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辩论大会第一期(喜欢辩论的都可参加)(之前抬杠那个事是我理解有偏差现在已经纠正)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ksc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2:44 | 只看该作者
我在说明下,我今天真的喝的有点大外面有野鸡我绷不住了我先逮野鸡去了,有话咱明儿在细聊,我现在头疼上下头都疼,我先歇着去了,哥几个失陪了先(老切~~~~机会啊,中尉可能变中校了啊,我看好你,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9-10-1 2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09-10-2 00:36 编辑
2 E; X9 w# }9 ^5 z- e: a1 \
' N- n0 _2 r4 M) I% a! W抬杠在现代汉语里的意思是:对人不对事,对方说的不论对错都要反对,没理辩三分。
5 O5 w3 ~9 c4 U! V
% F5 M3 s1 D8 h# @$ k/ k& L. i对袁这种授课风格,总结一下我的看法:5 r( D! F5 \1 g' Q0 d  M2 j6 Q; \
1.粗俗不等于通俗,贫嘴不等于诙谐幽默。
7 j3 O" S8 j0 L8 A一个人有自己的风格,就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仅此而已。
* Z( S2 H8 a3 V' D
8 @; }4 ]' l5 |4 I2.教书是个严肃的事,严肃授课不一定就枯燥。
4 i0 d4 K2 a3 b/ n- c- K  O  [历史老师真正理解历史、学识渊博的话,可以把一个历史时期或事件的环境、诱因、过程、影响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理解这段历史而不是死记硬背关键词。
+ l  u1 C4 y: b# h; S& R. n" k" G用历史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而不是搞笑的措辞。
0 b% X' s1 A# h$ L* @4 G
( j" Y7 d7 R5 H' ~3.中国现阶段还是应试教育,高中以前的教育都是为此服务的,
$ q& E8 P" R3 v8 X, a因此中学历史单纯的针对考试就好,学习内容也以主流历史观为主,没必要加入个人观点。
+ m: T& }: e! r! |不然就算你学得再深,考试写上非主流的答案也会不及格。
8 e) A! l8 i% p' h9 H+ K" T喜欢历史的学生自然会自己挖掘学习,然后到了大学再继续深入研究历史。
' H3 E9 X) S. Z+ d3 v0 f( w9 @6 H1 P在大学学历史自由度就高了,甚至你拿不出与众不同的论文都不好毕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 23: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10-2 00:36 编辑
* a! B1 \8 Q0 F" E$ L" ?8 Y* C/ R, i7 a! B* u! u+ R! i
野鸡没得到,还差点摔个大马趴,一下那都不疼了酒也醒了不少。
( @7 T* |3 t% ?& B, d- G$ P. I绿洲同学说的在理我同意,我认为这个道理跟我的意思不矛盾之前已经说过几遍了。  T: F- U2 O6 S+ v4 G6 Q* u
但这个袁老师教课有啥联系吗?3 V9 w( C$ k* s' j; J

* N% X5 Q" p2 l) B, I我刚刚与一位中学语文老师(我一哥们)交流了下抬杠这事看来是我理解的有偏差,抬杠这事吧的确是绿洲同学说的那意思。我这还搜了下这个解释的很全面。8 i6 }& I6 U4 f; j3 p8 a4 i

1 V# K$ @& P) D6 U. U, c3 T( ihttp://bbs.e21.cn/simple/?t319336.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9-10-2 00:06 | 只看该作者
绿大的意思是 袁老师讲课 跟别的老师不一样 但这个讲得不一样跟讲得好 差了十万八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9-10-2 00:45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思呢 就是一个历史老师要是想把课讲好 他完全不用象袁老师这样讲评书
: R2 }7 n" E) Z; M+ ~: M0 ?5 S
/ Y+ w3 u5 i- t2 H) j6 M1 e远的不说 抗美援朝那节课 就有更好的讲法.% O* o, ^6 z2 ]1 C8 l) o
初级的讲法这样的老师常见 学生们会觉得这个老师比一般老师讲的更有趣 更"有料")" p8 M/ l: {( y: y7 A: T  P
围绕教学大纲授课 同时抛出一些教材里没有 但学生会感兴趣的细节 引导学生的注意力
9 t5 h' `1 e4 P9 a$ P$ w9 u8 y比如当时我军跟对方的装备差异 双方态势 某些战斗细节 等等等等
4 |4 Y3 N8 ]8 e6 D/ n! r让学生通过这些细节 对当时的历史产生兴趣.8 y. f' p: L( S* l+ Z) p8 D
但这些细节应该经过仔细考证和推敲,并且与当前教材所构筑的历史观不冲突.换句话说,不能象袁老师
. U8 c4 ?* L7 M! I7 o) }! k那样,当说评书一样,随便张口就说.
4 M0 X0 q: G9 u6 |相反,应该培养学生们严谨的习惯.比如列举细节时,就可以以学生熟悉的影视作品等作为反面教材,让大家知道AK党随便穿越到韩战是多么囧的事.也可以以史议今,结合韩战南韩军队的表现,让大家知道现在北棒毁我烈士陵园抹杀志愿军存在,南韩天天YY全宇宙制霸斯密达,又是多么囧+ p8 {4 e  @1 h- c6 @
3 R( T1 w) y& p* s, x3 b% r0 D- {. ~6 V
中级的讲法:(这样的老师比较牛X 学生会在上课之前就猜测 今天这牛人准备讲啥捏......)
- l/ S/ P4 s" y, ]. A+ K8 K, |& C/ n4 |1 e; Z7 [! ^
直接抛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翻阅课本以及其他资料,; s; s0 I( D. k
在授课的同时,鼓励学生自我思考,探询真相.' }% \, X* }" Q7 z. A' l  }

