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记录了一些美军在朝鲜的战斗行动,最早出版于1954年,于1970年再次出版,我准备翻译其中的一些这些文章,目的是为了让大家
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在朝鲜战争的文库里增加些新鲜血液,以满足我们对真相的追求。据说我军关于朝鲜战争的档案至今还未公开,在公开以前,我们只能从我们的对手那里借些材料来,在我以前很多网友已经这么干了,我仅仅是随大流而已。
----------------------------------------------
这里是本贴的更改记录。
3月15日--开贴,贴名为“炮兵阵地防御”
3月16日--贴完第12章,贴名改为“一场伤亡比为10:1的战斗” 。
3月18日--贴完第15章。
3月21日--贴完第4章,点击数达到10000,贴名该为“美军在朝鲜的战斗行动”
3月22日--回贴数超过100。
3月25日--贴名该为“美军朝鲜战斗故事” 。
----------------------------------------------
[Combat actions in Korea]
第十二章 炮兵阵地防御
在1951年4月21日,美第九军在朝鲜半岛的中部重新发动了进攻,攻势的目标是从Kumhwa到Hwachon 水库间的地带,第九军这时下属两个师,陆战一师和一个韩国师,进攻开始的很顺利,两个师在第一天推进了三英里,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在第二天开始进攻时才遇到微弱的抵抗。
前线的部队在22日又推进了两英里,志愿军几乎没有任何行动。但是在22日傍晚前,炮兵观察员和侦察飞机都发现在战线北面有大批部队在调动。
这天晚上志愿军发动了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进攻,进攻集中在战线的西侧。第九军所属的韩国师面对的是志愿军的左翼。志愿军在前面的战斗中故意撤退,诱敌深入,然后在敌人尚未构筑好工事时,突然发动进攻。到晚8时,志愿军已经有部队突破战线后方几公里,开始袭击那些下午刚前移的炮兵部队。前线在一两小时内就土崩瓦解,步兵们逃向后方,炮兵们也被迫撤退。
第九十二野战炮兵营派往韩国师的联络官(上尉Floyd C. Hines)通过无线电警告炮兵们“这里一片慌乱”
营长(中校Leon F. Lavoie)在开往军炮兵司令部的路上收到了联络官的警告,炮兵营的供及线道路狭窄,营长本想到司令部去寻求些工兵的帮助。但情报显示志愿军已经大规模地突破了战线,所以营长找到最近的电台,向司令部汇报了情况,然后转回营地。
九十二炮兵营为了给第九军的两个师提供炮火支援,在22日下午前移到一处位於陆战一师和韩国师之间的阵地,在Chichon-ni和Sachang-ni这两个小村之间。小村之间的道路非常狭窄而且旁边就是深深的河谷。9点半,营长回到阵地时,小路上已经挤满了车辆和韩国士兵。Lavoie中校命令全营进入战斗状态,同时他还和参谋人员设法阻止韩国士兵的溃逃,但是收效甚微,大多数韩国士兵坚决地向后方逃去。
到23日上午,志愿军已经在陆战一师西侧的韩军防线上占有了一个三英里宽的突破口,并开始进攻陆战队的左翼。志愿军同时还淹没了韩军的一个炮兵营和一个美军火箭炮阵地。美军第987野战装甲炮兵营也被占领部分阵地,损失部分火炮。
Lavoie中校的第九十二野战炮兵营(155毫米自行火炮)以连为单位,依次转移到新阵地,阵地位於Chichon-ni南,靠近Pukhan河,炮兵们一进入阵地就校准了火炮。
C连的阵地在一条穿过营区的小路的北侧的斜坡上,地势为榴弹炮阵地提供了一些掩护。A连和营部连以及17野战炮兵营的A连在一片稻田里建立了阵地。17野战炮兵营的A连拥有8英寸榴弹炮,暂时归92野战炮兵营指挥,92野战炮兵营的B连暂时归17野战炮兵营指挥。
23日下午,一切发射准备工作就绪。由於战况紧张,炮兵们大多在已经一天半没睡什么觉了,虽然十分疲劳,他们依旧立即开始构筑防御阵地。Lavoie中校高大温和,每次几乎是非常不好意思地坚持让大家构筑防御阵地。即使他的微笑也流露出他对营区的严格要求。他深信,作为一名炮兵
