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过《大刀》,心情很激动啊

[复制链接]
查看: 1520|回复: 8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8 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人认为是近年来最好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尤其是片头做得很棒,看得我热血沸腾啊。

29军大刀队




大刀队的劲敌——倭寇神风刀队。个人认为是国产剧中扮相最好的鬼子,比《亮剑》中的山本特工队好得多


最后一战,芦沟桥上剿灭神风刀队,真是大快人心!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11-18 20:14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金属加工工艺实在是差...跟日本刀一对砍...就像豆腐一样华丽的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30 | 只看该作者
当时中国军队的刀是熟铁做的,材料怎么跟人家轧钢的刀比

但是倭刀的结构不怎么样,刀剑不分,刀身细,一场白刃战下来没有不断的,比中国冷兵器差远了(倭刀砍手无寸铁之人最好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1-18 20:33 | 只看该作者
这戏不是一般的YY、低能……连我妈都接受不鸟,感觉是抗日无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豆腐膶 于 2007-11-18 20:33 发表
这戏不是一般的YY、低能……连我妈都接受不鸟,感觉是抗日无双

是否拍摄一部中国军人放下武器跪在鬼子面前求饶赔笑的影视作品才叫公正客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18 20:47 | 只看该作者
那个演员好象就是日本人  演鬼子的专业户了 好多片子里都有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18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豆腐膶 于 2007-11-18 13:33 发表
这戏不是一般的YY、低能……连我妈都接受不鸟,感觉是抗日无双



哈哈哈哈~原本就是给长辈门看的烂电视,结果却被无视...只能往老年或幼儿群里找观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20:5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的片头
PS:坚决不能接受轻视这部片子的意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NDjQe1YxM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18 2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7-11-18 20:46 发表

是否拍摄一部中国军人放下武器跪在鬼子面前求饶赔笑的影视作品才叫公正客观?

如果一定针锋相对才能显出您的爱国热情,我认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18 21:26 | 只看该作者
没啥,我的意见跟豆腐差不多

戏,就是戏

老实说,如果是日本刀对大刀,用屁眼想都知道没什么可能可以赢

1.人家的刀的制作工艺就是比咱的强大得多

2.就刀的重量就能看出谁胜谁负了,我死活不信操大刀能和使日本刀一样轻便

3...日本人就是拼刀最出名的..就武器和技能上的差距..光拼刀哪能拼赢别人...


所以,看这些YY的戏,只能说——当做是纯粹英雄片看算了,谈不上激动不激动。就有如看美国英雄、奥特曼之类,英雄不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1-18 21:3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很喜欢看打日本人的戏~是用炮打~炮打日本女人~哦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1-18 21: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ane_Schen 于 2007-11-18 21:34 发表
其实我很喜欢看打日本人的戏~是用炮打~炮打日本女人~哦耶~


怪~蜀~黍~!

乃素坏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1-18 2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穿短裤的暴徒 于 2007-11-18 20:47 发表
那个演员好象就是日本人  演鬼子的专业户了 好多片子里都有他


矢野浩二 其实刚看到他在中国第一次演鬼子我就看出他是日本人,是他说日语的语气让我看出的,这个是和学过日语的演员所扮演的鬼子所说的出的是完全两个感觉的。

[ 本帖最后由 浮步半藏 于 2007-11-18 21:5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1-18 22: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浮步半藏 于 2007-11-18 21:54 发表

http://www.tvsou.com/compere_lib/2877_19179.jpg
矢野浩二 其实刚看到他在中国第一次演鬼子我就看出他是日本人,是他说日语的语气让我看出的,这个是和学过日语的演员所扮演的鬼子所说的出的是完全两个感觉的。


所以这种演员是最有勇气最有正义感的  不知道白求恩精神能套在他身上吗 还是有别的形容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18 22:23 | 只看该作者
既然说到了日本刀和中国刀我就想说明一下
日本刀起源于中国,日本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曾经直接输入和仿制中国的刀剑,如秦代的青铜剑,汉代的环手刀,南北朝的双手长刀,唐代的横刀等。日本称之为古刀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刀剑的样式完全仿造中国南北朝-随唐时期的窄刃直刃刀,在工艺上主要使用中国的折叠锻打技术

