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复制链接]
查看: 563|回复: 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28 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将军说彭总,不怒也神威,
令行山岳动,言出鬼神愁。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这是彭德怀打败了尾追之敌后,毛泽东对他的由衷赞叹,但是横刀立马这一句不得让人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张飞,让人误认为彭德怀勇猛有余而谋略不足,其实彭德怀不但勇气超常,其谋略也在红军高级将领中无人可比.
彭德怀平江起义后,成立了红五军建立了湘鄂赣边区根据地,随即带了其中的5个大队上井冈山去取经,没多久国民党纠集15个团约3万人左右进攻井冈山,当时按毛的意思是红四军主动撤离井冈山,再从侧翼打击进攻部队,由彭率其5个大队约700多人坚守井冈山并掩护红四军1000多伤病员转移,当时这一方案遭到了彭所有部下的坚决反对,我们是来取经学习的,要我们承担这么危险的任务,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彭以大局为重,说服了其部下,红四军撤退时,敌一旅尾随其后,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将其击溃的,但后来反而遭到了该旅的袭击,至使红四军不得不向鄂东南转移,侧击进攻井冈山的敌军破产,彭德怀不得不孤军奋战,彭德怀将5个大队分守井冈山5个险要之地,与敌激战后,阵地相继被敌突破,2个大队失去联系,彭只好指挥三个大队500余人突围,在突围时彭的干粮袋丢失,彭没有让别人知道,整整两天未进一粒米.在突破敌人的三道包围之后意外的得到了几十桌当地地主摆的酒席,大吃一顿后纷纷倒地就睡,彭告诉大家此地不可久留,得马上转移,可是大家都不愿走了,连平时不管军事的滕代远也反对彭德怀不愿走了,气得彭只好到各连队走来走去,果不其然,午夜1点钟左右,敌军摸了上来,被彭及时发现,指挥部队安全转移,但约有200人在陈光的带领下迷失了方向,朝相反的方向追赶彭,结果是越追越远,最后这支部队被打散,陈光也不知去向.后彭来到东山,遭敌一个旅进攻,彭得知该旅来自霍都城,一个营留守,彭德怀果断的甩开了当面进攻之敌,连夜行军100多里,打下霍都城,迫使敌人回撤,这一仗消灭一个整营和一些民团共800余人,这一仗是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敌人进攻,此之后,敌人回撤处于防守.之后协助红四军打回井冈山,没想到的是另外两个大队居然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后彭回到了湘鄂赣根据地,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根据地的总的战略思想,在这一战略想的指引下,湘鄂赣根据地迅速扩大,到最后三个边区联成一片,为以后红军能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后来的三次反围剿中,彭基本上与毛是一致的,在当时地方特委与毛的游击战术是水火不相容的,他们认为应该以城市为中心,当彭率军到湘赣苏区时,竟然找不到一个老百姓,比白区还白区,墙上写得标语是支持彭罗黄,打倒***,还使用一些手段离间彭毛之间的关系,好让他们对立,当地的老百姓都被当地特委警告,不准接触***的红军,可见当时的党内斗争是何其激烈.但彭毛在怎样打破敌人的进攻方面是一致的,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终于齐心协力打败了敌人,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在解放战争中,当胡宗南以25万大军想把陕北打红军赶过黄河后,在去支援其它内战中的国军,在西华池一战中我军又没打好,造成极大的被动,在这危急时刻,彭德怀主动提出由他指挥陕北红军,当时陕北红军不过两万5千人左右,且装备极差,平均每个士兵的子弹只有10粒左右,一个连的重武器就是两挺轻机枪.撤也延安后,彭将主力集中在青化砭打伏击,部下不解,你就知道胡宗南会来,打伏击的条件是敌人在某一地方有规律的活动,或者这是敌人的交通必经之地.可当时在青化砭都不具备这些条件,但果真如彭料得那样,敌军一个旅大摇大摆的进入了伏击圈,经一小时激战,消灭2900多人,我军仅伤亡250余人,后来彭总向其部下解释,胡宗南占了延安后,20多万大军肯定要进行军事部署,青化砭肯定在部署范围之内.胡宗南发现我军主力在青化砭之后,马上凋集重兵压了过来,彭总在羊马河一带机动,等胡部全过来之后,以小股兵力佯装主力吸其南下,胡部纷纷南下追击,敌135旅成孤军,彭总判断135旅肯定也要南下,就在羊马河大道两侧伏击该旅,全歼该旅4700多人,我军伤亡400多人.之后以小股兵力佯装主力吸胡北上,主力埋伏于胡兵站基地蟠龙附近,发起进攻,歼6000多人,我军伤亡1500余人,这一仗缴获甚大.在西北战场上,胡宗南使终未能抓住我军的主力,使自已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彭总通过有效的机动,不断的调动敌人,在调动中巧妙的抓住敌人进攻或防守上的漏洞,处其不意的打击敌人,使强敌不断被消弱,最终战而胜之.

