国家重点工程,即歼11B战机于二○○○年秘密上马,并全面改用西方军用标准。

硏发到投产仅七年

由于该机目前未正式解密,西方的错漏传闻不在少数。实际上歼11B由开始设计至今年底大量投产仅用七年,其改动量之大无异于重新硏制,中国航空科技进步之快可见一斑,因此令美俄等强国同感惊讶。俄方多次向中方推销最新改良的SU-27SKM都没有回音,原因正是中方已拥有同等技术。去年底俄方被迫承认中方已能独立生产改良出11B,俄方对实际情况并不了解以致判断失误;同一消息透露未正式定型的歼11B去年已交付了第二批十七架。

采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歼11B重量大幅减少七百多公斤,并为舰载型的发展腾出了寳贵的重量;加上推力比俄版更大的太行发动机,空战性能比本已十分出色的SU-27更上一层楼,机体寿命比后者多一万小时即超过三十年的惊人地步。此外机载设备包括环境控制系统、全权限四余度电传飞控系统、火控系统、玻璃化座舱、碳碳刹车系统等全是自行硏制最先进设备,比SU-27领先约二十年。

头盔瞄准器超俄制

配套的头盔瞄准具和光电传感器,亦已被数字化的国产设备取代可靠性不佳备受劣评的俄国货。信息部14所开发的1471多功能火控雷达,是歼 101473雷达的升级版;能同时跟踪二十个目标,同时以导弹攻击六个目标,已达到机械扫描雷达的最高水平。挂载最多达八枚的PL-12中程拦射导弹,抗干扰能力和综合性能优于SU-30MKK战机的俄制R-77空空导弹。

尙未达到隐形标准

与此同时亦要注意西方夸张失实的言论。由于歼11B在雷达波反射最强的进气道唇口加装屛蔽罩,在进气道内亦有雷达吸波涂料,令该机雷达反射截面由 SU-27的十五平方米大幅下降三倍至五平方米不够,在不改进气动外形的条件下,已达到目前人类能做的极限。但仍与小型的F-16三平方米有较大差距,更加未能达到一平方米以下的隐形标准,根本不能视作隐形战机,除非炒作者渲染中国威胁论。

根据中央军委要求,这种接近西方三代半(俄国四代加)标准的优秀战机,性能要达到国内第一,世界一流水平,并在今年正式定型准备大量生产。

歼11B的定型量产,将进一步大幅缩小与国外先进强国的差距,是继歼10之后另一値得骄傲的跨越式发展成功杰作。其综合战斗力是歼10的一点六倍,是SU-27的六倍之多。


其综合战斗力是歼10的一点六倍,是SU-27的六倍之多。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10-13 10:11 | 只看该作者
SU-27SK的雷达截面为15平方米,而11B仅为5平方米和阵风相当,可算是当今世界除了F-22、F35、F-117和B2之外隐身性能最好的战斗机之一。换装了国产新型涡扇发动机,推重比、推力、油耗均优于AL-31FM,而且新发动机为数字全权控制,操纵更简便、响应更迅速。换装了新型雷达和火控系统,探测距离更远,可同时跟踪和攻击目标更多,可使用包括国产中距主动弹在内的所有国产、俄式和欧美武器,座舱全玻璃化,人机界面更友善,机身周围增加了不少探测装置,周边态势感知能力更强。采用了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比SU-27的半机械半模拟电传更先进,使飞机姿态控制更容易更准确,而且飞行员可进行无顾虑操作。
另外歼11就是国产SU-27SK已经量产并批量装备很久了,歼11B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 本帖最后由 MP--40 于 2007-10-18 11: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13 10:16 | 只看该作者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0-13 11:4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工程师 只要你给他一个“平台” 他就能给你一个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13 14:56 | 只看该作者
11B的隐身哪来这么强悍,外形不修形,光靠材料缩不了多少,能和西方三代半比就是扯淡了

WS10A某些地方也还比不上毛子的,慢慢完善吧

11B差不多是目前唯一“堪用的”单座27系,整体水平能逼近10年前的老鹰就该偷笑了
-------------------------------------------



