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3年12月14日至1964年2月4日,周恩来总理在外交部长陈毅元帅的陪同下,连续访问了非洲10国以及阿尔巴尼亚。这些外交活动,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人们一直不知道周恩来总理在这项前所未有的系列外交活动中曾经负伤,并由此引发了一段故事……& \4 }7 f' ?4 h/ q8 q/ |2 r
' } o4 |! n' u; q' M& L y) y
周恩来的右手再次受伤
& |7 L& H7 O2 ?: X$ k
; j& n. b: f; y9 s. _9 L" A 周恩来在访问埃塞俄比亚时,受到东道主的热情接待。抵达后的第三天上午,根据埃方安排,去首都郊区的一家农场参观。这天,当地降雨,周恩来和东道主一边说话一边朝迎宾馆外走。不料,在走下宾馆主楼门口的台阶时,由于天雨路滑,致使周恩来脚下一滑,身子随之一个趔趄摔倒在台阶上。
, v P8 G: C1 L ^+ I0 }" ? ^/ c7 H5 |. z. c4 i
周恩来摔倒时,右手下意识地往地上撑了一下。总理的右手当年在延安时曾经坠马摔伤过。现在这么一撑,雪上加霜,再次负伤。
( p( H4 S. @! W( Y' p
+ J4 q$ N) {1 L) P 陈毅马上召来随团医生,立刻给周恩来紧急治疗。埃塞俄比亚国王也当即命令其私人医生前往迎宾馆一起替周恩来检查。周恩来根据自己的感觉,又征询了随团医生的意见,认为“没有问题”,坚持按预定的计划进行外事活动。可是,当天晚上,周恩来的手伤开始发作,疼痛不已。次日,周恩来按原计划离开埃塞俄比亚,前往访问计划中的最后一个非洲国家索马里。在索马里的三天外事活动中,由于东道主方面各界人士每日无数次的热情握手,致使周恩来的右手出现肿胀,非常痛苦。最后一天,当周恩来和送行的东道主握别,进入机舱坐下时,额头已经沁出了汗珠。
+ l3 n* B9 r0 N( F0 X& W4 d
* O+ {. G3 m9 _" r- f6 a6 ] 回国后,卫生部方面认为,中医对于骨伤治疗自有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手段,所以,他们建议请中医骨伤科专家诊治,可能会有奇效。陈毅把卫生部的意见转告给周恩来,周恩来笑了:“对了!贺老总以前对我说起过四川有位姓郑的武术家,特别擅长治疗跌打损伤!”于是,周恩来给贺龙元帅打了电话。贺龙当即去了中南海西花厅,听了受伤的情况,笑道:“总理啊,您放心,这事能够解决,只要找郑怀贤先生!”
, m9 k; q7 B+ g) T0 z; C# f% | f* p- V6 c
“神医”郑怀贤
: C5 T) u; `3 g- w2 S3 w8 _, K- z/ h$ b- R$ x' `2 k7 v7 D
郑怀贤,1897年9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当地民风崇武。10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当地被誉为“飞叉大王”的李二庆将郑怀贤收为弟子。当时的武林高手,同时又都有一手高明的接骨治伤的本领,因此郑怀贤同时也学习接骨、捏腰医术。七八年学下来,郑怀贤已是当地有名的武术高手,被誉为“新飞叉大王”。后来,郑怀贤的这手飞叉技艺威震全国。1936年,蒋介石点名让郑怀贤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其绝技令希特勒目瞪口呆。
, X6 b. M4 W& o! @" g% Z \" Z. T" D; Y2 N- v3 c' F9 \
1936年郑怀贤从德国奥运赛场回国后,应邀去国民党中央军校担任国术教练。1938年,郑怀贤随中央军校迁往重庆,从此,郑怀贤就在四川定居下来。不久,郑怀贤辞去军校教练,去成都行医授武,很快成为西南地区的著名中医骨科专家。
2 F( \; y5 C* D" P( _. i! o
; t& k. _+ y- ]! e" Z9 V% I) u( _ 解放后,郑怀贤担任成都体育学院教授。一次,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抵达成都,对四川省委书记李井泉说想请郑怀贤先生治疗他在战争年代受伤的手。郑怀贤应邀而来,豪爽而又通晓武术的贺龙元帅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和郑怀贤谈着武林掌故、奇闻轶事。片刻,贺龙那只经郑怀贤拿捏过的手就消除了疼痛。贺龙回到北京后,在多个场合说起过郑怀贤的高超医技,引起了其他一些高级干部的兴趣。董必武、徐特立、李先念等前往成都请郑怀贤治疗伤痛,无不奏效。董必武在进行最后一次治疗后,对郑怀贤说:“郑先生你有这么一手高超的医技,应该用于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造福啊!”郑怀贤受此启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体育医院,开创了中国体育医学之先。