彭总一生用兵基本上是以弱胜强,有时实力相差之大令人不可想像,但每次都能找到敌人的溥弱点痛歼敌人的痛处从而扭转战局.彭总也打过败战,但每次的败战也是败得极其光彩,有一次中央命红三军团攻占武昌,彭总在击溃何健三个旅后,发现长沙兵力空虚,而武昌却是敌重兵把守,于是出敌不意猛攻长沙,以很少的伤亡占领长沙11天.这一仗也被人视为败仗.在攻打赣洲时,情报严重失误,18000敌军的把守的赣洲以为只有8000,结果每次进攻都失败,彭总意识到敌军肯定不只8000人,赶整转移部队,,这时城内敌军也意识到攻城的共军实力在其之下开始反攻,增援之敌也赶了过来,情况极其危险,彭总处事不惊,巧妙的利用敌人防守上的漏洞,将攻城部队完整的带了出来.在西北战场,胡宗南经过几次打击后,在部署上做了改进,使我军很难找到敌军的漏洞,这时彭总发现敌人的大后方宝鸡防守上有问题,于是大胆的将战火烧到敌占区,出其不意的打下宝鸡.缴获了大量补给,后在回撤时,因为阻援的四纵擅自撤离阵地,使一纵遭到二马的骑兵攻击,给我军造成极大的危协,尽管在彭总的指挥下摆脱了敌军的追击,但后卫部队遭到了一点损失,虽然不大,但这一次却把部队搞得很疲劳,体整了较长的一段时间.从表面上来看,这也算是一次败仗,但从战略上使胡宗南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创造了我军又有歼敌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迫使胡宗南退退出了延安,在政治上是一个大大的胜利.彭总是一个既能打好胜仗又能打好败的将军,在其不利时,总能找到突破口,巧妙的扭转战局,转危为安,在表面上看是失败了,但敌人也并没有胜利,而是失去得更多,你能说这样的败仗是败仗吗.

 
彭总与毛泽东一样是一个军事奇才,不但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也是一个优秀的战略家,彭总没有受过多少系统的军事训练,只进过一次湘军办得讲武堂,那时彭总也不是一个好学生,在他自述中说到,学那些东西一点意义都没有.彭总打仗总是能站在战略的高度上去看,因此彭总指挥作战时,就可以做到敌人还未行动,就已经洞察到了敌人的企图,所以彭总与优势之敌作战时总能游刃有余,在西北战场就是一个好的例子.在当时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被胡宗南抓住机会,就算不能全歼西北共军也会把共产势力赶出陕北.可彭总至使至终将主动权整整的抓在自已的手中,胡宗南直到自已被赶出西北,还不知道彭总的主力在哪里.彭总对建立中央苏区的作用是很大的,应当超过毛的贡献,中央苏区是在湘鄂赣边区(彭德怀),湘赣边区(毛泽东)和鄂东南边区的基础上建立的,当时彭总有自已的战略思想来发展根据地,这种战略思想与毛泽东对当时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可是当时彭总是自导自演,而毛不能打仗,只能通过别人来完成自已的战略构想,当时毛的红四军一部分是秋收起义的部队,一部分是朱,陈南昌起义的部队,朱陈是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在当时与毛泽东的单纯的游击战术还是有抵触,毛一方面大谈朱毛的结合,将朱毛混为一谈,其实质就是将朱的部队抓在自已的手中,但无论无何毛的战略构想不可能得到最完美的体现,这可能是后来毛大力提拔林彪的原因.让林彪掌握军队,毛泽东天生就是一个领导者,获得领导权是上天给于毛泽东的使命,他必须这么做,而彭德怀注定是一个只能打天下的将军,为了红军的胜利为了四万万同胞的解放,彭总可以上刀山,下火海,甚至下地狱也在所不惜.
如果不是彭德怀用2万多的兵力脱住了胡宗南及西北二马约50万的兵力,中国的历史可能会改写.蒋介石在陕北使用牛刀杀鸡的战术想一举歼灭陕北的共军,然后将西北的50万大军支援淮海和东北,如果没有彭德怀,哪还有后来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如果没有彭德怀哪有我军后来的10元帅10大将,他们早就被蒋没了,一些无知的人总是把彭德怀与其他的元帅大将去比较哪个打仗厉害,我要告示诉这些白痴的是,如果没有彭德怀的胜利哪有他们的胜利,他们最后的结局不是做了老蒋的战俘就是做了美国的亡国奴.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中外名将评点朝鲜战争[1]