枪炮世界要转型了吗?自走跑战斗机都有了,下面该是驱逐舰了吧

[ 本帖最后由 raptor82 于 2007-10-13 14:5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13 16:29 | 只看该作者
11B跟su-35比?
拜托等一体化飞控实用化以后再说吧
11B连换了APG63V2的F15C都未必砍得过,确实只能欺负没升级过的F15c和F15J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13 17:4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J-11系列已经有很多型号了捏.... 有B, BS, BJ...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0-13 17: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硬翻白沙 于 2007-10-13 11:44 发表
中国工程师 只要你给他一个“平台” 他就能给你一个奇迹



J-7就是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0-13 18:08 | 只看该作者
XX强身,XX强国啊,中国的砖家都拿去填海好了,一个人能吹一座岛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0-13 18:14 | 只看该作者
怀疑真实性
11b不可能那么快装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0-13 21:32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歼15呢?很希奇吗?

原帖由 raptor82 于 2007-10-13 14:56 发表
11B的隐身哪来这么强悍,外形不修形,光靠材料缩不了多少,能和西方三代半比就是扯淡了

WS10A某些地方也还比不上毛子的,慢慢完善吧

11B差不多是目前唯一“堪用的”单座27系,整体水平能逼近10年前的老鹰 ...

1,隐身问题最先见于《简氏防务评论》,后为《星岛日报》引用并转译为英文版。阵风的外形也不隐身,而SU-27翼身融合比阵风好,隐身改造更容易,另外没注意11B改了原来最易反射雷达波的进气道吗?
2,新型发动机在数据上和117S是一个水平的,当然优于AL-31FM的性能,不过由于产量和工艺等原因,价格和寿命不如AL-31。其实我国的大推核心机和轴对称矢量喷口都试验成功了,但不是为11B准备的。
3,10年前的最先进鹰是F-15K,现在依然是最先进的F-15机种之一,能赶上它就相当不错了,对付印度的MKI足够了。
总的来说11B是在重4量产前空军的中坚力量之一,只要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和周边国家均势就好了。另外截至今年5月还没有一架完整的11B,而11B的全部设备在试飞院分散到一架IL-76和2架普通歼11上进行测试。所以现在已经批量装备根本是无稽之谈。

[ 本帖最后由 MP--40 于 2007-10-13 22:1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0-13 21: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P--40 于 2007-10-13 21:32 发表
还有歼15呢?很希奇吗?



目前没15,好像有14.ms13也有.不过好像下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0-13 2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my_1993 于 2007-10-13 21:50 发表



目前没15,好像有14.ms13也有.不过好像下马了

15有,就是11B/BS穿个舰载机马甲。14是重4,13是中4,至于下没下马只有中航2集团的人知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3 23:2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最觉得奇怪其实不是J11已装备是这句话 其综合战斗力是歼10的一点六倍,是SU-27的六倍之多  本来就是SU-27的改进能有六倍?????    而且跟4代战机差不多????   这个是不是真的有点吹的过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0-13 23: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P--40 于 2007-10-13 21:32 发表
还有歼15呢?很希奇吗?


1,隐身问题最先见于《简氏防务评论》,后为《星岛日报》引用并转译为英文版。阵风的外形也不隐身,而SU-27翼身融合比阵风好,隐身改造更容易,另外没注意11B改了原来最易反射雷达 ...




您裤衩够红噢........


rafale的隐身再不济绝对不会输给27系

18E没有翼身融合,却是隐身性能最好的三代半,为啥呢因为外形全部重新设计....11B一个过渡机就做梦去吧,也就最多像塑料虫一样进气道里面加个罩了,气动外形是别想动了,以后像台风那样加强ECM才是正道

WS-10A的寿命应该要比毛子货好,推力倒是问题,27系算是吃够推力不足的苦头了。10A貌似也没有数字电调.....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量产,量产时候性能有没有保障

10年前没有15K,最强的是装63V1/70+120B,C的F-15C型,63这雷达拿到现在来看也绝对是王道,现在对空最强的还是C型,63(V3)+120C7+头瞄+9X,除了22之外就是装了电扫的台风能压一下了,估计连超级塑料虫都够戗,15K现在还没有装AN/APG-63(V3)

对11B这个上有传说中的各型四代压着,下有10号觊觎的过渡机,觉得前途似乎并不很理想,做好压制周边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 本帖最后由 raptor82 于 2007-10-13 23: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0-14 0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orm 于 2007-10-13 23:29 发表
其实我最觉得奇怪其实不是J11已装备是这句话 其综合战斗力是歼10的一点六倍,是SU-27的六倍之多  本来就是SU-27的改进能有六倍?????    而且跟4代战机差不多????   这个是不是真的有点吹的过分了...

