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人不舒服的《男人的大和》宣传片

[复制链接]
查看: 645|回复: 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1-19 10: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v.iask.com/b/124976.html



练死小鬼子!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6-11-19 11:09 | 只看该作者
片子都看了好长时间啦~楼主也太火星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11-20 01:35 | 只看该作者
单纯看片子 我觉得还可以 毕竟描写海战的片子不多 原来一直以为炮塔挺禁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11-20 08:08 | 只看该作者
我看了那个才知道原来主炮都可以用来打飞机……
但从影片的资金投入度来说比任何一部国内影片要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11-20 08:41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人也是人!为什么大家能善待一只狗却不能善待日本电影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11-20 10:09 | 只看该作者
guaner2里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11-20 11: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pig 于 2006-11-20 01:35 发表
单纯看片子 我觉得还可以 毕竟描写海战的片子不多 原来一直以为炮塔挺禁打的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11-21 10:47 | 只看该作者
描写的蛮真实的没有太多宣扬军国主义,很多是讲士兵的心理,日本是承认战败的,但不承认被中国打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11-21 22: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ingtiger1945 于 2006-11-21 10:47 发表
描写的蛮真实的没有太多宣扬军国主义,很多是讲士兵的心理,日本是承认战败的,但不承认被中国打败

本来中国就没有打败日本,只是拖住了日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11-22 16:35 | 只看该作者
等内地能拍出比这个好看的军事题材影片的时候,LZ再说不舒服吧
差距要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11-22 18:4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个片子才知道 原来战列舰上一个高机组那么多人 弹匣那么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6-11-22 20:21 | 只看该作者
英国人看到法国拍拿破仑的电影,会不舒服吗?德国人看到《兄弟连》会不舒服吗?他们只有在利益真正受到损害时才会不舒服而且奋起反击,只有中国人才会斤斤计较这些脸皮上的东西而且以为别人也会计较——自卫反击战题材的片子都怕影响中越关系……

我对外敌的态度是,要是还没撕下脸皮,该干什么干什么!回想起几年前亚洲杯,输给日本后的疯狂行为,要么一开始就别跟他玩或整死丫的,要么就干脆翻脸……别最后恼羞成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11-24 0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m 于 2006-11-22 20:21 发表
英国人看到法国拍拿破仑的电影,会不舒服吗?德国人看到《兄弟连》会不舒服吗?他们只有在利益真正受到损害时才会不舒服而且奋起反击,只有中国人才会斤斤计较这些脸皮上的东西而且以为别人也会计较——自卫反击战 ...

正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6-11-24 11:44 | 只看该作者
姜文拍的<鬼子来了>
好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11-24 11: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末三 于 2006-11-24 11:44 发表
姜文拍的<鬼子来了>
好看



恩 这片确实不错~!我挺喜欢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11-24 21:51 | 只看该作者
谁能找到大和的下载链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11-24 23:48 | 只看该作者
BT的应该比较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11-25 0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末三 于 2006-11-24 11:44 发表
姜文拍的<鬼子来了>
好看

我个人的看法了,那部片子反映的是人性,和抗日啥的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故事背景是抗日时期.

挺黑色幽默的.看了N遍了,现在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说了,妈了个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11-25 05:05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以前在别的论坛上我跟这个帖子的主人吵了很久,结论是SB真多)

抗日战争,从来都是中国的电影艺术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之一。我小时候看的电影,几乎就固定在《地道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屈指可数的几部片子,以至于满脑子里日本人的名字只有“龟田”,“渡边”,“松井”之类,而且叫这个名字的人不是傻就是呆,最后还得被一枪毙掉,临死前还要挣扎一番,举起日本军刀张开胸膛,好让八路军的子弹打的位置更准确些。直到现在,一碰到叫“渡边”的日本人,我还能想到那个蒙着毛巾骑着毛驴偷地雷的傻子,真是罪过。 姜文拍的《鬼子来了》是一部极具特色的抗日战争题材的作品。他的特色就是跳出既有的思维和价值观,探索人的本性。所谓人,就是超越国籍,超越身份的一种彻底的人性回归。这是一部悲剧色彩很浓厚的作品,让人感到压抑,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痛苦:这个悲剧的根源到底在哪儿呢?