后来航海技术的发展,大量金属制品由欧洲输入日本(例如从葡萄牙进口的钢被称为南蛮铁),日本刀匠由此可以选择的制刀材料更为广泛,甚至二战期间有用炮钢做军刀的先例,但是直到今天,那些高级的日本刀仍然是按照最传统的钢材制成的,
到了宋代以后中国发明的夹钢术传入日本,日本到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中国和日本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流行弯刀的,这与夹钢技术有密切关系,因为不同材料符合的刀刃在淬火的时候容易使刀身弯曲,中国刀由直身窄刃变成单手使用,弯曲,宽刃的大刀。而日本刀渐渐变成双手使用,刀刃弯曲,狭窄的样式.我们今天看到的日本刀样式与宋代夹钢技术制造工艺结合发展的产物。
从制造工艺
从冶金的角度看,日本刀原材料的冶炼技术非常落后,最传统的日本刀钢材是用矿石和木炭做原料,用人力踩踏板鼓风的冶炼技术制成,比起早期的块冶炼铁法,这种方法产量大,依次可以产出4吨左右的钢铁,而且可以从一个炉子里同时炼出钢,生铁和熟铁。通过预先调整炉膛结构还能控制不同材料的产出比例。但是这种炼钢炉用后必须拆毁才能取出钢铁,所以效率不高。
传统冶炼方法获得的刃钢由于内部的碳及其其他元素分布不均匀,因此虽然硬度大,但是太脆,用来直接制刀刃容易崩口,不理想。所以通常需要对这种钢材进行多次加热和折叠锻打,以使其内部各种元素分布均匀。增加韧性。由于折叠锻打的方法各不相同,因此最后制成的刀具经过仔细研磨以后,刀刃上会有不同样式的花纹出现。这些花纹既是手工刀的标志,也是不同流派刀匠的“商标”            
                                                        TMD打的累死我了。明天补充

[ 本帖最后由 浮步半藏 于 2007-11-18 22: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1-18 2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浮步半藏 于 2007-11-18 22:23 发表
既然说到了日本刀和中国刀我就想说明一下
日本刀起源于中国,日本历史上很长一个时期曾经直接输入和仿制中国的刀剑,如秦代的青铜剑,汉代的环手刀,南北朝的双手长刀,唐代的横刀等。日本称之为古刀时代。在这 ...


