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T:一个曾经是流浪汉的国家葬礼

[复制链接]
查看: 927|回复: 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的深冬某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地。一个普通的人家,主人是伊丽莎.威维尔。
! M: ?* {; C1 U. S1 d电话铃声突然响起。伊丽莎看了一眼,有些迟疑,是一个没有见过的外地号码。3 ]0 E8 a) d. i/ V  o, J
虽然有些犹豫,她还是拿起了电话,电话那边是一个陌生年轻男子的声音。2 w0 I6 k! s2 O8 z( ]$ E& o3 w4 \; g
“我是海军少尉甘布瑞,可以和伊丽莎;威维尔女士讲话吗?”" U* g$ d9 ]# e7 D& L
“我就是,有什么我可以做的吗?”0 `, x/ q* w( t1 e; h
“我想知道你是否认识一个名叫雷蒙德;威维尔的人。我是根据电话名册找到你的联系方式,我正在试图联络宾夕法尼亚州里的每一个姓威维尔的人。”
( t( o! R; w7 t6 y1 Z. e“雷蒙德…,我父亲的名字就是雷蒙德,但我们已经有10年未曾见面了。” 伊丽莎有些惊讶。“他出了什么事情吗?”4 w' I/ U2 S  U- h
海军少尉有些激动了,在询问了另外一些情况之后,他内心里的直觉已经基本上确认了,在电话里和他通话的,应该就是雷蒙德的女儿。
- s/ l, J0 O: C% g& I3 [时间过得很快。$ G% W. ^* R; K& `/ A4 W5 c2 m
2010年的1月22日,在位于特区华盛顿近郊的阿灵顿国家公墓,在一系列庄严的鸣枪、鸣号、礼兵列队等仪式之后,身着深蓝色海军礼服的少尉甘布瑞,按照惯例,左膝着地,代表美国总统和国家双手向伊丽莎;威维尔奉上了一面国旗。
: I0 C- e2 T# R+ O此时此刻已经被安放在阿灵顿国家公墓里的逝者,是一个名叫雷蒙德;威维尔的退伍老兵,确切的说,一个61岁的流浪汉。7 R) V# n$ Y' Z' c
能够安葬在阿灵顿国家公墓,是国家对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美国现役军人和获得过荣誉的退伍军人身后的一种崇高荣誉褒奖。从1864年设立以来,已经安葬了超过30万名牺牲和过世的军人4 v: s, k- B7 ~' s0 I
雷蒙德;威维尔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 p  o2 d9 I6 d# ?& W$ y
他太平凡了。
" w: a! h+ @) ]& C他曾经在军中服役,但一天仗也没有打过,在军队中也没有留下任何荣誉记录。
7 i; R, x; w9 Y  ~0 O% X% s退伍以后,他四海为家,带着一家人从南到北,居无定所。7 O9 s% I4 n% N8 v
他做过机械师,焊接工,后来开始酗酒,最后家庭破裂,妻子带着5个子女离他而去,自己流落街头多年。2 n; t9 q0 m# @& j' ]) u9 b$ Y
到了61岁的时候,他终于下决心戒除酒瘾,并找到了一份焊接工的职位。
: F# t  i- K+ \% C% h1 u: c
然而就在他准备重新开始人生的时候,一场火灾发生在了他居住的集体寄宿公寓。- w7 }5 g, i% t; F/ C& j
他前后往返救出了5个人,自己却因吸入了大量的烟尘,最终没能从火场中活着出来。
% f, m* o% P) p小人物也有伟大的时候。* o! Y! n( X, g* ?+ G. o3 B' Z# E
由于没有亲人,正当他的遗体要被作为无主处理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的一名义工感觉到了良心的不安,一个好人不应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于是这名义工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海军少尉甘布瑞。0 \' L; `# u  g' Q) S& x3 X6 b