# P" U# V7 L% L5 W比如:
* p' g" r0 W! I9 r3 c, a问题1:抗美援朝战争,作战的力量,到底有几方?分别是什么军队?
2 d1 A3 u* j- z$ H# x5 k0 W: _问题2:为什么我们的军队,要称作"志愿军",而不是"解放军"?为什么对方的军队,被称作"联合国军"?( i- J) J3 S+ Q5 f1 h' O
问题3:当时作战双方,谁的装备更好,谁的战斗力更强?
! F6 D9 w% T6 D# b+ S: t* y问题4:我们几十万人的军队,为什么会"志愿"去国外对抗世界最强的军队?我们的"志愿军",又为什么能赢,如何赢的呢?- O6 a. k& W( j

1 Z( N% r; Z2 I( t* L基本上从发问开始 学生讲一半 老师引导一半 该懂的就都懂了7 \# T$ f8 b' I. Q
7 m% e: W1 C( S+ ~
高级的讲法:(这样的老师 其实应该是学者了 他教过一年的高中生 也会有相当的水准)
: E! j  `3 w  \0 c% t# C# \一个星期之前告知大家,X月X日,要讨论有关朝鲜战争的问题,题目是"谁赢得了朝鲜战争"
3 |1 }* ?- S0 F( X; f  \& ~; m同时附上相关的参考书目若干 影视资料若干 网址若干2 Y4 N  \5 _( I1 }
之后一个星期内 每次历史课 大家分小组讨论 课后自己查自己感兴趣的相关资料 为下次讨论作准备" k9 D# Q# |' v6 Q2 |
X月X日 各小组组长上台辩论 发表本组观点
# k8 }, r" g& N3 a1 a( t之后老师点评. O9 p* Y3 F+ f2 B) x1 f