你说的有两点不同看法

日本刀的直与弯是因为步战和马战在各时期所处地位才有改变的 是为了更好的拔刀

刃上的波浪纹固然有研磨的关系  但主要是锻造时所用烧刃土不同的关系
日本民族固有之兵器,以刀剑最具特色。再“承平”“天庆”年(931--946)以前之古刀时代。日本人始学制刀剑,嗣后渐屏绝舶来品与归化人而自制有价值刀剑。其最古之制刃名家“天国”“真守”为八世纪初之刃。自古刀时代始,其刀剑制造渐有本民族特点,有名之刀工“安房”“实成”即出与该时代之前期。此后日本刀剑制造日精,声名日上,迥非邻近诸国所能及。日本人善于模仿他人之长而得其精华,其始不惜卑礼重聘以招之异国人才,迨既学得其上乘,复精益求精且驾而上,自古已然,刀其长也!我国史记有载,秦皇曾遣许福东渡寻仙山,吾国刀剑铸造之术由此而东传之可能。故自秦汉以来至唐代,日本兵器仍继续受我国影响。仰木弘邦氏所著《古刀铭尽大全》一书所示名刀剑均带中国色彩,如龙型·唐剑型·神像型均受我国影响,至于梵文与佛像则受印度影响。唐以后日本兵器仍难免受外族之侵染,如日本甲胄颇有脱胎与元代蒙古盔者。自元季以来,日本刀以完全成就,自成一体。而日本国势年长月增,明末火器兴,日人因得风气之掀起自制枪铳,清季渐得欧美人传授始尽获其精华,然日本人终不忘情于刀剑也!日本刀剑虽受吾国文化之影响,然其技术实有后来居上之势。吾国宋代诗人欧阳修既有《日本刀歌》对日本刀赞誉有加,降以明季宋应星更于《天工开物》之《锤锻》篇中云“倭国刀背阔不及二分许·架于指上不复欹倒。不知用何锤法·中国未得其传”日本史载丰臣秀吉征高丽时,高丽武士及中国军士之刀剑悉被日本刀削断砍折,盖非妄言。吾国《明史》亦言及戚继光兵士之刀剑为倭刀所断                日本刀之锻造
『1、冶炼』制日本刀之原料,主要来源于日人自炼之钢铁。晚近亦有掺用“南蛮铁”制刃者,所谓南蛮,乃日人对(十六世纪中期)来日的葡萄牙·西班牙人之称呼。但十六世纪以前日本刀制造绝非使用“南蛮铁”可断言。日本传统之炼铁术,称为“踏踏拉给”(日音)。系日本中国地区所产(日本本州岛之西非我国)之纯净磁铁为原料,用“踏踏拉”炉,进行冶炼技术。当时日本全国皆以此法,现以绝迹。古之“踏踏拉”炉,之法非常简单,炼一炉钢铁须七天七夜之久,但最大特点在同一炉可一次炼出钢·生铁·熟铁等不同材料。所产之钢,依其软硬大小而分为顷钢·玉钢·造帽子钢等名目,因鉧冷却方式不同则产生火钢·千草钢·出羽钢·水钢等品类。此类钢送至刀工手中尚不能直接制刃,还须入炉进行脱碳或渗碳处理,并熔铸为条型备用『2、制刃』制刃第一步,将此类条形钢料加热至赤灼而进行锤锻,反复折叠打延,少则七八次多则二三十次,每一次均锤打数十百锤,锻炼之目的在于析出原料中之杂物,使其成为质地匀称之钢,日本刀之“地肌”亦由此而来。折叠打延之法甚多,普通有“木正木·十字”此外尚有“短册·折子木·木叶”等锻法。古时无测试设备故是否成钢全凭经验与感觉。行外人无法窥其堂奥。锻炼之钢已可制刃,但日人对此并不热衷。成次类刀为“丸锻”“割刃铁”或“数打物”。此类刀无法用于实战也!欲求良刃,须将钢料与熟铁适当组合成刀。钢坚硬易折,须加柔软熟铁辅助,熟铁柔软易弯须钢铁为骨干。此种刃可称之为复合刃或套夹刃。日本刀刃之常用组合法有“三合”与“卷合”。细致者则用“本三枚合”“四方合”“五枚合”等。此外在刃易折处(茎部)特别加用铁料。将不同性质之料经不同之打延融合为一体,全刃质地均衡,可谓工艺之至。至此,刀剑初步成型经修整挫磨即可进行淬火『3、淬火』刀剑之淬火须预为加热。加温前必须涂敷“烧刃土”于刃上,其柔软刀身作用。加热时如土层剥落将会在刀身上留下致命缺点,严重者使淬火失败。“烧刃土”各有讲究。不同流派各有秘传。刀体敷土,故加温后刀刃与刀身处出现各种刃纹。不同流派刀工因敷土方法不同,故其刀上所现刃纹各有不同。淬火对刀剑来说是决定命运的一道工序,锻冶之工艺由此而见。为便于查看加热中之刀色,多半在夜深人静时进行。万籁俱静之夜色与凝视炎炎炉火之匠师,给刀剑加上了一层神秘成份。刃体烧至正好时,便从炉中将刀抽出,入水之瞬刀工须大喝而将刃体全没水中,斯时如爆燃之响,不乏异鸣,水气蒸腾。经此淬火后,刃体硬化完成。水温起巨大作用,淬火·水温全凭口传心授。淬火后还许回火处理,将刀稍加热后让其自然冷却,对刀剑硬度无影响,刃性由此提高。将三尺刃烧至均衡一色,实非易事,尤以刀尖(帽子·釯子)十分难以掌握,故品评刀工水平以刀尖为关键『4、磨砺·研磨』刀剑淬火后由刀工开锋,锋刃之薄厚与使用有关,锋口薄利于砍切软物,但遇甲胄之硬物易缺口,锋口厚可劈硬物,但对毛皮之类软物不入。根据不同需要而定,锋刃开出后刀工将刀交于研磨师。研磨师对刀的地金·镐·釯子与栋区处磨出规则几何形之表面,使其光可照人,锋利无比,可谓吹毛剑。日本刀形体物理性能掌握极佳,弯曲(反型)控制于“物内”部位,此点符合力学要求。刀剑凶吉之说,名目有财·病·离·义·官·劫·害·吉·财·病等于吾国“鲁班尺”相似。日本刀之各部位皆为古人尝制之《太极圆量图》以辅把握,均具数学物理性质切合实用。『5、日本刀锻刀流派』"天国""安钢""古备前"'三条""三池""青江""千手院""月山""福冈""丰前""长船""来""岛田""菊池""粟田口""镰仓""博多""吉冈""当摩""手搔"鹈饲""三原""法成寺""千子"等流派.三条流刀工"吉家"制有名刃"鹈丸""银丸"之名刃.粟田口流名刀工国友.名闻日本之镰仓流与武士刀三大祖师"藤四郎吉光,冈崎正宗,乡义弘"即直接或间接出于这一流派.粟田口国纲是(KWABINOSO)豪华之剑始创.其子新藤五国光是镰仓流开创者.镰仓流著名刀工冈崎正宗被后人推崇为武士刀三大名师之一,其技艺对制刀方法作过具有划时代之改革,因而亦被称为刀剑界中兴之祖神.出于其门下名刀工甚多,后人称为"正宗十哲"即(越中松仓之乡义弘,越中御腹之左伯则重,美浓多艺之志津兼氏,筑前隐歧之左卫门三郎.筑前之金刚盛高,备前长船之兼光,备前长船之长义。美浓关之金重,山城之长谷部国重,石见之直纲。而正宗流之直系传人则为其养子彦四郎贞宗与秋广,广光『6、日本刀铭法』日本刀铭法甚多,从一二字铭至十几字不等,其年代跨度从(1200---1850)年之间,刻铭也是制刃的最后一道工序。均由刀工刻上刀工之铭。如冈崎正宗二字铭(正宗),一文字流的(一),左文字流的(左),长船景光的(备前国长船住景光),长船祐定的(备前国住长船与三左卫门尉祐定),虎辙的(长曾弥兴里入道虎辙),野田繁庆的(繁庆),源清磨的(为洼田清音君·山浦环源清磨制)等各时期的各种铭法。字体各具特色,多以书法入铭。『7、装具』日本刀常见以鲛皮·丝带·大漆为装,大多数近季刀剑多为(打刀存)较古则有“卷系太刀存”更古有“毛拔型太刀存”“兵库锁太刀存”“蛭卷太刀存”工艺各有不同,“打刀存”则有莳绘·螺钿·金梨子·金熨斗等各式。(镡)乃刀装之首,样式造型各异,材质多为铁·铜·嵌金·镏金。使用鲛皮之术,以日人最精,其佳品光亮如珍珠,细碎如樱梅之盛开,加之柄鞘均雕镂镶嵌,尽发挥日本金工及至!皆美术品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11-18 23:45 | 只看该作者
大刀队的主要对手不是鬼子军曹的战刀,而是普通士兵的刺刀!所以不要单纯对比双方的质量。