甘布瑞开始了寻找雷蒙德的亲人,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家人到底在哪里。利用极为有限的线索,他开始寻找每一个威维尔,直到最后找到了伊丽莎;威维尔。! {5 w; |/ |- K! E4 I
“那是我一生中接到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电话”,伊丽莎后来说。“我们所有的人都为他的改变和作为而骄傲”。10多年前,她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和家庭的灾难。( p" h4 X4 ^9 U, q7 P/ i
经过甘布瑞的前后一番忙碌,雷蒙德以殊荣老兵的身份,被接纳安葬在了阿灵顿国家公墓,享有了全程的军礼安葬仪式,国旗、7名水兵列队仪仗、鸣枪、号手鸣号。8 F; N4 G$ Y1 o0 W0 f) c' ^
阿灵顿国家公墓里,安葬着很多的大人物,总统,将军,**官。而雷蒙德只是一个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人物,流落街头多年,直到61岁时,才再一次找到一份工作。0 q8 n/ l4 C, o+ }, [
对那名义工和海军少尉甘布瑞来说,帮助安葬一个一无所有的老流浪汉,能有任何利益可图吗?当然没有。然而在他们所作所为的背后,是个人的良心,是社会对做出牺牲者的敬意,是对人格不分高低贵贱的尊重,更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都应该倡导的道德修养。在雷蒙德流落街头的时候,义工曾经邀请他到自己家里过圣诞节,后来还邀请他参加了自己的婚礼。7 e( V  N) x: v7 p4 p# f# G
对一个已经故去的人,无论什么样的追思仪式,他都已经看不到也听不到了。然而追思仪式却是人类社会传统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方面,追思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更重要的,是向世间活着的人,表达和传递一个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中的社会,所彰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 F9 J, ^0 E4 R& ~+ J) A0 z2 r0 n当一个还不明世事的小孩子,看到这一切,他也许会问,“死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礼遇”?同时,他也一定会感受到现场的庄严肃穆,这是一个国家在向曾经做出贡献和牺牲者致以崇高的敬意。美国军中的座右铭,“没有人会被落在后面”,雷蒙德对别人做到了。那么他自己也不应该被落下。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是这样,对善良和美德的敬仰,在悄无声息中被构建起来,在一代一代人中辈辈承传。# o% f& ]& o' R7 d1 @: J
难道不是吗?. F" O/ ]1 y! `% a
然而当南京的法官判决,没有撞到人,却去扶起伤者,是不合常理的;当上海的交通行政官员,质问提出反驳的市民,别人的紧急情况关你什么事;当荆江水里泡着的救人遇难者的尸体,一只手被绑在船舷上,打捞者挟尸索价的时候,我实在不知道,如何去告诉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对于道德不遗余力地进行湮灭,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社会,我们还能相信些什么,明天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2 b4 q) |/ }# U8 [- D* M/ ~9 a