1) 彭德怀:美国空军用于朝鲜的虽不多,目前仍占优势但空军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同时,空军也有它的困难。敌人的坦克和炮兵暂时占优势,这是敌人比我们强的地方。在战术方面我们就比敌人强,坚决勇敢,敢于近战,用炸药,拼刺刀,投手榴弹,这些都是敌人害怕的。我军的政治素质比敌人高。伪军战斗力弱,易打难捉,美军较强,死多活少。……白天我们一般无自由,易遭敌人联合兵种的袭击。……一般在敌正面阵地从战术上分割敌人时,敌人并不害怕,因其白天可恢复原状。敌最害怕的是威胁其战役供应线,渗入(敌)后方,首先打掉其火力阵地和指挥所。我军无空军,必须充分利用夜间进行战斗(手榴弹,白刃战),必须采用长期手段调动敌人,乘其立足未稳,火力未展开时,予以猛攻。敌人以大量飞机,坦克,火炮进攻,我仅持步枪,机枪,迫击炮和少数山炮,并在弹药不足的情况下坚持抵抗,证明敌人攻击精神不强。但由于敌火力猛烈,我伤亡相当大。 聂荣臻:美帝是整个帝国主义的支柱,政治军事都有一套,作战上非常客观,不株守成规,善于变化。五个战役中各有其花样。 美国防部长马歇尔:中国共军是一个幽灵,连个影子也没有。他们的主要秘密 ---实力,位置和意图---保守得非常完善,所以他们的力量就增加了一倍。 .....共军没有机械化部队,只好巧妙地实施徒步渗透,迂回包抄行动。敌人的行动比我们的行动意图更隐蔽。 麦克阿瑟:中国军队常常避开大路,利用山岭,丘陵作为接近路,他们总是插入我纵深发起攻击。其步兵手中的武器运用得比我们熟练,充分。敌军惯于在夜间运动和作战。敌人供应良好,步兵训练优良,小型武器和轻便装备充分,但几乎没有起支援作用的空军,而且大炮,高射炮,运输和交通设备等方面都特别缺乏。中国的军事力量缺乏工业基地,甚至连建立,维持和运用普通海军所需要的原料也感缺乏。它无法供应顺利进行地面战斗所必须的装备,如坦克,重炮和在战争中已被使用的其它科学发明。....南朝鲜部队....装备和组织编制仅属一支保安部队,而非战斗部队。他们只有轻武器,没有海军和空军,缺乏坦克,大炮及其它许多军需品。 李奇微论南朝鲜军队:南朝鲜军队缺乏得力的领导。他们在中国军队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往往对中国军队有非常的畏惧心理,几乎把这些人看成了天兵天将。脚踏胶底鞋的中共士兵如果突然出现在南朝鲜军队的阵地上,总是把许多南朝鲜的士兵吓得头也不回地飞快逃命。.....他们没有秩序,丢掉武器,没有领导,完全是在全面败退。我们只有一个念头---逃得离中国军队越远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33 | 只看该作者

中外名将评点朝鲜战争[2]