一把倭刀往往要花上几个月才能打成,高级军官的更是上品,这种钢含碳较高,所以硬度高,锋利,但缺点是柔韧性不够,易生锈。

而抗日战士的大刀片是简陋,但没办法,材料和时间都不允许,很多土八路更是用鬼子的铁轨就打造出杀人的利器,这种刀钢口不好,就只有往厚实发展,这样即使跟精心打造的倭刀对砍,也往往不落下风。并不都是“像豆腐一样华丽的开了”的。

矢野浩二在日本的家好像被右翼烧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11-18 23:47 | 只看该作者
大家有否搞错啊~?大刀队打得可是刺刀啊~~

不是全体鬼子都有太刀的,三八大盖加野太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11-18 2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m 于 2007-11-18 23:45 发表
大刀队的主要对手不是鬼子军曹的战刀,而是普通士兵的刺刀!所以不要单纯对比双方的质量。

一把倭刀往往要花上几个月才能打成,高级军官的更是上品,这种钢含碳较高,所以硬度高,锋利,但缺点是柔韧性不够, ...


就是,要不然大刀的用法有用刀背自右下至左上荡开敌刃在向右下劈敌龟头的招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11-19 00:07 | 只看该作者
这导演一定是棒子血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7-11-19 11:34 | 只看该作者
你有科学我有神功
不过嘎子哥里那个歪嘴终于当了一回正面人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1-19 12:11 | 只看该作者
就看剧照,一个个的小身板,两条胳膊怕还没大刀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1-19 12: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7-11-18 20:46 发表

是否拍摄一部中国军人放下武器跪在鬼子面前求饶赔笑的影视作品才叫公正客观?

