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军说彭总,不怒也神威,
令行山岳动,言出鬼神愁。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彭德怀打败了尾追之敌后,毛泽东对他的由衷赞叹,但是横刀立马这一句不得让人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张飞,让人误认为彭德怀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其实彭德怀不但勇气超常,其谋略也在红军高级将领中无人可比.
彭德怀平江起义后,成立了红五军建立了湘鄂赣边区根据地,随即带了其中的5个大队上井冈山去取经,没多久国民党纠集15个团约3万人左右进攻井冈山,当时按毛的意思是红四军主动撤离井冈山,再从侧翼打击进攻部队,由彭率其5个大队约700多人坚守井冈山并掩护红四军1000多伤病员转移,当时这一方案遭到了彭所有部下的坚决反对,我们是来取经学习的,要我们承担这么危险的任务,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彭以大局为重,说服了其部下,红四军撤退时,敌一旅尾随其后,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将其击溃的,但后来反而遭到了该旅的袭击,至使红四军不得不向鄂东南转移,侧击进攻井冈山的敌军破产,彭德怀不得不孤军奋战,彭德怀将5个大队分守井冈山5个险要之地,与敌激战后,阵地相继被敌突破,2个大队失去联系,彭只好指挥三个大队500余人突围,在突围时彭的干粮袋丢失,彭没有让别人知道,整整两天未进一粒米.在突破敌人的三道包围之后意外的得到了几十桌当地地主摆的酒席,大吃一顿后纷纷倒地就睡,彭告诉大家此地不可久留,得马上转移,可是大家都不愿走了,连平时不管军事的滕代远也反对彭德怀不愿走了,气得彭只好到各连队走来走去,果不其然,午夜1点钟左右,敌军摸了上来,被彭及时发现,指挥部队安全转移,但约有200人在陈光的带领下迷失了方向,朝相反的方向追赶彭,结果是越追越远,最后这支部队被打散,陈光也不知去向.后彭来到东山,遭敌一个旅进攻,彭得知该旅来自霍都城,一个营留守,彭德怀果断的甩开了当面进攻之敌,连夜行军100多里,打下霍都城,迫使敌人回撤,这一仗消灭一个整营和一些民团共800余人,这一仗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敌人进攻,此之后,敌人回撤处于防守.之后协助红四军打回井冈山,没想到的是另外两个大队居然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后彭回到了湘鄂赣根据地,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根据地的总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想的指引下,湘鄂赣根据地迅速扩大,到最后三个边区联成一片,为以后红军能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后来的三次反围剿中,彭基本上与毛是一致的,在当时地方特委与毛的游击战术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认为应该以城市为中心,当彭率军到湘赣苏区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老百姓,比白区还白区,墙上写得标语是支持彭罗黄,打倒***,还使用一些手段离间彭毛之间的关系,好让他们对立,当地的老百姓都被当地特委警告,不准接触***的红军,可见当时的党内斗争是何其激烈.但彭毛在怎样打破敌人的进攻方面是一致的,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终于齐心协力打败了敌人,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在解放战争中,当胡宗南以25万大军想把陕北打红军赶过黄河后,在去支援其它内战中的国军,在西华池一战中我军又没打好,造成极大的被动,在这危急时刻,彭德怀主动提出由他指挥陕北红军,当时陕北红军不过两万5千人左右,且装备极差,平均每个士兵的子弹只有10粒左右,一个连的重武器就是两挺轻机枪.撤也延安后,彭将主力集中在青化砭打伏击,部下不解,你就知道胡宗南会来,打伏击的条件是敌人在某一地方有规律的活动,或者这是敌人的交通必经之地.可当时在青化砭都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果真如彭料得那样,敌军一个旅大摇大摆的进入了伏击圈,经一小时激战,消灭2900多人,我军仅伤亡250余人,后来彭总向其部下解释,胡宗南占了延安后,20多万大军肯定要进行军事部署,青化砭肯定在部署范围之内.胡宗南发现我军主力在青化砭之后,马上凋集重兵压了过来,彭总在羊马河一带机动,等胡部全过来之后,以小股兵力佯装主力吸其南下,胡部纷纷南下追击,敌135旅成孤军,彭总判断135旅肯定也要南下,就在羊马河大道两侧伏击该旅,全歼该旅4700多人,我军伤亡400多人.之后以小股兵力佯装主力吸胡北上,主力埋伏于胡兵站基地蟠龙附近,发起进攻,歼6000多人,我军伤亡1500余人,这一仗缴获甚大.在西北战场上,胡宗南使终未能抓住我军的主力,使自已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彭总通过有效的机动,不断的调动敌人,在调动中巧妙的抓住敌人进攻或防守上的漏洞,处其不意的打击敌人,使强敌不断被消弱,最终战而胜之.
