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民党军队的十大抗日名将

[复制链接]
查看: 474|回复: 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5-31 2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自忠:第一名将。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李宗仁:第二名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有点类似中共抗日名将第二名的林彪,先打出里程碑的一战,然后销声匿迹。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两万余人,是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次战役规模的大捷,而且对手是日本的王牌师团,在国际上也被称为是日本建立现代化军队以来遭受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惨败。台儿庄战役后,李虽然又参加了武汉、随枣、豫南等会战,但没出什么彩。后来,干脆被蒋介石高吊了起来,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样,位高权轻。不过,只凭台儿庄一战,李宗仁也可以无愧于抗日名将的称号。

杜聿明:第三名将。第5军军长。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以桂南会战中取得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虽然有人认为这次胜利的一个很重要因素,是 5军作为中国第一个机械化部队,火力强于日军,但对手毕竟是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中村旅团(薛岳万家岭战役面对的则是一个二流师团)。42年杜聿明作为远征军副司令出征缅甸,虽然戴安澜在东瓜获胜,孙立人在仁安羌也大败日军,但最终远征军还是失败了。对于这段历史,众说纷纭,功过是非很难说清,因为有些战略决策不经过亲自实践,很难判断对错。

孙立人:第四名将。新1军军长。抗战八年,孙立人在国内除了参加过淞沪会战外,基本上没打过仗,他的功勋主要是在缅甸建立的。尤其是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时,他在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英军和记者,蒋介石、罗斯福、英王乔治都给他授勋章,由此声名大振。他的得票排在第四我想也缘于此。不过,我并不认为英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命更值钱。我欣赏孙立人的是他对日本俘虏的态度,对那些曾沾满中国人鲜血的禽兽,尽管成了俘虏也照样格杀勿论,此举大快人心。

薛岳:第五名将。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从抗战爆发到抗战胜利是连年征战,功勋累累,被称为歼敌最多的将领,仅四次长沙会战就歼灭日军十余万。但使他名声显赫、排名靠前的主要还是万家岭大捷,此战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是抗战八年绝无仅有的。叶挺盛赞此战与平型关、台儿庄三足鼎立。有人称薛岳为中国抗日第一战将,就数量而言,薛岳是受之无愧的。不过,薛岳虽军事上成就显著,但治理湖南却颇遭物议,为了谋取暴利,他把湖南大米走私广东,结果使湖南百姓在丰收之年饿死无数,百姓编民谣骂他。

卫立煌:第六名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排第六基本上是合适的。抗战时他指挥的最著名的是忻口战役,该战役对日军进行了沉重打击,歼敌数万,如果不是刘峙在河北大溃退,使得娘子关门户大开,也许会取得忻口大捷也未可知。但忻口战役毕竟是个不败而败的战役。43年卫立煌担任第二次远征军司令长官时远征缅甸,取得的才是名副其实的胜仗,该战消灭了盘踞缅甸的日军,打通了滇缅公路,成果辉煌。卫立煌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但其他四将都是空有其名,只有卫是名副其实的虎将,但恰恰是这员虎将最不为蒋信任。

傅作义:第七名将。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北方最著名的国军抗日将领。33年就参加了长城抗战,36年又大败进犯绥远的日军和蒙奸德王的伪军部队,取得了百灵庙大捷。七七事变后,参加了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等。40年,傅作义又歼灭日军和王英的伪军数千人,收复五原城,取得了五原大捷,这是全国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的战役,影响很大。林彪在平型关战斗后的总结中曾表示了对晋绥军的不屑,晋绥军的战斗力也的确一般,但傅作义显然是晋绥军中的一个异数。

戴安澜:第八名将。第5军200师长。曾参加过古北口长城抗战、台儿庄大战等。在昆仑关战役中,率部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身负重伤才下战场。1942年作为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甸作战,在著名的东瓜保卫战中,率孤军与数倍于己之敌作战,击毙日寇5000余人,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后又率200师收复棠吉。因上级指挥失误,远征军被迫撤退回国,途中被日军伏击,戴安澜负伤不治,壮烈牺牲。戴安澜与杜聿明的关系颇似张灵甫与王耀武的关系,两位长官的结局相同,两位同为抗日名将的下属结局却大相径庭,令人感慨不已。