(2)邓华(志愿军代司令员):朝鲜战争的基本特点也是敌强我弱,美帝国主义是高度现代化的军队,有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掌握了制空权,制海权,地面部队火力强,运动快。但也有弱点:士气不高怕苦恋家,步兵攻击力不强,怕近夜战,怕切断包围;伪军装备差,经人民军打击后,新兵多,战斗力弱。我军装备虽远不如敌,但与朝鲜人民军一起作战,兵力优势,英勇善战,能克苦耐劳,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朝鲜虽为狭长半岛,便于敌之海空进攻,但因是山地,树木多,稻田多,矿洞也多,亦难发挥其现代装备的作用。五个战役的经验告诉我们,虽然我们兵力优势,英勇善战,但装备远不如敌,特别是在敌人制空条件下作战,要大量歼灭敌人是困难的。在不少战斗中由于拂晓未解决战斗,夜间被我们包围的敌人白天便在其空炮坦和外援内突的协同下逃跑了。同时,连续的运动作战,部队得不到休整补充,兵力疲劳;另一方面,虽然敌人兵力不足,士气不高,攻击力不强,但因其有优势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防御力还是强的。同时朝鲜为狭长的半岛,限制了我军的广泛机动而敌凭借其海空优势,给我之侧背以很大的威胁,使我处于战略内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结束朝鲜战争是不可能的。
李奇微论美军:(美军)缺乏领导的现象严重,部队不愿放弃某些物质享受,害怕离开为数不多的公路,不愿在没有无线电和电话联络的条件下实施运动,此外,在同敌人(我们的部队不久就在火力上压倒了敌人,并在空域和周围海域占了上风)作战时头脑过于简单。这支部队是这样依赖公路,不重视夺占沿途高地,不熟悉地形和难得利用地形,不愿抛开使部队伤亡惨重的汽车而代之步行,不愿深入山地,丛林到敌人的驻地去作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34 | 只看该作者

中外名将评点朝鲜战争[3]

美第八军军长范佛里特:以个人而论,中国士兵是一个顽强的敌人。中国军人在驻北韩两年半中,他们发动许多次进攻,并作长距离推进。中国军队开始进攻时,士兵只奉命向某一个方向一直向前推进。他们没有防弹背心,没有钢盔。他们只穿上军服,戴上军帽,踏着一双帆布鞋。他们携着步枪,腰上皮带配有二百粒子弹。他们所携带的数枚制造粗劣的手榴弹,爆炸力不如美军的一半。粮食是用米和杂粮磨成粉状而成的,装在一条长管形布袋里,必要时可维持十六天。中国军医疗设备简陋,万不能和我们的医疗队,前线救护站,以及完善的后方医院相比拟。他们在基层三人小组中经常单独作战。但是,他们永远是向前作战的,奋不顾身,有时渗透到我们防线后方,令我们束手无策。

  美空军当局论中国军队:中国军队主要是亚洲的一支游击军队,他那来自农民的士兵每天只吃很少一点口粮(和西方的标准比)就能作长途行军。受过高度训练的战士在中国的多年内战中已经习惯于夜行军,作战和昼间隐蔽了。中国军队善于偷偷摸摸行动,受过高度训练和生活简朴,因此是联合国军地面和空中部队很难对付的敌手。