& [& Y1 \8 J& a/ {1 I% s) _) K4 s这样的学生 自然会从各种渠道搜集信息 全方面地了解相关历史 并且学会分辨各种渠道来源的不足和错漏 以及相互抵触的地方 从而掌握辨证的治史观 同时对他们热烈讨论过的朝鲜战争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0:4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末三同学说的这个意思,那我更无话说了,白菜罗卜各有所爱吗这个不能强人所难,但有一点要明白,这也跟着次辩论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啊,现在的问题是他这样讲课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 u4 l/ i& R5 D- R: g
; T; P! \# t$ V; k9 E
我说不错这形式应该推广下,理由不说了,说的我都想抽袁腾飞了。(前面已经讲的我都烦了)
/ \- Z% Q$ R! A% Z$ ?, v( u) C" \7 u. n: H. B5 T
如果说他的这种形式不好,会误人子弟不值得推广,也没问题,但给个理由,不是道理是理由也就是说要有不好不值得推荐的真凭实据,如果有也的确是那样我承认这次辩论我输了,是我看待这个问题不够成熟不够为求甚解以个人好恶而盲目推崇。上学就应该有个上学的样老师讲课也应该有个讲课的样学生听不听是他们自己的事你管的着吗,你就应该按一个有职业操守的老师那样认真教学,治学这事对他来说也有点强人所难,他只是一个教师政策面的事他还真没啥发言权。5 J  R* X2 i" v
! C& l) e6 i5 i4 G' O6 Q
我其实也挺着急的真的快给我个理由我要从善如流啊!!!!+ S9 |! O) S5 |+ Q  I; v5 |3 |
以个人好恶来判断一个事物往往是不太科学也不够严谨的。我要真理!!!快!我好困啊!你们不能看我这样放任自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0: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10-2 01:01 编辑 2 j. n: p* o0 ^
4 h& r/ L0 g8 r7 {% K7 Y2 s2 K/ f
我上面那个贴是是真对末同学84楼的回复。
  Q$ E2 ?, z# E5 U' t- B9 e' o
1 y9 `9 @/ {6 K$ a  T- l末同学85楼的提议我赞同以前大学时的确经常有老师用第3种方式上课就是这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般是半天。但我们很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9-10-2 00:58 | 只看该作者
K哥觉得我上面说的那三种讲法 跟袁老师比如何?, h0 h( `/ Q+ M% ~: o
如果跟袁老师讲的比 差得多 学生不会感兴趣 或者根本不可行
* o( Z+ v# R1 V+ H6 A% g那我没办法证明袁老师不对.所以就没办法证明拿板砖拍他是对的.; u$ N$ n' p5 J. \- \% m
+ e" i8 M1 @6 |4 Q/ z, k
但是如果我上面说的三种讲法 有比袁老师讲的好 学生会更感兴趣 或者会同样感兴趣的话,6 f8 i4 K  P. J# ^
也只证明袁老师讲得还不够好,还不能证明袁老师不对,所以还是没办法说拿板砖拍他是合理合法的.
: e+ P4 g) z& O7 |) H4 o4 Z- i: o! \) d+ c5 ~
但是,如果K哥认同我上面说的讲法 其中任何一点的话 我可以继续 再来一步一步证明 袁老师真不该这样讲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9-10-2 01:10 | 只看该作者
末同学有些钻牛角尖儿了
/ B: U- b- e; d" _6 M# _其实针对老K这论题,大可不必提出你的那个上中下驷,关系不大
. B6 X/ g4 L0 P9 w4 I0 O0 d现在老K挠头的问题是老袁的教学方法究竟好还是不好,就象法庭上对方律师问你Y认罪不认罪,你只需要回答YES OR NO就可以了,而不是提出认罪的三种方法或者甚至拉着对方律师来次案例重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10-2 01:37 编辑 4 C) P: [( K+ v: q0 ?$ ]) c( B
5 Y' N$ r% V) `) v6 R! J  a( I
我同意,真的。
. j$ N8 m! k" N* \8 x# u, t! ]3 N) i# P
真TM的痛苦啊!!!不是兄弟们让我痛苦是网速,我这个回答是针对末三的,结果被居士插队了!!!意思自然是满拧了!!
* ]2 M9 |. F' X/ Y4 [) m* i) [0 W$ V# p2 T
末三我同意你的那个论述,请继续。6 F6 S/ p1 J5 D
8 v& V/ P' K- ~5 I3 B
另:居士我现在需要的是证据!不过下面绿洲说啦他的意见,我也不知可否了。
* f4 X" _# }* s( r; E2 h  z' U1 t& ]6 d  r+ Y" P& z6 Q4 k  p) ]/ X
那飙车举个例子啊,可能不太贴切但大概意思是这样,两车准备赛一下,我说红的那个能赢因为。。。。。(从我的理解与车的性能配置等等说了一推,绿洲能听完后遥遥头,不对,这车不成,我说为什么啊??绿洲说这车不好看,漆太薄红的也不均匀,总之看起来不成。我只能。。。呃。。。没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9-10-2 0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09-10-2 01:29 编辑 , p- E9 i2 x8 A4 O
如果是末三同学说的这个意思,那我更无话说了,白菜罗卜各有所爱吗这个不能强人所难,但有一点要明白,这也跟着次辩论的内容没有太大关系啊,现在的问题是他这样讲课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 z3 g! e7 e% L( A  ^6 ~

" o; M2 l. ~# n7 b3 k# X+ ^我说不错这形式应该推广 ...+ F) Y1 S/ r& s$ \4 p. W" J* I
ksc 发表于 2009-10-2 00:49
8 s0 F4 t" e. ?/ ^6 K" q5 V
我们没要求老K您改变初衷,您喜欢袁就喜欢,这是个人口味不同,没有任何问题。% q0 v! j9 m* b. B/ p+ ^; ^0 U
但说袁的风格是创新、是改革,要加以褒扬和推广,那就不对了。3 W1 i# l2 z* G# d! J

