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關船艦的問題,請各位多多指教

[复制链接]
楼主: AiLeX
41
发表于 2006-4-14 19: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4 14:53 发表
SU33挂这么多零碎还飞得起来吗?这么多东西就是弹射都未必弹射得上去,就表说跃飞甲板了,而且只能是半油不能满油,这样作战半径就只有500KM,加上你所认为得作战方式,那么任务剖面就是低低低,作战半径还要进一 ...

美国的卫星不比俄罗斯先进(当然俄罗斯也不比美国先进,只是双方擅长不同),俄罗斯发射过21颗使用热离子反应堆(直接将核能转换为电能)的数码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海洋监视卫星每天负责24小时不间断监视美国舰队.这是美国没有的.美国海军各舰队无权直接使用间谍卫星(据我所知美国只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下属各司令部和CIA随时有权动用间谍卫星)而前苏联舰长级别就能随时接收直接来自于海洋监视卫星的数据.
42
发表于 2006-4-14 23:21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航母的载机基本不作攻击用途,只做防空用途,攻击的重任还是编队内大量的反舰导弹...........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老毛子知道自己的差距,只能走偏道了...........
43
发表于 2006-4-14 23:46 | 只看该作者
航空母舰非一般战舰可比,其造价之高往往令人咋舌,美国“小鹰”号常规航母当时造价为2.652亿美元,第一艘核航母“企业”号是4.5亿美元,最新的“里根”号耗资更高达40亿美元,所以美国对航母的安全格外重视。

由于安全原因,美国航母绝少单枪匹马独自活动,每每出行,总有攻击型核潜艇、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导弹护卫舰以及两栖战舰,后勤支援舰只等前呼后拥、前导后跟。形成以航母为核心的编队或战斗群,可以说美国航母受到层层的安全保护。

航母编队是具有空中、水面、水下、岸上和电磁等多维作战能力的统一体,是迄今为止战斗力最强的海上作战系统。它由航母平台、舰载机联队和护航舰只三部分组成,其火力配备分为远、中、近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纵深防御区,距离航母185~400千米,能对水面,水下和空中目标实施探测、跟踪和干扰,必要时可实施有效攻击;第二层是区域防御区,距离航母50~185千米,可对突破第一道防线的敌方目标进行探测、干扰和拦截;第三层是点防御区,距离航母50千米以内,主要进行自卫性防空和反潜作战。

由2~3个标准航母战斗大队组成的航母战斗群携带有各型舰艇25~30艘和各种舰载机160~240架。执行作战任务时,它们通常在半径200~300海里的范围内呈纵深和梯次配置。其中水面舰艇配置在半径50~100海里的海域内、攻击型核潜艇在兵力配置中心200海里左右,航母舰载机在距离中心点50~200海里处,从而构成一个重点突出、全方位和立体化的纵深攻防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作战能力,能有效控制半径为300海里范围内的广大海空域,可攻击600海里内的海空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为美国航母保驾护航的舰艇中,不乏装备有“宙斯盾”作战系统的导弹巡洋舰和导弹驱逐舰,可以说这些“宙斯盾”战舰对航母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宙斯盾”系统是作为全维防空作战武器系统而设计的,系统的核心是先进的SPY-1多功能相控阵雷达。该雷达能同时完成搜索、探测、跟踪、控制、制导等功能,具有在200海里距离之外跟踪几百个目标的能力。系统使用SM-2“标准”舰空导弹,具有同时对付多个飞机和导弹目标的能力,其反应时间以秒计算,大大超过了常规旋转雷达和防空作战系统的能力。此外,SPY-1雷达还具有探测和跟踪弹道导弹的能力。