我觉得,悲剧的根源在于“我”。这是电影里对八路军游击队的代称,因此我想说的是,整个悲剧都是游击队惹的祸。我这么说肯定有人不同意——明明是日本鬼子先侵略了我们,游击队是抗击侵略者的,怎么能说游击队惹祸呢?我说,如果把背景扩大到这里的话,这个话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日本人的侵略是应该批判的,这一点没有争议。抗日是对的,问题在于,要抗日是否一定要让无辜的老百姓承担无端的苦难?

抗日战争期间,正面战场上是国民政府的部队在跟侵略者英勇战斗,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正悄悄地躲在敌后休养生息。如果对历史的真相感兴趣的话,就可以知道毛泽东当年对来访的日本政要所说的“我们应该感谢皇军”乃是肺腑之言。正是因为有了毛主席的伟大战略部署,才会出现游击队诸多不负责任的举动,我们于是就看到,最后承担无端苦难的,却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我认为,这部作品为我们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主题。

冀东一带,是公认的抗日战争中受害最深的地区,而故事的背景,就建立在这块饱受蹂躏的土地上,让人感叹不已。驻扎在乡间的日本军队,军容严整,而且对当地老百姓很友好,这一点足以让姜文戴上一顶巨大的“汉奸”的大帽子,然而我却相信这样的表现是真实的。乡民的悲剧,恰恰开始于半夜三更“我”送来的那两个麻袋。“我”自始至终没有露面,然而我们却能感到“我”的存在,这个存在令人气愤甚至厌恶。我们从头到尾都要问,“我”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把两个战利品送到村民的手里?最后我们的到的答案只能是:正是由于“我”的莫名其妙和缺少责任感,才把无辜的村民推向了深渊。送来“战利品”引发了不幸的事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我”理应出面帮助村民摆脱困境,来证明他们的勇敢和坚定,但是他们逃匿了。他们可能就藏匿在村庄的附近,但是他们却听凭手无寸铁的村民陷入侵略者的屠杀。“我”有许多机会出面搭救,然而他们并未出现。我越看越气愤:可恶的八路,你们在哪儿?为什么不来搭救他们?

最近我看了一些对于当年“地雷战”的回忆,很受启发。原来我心目中的“地雷战”,都是八路军游击队的英雄故事,看了这些回忆,才知道所谓的“地雷战”也是让老百姓当炮灰的勾当。当年的“地雷战”,埋地雷的主要都是村里的乡亲,其中又以村里的“积极分子”或“村干部”为主。这些当年的干部们回忆起埋地雷的经历,几乎都怀着深深的愧疚。道理很简单,地雷主要是埋在村子周围的道路中,但是鬼子十天半个月也不来一次,埋了那些地雷,炸谁?道路上每天来来往往的都是自己的乡亲,所以挨炸的多数是他们。而这些埋地雷的干部们为了不炸自己的乡亲,只好等到半夜,确信路上不再有人经过,才出动埋雷,而不到天亮又要爬起来去把地雷挖出来,否则又要炸到自己人。就这样还是免不了炸自己人,因为那些地雷多数是从苏联等国家进口的,干部们不懂,稍不留神就弄炸了,或者是挖雷不及时,把早起的乡亲或者牲畜炸了。总之,所谓的地雷战,对于老实巴交的乡亲们来说,也是一种祸害。

游击队的战术,就是毛泽东们所推崇的那一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战术,仔细想一想,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明明敌人来了,游击队跑了,敌人杀谁?杀老百姓;游击队骚扰了敌人甚至杀了鬼子,又跑了,鬼子找谁报复?还是找老百姓。就像电影里表现得那样,即使老百姓不招惹任何人,命运决定了他们总是受害者。

游击队战术,曾经在毛泽东时代以“输出革命”的方式传播到所谓“第三世界”的国家,古巴的格瓦拉,南美的游击队活动;东南亚的波尔布特,都曾经是毛泽东主义的徒子徒孙。6年前在秘鲁首都的日本大使馆发生的人质事件,据说那些极端分子也是毛主义的追随者。不过历史已经证明,这种形式的革命,最终是要被抛弃的。中国的天下,最后落到土八路的手里,从那以后这个国家变成了什么样子,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世界各地的土八路如果得到了政权,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也可以想象。拿上边的例子来说,如果劫持大使馆人质的那些游击队得逞,他们会给人民带来幸福吗?有时候我想,或许不要土八路们抗日反而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老百姓用不着受了侵略者的罪,还要受土八路的罪。

这部作品,好就好在跳出原有的意识形态的框子,敢于直面真正的人性。在表现乡民的纯朴木讷和无奈的悲剧命运的同时,也反映了日本军人的军纪信用和残忍无情。艺术的魅力来自于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着之间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很大程度上又要依赖艺术家的基于人类共性的卓越的见识。姜文的这个作品是包含了真知灼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11-25 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ypocrisy 于 2006-11-25 04:47 发表

我个人的看法了,那部片子反映的是人性,和抗日啥的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故事背景是抗日时期.