SU-27最初的型号貌似只能跟几打一,这个能多目标攻击,算上其他性能的增长,就是它的性能增长倍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08:46 | 只看该作者
能这么算啊 ..........那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多弹头导弹技术那是不是就比美国人的导弹要先进几倍甚至几十倍了.....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0-14 09: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aptor82 于 2007-10-13 23:31 发表




您裤衩够红噢........


rafale的隐身再不济绝对不会输给27系

18E没有翼身融合,却是隐身性能最好的三代半,为啥呢因为外形全部重新设计....11B一个过渡机就做梦去吧,也就最多像塑料虫一样 ...

呵呵,那个5平米可是现在比较公认的数据,但是在一集团的数据没有公布之前一切都只是猜测。
新发动机的寿命确实不如AL-31FM,原因不在设计,而在咱们国家的冶金和金属处理工艺不如毛子,新发动机的设计类似于117S,推力超过AL-31没什么问题,但不如117S。
我说的最好的F-15是在亚洲范围内的,毕竟PLA没有称霸全球的野心,不会和美俄发生冲突的,从周边范围看11B还是相当先进的。等澳、韩、日装备了那个猴版的F-35时估计我们的重四都形成战斗力了。
没人想要让11B和四代作战,而10一个中型想要动摇和自己先进程度一样的重型机的地位也是很难的。而且11B在舰载机的竞争中打败了10也很说明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0-14 12:17 | 只看该作者
27改的隐身性可以跟阵风比,这恐怕是近期最HKC的言论了......
除非用毛子的等离子隐身技术或者天顶星材料,否则27系列的隐身永远也别想跟阵风比
翼身融合出色所以隐身良好,不晓得是何种前沿理论......
27系列的翼身融合+宽间距引擎短仓其实是隐身大忌,气动虽然改善但结构重量也上去了,加上引擎推比跟同时期的F15C的引擎比没优势,我真怀疑27跟15C垂直格斗吃不吃得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0-14 12: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orm 于 2007-10-14 08:46 发表
能这么算啊 ..........那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多弹头导弹技术那是不是就比美国人的导弹要先进几倍甚至几十倍了.....晕

美国人多弹头技术领先我们,精度和数量他们都不吃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7-10-14 12: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痘痘狼 于 2007-10-14 12:20 发表

美国人多弹头技术领先我们,精度和数量他们都不吃亏.........

数量上还是要吃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0-14 12:5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期待d總發表高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0-18 11:1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不相信11B的RCS为5-3平米的人,请看这个东西。


JANE'S DEFENCE WEEKLY - MAY 09, 2007


--------------------------------------------------------------------------------

Details emerge of Chinese J-11B heavy air superiority fighter
Johnathon Weng JDW Correspondent
Beijing

Details have emerged of China's next-generation J-11B heavy air superiority fighter aircraft: a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ukhoi's Su-27SK (Chinese designation J-11) that ended production in 2004 ahead of its planned run.

Shenyang Aviation Corporation assembled 95 J-11 fighters from imported Russian components, although the original project had called for 200 aircraft, and it is likely production was stopped in anticipation of the improved J-11B.

Although based on the Su-27SK, the latest incarnation has substantial improvements including a reduced radar cross-section (RCS), a strengthened airframe and an improved fire-control radar, as well as a new flight-control system, glass cockpit and engine.

The improvements are planned to take the aircraft to a fourth-generation platform. It is known that the Yanliang Flight Test Center currently has three J-11Bs under testing (No 521, No 523 and No 524), but there may be others.