目前,美国海军拥有2个级别的“宙斯盾”战舰,即“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提康德罗加”级舰可谓名震天下,它头上戴有多顶“桂冠”:诸如“当代最先进的巡洋舰”、“具有划时代的战斗力和生命力”等等。“提康德罗加”级舰长172.8米,满载排水量9500吨,舰载MK-41垂直发射系统共可混装“标准”和“战斧”导弹122枚。从2001年起,该级舰换装了更先进的“拉姆”导弹近程防御系统,此外还装有2座25mm炮和4挺12.7mm机枪用于日常警戒。

“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可谓声名显赫,它是世界上第一级装备“宙斯盾”系统并大量采用隐形设计的驱逐舰,武器装备、电子设备高度智能化,具有对陆、对海、对空和反潜的全面作战能力,代表了美国海军驱逐舰的最高水平,堪称尖端之舰,典范之作,是当代水面舰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该级舰满载排水量9000吨左右,搭载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携带有“战斧”式对陆/舰巡航导弹、“鱼叉”反舰导弹、“标准Ⅱ”防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武器。

此外,常常跟随航母左右的还有美国“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该核潜艇也可以说是保卫美国航母安全的一位“门神”。“洛杉矶”级潜艇排水量达6050吨,主要装备有最大射程为2500千米的潜射“战斧”巡航导弹,此外还安装有4具21英寸规格的鱼雷发射管,该发射管还可以布放MK46型(漂雷)和MK60型(沉底雷)水雷。


作者:陈安刚
44
发表于 2006-4-15 02:1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引用的文章不错,立场也比较中立,..的确,美国的航母战斗群的综合打击/防卫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的,其在战区内所带来的巨大战术,战略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它也并不是传说中的无敌舰队,更何况,历史上的所谓无敌舰队也并非真正无敌,最终也还是被消灭了...
--
苏联/俄罗斯海军的战斗力,也并非许多西方评论家所说的"绝非美国的对手" , 的确,除了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巡洋舰(这个舰种命名十分混乱,姑且这么叫罢),基辅级(包括改进后的巴库级)载机巡洋舰(一样十分混乱)库兹涅佐夫级和由于国家解体,被迫终止的两个更大的航母计划之外,苏联/俄罗斯就没有什么其他可以拿的出手的航母或近似于航母的舰艇了,当然,这并不是由于苏联没有能力设计建造一级可与尼米兹级媲美的核动力重型航母,而更多的原因是政治和决策上的。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苏联军方领导人都是潜艇制胜论,导弹制胜论的忠实支持者,尽管海军十分希望拥有航母,但许多相关提议都被无情驳回了,到了后来,通过种种手段,才终于拥有了基辅级“载机巡洋舰“这个相当程度上的折衷产物。 至于后来的库兹涅佐夫级,则只赶上了苏联的末班车。。。但总算还幸运,得以保留下来..
--
但是,此消彼长,在长时间的致力于发展潜艇,苏联在解体前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庞大,战斗力最强的水下舰队(仅就数量上,苏联就拥有了比世界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出近一倍的核潜艇舰队)。 而且在质量上,尤其是号称水下杀手的攻击核潜艇和飞航导(巡航导弹)核潜艇,完全足以和当时,甚至现在的美国舰艇抗衡(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并没有飞航导弹核潜艇这一级别).
--
现在我们再回到航母这个问题上,如果,让我们来假设,苏联没有解体,那庞大的造舰计划得以实施的话,如果1143.7工程,那条装备了核反应堆,排水量80000吨的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得以建成服役,那又会是怎样一个情况呢? 
--
在这里提一下,乌扬诺夫斯克级(可以被看作是库兹涅佐夫级的放大改进版,传说还另有一级采用平直前甲板的更大的核动力航母存在,但没有确凿证据,在这里就不提了),是前苏联/俄罗斯目前可以证实存在的最大的一级航母,1988开始建造,装备有与库级相似的极具特色的雷达和强大的攻击性武备,尤其重要的是,它将装备有2套苏联自己研发的弹射器,以及雅克设计局研制的YAK-44,它是正意义上的舰载预警机,由于与美国的E-2系列鹰眼预警机十分相似,因此也曾被戏称为"鹰眼斯基",巧合的是,北约赋予它的代号也叫做鹰眼..此型飞机被认为已经十分成熟,但必须依靠弹射器才能起飞,因此,尽管已经十分成熟,却无法装备在库级航母上..因此,在乌级航母被取消后,就成了无土之木..十分可惜. 至于苏联自己研制的弹射器,也同样已经十分成熟,只待上舰了.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在库级航母上没有?可以改进的嘛!,原因是,这个弹射器构造十分特殊,非常昂贵,且目的性十分强--为的就是与预警机和满载起飞执行攻击任务的战斗机搭配使用.更加重要的是,苏联解体了,国家军事策略转变了,钱被通胀败光了,能拆的拆,能卖的也都卖了,所以一切都变得'没有必要'了..
--
与1143.7工程一同被取消的还有一大批很可能成为北约噩梦的舰艇建造计划,比如,数量达几十艘的1165.1巡洋舰工程,1143.7工程的后续舰,和更多的库级航母,等等等等...
--
可惜,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历史没有如果,现实无法假设.那只足以让北约辗转反侧的强大海军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了