8 }$ d" w- a. i1 G+ C, a您要求举出袁不好的证据,我没法说他哪句话哪个词是错的,但可以说说我讨厌他的风格的理由。3 n4 B! |) z" {  i
1.他上课的举止神态给人感觉吊儿郎当、形同儿戏。语气措辞类似东北小品,装土装俗、夸张做作。/ D, s- X, M- x/ p% |
因此他的课给我第一印像就是很恶心很厌恶。4 a  p( v  H* f! J" V- C# d
' Y1 f# H+ M8 N% m: e
2.废话太多,搞笑的那些话基本都是。半小时能讲完的内容他要讲一小时。
4 _" e5 J$ G+ v  l6 w7 z  A
- \* f' _6 ?8 x% M3 X5 J3.对一些历史的评语加入太多个人感情色彩,不够客观。例如贬明褒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9-10-2 01:21 | 只看该作者
呃 这个.......中校的星星在闪耀~~~~~~/ r; U1 f+ _* @6 ?0 h3 r" y
偶也曾经是中校啊 5555555: `* g- B. q1 s& D7 N3 {5 ^1 F  A
: ^+ m& [+ U% V6 y
言归正传
3 [- y+ |  e/ k& U6 aK哥现在挠头的是 袁老师这样的讲课方式 到底好 还是不好  ~1 `" Y% J; a( E

' G, ?4 Y# G$ p我的方法 是先证明 有比袁老师这样的讲课方式 更好的方法
, _( k% ~$ l! a6 N& ]) n# W3 p+ O# m. Y7 z: W
再来证明 袁老师这样讲课 其实不好! d' W# H! P6 \0 [+ ?8 G; _" H

2 o& e. ?& G3 r& u- W5 A2 |为什么要这样呢?
2 ?) a& X/ g0 M# h" @2 l因为K哥的逻辑里面 有个隐含推定:
  B/ I3 c3 Q3 [, ?( T袁老师这样讲课 就算有不严谨的地方 可能会不好 但能吸引学生兴趣 这个是好的 所以利弊衡量 取其大者.% w! ^9 H# ?8 e7 y
K哥的意思 是袁老师这样讲课 利大于弊.4 R, {4 ?( p% j( y0 U3 ~

: p9 G( k0 ?7 {* Q" V1 s% L2 ^5 }而我举上面的例子,就是先弄清楚,想吸引学生兴趣,是不是一定要这样不严谨,一定要有说书的弊端.- D2 I" W& U: w! D5 Q9 ?( i
有没有可能,不说书,也让学生感兴趣,甚至更感兴趣.8 T$ \' V/ y( @, }2 V* F; P. W

) M, R* p* O6 M& q7 y9 r9 }再来讨论,袁老师这样讲课,到底对学生有什么坏处,就很好取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9-10-2 01:40 | 只看该作者
老末你这种举例方式应该是不合适的,起码在老K的这个论题里是不合适的) X9 d& W! H) n9 p5 h$ j
最大的问题是你这几种方法没问题不代表袁某人的方法有问题,因为说到教学方法,不存在非对即错,也不存在绝对标准
5 a3 t* w* j" w$ D' u) N也就是说无论你举出多少种比袁某人教学好N倍的教学方法,也只能说这N种方法比袁的更好,而不能说袁的不好。。。。。
6 ~6 U; [& I/ a/ y( N# C& F因此你还是没能击中老K的死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9-10-2 01:51 | 只看该作者
居士说的很对
; A5 z4 L2 H- V% W( u% }' p' E  s2 b; `) G" [6 H8 U% c
我这几种方法没问题不代表袁某人的方法有问题,因为说到教学方法,不存在非对即错,也不存在绝对标准
( G8 [6 @7 h% R' P5 y
7 e  v0 q& V! s$ s8 h但做手术 要先保定(就是把丫捆结实了) 剃毛 麻醉 最后才下刀  i" F$ Q! H0 l3 s% J$ K9 r

" Z2 q5 D7 K: i  D讨论问题也是一样 先把旁支末节弄清楚了 离实质问题就不远了
+ m; i, K% d* c' o2 _. E, U' j9 l9 e5 z3 ]: \( x& K
刚才证明了有比袁老师好的方法 那我们再看看袁老师这样讲课的问题在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9-10-2 02:24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 历史 跟其他地理数学物理等等学科 有很大的区别
2 y0 y# l# s, ]# y3 i0 o7 `* L/ H4 l8 K( X& _' _! l
历史是不可重复 也无法重演 而只能回溯的 知识体系' K, N8 ], c/ m& k+ Q1 ^
# R9 G: ^$ j% b+ Q
而且 历史 是我们通过各种手段 围绕着真正发生的事实 来不停地推敲 猜测 印证 之后得到的"最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 j* F8 B( _/ ~& f! ]% W- F# b. z) g6 T
因此 由于观察者的视角不同 所掌握的信息不同 渠道不同 其所了解到的"历史" 也往往会完全不同
" Q' R. O7 x7 G
9 I! ?$ O1 B7 v$ T0 v, X但是 不能因为这样"历史"的不确定性 就认为它是彻头彻尾的"小说" 而没有办法来了解 来掌握了.
$ V9 z- r9 q* ~7 G5 M: o1 v! _/ n- `% E
怎么掌握呢?* x, f% k9 x- j; P0 r- U& m