The most significant change for the aircraft is the reduced RCS; sources claim that this brings the RCS from the 15 m2 of the Su-27 to less than 5 m2 and possibly as low as 3 m2, but it is unlikely that the minimal changes proposed could achieve this.

The change is not to the dynamic shape of the aircraft but involves modification of the air-intake lip with a radar wave shield and installation of radar-absorbing materials on the intake interior. In addition, the RCS will be reduced with Chinese-made signature-reduction paint.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airframe - a key aspect since the life expectancy of the aircraft has been criticised b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ir Force - has been achieved through wind-tunnel tests of the weapons carriage.

Additionally, the empty weight of the aircraft has been reduced by about 700 kg through the use of composite materials.

It is believed a further 10,000 hour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life of the aircraft compared with the Su-27SK.

The radar installed on the J-11B is believed to b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Type 1473 installed on the J-10; it is estimated to be able to track 20 targets and simultaneously lock onto six.

The J-11B will incorporate a four-times redundant digital fly-by-wire flight-control system with mechanical backup. Additionally, the aircraft has a fully glass cockpit with two variants: a reflecting head-up display (HUD) with four multifunction displays (MFDs) and a holographic HUD with three MFDs.

It is likely the former cockpit will be used for ground attack and the latter for air combat. The new cockpits integrate fire-control radar, electro-optic countermeasure pods and infrared search and track.

The improved radar and cockpit have allowe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newer weapons such as the CATIC PL-12 active radar-guided air-to-air missile. The J-11 AL-31F engine will be replaced with the WS10A turbofan, providing longer lifespan and reduced fuel consumption.


========================================================================================
大家还是应该多学外语,懂英文就会知道上面说了"根据北京消息"和"现有的改进很难达到所承诺的RCS缩小", 如果说外文资料说"根据中方消息,中国已经掌握将狗屎变为黄金的实用技术",我们就应该相信这是洋鬼子也信服的说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0-19 10:33 | 只看该作者
再帖个央视官泻的11B座舱。注意这可是美式座舱,还有那个HUD,全息衍射抬头显示器,新SU-35上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0-19 10:41 | 只看该作者
曾记得某资料上看到,一俄罗斯将军在参观过此机后,感慨的说了句:看,这就是我们所想要的飞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0-19 11:01 | 只看该作者
接着来,转贴

中国研发中的隐身技术验证微波暗室,这样的暗室我们可以在美国F-117、F-22的测试照片中看到(所以我们不必象日本那样远涉重洋去法国测试四代机的RCS)

未经过精加工的(XKuP-4)吸波材料,可运用于战斗机的蒙皮。飞机隐身通常围绕外形、材料和电子等多方面进行,隐身材料是很关键的一项


蜂窝结构的复合材料——具备重量轻,强度大的特点

可用于生产隐身材料的辐射固化设备及其制件

属世界顶尖技术的中国六坐标数控摸具磨床

四代战机必不可少的低体份(≤20%)碳化硅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精密铸件

带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国产大推试车。
希望中航一集团加油,早日完成重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0-19 11:10 | 只看该作者
11B在机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应该有相当的改善,别的不说,光那个雷达一减重,整机重量就能下来很多,如果可以进一步引入综合飞控把背上的减速板去掉,重量还可以下来,但不晓得会不会因为强调多用途而加强结构导致重量回升(这个就要看设计水平和材料水平了)
另外,国产的隐身复合材料出来确实很久,实用化问题不会很大,但关键是地勤系统能不能有效维护这些材料,就是这点使我对11B的隐身能力持怀疑态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10-19 11:19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中航一集团万岁,让达索见鬼去吧!中航二集团万岁,让萨伯见鬼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0-19 15:32 | 只看该作者
11也就是个过渡型啊 大歼估计快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0-19 20:36 | 只看该作者
歼11是哈飞su-27生产线的产品型号,也就是国产su-27,歼11B是新研制改进型,据说雷达反射面积已经超小,作战能力大大提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7-10-19 2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維持**部队 于 2007-10-19 15:32 发表
11也就是个过渡型啊 大歼估计快拉

嗯!也可以说是重四的一个部分子系统实战测试平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