最后,让我们看看乌扬诺夫斯克级的命运...原本计划建造两艘以上,该级首舰乌扬诺夫斯克号于1988年11月25日在位于乌克兰的Chernomorsky (原黑海-尼古拉揶夫)造船厂开始建造,1991年11月1日计划被取消,建造工作被无限期搁置,此时的建造进度已经接近下水,可惜已经无力回天.并于次年,1992年2月4日被开始执行拆毁工程....
--
总算写完了..靠..累死我也..也好,回忆一下,不然就忘了...补图两张
--
YAK-44舰载预警机

--


乌扬诺夫斯克级的线图,图中可以清晰看到位于3,4号出发位置的弹射器和预警机, 以及被大大加长的跃升式前甲板..十分有趣的是,就算拥有弹射器,它也与库级航母一样,在2号出发位置保留了用于满载起飞时加长滑跑距离一倍用的校准线,并一直延伸到了3号位置的挡流板处(库舰的延长线终止于6号直升机停机坪后方,且拥有一块独立挡流板)..因此,估计3号位置上比较宽的那块挡流板似乎是可以偏转一定角度并独立分片竖起的或者是还有第5块挡流板?我倾向于前者..有趣有趣..我是刚刚才留意到这个问题的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4-15 14:39 编辑 ]
45
发表于 2006-4-15 11: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4 23:34 发表


够不着啊
老毛子的战术就是硬突,所以舰艇的抗毁伤能力都比老美的强很多.........在空中掩护支援下,再怎么突到距离航母战斗群500KM左右还是有能力的.........
46
发表于 2006-4-15 1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blin 于 2006-4-15 02:10 发表
就算拥有弹射器


amblin
兄弟分析很对!
俄罗斯现在和美国西方世界没
有大的利益冲突
没有必要象以前那样军备竞赛,


弹射器技术是美国才有的

别的国家没有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法国"戴高乐"号弹射器

是和美国进口
47
发表于 2006-4-15 1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暗战 于 2006-4-14 23:46 发表
航空母舰非一般战舰可比,其造价之高往往令人咋舌,美国“小鹰”号常规航母当时造价为2.652亿美元,第一艘核航母“企业”号是4.5亿美元,最新的“里根”号耗资更高达40亿美元,所以美国对航母的安全格外重视。
...



乱摘的文章?

真不知道你弄这篇是什么意思
48
发表于 2006-4-15 14: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暗战 于 2006-4-15 12:17 发表


amblin
兄弟分析很对!
俄罗斯现在和美国西方世界没
有大的利益冲突
没有必要象以前那样军备竞赛,


纯数扯淡!俄罗斯现在在北约的包夹之下处境更加危险。叶利钦时代俄罗斯频频向美国示好,得到的却是“热脸贴上冷屁股”。不是没有必要,而是俄罗斯的经济状况不允许再搞军备竞争了!
49
发表于 2006-4-15 14: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暗战 于 2006-4-15 12:17 发表


amblin
兄弟分析很对!
俄罗斯现在和美国西方世界没
有大的利益冲突
没有必要象以前那样军备竞赛,


弹射器技术是美国才有的

别的国家没有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

法国"戴高乐"号弹射器
...