  U2 e) u  l! h: z5 Y
# V8 L2 [) m* F4 V! [! A# C: J1 F. {
  g& T* N$ e' r9 I2 `  u# Q  G(插图为美联社配发的雷蒙德;威维尔葬礼新闻图片)/ v! t9 V) e- R
% Z0 E' e  u7 H8 B/ f" _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10-2-2 12:06 | 只看该作者
怎么说呢,这个61岁的流浪汉真的是个英雄。。他的儿女会为他感到骄傲的. d9 o/ d7 ?( Q, v
PS~还好这贴发在C2
8 Q9 ?' Q) o9 w4 v# E7 C发其他地方估计各种愤青会直接吵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2-2 12:06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那段话也是转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2-2 13:59 | 只看该作者
偶希望看到MJ的回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2-2 14: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落后的是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2-2 14:37 | 只看该作者
受伤的是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2-2 14:52 | 只看该作者
英文的姓氏应该是 Raymond Weaver 还是 Vevie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2-2 15:14 | 只看该作者
偶希望看到MJ的回帖
8 {/ E/ J" R0 s/ {8 b余骏 发表于 2010-2-2 13:59

6 h/ y! j; N6 e0 x
1 D3 Y5 ?+ D% |0 x! i请问MJ是马加爵的缩写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5:1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那段话也是转的吗?
0 x/ l9 T) n0 k; M) d6 c钢柔仔 发表于 2010-2-2 12:06
! I3 _+ _* X* D" _
& P  v& P3 k  k) h
全是ZT,本人未加过酱油,有啥不和谐的与本人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2-2 17:0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还是教育出了问题。。还有就是缺乏信仰。。5 b- s' Y7 u4 S# Y* s; K5 H; p
最近在看马丁路德金的自传,信仰这个东西真是伟大得可以改变世界啊。
% x  L8 q+ c& H* L* e+ W  D' E# L$ G完整的生命是有长度广度高度,大多数中国人的生命真是太不完整了,甚至是扭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0-2-2 18:01 | 只看该作者
Semper Fidelis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0-2-2 18:44 | 只看该作者
请问MJ是马加爵的缩写吗?
$ m( x0 f4 O: M7 B: ^jason-lee 发表于 2010-2-2 15:14
: E3 T: _' W; K2 A! r  F
回大人的话。MJ是指论坛的:mj6308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0-2-2 1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大人的话。MJ是指论坛的:mj630829; H5 |& {6 n) `; Q
余骏 发表于 2010-2-2 18:44
' ^) F% b  s: p" a/ L" ^
7 C8 i; @) y: w: o& m: S
哦,这篇是他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0-2-2 20:05 | 只看该作者
哦,这篇是他写的?* c6 A7 Y& x8 x7 y
jason-lee 发表于 2010-2-2 19:12
看4楼的回复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0-2-2 20:11 | 只看该作者
哎。。感觉很庄严。。。。不知道为什么 我一直觉得。。。算了不说了 5 p9 D% j: L# W; \

3 S( P: d/ g0 d1 _: B中国啊。。。拜金主义已经快完全替代了良知和良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0-2-2 23:1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合格的社会最起码(骑马)应该是个良善的社会,现在连骑驴都不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0-2-2 23:1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我们是有着5千年的文化历史的礼仪之邦,而人家只是三百年不到的文化历史的移民国家,但区别就在这里,我去过USA,也受过许多当地人的帮助,我可以说是质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0-2-3 01:07 | 只看该作者
五美分与五毛党出没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0-2-3 01:12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愿意做英雄
/ D- O- {+ j( T3 P只是时世在造就英雄(可以不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0-2-3 17:10 | 只看该作者
MJ貌似是香港人士?其经常就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通常篇幅较长且用红字,语言文明,态度认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0-2-3 17:35 | 只看该作者
写这篇文章的人,平时有看报纸电视吗?难道不知道见义勇为英雄的待遇?当然,可以说那是官府的喉舌,是假的!也可以把没受到公正待遇的英雄的例子写出来……但是,有就是有!而且,这个流浪汉的遭遇,不也很讽刺吗?退役老兵,成为流浪汉,大家一点也不觉得奇怪,简直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了!?救了数人,放在哪里,都能获得相当高的待遇,怎么获得军方高级别的丧礼,大家就又奇怪了呢?
1 V. h0 D# ^+ L: a0 }6 m3 B" z  L. ]6 M/ T6 b  Z: K
八宝山里面,也不乏见义勇为牺牲的平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0-2-4 13: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j630829 于 2010-2-4 16:26 编辑
) m3 ]% H0 `& h8 `. m% }7 z
7 o  b9 w/ a2 v' }5 ]" N3 k4 xMJ的回覆很简单,好一个牛头不对马嘴的日记文!为何MJ会如此说呢?因为既然要使用对照法撰文,那麽怎麽会用军人与社会上的刑事案件来对比呢?除了日记式的撰文法,在本文中实在找不到任何中国文法的正确观念!
$ O  e7 @7 h" u( P! H5 m) ]  r9 \' G( G% b
; {$ F2 C) e; z! T8 ?- E
3 f8 k; e8 C1 H
         在海峡的彼端,某一天的早上,MJ打开电视,看了了灵车後门缓缓打开,坚守岗位,尽忠职守的   八位英雄遗体回家了!当熟悉的同事站列两旁,口中喊着:战友们,我们到家了!您有什麽感想?MJ不知道,但MJ看到了这一幕................那麽您仍然坚持在尊重死者的部分我中国不如美国?MJ无话可说了!
* j/ q- Q' t# T1 S0 \6 O9 h7 s3 {
6 \7 u2 J  }  Z% n& M- N
, s/ ~3 p& ~! s! E
6 e% Z- C0 s1 n& |         至於第二段,从没有人因该落在後面,突然转换到对於时局的不满,这个落差真的太大了!而其中第一个举例MJ讨论过了,这里就不累述了,第二个因为不了解前因後果,所以不敢妄言,但第三个案例,MJ只有一句话想问:那几个无良船夫,而今安好乎?
5 [" B: e, w+ Z# ^2 J4 k$ U! x4 U) l; u3 ]; P4 o* i