?訪avoie中校制定了一套防御阵地的标准,由外致内,防御阵地必须包括巡逻队,岗哨(通常以半履带装甲车为中心,有预警和延缓敌人行动的功能),一条离主要设施大约50米远的防线,和一个布置在中心的高度摩托化的预备队,预备队通常由两到三辆半履带装甲车组成,每辆装甲车内有8至10名士兵。
Lavoie中校的副手是Tucker少校(Major Roy A. Tucker)指挥防御阵地的布置,由於离天黑的时间(大约是17:45)不多了,防御阵地没有完全建立,巡逻队也没有派出。不过Tucker少校完成了预警系统的部署,它包括岗哨外围的照明地雷,有线和无线通讯。主防线的很少一部分在黑暗中挖了掩体。铁丝网和地雷没有布置,象火力指挥中心和通讯中心这样重要的地方也没有设置掩体。这些任务一般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完成。
哨兵们提前吃了晚饭,在黄昏前进入了阵地,以便有时间熟悉地形和火力范围,并且检查联络。然后除了换岗,任何人不须接近岗哨。Lavoie中校希望哨兵们注意一切可疑的动静。每个岗哨有4到8人,一半人值勤,一半人休息。天黑前,Lavoie中校查看了所有岗哨,并告诉哨兵们附近山上陆战队的阵地位置。
23日夜炮兵们为陆战一师提供了火力支援。大约21时,军炮兵司令部来电,指示92营准备在现有阵地上停留数日。Lavoie中校立即电告陆战队第11团(一个炮兵部队),他需要支援,同时需要对下一步行动的指示。到晚23时,通信兵接通了11团的电话线。午夜平安地过去了,24日1时15分,11陆战团来电,要Lavoie中校立即来指挥部报到。等Lavoie中校到达指挥部,陆战队指挥官给他了新计划,由於陆战一师的整个左翼暴露,正准备与24日晨撤退,Lavoie中校的炮兵将在发射阵地上坚持到最后时刻,然后准备于5时30分撤退。17野战炮兵营A连的榴弹炮,因为是牵引的,行动不便,准备于4时撤退。
2时30分,Lavoie中校回到自己的指挥部。虽然非常疲劳,即不能也几乎没时间睡觉。他检查了撤退计划,尤其关注那些8英寸大炮是否能在4时上路。3时15分,中校向连长们传达了行动计划,同时命令各连早饭提供热餐。
8英寸重炮按时出发了,同时卫兵们把全营人员叫醒,几分钟内营地就热闹起来了,大家各忙各的,准备撤退。
炮手们依然在发射岗位上,不时发炮,或骚扰志愿军的行动,或支援前线步兵。一夜间射程不断地减小表示志愿军越来越近,炮手们注意到附近山头上的机枪射击。
4时45分开饭,各连人员开始排队领饭。
大约在5时15分,天开始亮了。大多数人都吃完了早饭。多数的尖顶帐篷已经收起来了。在营部连,只有指挥所和厨房的帐篷没拆。通讯系统依然完善,不过指挥官们已经把多数警卫人员撤了回来,所有人员和器材基本准备完毕,只等出发。
Lavoie中校吃完早饭,刚来到餐厅帐篷,一名勤务兵给他倒了杯咖啡。营少校参谋Hotopp(Major Raymond F. Hotopp, battalion S-3)正准备在5时30分出去侦察,他将自己的行李装上吉普车,正想看看营长是否也准备好了。A连连长Gerrity(Capt. John F. Gerrity)也正准备上吉普车,和营长一起去侦察。
一位C连不知名的炮兵那着卷手纸走向阵地前的一片墓地,准备解手。当他接近墓地的那些土包时,他看见几个志愿军战士,正向炮位爬去。震惊吓,他大叫一声,将手纸扔向志愿军战士,然后转头就跑。志愿军战士下意识地躲避了飞来的手纸,就在这时,有人踩响了照明地雷,C连连长Raftery看了看手表,时间是5时20分。
文章的英文网址是
http://www.army.mil/cmh/books/korea/30-2/30-2_12.htm
机枪开火了,开始大家还以为是走火,因为陆战队的阵地就在附近,但是随着火力的加强,大家都消除了怀疑。排队领饭的人们四散奔逃,寻找隐蔽。Hotopp少校立即卧倒,钻到一辆半履带装甲车下。一等军士Linder(SFC Charles R. Linder)正在用一辆坦克的马达暖脚,听到枪声后,立即跳下坦克,躲了起来。所有人都尽快在最近的地方找到了隐蔽。
Lavoie中校看到餐厅帐篷上突然出现了弹洞,他立刻跑出帐篷,向大家喊道:所有人进入战斗岗位!然后他冲进自己的指挥部,和连长们取得联系。
上尉Raftery看着中尉Hearin(Lt. Joseph N. Hearin,C连副连长)说:开始了!