不至于。但是上面最后一张图,剿灭鬼子神风刀队,又成了想尽一切办法让角色放下枪,用拳脚解决问题。
历史上日军有这种刀队吗?卢沟桥上发生过这场大刀对决?
本来只是军官的指挥刀。看这片子的意思,用步枪机枪大炮解决不了的战斗,上神刀队可以解决?

拍抗日片一定要拍成这样既没历史基础也没逻辑基础的弱智片叫客观公正?反驳一下都不行?就因为它是抗日片,无须质疑也不准质疑?

[ 本帖最后由 bullfighter 于 2007-11-19 12:1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11-19 12:30 | 只看该作者
LS说的也有道理么,毕竟不能为了用刀而用刀,剧情让人觉得信服、合理是基本的要求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11-19 13:1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鬼子身上穿的皮甲是否属于现实中的装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11-19 13: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fighter 于 2007-11-19 12:13 发表

不至于。但是上面最后一张图,剿灭鬼子神风刀队,又成了想尽一切办法让角色放下枪,用拳脚解决问题。
历史上日军有这种刀队吗?卢沟桥上发生过这场大刀对决?
本来只是军官的指挥刀。看这片子的意思,用步枪 ...

好好一个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拍成了武侠类的,失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11-19 13: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aazxman 于 2007-11-19 13:16 发表
不知鬼子身上穿的皮甲是否属于现实中的装备?


估计是导演YY出来的马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13: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豆腐膶 于 2007-11-18 21:01 发表

如果一定针锋相对才能显出您的爱国热情,我认输

我的语气如果不妥,请原谅,毕竟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谁都不能强求对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11-19 14:0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说实话,我也满喜欢看的,但是只是做为一部看的满爽的作品来看的。干吗一说到国内的抗日影视就说不真实啊什么的。毕竟只是一部电视。爱看就看,不喜欢拉倒不用吵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11-19 14:12 | 只看该作者
汗,大宅门里面鬼子要强药谱,大刀里面鬼子要抢刀谱,当工业或者商业间谍也没这么当的阿,是在高笑的要紧,让我们29路军的英雄们怎么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9 14: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ullfighter 于 2007-11-19 12:13 发表

不至于。但是上面最后一张图,剿灭鬼子神风刀队,又成了想尽一切办法让角色放下枪,用拳脚解决问题。
历史上日军有这种刀队吗?卢沟桥上发生过这场大刀对决?
本来只是军官的指挥刀。看这片子的意思,用步枪 ...

历史上还没有拯救大兵瑞恩呢
本片是借两种刀的对决引申出中日两个民族的决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本片对于29军抗战做了正面描写,现在还有哪几部电视剧正面描写国军抗战(《亮剑》里的楚云飞就是李云龙的陪衬)
29军喜峰口大捷,和鬼子在街上面对面踏步,芦沟桥事变得到久违开火命令的激动······这些不都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吗?

退一万步,国产电视剧有几部敢拍断头断胳膊断腿的

今年的国产军事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第一,那么《大刀》就是第二

国产电视剧水平是低,但是毕竟是有进步的啊,请大家不要简单地说YY,请多提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一味恶语相加。“骂”是手段,不是目的,当年鲁迅先生“骂”中国人,其目的不就是让中国人惊醒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7-11-19 1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7-11-19 14:14 发表

历史上还没有拯救大兵瑞恩呢
本片是借两种刀的对决引申出中日两个民族的决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本片对于29军抗战做了正面描写,现在还有哪几部电视剧正面描写国军抗战(《亮剑》里的楚云飞就是李云龙的 ...