我的那个"没有必要了" 是讽刺意味的,并不是真的没有必要了.. 俄罗斯与美国,属于一个槽上栓两头犟驴, 永远都会有冲突,永远都会有争端的..
50
发表于 2006-4-15 14: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P--40 于 2006-4-14 19:13 发表

查了一下SU-33确实可以再挂载Kh41和4枚R-27+2枚R-73+翼尖吊仓的情况下升空作战,而挂载4枚R-77+4枚R-73+2枚R-27是在挂载一枚Kh-31"氪"(类似Kh41)时才能实现的挂载方式.
以下这段短片虽然是使用游戏拍摄的,但这款名为<LOCK ON>的俄罗斯游戏被称为全球最好的战斗机模拟软件之一,应该不会在挂载方式上出问题.http://www.lockonskins.co.uk/files/movies/3go/3GOmovie_en.wmv  


是在哪查的?鄙人研究军事十几年,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没见过SU33挂如此之多的弹药滑跃起飞的照片。还是那句话,SU-33主要的功能还是舰队防空。至于拿游戏举例子。。。  。。。


不管是蒸汽弹射还是核动力航母,还是固定翼预警机,老毛子的设想一个都没有实

现。反观美国,最新一代的CVN-21又在诺-格开工了。。。
51
发表于 2006-4-15 16: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SK精英 于 2006-4-15 14:41 发表


是在哪查的?鄙人研究军事十几年,恕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没见过SU33挂如此之多的弹药滑跃起飞的照片。还是那句话,SU-33主要的功能还是舰队防空。至于拿游戏举例子。。。  。。。


不管是蒸汽弹射还是核动 ...


您这要求有点高了,又要满载又要滑跃起飞,哈哈 以前倒是有一段录像,可惜电脑换了几茬,现在不知上哪了,刚翻了一下只找到了SU-33之间伙伴式空中加油和MIG 1-44试飞的录像..
52
发表于 2006-4-16 1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4 22:46 发表
前苏联到解体都没有研制成功蒸汽弹射器,何况投入实用?

拿游戏说事更加是笑话了。

Su系列的航电设备还没有天朝的航电好。

Link16数据链知道吗?网络中心战知道吗?五角大楼看得到什么东西,USN每条船都 ...