然后跳起身来说:我们走吧!
他们同时走出了指挥所。
军士Powell(SFC George T. Powell)对连里的新兵非常担心,他们还没有实战经历,所以军士向新兵们守卫的阵地赶去。当他赶到最近的半履带装甲车,他发现士兵们已经进入了战斗岗位,几个士兵在一个小山丘上架起了另一挺机枪。见到此景,Powell军士不再紧张了,开始欣赏战斗的发展。周围另外几挺机枪也开始射击。
军士Ruble开始以为有人在焚烧弹药,冲上一辆半履带装甲车,掀开0。5英寸机枪的帆布盖,就在这时,几颗子弹从他头上呼啸而过,定下神来,军士开始寻找射击目标,他看见在A连阵地前有4,5个人穿着便衣,Ruble军士开始以为他们是朝鲜人,直到他发现这些人中有人抗着步枪,他向他们打了三个点射,打倒其中一个,其他人散开了。这时他看见前面山上的射击口焰,就把机枪对准了这些远距离的目标射击,把那些近距离的目标留给了其他 小口径武器。
A连军士White(SFC James R. White, Battery A)只记得站在一辆半履带装甲车的机枪前而忘了是怎么到那里的。这时候不过是第一枪打响后的一两分钟的事,敌方的火力是如此之强在团阵地和200高地之间形成了一条条的由弹迹构成的淡淡的红线。敌方的主要远距离火力都从那里发射。White机枪的子弹链弄乱了,他使劲摇晃机枪也没法把它弄顺了,他也不敢伸头到防护钢板外去弄,怕把自己暴露给敌人。最后他还是站了起来,把子?蠢硭常?挚?忌浠鳌T诟战换鸷缶统鋈ナ硬煺蟮氐纳傩2文背?ucker(battalion executive officer )这时候来到了 White的装甲车,打开后门,见到White和其他同车的另外几个士兵后告诉他们要找到目标后再开火。White听了后就等在那里,他看到了敌方的机枪,然后才开始射击,通过观察自己子弹的着弹点,对机枪进行了校正,在看到子弹落在敌方位置后,进行定位射击,直到把弹夹打光。
A连的White军士只记得在战斗中,他在一辆半履带装甲车的机枪上,他想不起来自己是怎么过去的。在第一枪打响后一两分钟,志愿军以密集的火力向美军射击,远程火力集中在200号高地射向美军阵地,大量的红色曳光弹远看就象一座红色的拱桥。White军士机枪的子弹带卡住了,他的手抖得很厉害,半天也不能把子弹带理顺,同时他还非常怕把自己暴露给志愿军的火力,过了一会儿,他终於站起身来,理顺了弹带,重新射击。
副营长Tucker少校在射击开始不久,就出来巡视防线。他来到White军士的装甲车后,打开车门,告诉White军士和其他士兵注意节约弹药,要先找到目标再开火。White军士当即停止射击,开始搜寻目标。他马上看准了一个志愿军的机枪阵地,然后逆着曳光弹的弹道他又开始射击,根据弹着点他调整着射击,对准后,把子弹带里剩下的子弹射全向这个工事。换了新弹带(105发),White没有立即开始射击,装甲车上操纵0。3英寸机枪的人更沉得住气,他不断地对路另以侧的志愿军打点射。
大约交火十分钟后,子弹打断了电话线,这时全营的联络完全要依靠无线电了。
Raftery上尉站在C连阵地的醒耄?酝疾虏庵驹妇?囊馔迹?驹妇?湎駽连的火力主要来自200号高地,Raftery估计那里大约有6个机枪阵地,由交通壕连接着,他们为其他的志愿军提供火力掩护,在坟地里藏着些志愿军步兵,另外一些执弹兵则向榴弹炮爬去。Raftery觉得志愿军的火力集中在他的5号炮位上,应为它比较突前。5号炮位周围,志愿军的火力很猛,以至于炮兵们都不能爬上最近的装甲车发射机枪。Raftery最终认为志愿军是想打下5号炮位,然后引爆那里的发射药和炮弹,作为心理攻势。他随后电告5号炮位的炮长,将装甲车辙后到与4号和6号炮位一线的地方,那里隐蔽好一些。
