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元宝 于 2005-10-17 12:14 发表( _! m: T3 I* L" r* ]: }
这种事情时不时会发生一次的,我认真花了半个钟头把帖子看完了。& _6 l# T* Z) C, `2 O- Q6 m& p
我看完以后的感想,并不是“不招人妒是庸才”,而是在反省,我们论坛是否真的存在那么多问题?
5 b% Q6 o# s2 S3 K) C8 l: O7 B原则性的问题,我是不让步的,例如说,不要在 ... 7 j; h0 o# @# p
0 N. b$ {% B8 ^" ~' x$ E, M9 L
5 g: b, ~' ~( ]2 i1 X/ u+ J1 c' ^
此之美酒,彼之毒药。
5 [1 P8 P% M9 O+ g8 W* v W有些事情就是要栽个跟头才能体会,不亲身撞一下墙,永远也理解不了。0 R) o4 `& Y6 \ q5 ?* v
绿洲认为台湾产品明明就是垃圾,但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有那么开阔的眼光和便捷的渠道。: _3 `+ v0 `- ~. G& Q( B- |
就象小孩不被烫一下永远不知道不该摸火——虽然家长指着火苗对他说别碰别碰。 t4 {/ w$ G7 u4 L% m+ t1 ~
所以我觉得对于台湾产品这个问题上,并不是你指着前面有陷阱生拦着人家过去人家就会理解和感激,他们根本不知道陷阱是什么样子,也没承担过后果,不以为然也不足为奇。& i8 ]. H1 H/ L9 y: o2 n
而且拦得住一次,拦不住一生,最聪明的做法是让他吃个小亏,或者就是如元宝所说,有足够多的尸体挂在前面的路边。' L* H! R) p4 {* W* \& Q5 e& |3 @/ R
- k; N/ L- v1 p6 W0 t当然,这个是表象,我觉得深层的问题是C2已经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圈子。; s# S* ^7 J; |$ l" Z- A
许多论坛稳定发展一段时间都会有这种趋势,许多用户超越了单纯网友的关系,变成了真正的好朋友。" i ^0 n- m2 c, w& J. S0 z
他们之间关系非常亲密,气氛非常融洽,但同时也开始有意无意的排外。
6 q6 o, Y! c. H/ X8 b他们之间有各式各样的默契,有很多回忆和新人并不了解的典故,这种老朋友形成的圈子通常有自闭性,新人很难融入这个圈子。
! \, K! O u5 ~ o- |; ]5 C( _元宝认为是斑竹过于严厉,我倒认为不是执行风格的问题,而是论坛的发展方向问题,是要获取更大的影响力,还是要享受更单纯更私人的乐趣?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共识,下面的问题自然也就好办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