( W, T9 K9 J7 K1 [5 A4 q" R& l" d* f首先 默认你对于历史是无知的
+ P) z/ t" A( j, J(其实这点很难做到 因为对于某些人来说 让你有对他有利的历史观 比你自己去钻研要好得多 所以 在这个世上 你往往会被白送一整套历史观 当然是有捆绑插件 或者删除部分代码的....)$ h5 |8 H: C5 Y4 y& g* ?
4 X2 H' k0 {5 E7 ?* ~' w
然后尽可能搜集多的相关信息 , {" J3 s' ~# l; ]& O
3 J4 d5 Q. R% _3 T* B
最后 尽可能客观地通过你能了解和搜集到的咨讯 来构筑"你能了解到的历史", o$ A3 ]" ~* H
; c1 [) U9 o' M9 O% b
换句话说 你教授一个人历史 你应该告诉他: ^, j1 t# X2 U
A我们现在掌握了哪些历史的信息 资料 它们说了些什么 告诉了些什么 " p, C8 }& c7 n2 ^1 S& @) b) [
B我应该怎样整理这些信息 资料 怎样用它们来相互印证 又怎样从中找出错漏 辨析真实" B$ {. W; Q8 X) W, x8 S6 n

  p$ Y" C. ], Z  I4 d
. m& S+ q; d' ?  G/ ~" Q显然 看到这里 大家会说 切 这TM跟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有JB关系 哪个中学能这样教?" w5 X. l8 j( D1 a6 o0 Y; ~# b
7 R: K# J: j; e' g8 b! c6 Y
那么 我的答案是:
3 L; e1 x0 g& [; J. U: k3 i5 K* J我从来没有说过 现在中学大多数历史老师教课方式是对的  \% B$ M+ ~9 O7 l2 g* X* b
这个辩论的一开始 我就说了 不管是从高层的利益和视角上 还是从基层老师的素质上 我都是不认同的
; K3 W8 d6 z  q5 ^& N8 b, c但是 他们做不到 不代表他们不应该知道这些
4 B4 ~3 ?$ p( l0 I* e1 I! V3 _
2 @$ i- ^8 {3 u+ v# n0 F什么意思呢?3 W4 m" i5 g5 C5 o
就是说 现在的制度 就算不允许你这样教学生历史 但是身为历史老师 你自己应该明白历史是什么样的一个知识体系
  L) R. R1 U3 K' ^. a就算你现在有些东西不能说 有些事情学生不能看 或者学生不能懂  l1 a4 w) b) i. G: d0 E; I2 E
但你得为学生打好基础 为学生做好准备 
: a$ |. w" V$ t: ]1 P8 [$ S" r: a象袁老师这样讲课 对构建学生的历史观 真的没有害处吗?
# W/ D- N$ f2 b: ^4 M. [5 t不该含糊的地方含糊 调侃 戏说 对学生真的没有害处吗?
, M% o2 L$ y, a0 S1 o; P& t这些听袁老师课的学生 会不会觉得 袁老师讲的确实不错 比我们年纪其他老师讲的好多了?
$ }3 c8 \) i3 C$ K% S那这些学生 会不会听了他的课以后 会觉得对历史了解了很多 因此对于他们所接受的历史 更有信心?  O/ |) n3 S8 I  `; \! r+ U; r
最后 这些学生 听着袁老师教的课 听着袁老师这样的语气语调 他们下课之后 会仔细反思 思索历史的真相吗?
2 T2 [+ Z; |$ ?# X( R  b/ e( }# Z
- K% H, W1 T& Q! o#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2:29 | 只看该作者
等等不对你小子想绕我这个我懂。
2 E) }1 o3 Z! e( u1 T7 R“因为K哥的逻辑里面 有个隐含推定:
! }+ T$ l- s1 ^* D 袁老师这样讲课 就算有不严谨的地方 可能会不好 但能吸引学生兴趣 这个是好的 所以利弊衡量 取其大者.K哥的意思 是袁老师这样讲课 利大于弊.”这段不是我的本意。
0 H, \1 \5 X& O& X) `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只要把这说清楚别的都不用说了。" L$ M% D- Z  B+ s, |$ g0 L0 x- j