在4号炮位后,Hearin中尉试图弄清大家的射击目标。200号高地上的目标大约在600码到1000码以外,从如此远的地方发动进攻,不是志愿军常用的战术。他又看看在火力掩护下的志愿军,突然他看见一个炮兵从5号炮位跑向6号炮位,在他身后几英尺处,一枚手榴弹爆炸了。
中尉马上跳上一辆装甲车,用机枪击中一个正向5号炮位爬去的执弹兵,其他机枪也掉转枪口,向执弹兵射击,击中大约6名试图摧毁5号炮位的执弹兵。
在火力的掩护下,Hatley中士冲进5号炮位的装甲车,后撤到不受执弹兵威胁的地方,倒车时还轧死一个躲在车下的执弹兵。
过战斗开始阶段的混乱,士兵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岗位,Lavoie中校的炮兵们开始狂热地回击志愿军的进攻。经过多次演习,中校终於高兴地看到了训练的结果。不过弹药的消耗很大,虽然弹药还很充足,而且运输连就在3英里外,Lavoie担心这是先头部队的进攻,目的是压制住他们,然后大部队从西面封锁河谷,摧毁河上唯一的桥梁。当副营长一回来,他们就交换了位置。中校想亲自上火线看看,体会一下战斗的发展趋势,同时能起到提高士气的作用,并且也能劝大家节省弹药。他找到3个连长,告诉他们:
”你们必须有目的地射击,让每一颗子弹都算数。“
Raftery上尉认为C连接受的志愿军的火力最强,为手下人开托说:
”长官,C连周围到处都是中国人。“
”他们是死是活?“
”都有“,Raftery上尉回答说。
”好的,别去担心那些死的,你只需注意那些活的,让每一发子弹都算数“中校说。
Lavoie中校继续巡视阵地,他打开装甲车的后门,和机枪手们交谈,告诉他们要向目标射击,还告诉他们全营非常成功地挡住了志愿军的进攻。
有一名士兵请他下去,告诉他”这里很危险“。其他人为了使他放心,只是笑笑。
只有两次,中校看见两三个士兵挤在装甲车内的床上,他告诉他们起来去帮助其他人:
”我也很害怕,害怕不是错,但你要尽你的职责。“
这些士兵非常惭愧,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岗位。
在A连的区域,志愿军的射击来自左面的454号高地,同时也来自于200号高地。志愿军狙击手躲在碎石堆后从A连前方的田野里射击,没有晨雾,炮手们可以清楚地看到1000码以外的志愿军战士。
回到自己的指挥所,Lavoie中校收到陆战队团指挥部的无线电信息,他们反对炮兵们无度的射击,希望炮兵们停火。
”你们在打自己人“陆战队的军官抱怨道。
”那些自己人造成我们的伤亡“Lavoie中校争辩道。
在Lavoie中校与陆战队争论时,Tucker少校又检查了一便防御阵地,鼓舞士气。战斗还非常激烈,但是炮兵们收住了阵地,已经不象在战斗开始时,为了制造噪音而射击。
Lavoie中校终於让陆战队的人相信他的炮兵们不是由於慌乱而盲目射击。然后中校通过无线电通知A连,将榴弹炮阵地向东移动几百码,以便减小防御阵地。因为当8英寸炮于凌晨4时撤走后,防御阵地上留下了一个真空地带,从而造成A连西侧的防御非常薄弱,而中校恰恰担心志愿军会从西面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击。A连连长Gerrity立即命令所有炮位转移。
正当他们爬在地上通过无线电交谈时,Lavoie中校突然发现两挺机枪正在向营部猛烈射击,很多曳光弹打了过来,中校立即命令A连用榴弹炮直接射击,消灭这个火力点。Gerrity立即赶向炮位,指挥射击。