$ m% Y1 P6 Z: K3 V         要怎麽告诉小孩我们该相信什麽?未来又在哪里?倒不如说我们这一代要带给未来的小孩什麽?我们的价值观到底要建立在哪里?宣扬法制的观念,倡导良善的出发点。这样是否比较有意义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0-2-4 13:27 | 只看该作者
20# freewarcraft 5 y) [5 M9 E# {3 o' K
6 H8 q0 h: q+ p( i  W- U' Z
; G. h! Y% ]; w% O8 l3 Q3 A, X
谢谢您对MJ的讲评,但MJ是祖籍上海,现在旅居TW的同胞,很高兴认识您。
# F$ |" ~# ~' G! g2 Y/ b' |9 u7 W" f

  _, R1 N  b6 c3 h        红字的部分,通常为MJ为了加重语气与加深读者印象的方法,论坛资源十分宝贵,所以通常MJ发文时,一定希望说明清楚,甚至前後修改数次也是常有的事情,篇幅较长,还请您多多包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0-2-4 15:54 | 只看该作者
雷蒙德获得国葬,是因为他救了5个人,但是文章里是怎么表述的?
' {. t8 F6 }( V+ e/ J“由于没有亲人,正当他的遗体要被作为无主处理的时候,曾经帮助过他的一名义工感觉到了良心的不安,一个好人不应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离开。”* R. i8 Q% |0 X
在没有人关注的情况下,这个救了5个人的英雄,依然是“无主处理”,也没有电视台、报社来报道一下,政府也不打算追认个什么头衔……% O( C# @, `# V4 V
在后面,雷蒙德得到应有的荣誉,文章又是怎么说呢?' E! `; u% Y& u& {/ F
“阿灵顿国家公墓里,安葬着很多的大人物,总统,将军,**官。而雷蒙德只是一个渺小的不能再渺小的人物,流落街头多年,直到61岁时,才再一次找到一份工作。! ”. d8 ?( \7 n: e) I' h
然后借小孩子的视觉:“死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礼遇”……
* V3 Y0 b3 M' K" g& d好煽情,直接就把救了5个人的功绩忽略了,用阿灵顿的地位来反衬雷蒙德的“渺小”,从而得出“一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就是这样,对善良和美德的敬仰,在悄无声息中被构建起来,在一代一代人中辈辈承传。 ”这样的完美的4 h1 R2 K2 j% b3 p/ g+ Y7 K" Q
结论……仿佛是这个社会的道德体系,才可以把一个渺小的流浪汉提升到与总统,将军并列的待遇……
* q; u2 R( B, Z6 ~' f; d' l4 X
7 A" {/ r; \9 f# R6 X  R. K真的非常普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0-2-4 16:27 | 只看该作者
阿林吨不是军墓么% x/ s+ g9 W/ D6 p* X
怎么连见义勇为的都可以进去了?
3 C; B3 u3 ^2 |7 S1 G) F难道只是前军人身份都可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0-2-4 18:29 | 只看该作者
特例啊,表彰见义勇为不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0-2-4 21:12 | 只看该作者
特例啊,表彰见义勇为不行吗?
7 ~% h0 d$ y, x0 v% Tjam 发表于 2010-2-4 18:29

# A! P& w7 C" t8 _- L" ~9 y$ X2 @8 S; }( h5 d
在天朝,特例太多了就不觉得奇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0-2-5 11:52 | 只看该作者
不发表意见。反正看过阿甘。兰博。生于12月4日《名字可能有问题》等电影。感觉退伍军人也不一定就那么好。。。看来欧美也喜欢宣传私下里一定会有人经常问候美国政府各个官员的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0-2-5 17:28 | 只看该作者
LS的 是生逢7月4日
7 n6 a* O5 S: I1 i% h3 H3 N, p1 l$ A" f# {: A1 q: U
话说回来 南山老虎吃人 北山老虎就不吃人了?  吃相不同而已
2 q: U! I, [0 Y3 v$ g# Z
3 A- [/ l+ f9 ?' [2 L; T! |反正这段文字 不是国内5美分党造的 就是美国5毛发的, I* A2 M% b* K( e! z. q! p' A
/ A$ ~/ p, |" q+ Y8 E2 d8 v: G
一切与我无关 我是准备下地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