绿松石数据链知道吗?"隼"式反隐身有源相控阵雷达知道吗?俄式的联队之墙式的信息共享知道吗?俄罗斯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没有钱装备.
16号数据链的载体是中长波通讯,作用距离有多长?网络中心战?那只是梦想而已,无人预警机-控制指令舰-武库舰形式的网络舰队还没发展出来哪来的网络中心战?不要和毛子讨论网络中心战的问题,毛子的导弹都是通过数据链信息共享的,老美能做到吗?举出例子来啊!五角大楼确实可以把卫星上的信息传送给舰队,但美国的卫星都是泛用变轨间谍卫星,而毛子的是专用同步海洋监测卫星,信息获取效率不是一个等级上的,而且卫星-五角大楼-专家分析-确定事发地和自己在该地区的舰队-通信卫星-舰队的规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肯定比不上舰长直接调用当地卫星快吧!?
另外鹰眼的各个改型都只是加强信息处理速度,增加通信通道,雷达改进几乎是没有,可以说美国现役预警机差不多都是机械扫描雷达,电扫雷达预警机只有瑞典,以色列,中国有生产和装备.所以苏霍伊战斗机完全可以用经典战术回避美制预警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美国能生产弹射器?少说笑了,毛子能自己生产,而且蒸汽/电磁的都能,还是那句话没钱造大型航母所以没有装备而已.
53
发表于 2006-4-16 14:26 | 只看该作者
俄罗斯不是不会造,而是造出来后可靠性不行,所以它的弹射器下马了..........老毛子属于实用型,不太热衷跟时髦,呵呵........
54
发表于 2006-4-16 22:07 | 只看该作者
你还漏理解了一个意思,还有个意思是老毛子比较务实,不会采用不成熟可靠的技术...........属于实用型,不追求表面花里胡哨,人云亦云的东西.........
55
发表于 2006-4-17 02:20 | 只看该作者
哎..看来没有几个人看过我那个长篇...不是说了么,乌扬诺夫斯克级从一开始就敲定了要装备弹射器, 弹射器之所以没有上舰,就是因为准备装备它的乌扬诺夫斯克级下马了,取消了,拆毁了,你说弹射器装到哪去? 装到库兹涅佐夫上? 把滑跃甲板给拆掉? 顺便把发射井也换位置?? 或者干脆不要了?? 还是装到3号出发位置上? 别忘了,弹射器是有一条轨道和牵引钩的,库兹涅佐夫和 乌扬诺夫斯克级尺寸差多少??横在降落跑道上行么??把轨道改短?? 距离够么?  能随便加大压力来增加牵引力么???飞机起落架能承受的了么?????改装要耗资多少?? 需要多少时间???俄罗斯人那可怜的一点经费能吃的开???把那么唯一一条宝贝船拿来折腾??

没有装备难道就代表人家没有,不成熟,失败了么? 也太想当然了吧?
--
还是拭目以待看看印度人会怎么折腾好啦!~~~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4-17 02:30 编辑 ]
56
发表于 2006-4-17 13:35 | 只看该作者
HOHO,阿三,对他的生产技术是绝对............失望!对他的维护能力更是绝对............绝望!不过阿三的阿Q精神值得我们钦佩..........赞!
57
发表于 2006-4-17 15: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P--40 于 2006-4-16 12:09 发表

毛子能自己生产,而且蒸汽/电磁的都能,还是那句话没钱造大型航母所以没有装备而已.



恕在下愚钝,从没听说也没有看见过有资料显示老毛子有制造电磁弹射器的技术,倒是美国佬的CVN-78采用的是电磁弹射...
58
发表于 2006-4-17 16:19 | 只看该作者
电磁的那个很可能是美国人的臆测..
59
发表于 2006-4-17 16:2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为啥都抱着Kh-41呢...那玩意又大又重..我还是比较看好SS-N-27发展中的空射型和SS-N-19的空射型3M-51.....前者最重也不超过2300公斤, 后者更轻,空射型的重量才1600公斤... 这些可都是有分身术末段冲刺的...比KH-41要实用.............

左边的是3M-51,右边是3M-54E1(亚音速型)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4-17 16:30 编辑 ]
60
发表于 2006-4-17 16: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7 12:04 发表
印度的咖喱航母,^_^不知道几几年才能服役呢,高洱时刻府将军号交到印度人手里,不出2年就得回俄罗斯大修


没错,各尔神苛夫这笔生意俄国人绝对是赚大了(虽然舰体免费),自从上次锅炉爆炸后基本是条废船...对将来29K上舰后的战斗力也不敢恭维...
61
发表于 2006-4-17 16: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SK精英 于 2006-4-17 16:30 发表


没错,各尔神苛夫这笔生意俄国人绝对是赚大了(虽然舰体免费),自从上次锅炉爆炸后基本是条废船...对将来29K上舰后的战斗力也不敢恭维...


阿哈哈, 当年法国人不也是这么想的么, 舰体免费赠送,条件是电子设备和航空设备合同同都给他们...毛子的手法不算创新了..
62
发表于 2006-4-17 16:55 | 只看该作者
毛子要给咖喱王的那个MIG-29K, 此K非彼K也...一个是P 9.31,一个是P 9.41, 咖喱王这个的座舱已经基本上玻璃化了, 与MIG-29SMT类似,有2个彩色液晶MFD, 2个单色 LCD,  换了新雷达(N019MP? 现在说还太早),增大了机内载油量, 以及数字式FLY-BY-WIRE系统, 性能强了很多的...