) t! L: R, h' m$ `' T, S大家说他这范不好,不好在哪,不是言谈穿着等等啊,我是说大家之前长提到的不严谨及妄自评论这块。7 h/ Q6 m. d" {& T0 e5 s
只要把这块事咱们说清楚了几OK了这么些字咱们就不算白码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9-10-2 02:34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 简单的一句话:
* z6 P* ^9 R- D' l0 B1 {如果说现在的大多数历史老师 上课索然无味 用K哥的话说 是一坨屎的话
' ~$ Q, W, M8 A7 Z0 [那么袁老师跟他们 本质是一样的 教给学生的 还是一坨屎 只是一个学生感兴趣 一个学生不感兴趣罢了; q0 V, J1 f* S+ j6 Z* f; J/ |) O
所以大多数历史老师的授课方式 不行 不值得推广
6 W  l7 Y' p9 A$ ^* z/ l而袁老师的授课方式 虽然跟他们不一样 学生感兴趣 但还是不行 不值得推广
$ x9 h; ^" N/ h& L, b& u: d1 c1 D. e# O8 v7 m
至于什么样的授课方式行 值得推广呢?
# y  \! B- o: ^6 L要满足两个条件
) j# w# o3 k" T6 d) }6 b* R& }1 学生感兴趣- t0 a7 l6 C6 }  B/ J- W) |: y" r8 o
2 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 (或者至少为这个历史观打基础 做准备)
7 r# U4 P3 l  X5 N5 d5 {4 x- ^; Q- @# r- n& A
至于到底要怎么做呢?其实偶刚才已经举了些例子 而且K哥刚才也已经认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9-10-2 02:37 | 只看该作者
等等不对你小子想绕我这个我懂。
7 w$ m8 b7 O4 F6 Q* c9 X9 y$ j“因为K哥的逻辑里面 有个隐含推定:
! j( |$ f: h) Y袁老师这样讲课 就算有不严谨的地方 可能会不好 但能吸引学生兴趣 这个是好的 所以利弊衡量 取其大者.K哥的意思 是袁老师这样讲课 ...: m" V7 Q1 w4 Y* [8 T
ksc 发表于 2009-10-2 02:29

: ?2 Y; X# I# X# m7 W8 H. X0 P我靠 这个都被看出来了 本来想省点力气 舒舒服服混个中校的 现在看来得多费力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2:49 | 只看该作者
算了咱们不辩了我输了,我认,你们还是不能理解我的意思我很悲愤。  J5 {: ^6 Q. T+ c) \; y) C3 V