志愿军副政委李志民:朝鲜是个三面环海的狭长地带,由于这种地形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象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那样可以广泛机动。出国初期,由于敌人掌握着制空权,志愿军补给受到严重限制,我们每一个战役都难以维持很长时间。我们如果离开这些客观条件,企图把敌人一口气赶下海去,就会变成乱撞乱碰的鲁莽家。例如第三次战役,敌人防线被攻破后,曾经阴谋诱我南下,以便在我侧后登陆,但是我们并没有局限于“敌人退却必需猛追”的现成军事原则,而是在适当时机断然停止追击,避免处于不利地位,保持了主动。很显然,那种“由北向南,一推就完”的轻敌思想是有害的。虽然客观条件给了我们很大限止,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在既定的客观物质基础之上,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去打败敌人。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很多。出国初期,如果我们采取“正面平推”或“正面顶住”的办法,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的威力就可以大大发挥,这对我们是不利的。但是敌人士气不高是它最大的弱点,它怕打运动战,怕夜战,近战,特别是怕我们迂回断其后路。因此我们采取了“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和“在战役,战术上实行近战,夜战,速决战,实行大胆迂回包围,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原则。这样,就掌握了主动,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美第八军军长泰勒论中国军队:敌人是非常的狡猾,他们很会运用战术,以来减低我们的火力优势,其方法是在黑暗中接近我们的阵地,然后和我们紧缠在一起,使我们无法要求炮兵射击和空中攻击,否则就有同归于尽的危险。当他们与我们紧缠在一起的时侯,于是又会象鼬鼠一样到处挖地洞,在许多地方掘开许多泥土,使我们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他们。因他们有无限的耐心和勤逸,学会用许多道路,小径和各种不同的运输工具,以求在夜里运输补给品,所以尽管我们完全拥有空中优势,仍然无法切断他们的补给。山地在战线的许多部分也限制我们的武器使用自由,它把装甲车和运输车辆的运动限制在狭窄的谷地内,(他们)利用地雷,障碍物,或泛滥的稻田来加以阻止。所以我们的战车往往只能作固定的碉堡用来辅助其它地面武器的火力。我们大部分运输车都呆在后方的集用场上,而且还要有人去维护。敌人长于数量和勇气,在战术方面受过配合地形的良好训练,但其装备却极为原始化,其中大部分都是我们早已送入军事博物馆的古董。 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他们越野行军,分成小块,在夜间行动。他们一听见飞机声响,就四处潜伏起来。他们的装备杂乱,有俄式,日式装备,也有美式装备。中国军队的行动,必须有大量的补给。如果要想进一步有所作为的话,就必须作更大的补给。故我们限制他们的补给,是削弱他们最积极的办法。

  美国史学家杜普伊:作战中,开始美军离不开道路,而且自身也过于依赖坦克,火炮和飞机的火力支援。而装备轻便的中国军队,却是采用机动作战和奇袭,潜伏等战术,活跃在朝鲜的北部和中部崎岖不平的山区,以弥补其火力不足的弱点。他们在黑夜活动,发起攻击;在白天伪装,隐蔽。中共军队在朝鲜战争中有少量装甲部队,现代化装备处于落后状态。然而他们把主动性和坚强的决心相结合,尽力利用了我们以前并不承认的许多弱点,因而给美军以沉重的打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14:35 | 只看该作者

中外名将评点朝鲜战争[4]

(4)李奇微论中国军队:敌人通常在夜间行军,而且比我们熟悉地形情况。他们习惯于这里的气侯条件和清苦生活,可以自己解决口粮问题。他们利用在这里所能获得的一切运输手段如牛车,骡马甚至骆驼等运送所需要的武器和补给品。这些运输手段不少是中国人从国内带来的。他们利用当地劳工肩扛背驮地运送武器和补给品,甚至有时部队自己也背负这些东西。中国军队在人数上超过我们。我们的兵力不足,无法阻止敌人的夜间攻击。敌人采用了我们所熟悉的而南朝鲜军队却非常不适应的战术:以大量步兵实施夜间进攻,不顾伤亡,一边几乎是在距炮兵弹幕近在咫尺的地方跟进,一边猛投手榴弹。战线上四处响起狂乱的军号声和粗野的吼叫声,敌人的步兵则穿着胶鞋爬上黑暗的山坡,渗入我方阵地。中国人在夜间进攻特别神密莫测,不可思议。中国部队很有效地隐蔽了自己的行动。每个执行任务的士兵都能做到自给自足,携带由大米,豆类和玉米做成的干粮以及足够的轻武器弹药,因而可以坚持四,五天之久。四,五天之后,根据战斗发展的情况,他们或者得到补充,或者撤至主要阵地,由新锐部队替换他们。中国人没有留下一点部队运动的痕迹。敌人以东方人特有的顽强精神奋力加固他们在山上的工事。中国人是勇士,他们常常不顾伤亡地发起进攻。 克拉克:中国与北韩军经常乘我们的空中力量在夜间不能支援部队作战时,突然对我们发起进攻。夜战,穿插,迂回以及凶猛的进攻是他们的特色。我同意我们应有多一些的短兵器,如刺刀,手榴弹和来福枪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