如何?我觉得还不错..嘿嘿,那个MFD看来可以拿来看DVD了..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4-17 17:03 编辑 ]
63
发表于 2006-4-17 17:23 | 只看该作者
改一改,换一换,敲打敲打枪变炮~~~哇哈哈哈, MIG-29都快被老美玩烂了, 估计没啥大前途了呢..
64
发表于 2006-4-17 17: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7 17:22 发表
看看阿三家里的家当,就战斗机和战轰机来说MIG21 23(退役)27 29 SU7 SU22 SU30MKI,美洲虎,幻影2K系列,海鹞 还打算买幻影4K(法国人自己都不要)。可怜阿三的地勤和后勤系统的军官。


咱们当初不也差点走上了这条路子..好在刹车了.....虽然好象不是自愿的....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65
发表于 2006-4-17 19: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mblin 于 2006-4-17 16:55 发表
如何?我觉得还不错..嘿嘿,那个MFD看来可以拿来看DVD了..



但还是没偶们的枭龙04号好啊,呵呵







偶们枭龙已经是“一平三下”了,反观29K的座舱,已经过时鸟,没啥前途了。。。

[ 本帖最后由 KSK精英 于 2006-4-17 19:40 编辑 ]
66
发表于 2006-4-17 23: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7 17:59 发表
土共才不会上当呢,1个是中国人传统比较精明,2是买不起 3是一般就买个几十架然后仿制上千架出口

现在武器出口时一般都在合同中规定不得向第三方出口转手........
67
发表于 2006-4-18 01: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SK精英 于 2006-4-17 19:37 发表


但还是没偶们的枭龙04号好啊,呵呵





http:/ ...


感觉上发财4号在中国造成的效果还不如巴基斯坦,当初这套截图流到巴基斯坦军事论坛上的时候可真是张灯结彩,欢呼阵阵,掌声不断哪...
68
发表于 2006-4-18 18: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8 15:59 发表


这个和俺们看到在船台上的17X以及10号的模糊照片时的感受是一样的



上面那个只是枭龙的Glass Cockpit,更先进的J-10的座舱。。。呵呵大家自己想像吧
69
发表于 2006-4-19 13:38 | 只看该作者
嘿嘿,正好拿来看AV.........老美最喜欢看了.........
70
发表于 2006-4-19 18: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6 13:06 发表
真是笑话啊,毛子要是解决蒸汽弹射器问题还搞跃飞干什么?前苏联可不缺钱。

好像法国 英国 还是继续买E2 E3,按照欧洲人的精明,肯定去买先进的爱立眼和费而康了,怎么继续买机扫的啊?
看看苏俄战舰上的天线 ...

弹射有弹射的优点,滑跃有滑跃的好处,所以前苏联的最终设计型航母既有弹射器又有滑跃甲板.别拿第比斯级说事,那是常规动力的实验舰而已.
军售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英法必须要考虑政治因素和系统兼容性,预警机电扫强于机扫是不争的事实(法国要考虑舰上起飞,总不能先买C-2再安爱立眼吧!
毛子向来是大而功能全的平台(作战能力强)小而功能单一的系统(可靠性强),战术发展理念和美国不同,无所谓先进落后.
71
发表于 2006-4-19 1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wb 于 2006-4-19 11:33 发表
再怎么也超不过F35的大屏幕了


好象波音的X-32大嘴青蛙屏幕最清楚, 而且是两个宽屏的..看着多舒服..不用调成16:9模式浪费上下两条黑杠杠了... F35那个背投清晰度不够,看不了D-9,而且太扁,看着不舒服..哈哈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4-19 19:49 编辑 ]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