" t1 D- C# }; V- m$ a! f8 i我给你们我要的答案我等了2天就是没人能给我,讲了一推大道理可没有一个可以一下就驳倒我提的这个论断。% Q) h+ G3 w: D
5 _) C. ~6 k% I/ Q% P
1.知道法国工人半年休假,剩下半年干什么吗?罢工!半年休假,半年罢工,多悠闲的日子啊!你上那鼓吹暴动造反,你有病啊?!$ C7 u4 c' W0 {: D& j/ ~3 z4 Q
  2.人人都有罢工的权力!知道人家谁罢工吗?消防队罢工、警察罢工!政府只能把空军调来灭火,海陆军去抓小偷!
5 T) m4 w$ e8 [& j) r7 ~5 Y  3.在北京,你要生七个孩子,我的天哪,你除了上吊和后悔就没出路了!/ T# }$ n+ I8 B7 Y, F6 I8 G  ]6 |
  4.巴菲特、比尔盖茨,人家挣的钱都捐了~这是什么?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 w  X' }4 {/ g. f$ J9 ^7 q  5.俄国的“家门捷列夫”……(其实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先生断句断错了……)
# {) k! Q8 R6 U: j  6.你看那非洲老黑,翻脸比翻书还快…… 4 a7 W, b0 Q$ Y, R$ L) U4 f9 Z
  9.(军舰)重创和沉没的区别就是,别人回去拿去炼钢,我们要炼钢还得先打捞上来
6 p: T# }5 q% ^! L; A7 c; g  10.(“我的学生会考通过率是98%……”)你好意思跟那延庆山里放羊的争那2%吗? 0 o( e) Y7 ]" w/ S" w. F+ c
  11.过85分就是优,用不着考100
( \& b7 ?9 u' L* ]  12.‘60分万岁,少一分补考,多一分浪费!’…… 7 \  a4 [, N: l, ^+ e4 L5 ^3 |
  13.比如说这题,变形之后就是1949年什么国成立了……(“选C……”) ' T9 O, Y% ~, ^9 v
  15.扣我工资?要扣我也认了……扣了你也没高中毕业啊……2 u0 T. i2 u- W
  16.高中生,你背书我看着你,什么世道啊!……
: g( h; o  r7 H# R  V! A6 w  G  17.你要不过,非不能也,乃不为也- _2 y8 I+ _2 |9 V! V+ ~
  18.别害怕,我给你包好(会考成绩) 5 }' s6 f" A+ {& J6 s- n* n
  19.期中你没过我不在乎(“老师都不在乎,咱在乎啥呀”)
% A! @  X5 A% y# M" Y  20.我可真是仁至义尽了……你可别太不够哥们儿了……
+ X! ?3 Q$ p% D9 ?, I3 Y1 n9 C  21.我可以告诉你,学期成绩最高的一定是历史……90起价……
# \( }; W3 D$ E  R' \  A0 O  22.你看陕西,山高、路远、坑深,小日本打不着
' e7 p" H* U6 W  23.你不是要变法吗?大变还是小变啊?……1 e- j, M$ P2 S! h4 D
  24.你们要是激动,去大街上欢迎大老黑去' Q2 y4 v8 l; B5 s2 T- K
  26.我喜欢大老黑就是因为他们来我就不用上课了
+ R/ j+ I/ D, D/ Y, D0 n  27.我有病啊?/ m' _! k: b( h' K
  28.(寻找没人坐的椅子)“今天都来了吧?”……“今天都来了吧?”……“都来了”“都来了啊,都来了好,都来了好…… ”) Z2 X3 n. i3 y
  29.尤其是传纸条的最可恶,上课干扰一大片……你连一条短信都发不起啊?
3 Y/ p& v1 N5 L, D0 r  30.金牌、银牌、铜牌、铁牌……纸牌你有吗?
) F4 `, B. O/ X( ~+ ~; n0 n# e9 u9 Y  31.我上高中时你还是液体呢……
/ t/ M- ^/ a$ E6 t5 _& n  32.你喜欢整天牛叉轰轰的人吗 ?
% ~$ [) i$ F7 N) ^% r* W% m  33.甭管好鸟、坏鸟,好歹是中国鸟…
" V1 ]* i2 b/ B0 E% D7 e4 B  34.日本那地儿……摇一摇,晃一晃,喷一喷……(火山)(……)
! `5 m0 Q9 J* R  35.窗户外什么啊……啊?……什么啊?…5 O6 d- w; v, F7 S2 e$ m" A8 w
  36.你要上课不听,会考前让我给你补?……一小时一万……年级组长让补的?那一万一;校长让的?那一万二……咱得尊重领导嘛…… 5 u: i5 o/ L2 o% I
  38.(英国)从福建划个澡盆过来的移民,跟带鱼、西红柿过来的
& u* l9 m2 c& ~3 c  39.哪天我把温XX骂赢了,那我也枪毙了…
% f2 _( c8 }$ G  V) f* k7 k  40.我从93年就不听流行歌曲了,实在听不下去,我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这不是废话吗?
, D  r; U% o- R/ |0 ~- T
7 h! F' e( F5 M" T以上这40条一出基本就算破案了这就是有心人给他罗列的罪状但的确是他亲口所为。
% h" @$ a& h% I! J+ T: y4 d8 H1 i+ i2 ~2 v7 ]  e7 ]9 ^$ o- Y: a- S5 F
还有绿洲他不是“贬明褒清”
8 Q/ S* E( M$ d6 A6 \4 i5 Z8 r$ R原话是:“总之明朝没有一个好皇帝,清朝全是好皇帝”这是他在百家讲坛说宋史是提到的,这个其实跟他上学教书没啥太大关系我之前已经陈述过了。0 _. P. G8 L: l4 Q" X3 @8 C, R
以下是他新浪博客上关于这个事的一个解释:“我是说明朝的皇帝,荒淫无道,而且心理变态,尽干荒唐事。李后主不理朝,宋徽宗不理朝,在历史上留下光辉,你们这些练丹的、玩木匠活的,留下什么历史上的光辉形象。不是说尊重历史就是历史上的人都不能骂,你总要扬善,你总要贬斥恶,没有什么无可厚非。”
3 A+ [( y: C  j, {$ }4 ~/ D- N这段是他在接受《青年周刊》是关于这段的解释,袁腾飞:“我不是说明朝不好,我是说明朝的皇帝不好,经济发达没否认,文化发达我没否认,明朝跟明朝的皇帝是两码事儿,明朝昏君扎堆是事实。”8 t0 h/ M( B$ ^" p4 c