' \8 S% g5 d' Z$ W
* u5 p8 d1 f3 U- s) u% r5 p3 q2 k 治疗后手伤痊愈& j& E! r+ m% P
. X# ^& P* `* _) A8 F
2月7日傍晚,周恩来在邓颖超的陪同下飞抵成都,下榻于金牛招待所。周恩来抵达后没有休息,就提出请求:“请郑怀贤先生过来。”" J6 L8 h% M& r1 ?# d7 R# B; x/ d
: Z) K* K* G% S, m7 d! c# h
郑怀贤直到进了门才知道竟是给共和国总理治疗,心中非常激动,原地站在那里朝周恩来鞠躬行礼。
+ K1 O! R" Q) I+ o2 I: J7 \% p+ o# d) ^& v1 t
I$ S, @* t9 t 周恩来已经站起来,大步迎上前,忍痛和郑怀贤握手。周恩来把受伤经过和之后的情况简述了一遍,说着,让邓颖超把X光片拿给他看。
( X- E- g9 j2 @9 K9 N
* E: Z3 p% A6 ]3 Q5 ~9 W; [ 郑怀贤还没有打开X光片袋就开口道:“总理的手伤,并没有伤及骨头,只是软组织受伤不轻,又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产生了肿胀疼痛现象。……刚才总理跟我握手时我就已经感觉到了。”( K7 s: f" x0 {6 k" l$ r, x
% d' ?# y2 R, F- q) X& @. N0 m 周恩来叹道:“郑老师医术高明,果然名不虚传啊!”
5 |+ N) ~+ i7 q' ]+ K4 z. W+ a
. l4 E5 h9 |3 V5 y6 M, e7 s; j 郑怀贤在周恩来的手部按摩、捏拿,一番治疗后,周恩来右手疼痛马上减轻不少。郑怀贤还当场调制了中药敷在伤处,然后交代了饮食禁忌。郑怀贤的治疗确实有奇效,当天晚上,周恩来就感觉到受伤部位不像前几天那样痛得几乎难以入眠,好好地睡了一觉。次日早上,周恩来自己打开裹在手上的纱布,惊喜地发现竟然已经消肿了。1 A6 H( C4 ^1 [/ k
: U# ?- S2 H) c* N& b! s 下午,郑怀贤又来为周恩来治疗。治疗中,周恩来跟郑怀贤像拉家常似的说着话:“郑老师是哪年出生的?”; K# E9 n, M* \
- p* K" l* R) X1 A! M8 g$ j
“我是1897年9月15日出生的。”周恩来笑道:“我比你正好少1岁。你体重多少?”( w) X- c' }+ K8 f
' o( K0 @1 @7 ~0 p; R4 x$ C- _ “127斤。”“我比你少1斤。你身高多少?” }/ F7 Y5 \$ P" ^1 c; B3 o J
+ {( v: `: d+ t% } “1米7”周恩来大笑:“这么巧!我又比你少1厘米。嘿,你看,我都比你差一点。”7 X3 U/ X% M3 B2 j" u
- m2 I+ F& J. |+ m
从2月7日到2月12日,郑怀贤一共给周恩来进行了6次治疗,周恩来的手伤基本痊愈。
" F$ F2 T! ~& m* s+ x! G( m& @
1964年的除夕是2月12日,当天下午,郑怀贤给周恩来作了最后一次治疗。周恩来高兴地说:“真的多谢郑老师了,你这次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后天我出访时又能够从容地跟人握手了。”郑怀贤想了想,说:“总理,您每次出访得跟很多人握手,这对于您的手伤彻底恢复肯定是不利的。我教您一个姿式,您再跟人握手时,对方就握不痛您的手了。”随后,郑怀贤把中国擒拿术中的一个姿势教给周恩来。
7 V7 Z6 l# H& G) q7 |
# A! {( C- _) u6 [ v 治疗结束后,周恩来让邓颖超跟郑怀贤结账付钱。周恩来说:“这是我个人的事情,不是四川省委的事。我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了跤,所以这治疗费应该由我个人承担。”
& M; ^5 g# X; `! j
* V0 N! a. K6 v; m 次日,周恩来飞返北京。
& F- Z6 k0 ~% v% r
% e( R4 p* [* t6 [3 l5 o3 B 2月14日,周恩来按照预定计划,离开北京,对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三国进行了为期16天的正式访问。出访期间,由于郑怀贤治疗得法和所教的那个握手姿势,周恩来的手没有再发生伤痛现象。- j8 G& x+ m& e/ e" V( u3 |
/ ]/ ~9 [$ L+ ~9 ~0 R
/ C/ K& g5 v6 [$ `" D& Q来源:《文史博览》4 ?# g& J* y) s2 [$ }1 j: ^
# L. k3 i* E: k7 O$ Q3 J g
1964年12月-2月,周恩来连访非洲十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