张灵甫:第九名将。第74军58师长。张灵甫曾三次闻名,一次是抗战前因杀妻而闻名,再一次是作为解放战争时被我军击毙的为数不多的国军高级将领而闻名(蒋介石曾尊张灵甫为民国第一烈士)。这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张灵甫一生最光彩的是在抗战八年间,他跟随王耀武,几乎年年对日作战,战功赫赫。尤其是在万家岭战役中,担任团长的张灵甫率一支小部队偷袭德安张古山,随后又坚守该阵地数昼夜,身负重伤,消灭日寇数以千计,对万家岭大捷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后,郭沫若专门派田汉编剧,歌颂德安大捷,张灵甫在剧中以真名出现,一时间闻名天下。

王耀武:第十名将。第74军长。37年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38年参加武汉会战中的万家岭战役。39年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41年指挥74 军参加上高会战,重创日寇,被誉为抗日铁军。后参加第二次、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45年指挥了国军抗战中的最后一次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从抗战之初到抗战结束,王耀武年年对日作战,几乎是无役不予,而且战绩颇佳。王耀武精明强干、头脑清晰,被中共高级将领称为国民党内少有的几个明白人之一。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5-31 21:35 | 只看该作者
不管他们的成绩如何,只要真刀真枪和小鬼子干,就值得后人瞻仰。另外,现在美国游骑兵的徽标上面有国民党党徽,好像就是纪念当年在缅甸作战救出美国人的国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5-31 21:48 | 只看该作者
谁才是最权威的排名决策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6-1 09:34 | 只看该作者

抗日主力

鉴定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6-1 10:03 | 只看该作者
功臣
淫民不会忘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1 10:07 | 只看该作者
老蒋还是小蒋给排的名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1 18:24 | 只看该作者



李家钰(1892-1944)

  李家钰,字其相。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

  抗日战争时期,李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转战于山西、河南抗日前线。

  1944年春,日军发动豫中攻势,占领郑州、许昌、洛阳等地,李家钰奉命担任战区后卫总指挥,阻挡日军西进。同年5月21日与日军遭遇,亲率总部官兵及特务营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激战,中弹牺牲,终年52岁。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举行国葬。198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李家钰为革命烈士,并拨专款将陵园修葺一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 18:30 | 只看该作者
谁接着补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6-7 18:54 | 只看该作者

敬礼

向抗日英雄们敬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6-7 20:02 | 只看该作者

张灵甫排第九有点冤

在我眼里看来,他简直就是国军中的赵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6-7 20:54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国民党中都很多爱国将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6-11 04:02 | 只看该作者


台湾媒体10日消息:在抗日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并命令“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5月25日在台过世,享年103岁。遗体9日火化,骨灰暂厝林口。其家属10日在报纸刊登启事宣布,将依孙元良遗愿,未来选择适当时机迁葬南京。

  孙元良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他过世前,是硕果仅存仍然在世的黄埔一期校友,孙元良之子就是著名的电影明星秦汉。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时,孙元良担任国民党第八师二五九旅旅长,是国民党军队少数在抗战爆发前即与日军作战的部队。抗日战争爆发时,孙元良担任国民党第八十八师师长,坚守上海闸北阵地长达一个半月,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
  在淞沪会战告一段落后,孙元良又下令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的官兵,固守“四行仓库”阵地,掩护部队后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壮士”。孙元良在回忆录中透露,当时是他亲手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交给谢晋元的。


ps:将军之子是秦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6-11 16:12 | 只看该作者
国民党是抗日的主力......要不是抗日把他的精华都打光了.....以后怕是...谁知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6-11 1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切特务 于 2007-6-11 04:02 发表
http://i160.photobucket.com/albums/t193/qietewu/xin_512110324134328166689.jpg

台湾媒体10日消息:在抗日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并命令“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5月25日在台过 ...