当转移的命令传到A连时,密集的子弹依然敲打着装甲车。Gerrity上尉命令手下转移300至400码。炮兵们极不情愿地接受了命令,因为在准备转移的过程中,他们会暴露在志愿军的火力之下。White军士从装甲车中站了起来,几乎将全部暴露在火力下,向手下发布命令,所有人立即开始了工作,几分钟后就准备就绪了。这时是5时45分,战斗打响了25分钟了。
当火炮正准备转移时,Gerrity上尉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到炮位,命令向火力点射击,炮兵们赶紧放下托架,向火力点射击,距离大约是1000码,打了几发炮弹后,终於有一发直接命中,Lavoie中校看到一些尸体被爆炸掀起20多英尺。这时突然在离爆炸点100码左右的地方,从交通壕里跑出8到10个志愿军战士,几挺机枪立即向他们射击,打倒了三四个。摧毁火力点后,A连执行了转移的命令,加强了防御。
军士长Elder来到了营部,想弄清他是否该转移运输连的弹药车,也想知道中校是否依然计划转移。
“我们要转移,但我们要先守住阵地”中校说。
Lavoie中校又巡查了一便防御战地,他对志愿军火力的毫不在意,感染了大家,巡查时,他不断提醒大家要节约弹药,同时也感到了明显的变化,度过了战斗开始阶段的恐慌,士兵们稳定了情绪,开始享受战斗了。虽然志愿军的机枪火力这时有所减弱,但火力依然较强,可是美军士兵们已经不怕为了能更有效地发射武器而把自己暴露在隐蔽之外了。因为大家意识到他们能守住阵地,而且正在赢得这场战斗,所以人们都把惧怕和顾虑抛在脑后了。Lavoie中校在第一次巡查时看到的情景消失的一干二净,这时所有人都非常自信。
一个平时害羞的年青炮兵,发现有一小组志愿军以杂草为掩护,向火力指挥中心爬过去,“看那边有人!他们都快冲上来了。”他站起身来,向小组射击,“我打中一个”他大叫道。其他人也对这个小组开始射击,很快消灭了他们。
几辆陆战队的坦克从路上隆隆开来,没人要请求陆战队帮助,但陆战队的指挥官派他们来帮助炮兵们守住阵地,A连附近,坦克停下来,用火炮攻击山上的火力点,用机枪扫射田野里的志愿军,几个炮兵从掩体里爬了出来为坦克指引。
Roberts军士组织了一个10人的小队,跨过小路向西北方推进,没走几步,一个志愿军战士端着美式汤母冲锋枪跳到他们面前,小队中一人开枪击中志愿军战士手中的枪,他立即仍下枪,举手投降。
Roberts立即叫到“停止射击!”然后派两人押送俘虏回营指挥所。
剩下的8人和坦克一起继续向前推进了400码,检查一切可能藏身的地方,他们再没发现志愿军士兵。
同时陆战队来电要求炮火支援,Lavoie中校命令C连与陆战队联系,给予支援。
C连的炮手们正在向周围的山头上射击,清扫那里的志愿军,Raftery命令用5门榴弹炮支援陆战队,留下一门继续向周围射击。这是这天早上的第一个火力支援任务。然后Raftery组织了一个20人的小分队,出去打扫战场,在墓地里小分队又打死7个志愿军战士,并抓到一个俘虏。还几个志愿军战士想跑上附近的高地,不幸也被陆战队的坦克击中。
因为火力指挥中心不断被射击,Bessler上尉感到很头痛,他肯定在附近的田野里一定藏着个狙击手,他钻进一辆装甲车,出去寻找狙击手的位置,不一会儿,他带着两支带瞄准镜的M1步枪回来了,“打到两个”他自夸道。
一架侦察机飞刀营区上空,询问是否需要帮助,Lavoie中校依然担心志愿军可能从西面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让飞行员去侦察一下那边的山谷。飞行员报告说那里没有任何志愿军的部队,不过他发现山脚下有两组志愿军,每组大约25至30人,Lavoie立即命令用炮火消灭这两个小组。