其实这个故事放在明朝不是更好吗  火炮放几下 然后倭刀与长矛齐飞 血色海浪和夕阳共红

更有意境不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07-11-19 14:20 | 只看该作者

基本同意

[quote]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7-11-19 14:14 发表

作品,作品,本来就是做出来。又不是记录片。用不着这么叫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07-11-19 14: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浮步半藏 于 2007-11-19 13:46 发表

好好一个抗日题材的电视剧拍成了武侠类的,失败


本来就是武侠片么,都什么年代了,靠大刀解决问题,也用不了八年抗战。

不过印象中好像看到过大刀立功的一战,不记得是29军,好像是张自忠的队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07-11-19 14:37 | 只看该作者
影视作品不是不可以虚构,甚至YY,但要有个度,就像武侠小说、神怪小说,要有符合它自己的逻辑,也就是说,你摆明了是武侠小说,那么出现左脚点右脚可以再往天上蹦一段是没有人追究的,但是你要是在《袁崇焕评传》中加入金蛇郎君勇劫法场那可就邪门了。而且高明的虚构往往让人抓不到破绽,比如《亮剑》,大家都知道是虚构的,但中间很多事件都有原型,而剧中人的行事也都合乎逻辑,都有依据,这样,哪怕它吹破大天,也是显得很真实的。

要说虚构,你可以拍成喜剧,尽情嘲笑鬼子,象潘长江那部什么来着,鬼子处处碰壁,但合乎逻辑——这些都是人能犯的错误,剧中只是放大、集中了,所以形成笑料——一个人撞一次墙不好笑,但100个人连续撞几次墙就有喜剧效果了。或者拍成科幻(玄幻),讲现代特种部队穿越时空,《上海滩赌圣》也干过,总之要符合自己的逻辑……

而《大刀》这部片子,时间、背景等等,煞有介事,却安排了一个很不合理的对战(《亮剑》中日军特种部队虽是虚构,但也是合乎情理的),看起来就非常别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07-11-19 14: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7-11-19 14:14 发表

历史上还没有拯救大兵瑞恩呢
本片是借两种刀的对决引申出中日两个民族的决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本片对于29军抗战做了正面描写,现在还有哪几部电视剧正面描写国军抗战(《亮剑》里的楚云飞就是李云龙的 ...

这么多人,就您能看出这种意境来,没事客观一点,别太FF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07-11-19 14:56 | 只看该作者
撇开道具问题~只认为<<亮剑>>是拍得最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07-11-19 15:04 | 只看该作者
架空历史拍戏可以,但是不能YY的太过分。YY的太过分那是不尊重历史,是对革命先辈的不尊重。现在有些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拍的太幼稚了,感觉导演完全是骗钱,我觉的这完全是辫子戏后,大陆众二三流导演的新流行趋势。
而且吧,你还不能说不好,说拍的不好还要被一些所谓的爱国FQ扣上个汉奸的帽子。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07-11-19 15:45 | 只看该作者
对这部电视剧不想做过多评价,个人比较喜欢里面那个营长,就是<亮剑>里演孙得胜的那位,当年一声:"骑兵连!进攻!"喊得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07-11-19 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7-11-19 14:14 发表

历史上还没有拯救大兵瑞恩呢
本片是借两种刀的对决引申出中日两个民族的决战,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本片对于29军抗战做了正面描写,现在还有哪几部电视剧正面描写国军抗战(《亮剑》里的楚云飞就是李云龙的 ...

你说得不错。的确没有那拯救大兵瑞恩。但是为什么说他拍得好?
因为在虚构了这场任务之后,八个人的武器啊,战术阿,服装阿,行进方向等等,都是符合地理历史以及设定人物性格的。这些都是合理的合乎史实的,不是说因为是电影,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历史上是不存在这个任务,但是如果有这个任务,那么任务历程就是《拯救大兵瑞恩》。


你应该注意到我除了说没有历史基础,还说了没有逻辑基础。我的重点就在这个没有逻辑基础上。抛开历史真实不谈,你觉得放着长枪大炮不用,专门成立个神刀队来解决一般军队无法解决的战斗,从逻辑上来说,可能吗?真要说起来,也要选择有武功的,带短枪短刀的日本兵来编成专门的战队。拿把长刀明明白白的在火器面前挥舞?

或者你告诉我,那群拿长刀的鬼子,就是日军指挥官,他们嫌躲在战壕里指挥战斗不过瘾,非要亲自上战场拼命。而且不愿意跟普通士兵在一起,要军官们之间联合起来。

虚构也要合理阿。我也并没说只要历史上没发生过的,就决不能虚拟。
但是这部片子连基本的逻辑常识都不顾,谈何水平在一步步提高?

另外再说一句,连奕名从他《野火春风斗古城》到《红色记忆》还有这部,他的导演水平和演技,完全没有一丁点提高。连那个第一次演戏的王力可都比不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