著名的"飞将军",逃跑将军 不能说被日本人打过就算抗日了吧,这标准低了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6-11 1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bbq 于 2007-6-11 17:02 发表

著名的"飞将军",逃跑将军 不能说被日本人打过就算抗日了吧,这标准低了点吧


转进跑路也是抗战需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6-11 20: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切特务 于 2007-6-11 04:02 发表
http://i160.photobucket.com/albums/t193/qietewu/xin_512110324134328166689.jpg

台湾媒体10日消息:在抗日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并命令“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5月25日在台过 ...


台湾还是哪里拍了部电影《800壮士》,谁有BT下载地址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6-11 22: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vbbq 于 2007-6-11 17:02 发表

著名的"飞将军",逃跑将军 不能说被日本人打过就算抗日了吧,这标准低了点吧


不认同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6-12 0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余骏 于 2007-6-11 16:12 发表
国民党是抗日的主力......要不是抗日把他的精华都打光了.....以后怕是...谁知道呢?




精华是老蒋自己丢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6-12 08:49 | 只看该作者
抗战杂谈(二)——“飞将军”孙元良
凡是对抗战史感兴趣的人,不会不知道《一寸河山一寸血》这部片子,而看过这部片子,应该能够记得片中出现过的国军最高级别将领孙元良。而如果不喜欢军事,也应该会知道他的儿子——秦汉。现在,这位高寿101岁的将领,是目前唯一健在的黄埔一期毕业生。因此也就惟有这位长寿将军,能够继续在《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出镜,大谈其辉煌抗战史了。

孙元良也是我的校友,就读于北大之时投笔从戎进入黄埔。就经历而言,可谓显赫。抗战爆发时,孙元良已经官至师长,此后由历任军长、集团军副司令、司令。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孙正任国军三个德式师之一的八十八师师长,算是王牌中的王牌了。坚守闸北也算是表现出色,令日军称之为“可恨之敌”,而撤过苏州河之际留下谢晋元团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令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八十八师,知道了师长孙元良。孙元良也因此晋升为七十二军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

37年12月,孙元良率部参加南京保卫战,与王敬久、宋希濂等人共同在唐生智的指挥下守卫南京。南京仅守六天,唐生智便决定弃城而走,此时,孙元良的“飞将军”本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在不通知部队的情况下,孙元良只身而退,扔下一支群龙无首的部队在南京任人宰割。兵安在?膏锋锷!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中,七十二军为数不少。更绝的是,孙元良此时就躲在南京,后来才逃出去,但就是没遇上一点危险。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孙元良从战场销声匿迹,调到陕北监视共军去了。直到1944年豫湘桂战役才重出江湖。当时日军板垣师团似乎势不可挡,自河南一路打到贵州,国军也是一路狂奔,直到独山才刹住车。停下之后,孙元良的二十九军利用日军孤军深入,还是打了几个胜仗的,他因此也荣膺青天白日勋章。

此后,日军大势已去,孙元良也无需再像过去一样总是当“飞将军”了。直到1948年淮海战役,英雄本色才再次重现。当杜聿明集团从徐州仓皇撤出时,孙元良的第十六兵团也在其中,在乱糟糟的突围战中,孙兵团突然不战自溃,全线瓦解,孙元良自己一人突出重围,而部下的军长师长们全都做了共军的俘虏。而随后的陈官庄一役,杜聿明全军覆没,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非死即降。对比之下,孙元良就更显出其厉害之处了。

在国军中,刘峙也素有“长腿将军”之称,但比起孙元良还是差的太远。刘峙的逃跑,不过是望风而逃,而孙元良却能在南京全身而退,何况,能跑得过日军还好,跑得过共军就更难了,而他居然能够从刘邓陈粟手中扔下自己的上级下级,一个人突围而出,“飞将军”看来是当之无愧。也许,这就是他还能出现在今天的《一寸河山一寸血》中侃侃而谈的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6-13 06:08 | 只看该作者
很自相矛盾了。

[ 本帖最后由 切特务 于 2007-6-13 06: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