挺黑色幽默的.看了N遍了,现在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别说了,妈了个逼的!"



掐不死你 挖个坑埋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5 1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m 于 2006-11-22 20:21 发表
英国人看到法国拍拿破仑的电影,会不舒服吗?德国人看到《兄弟连》会不舒服吗?他们只有在利益真正受到损害时才会不舒服而且奋起反击,只有中国人才会斤斤计较这些脸皮上的东西而且以为别人也会计较——自卫反击战 ...

对于一个跟我们抢石油管线、抢东海 、支持台独的国家(这是近在眼前的,与历史无关),我们还搞什么中倭友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11-26 21: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m 于 2006-11-22 20:21 发表
英国人看到法国拍拿破仑的电影,会不舒服吗?德国人看到《兄弟连》会不舒服吗?他们只有在利益真正受到损害时才会不舒服而且奋起反击,只有中国人才会斤斤计较这些脸皮上的东西而且以为别人也会计较——自卫反击战 ...

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11-26 21:34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怨怨相报何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11-27 01: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豹司令 于 2006-11-25 17:28 发表

对于一个跟我们抢石油管线、抢东海 、支持台独的国家(这是近在眼前的,与历史无关),我们还搞什么中倭友好吗?



关"友好"什么事?人家拍自个的军舰有什么问题?你不喜欢(对日本应该用憎恨吧)就不喜欢好了,为什么要对人家的一部电影“不舒服”呢?有朝一日他们再侵犯我们的利益那就打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6-11-30 18:04 | 只看该作者
我豆是不明白了~~~小日本排个片子纪念他的先烈,也没到中国来宣传,中国也没去引进。你们自己典着脸皮把他下在自个的电脑上,看完后大骂,我操,小日本纪念战犯,中日必有一战~~~~骂完后巨爽无比,这有意思吗?要BS的话,象我一样,看都不稀看这烂片,从心地里唾弃他,嘴上不屑提他,这才是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6-11-30 23:37 | 只看该作者
FF当道啊,什么都上纲上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6-12-1 11:01 | 只看该作者
动不动就拿FQ这顶帽子压人~~

我也不明白了,如果按照某些人的观点,人家去参拜什么靖国神社,祭祖而已~~我们至于强烈反对么?

我不是神明大义的人,也没经历过国仇家恨~~只是现在小日的种种行为让我很讨厌这个民族~~!

我也看了,我不舒服~~我还不能说了就?!!

[ 本帖最后由 击沉大和 于 2006-12-1 11: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6-12-2 00:43 | 只看该作者
鬼子败他们的神社的确理直气壮,所以那些首相根本就不会在乎别国人的感受。改教科书就很难站得住脚,但是他们的政府推卸为“商业行为”(日本的教科书不是统一发的,都是由各学校自己选购,有些名牌的就以升学试过关率高为卖点,至于鬼子修改过的那些,属于中小学生的历史常识,有的学校会选用,有的就不用,反正考试也不会考,鬼子就是想这样蒙混过关,毕竟大肆修改真实的历史除了韩国人,连日本萝卜头都没这么厚脸皮),别人也没辙。

但是一部电影,一部基本忠于史实的电影,旁人还不能怎样说三道四,楼主觉得不舒服是正常的,我收回上面的一些观点,他们能拍出来,看的人就有权发表意见。愤青与否,就要看是单纯因为是日本的东西就反对,还是因为我们拍不出这样的片子而不舒服。

中国的电影人应该学习一下,从剧情、画面、演员、音乐,无不是什么黄金挤、无稽之类的百倍!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题材很多,可是除了导演水平有限之外,审查当局的自卑心态也是一大障碍,比如说,拍个有关苏联的就怕俄国不高兴,拍自卫反击战又怕越南不高兴,连《古墓丽影》要拍一下炸长城都不敢答应,最后人家还不是用电脑做出来,照炸不误。

不如别人就要认,要学勾践,不能学鸵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