彭总一生用兵基本上是以弱胜强,有时实力相差之大令人不可想像,但每次都能找到敌人的溥弱点痛歼敌人的痛处从而扭转战局.彭总也打过败战,但每次的败战也是败得极其光彩,有一次中央命红三军团攻占武昌,彭总在击溃何健三个旅后,发现长沙兵力空虚,而武昌却是敌重兵把守,于是出敌不意猛攻长沙,以很少的伤亡占领长沙11天.这一仗也被人视为败仗.在攻打赣洲时,情报严重失误,18000敌军的把守的赣洲以为只有8000,结果每次进攻都失败,彭总意识到敌军肯定不只8000人,赶整转移部队,,这时城内敌军也意识到攻城的共军实力在其之下开始反攻,增援之敌也赶了过来,情况极其危险,彭总处事不惊,巧妙的利用敌人防守上的漏洞,将攻城部队完整的带了出来.在西北战场,胡宗南经过几次打击后,在部署上做了改进,使我军很难找到敌军的漏洞,这时彭总发现敌人的大后方宝鸡防守上有问题,于是大胆的将战火烧到敌占区,出其不意的打下宝鸡.缴获了大量补给,后在回撤时,因为阻援的四纵擅自撤离阵地,使一纵遭到二马的骑兵攻击,给我军造成极大的危协,尽管在彭总的指挥下摆脱了敌军的追击,但后卫部队遭到了一点损失,虽然不大,但这一次却把部队搞得很疲劳,体整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从表面上来看,这也算是一次败仗,但从战略上使胡宗南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创造了我军又有歼敌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迫使胡宗南退退出了延安,在政治上是一个大大的胜利.彭总是一个既能打好胜仗又能打好败的将军,在其不利时,总能找到突破口,巧妙的扭转战局,转危为安,在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敌人也并没有胜利,而是失去得更多,你能说这样的败仗是败仗吗.
彭总与毛泽东一样是一个军事奇才,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也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彭总没有受过多少系统的军事训练,只进过一次湘军办得讲武堂,那时彭总也不是一个好学生,在他自述中说到,学那些东西一点意义都没有.彭总打仗总是能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去看,因此彭总指挥作战时,就可以做到敌人还未行动,就已经洞察到了敌人的企图,所以彭总与优势之敌作战时总能游刃有余,在西北战场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在当时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被胡宗南抓住机会,就算不能全歼西北共军也会把共产势力赶出陕北.可彭总至使至终将主动权整整的抓在自已的手中,胡宗南直到自已被赶出西北,还不知道彭总的主力在哪里.彭总对建立中央苏区的作用是很大的,应当超过毛的贡献,中央苏区是在湘鄂赣边区(彭德怀),湘赣边区(毛泽东)和鄂东南边区的基础上建立的,当时彭总有自已的战略思想来发展根据地,这种战略思想与毛泽东对当时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可是当时彭总是自导自演,而毛不能打仗,只能通过别人来完成自已的战略构想,当时毛的红四军一部分是秋收起义的部队,一部分是朱,陈南昌起义的部队,朱陈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在当时与毛泽东的单纯的游击战术还是有抵触,毛一方面大谈朱毛的结合,将朱毛混为一谈,其实质就是将朱的部队抓在自已的手中,但无论无何毛的战略构想不可能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这可能是后来毛大力提拔林彪的原因.让林彪掌握军队,毛泽东天生就是一个领导者,获得领导权是上天给于毛泽东的使命,他必须这么做,而彭德怀注定是一个只能打天下的将军,为了红军的胜利为了四万万同胞的解放,彭总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甚至下地狱也在所不惜.
如果不是彭德怀用2万多的兵力脱住了胡宗南及西北二马约50万的兵力,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蒋介石在陕北使用牛刀杀鸡的战术想一举歼灭陕北的共军,然后将西北的50万大军支援淮海和东北,如果没有彭德怀,哪还有后来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如果没有彭德怀哪有我军后来的10元帅10大将,他们早就被蒋没了,一些无知的人总是把彭德怀与其他的元帅大将去比较哪个打仗厉害,我要告示诉这些白痴的是,如果没有彭德怀的胜利哪有他们的胜利,他们最后的结局不是做了老蒋的战俘就是做了美国的亡国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