到7时30分,一切又平静下来了。炮兵们又开始准备撤退了。在战斗中,全营11人受伤,4人被打死,没有丢失任何器材和设备。陆战队在防御阵地周围共找到179具志愿军士兵的尸体,基本上都是在战斗中被打死的。
Lavoie中校对手下的表现很满意,炮兵们分享着新的自信和骄傲,他们证明他们能保护自己。
“炮兵只要下定决心,就能够保护住自己,击败步兵的进攻。”中校最后说。
王树增的”远东朝鲜战争“一书中对这一场战斗也有描写,下面请看
一二零师三五九团的二营,在追击中包围了美军的一个炮兵营。这是美第九十二装甲野战炮兵营,装备的全是大口径火炮,有155毫米的装甲自行火炮两个连和200毫米牵引式榴弹炮一个连,野战炮营的任务是对其集团军各个方向进行火力支援。他们已经修筑好了环形工事,又配备有坦克群和高射机枪所织成的火力网,因此不把中国军队的攻击当回事,还在公路上拦截溃逃下来的南朝鲜士兵,骂他们统统是混蛋。中国三五九团二营为把这个给中国军队的攻击造成巨大伤害的炮兵阵地拿掉,两个连不顾一切地轮番攻击,整整打了三天三夜,两个连最后只剩下不足百人,但是仍没能把这个美军的炮兵阵地打下来。
而美军的野战炮兵营一边阻击中国军队的攻击,一边完成集团军不断赋予他们向各个方向开炮的支援任务,他们坚持了三天三夜才撤退,全营仅伤亡15人。
有些细节对不上。比如说美军说战斗持续大约两小时,可王说三天三夜,这里我相信美军的说法,假如三天三夜才打死打伤15个美国兵,那志愿军的枪肯定是木头做的。
120师在五次战役中是打穿插的,
这是译者的感想
刚读这个战例的时候,心里充满了好奇,但翻译时,心情却越来越坏。这个故事在屏幕上是一串串的字符,而在现实中却是血与火的较量,虽不够惊心动魄,但也让我荡气回肠。较量的结果不是闪烁的奖章,而是一排排僵硬的尸体,最令我伤心的是,绝大多数是我的同胞,虽然我不支持他们在异国他乡为另一个皇帝而战,但对他们的牺牲让我一样流泪。活着回国的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那些倒在战场上的却成了“最先被遗忘的人”,可悲。
美国在朝鲜打败了(FF们说的,我引用一下),但他们为所有在朝鲜战争中倒下的军人建立了纪念碑,上面刻有所有人的名字,我们在朝鲜打胜了,却只记得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了,难道我们仅靠几位英雄就能赢得战争么?
本文从头至尾,可以说枯燥无味,没有一点在我们的战争文学里常见的渲染,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形像,一个要求严格的营长,一个枪一响,就吓得钻到装甲车下的少校参谋,几个能起点带头作用的军士,几个怕死的士兵,两个干练的连长,和一群训练有素的炮兵。一群普通的官兵,打了极其普通的一仗,就象我们修改一个BUG一样简单,这里没有英雄,也没人愿意成为英雄,对他们最重要的是活到战争的最后一天,重新开始和平的生活,他们才是战争最终的胜利者。
对志愿军实战的表现我也觉得有点不敢恭维,要知道战斗发生在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正是志愿军兵强马壮,士气高昂的时期,还打出这样让人不可思议的战果,我看主要是指挥上的失误,个人觉得假如志愿军在撤退的路上发起攻击,肯定能打出比较理想的战果。
[ 本帖最后由 暗战 于 2006-3-26 21:5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