; _) m( i  U/ [" @+ u$ Y9 g至于你要问我这怎么就能说明朝没一个好皇帝,清朝都是好皇帝怎么证明?
# m- s+ @+ V% C) I) o1 ~: c: A0 ?; f, n% [
我只能告诉你自己查资料去吧,非要让我说的话我也是查完在贴上来,但我坚信你不会这样要求。, S% l! }: U: {" `- Q8 p
: A% G8 x9 ]  C4 ]$ `$ B
附赠一个链接是采访他的,我觉得这个大家一看自然明了。 9 ]2 M' `" N6 T7 R9 A& L

3 l# h! W! x. d. _; g4 S- |http://qzone.qq.com/blog/622006395-12516874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2:5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以后都好自为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发表于 2009-10-2 03:18 | 只看该作者
从开始至今没想明白为啥莫名其妙当了靶子,又为啥莫名其妙被晾在一边不管了,然后还被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只知道说句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都不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 08:29 | 只看该作者
哥们你偷着乐吧,是和谐社会就了你。
; o& c/ K/ Y; x( {( A
) V* g% u" C' J' h3 a) ]不过你也做出了贡献,因为你我才想到了很多,现在这种讲理的方式就是因你而产生的,如果以后这形成了论坛讨论问题的风气,你个是功劳一箩筐地!
  X6 S2 L6 D8 p3 Q& A8 a哥们你偷着乐吧,稀里糊涂的又做好事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开玩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09-10-2 08:57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回来~~虽然袁老师的讲课类似说书一样~~但是现在从百家讲坛来看~没有几个是肚子里面没水的~0 y' L3 d2 b. B! m% H

. y! N" O' [0 X9 I$ y6 Y) \  c, v) q* y% n1 v, N2 b9 o8 w& Q% _
百家讲坛里讲述的人~如果按照普通中学或者高中的历史或者政治老师授课方式讲述的话下面还能有几个听众?CCAV的收视率又如何提高?; B9 v3 P) o0 ?
3 D) x9 X! r- E7 r) D7 a) t7 @
这种讲述方法有吸引人的地方~虽然看似老师讲授的时候并不是很认真似的就随口而出,但是每个环节都是紧紧相扣~~他可以把一系列数据穿插起来~~
6 t, y6 a2 V8 }8 W6 b1 [9 L6 E$ e2 `0 i! H* H+ d1 s
但是这种授课方式有可能部分旁观人无法接受,那就要问问学生能否接受~如果出现很多学生抢着听他的课就要思考是否现在所有老师实行的授课方式是不是满足现在的学生需求~~
" G  K7 G* n! A. }1 x$ ~1 T9 K  y3 G' ]
扯个题外话~曾经问过百家讲坛的于某~“最近说要联名告你的人,告你了么?”~于笑之~从包里拿出了一张她的盗版DVD~送给了我~“一切皆在此盘中”~~最后让她在外包装上签了名~~估计这是唯一一张于某的盗版DVD上还有于某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09-10-3 20:45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已经说了很多 历史 跟其他地理数学物理等等学科 有很大的区别
2 E' Y# E* m, R7 Z4 G- Q0 Q
5 I2 @& A  e8 V+ A" B历史是不可重复 也无法重演 而只能回溯的 知识体系% M, B8 W! U. N4 D: `
- B3 k1 {' r  y; @2 h6 x
而且 历史 是我们通过各种手段 围绕着真正发生的事实 来不停地推敲 猜测 印证 ...$ P  i) a3 x* ]0 o5 A
末三 发表于 2009-10-2 02:24

- q6 ~2 W  g$ v8 C# g
7 m8 ]6 q4 ?7 f6 C5 e老末写的太长了; `+ s2 n7 j$ b6 |7 ?/ N* L4 k
不过我非常认同
" j$ y& Z( M4 I2 |$ @! G' `' N& O+ m
我认为现行教育缺乏的就是这种“体系性”,与“系统性”4 T9 G5 N: P1 L3 L* B( Y) B" W
3 G$ e: {$ Q7 x. D
虽然老K说不讨论了,我还是得说,袁说得不够好,就是没有走出缺乏“系统性”,不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向善的历史观和人生观的窠臼!' E7 a2 t  s; z, v

$ ^: R( v; |) O# e试问,完全按照中学历史老师教的知识,谁建立起历史系统思维了?谁通过学习历史,以史为鉴,初步建立起历史观和人生观了?
  s% e5 a" v+ t
  q/ a: q* p- m  N' [再试问,假设您是个中学生,通过听袁的课,除了不打瞌睡,找到些乐子之外,又能否建立历史系统思维、历史观和人生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09-10-4 02:12 | 只看该作者
我老早就下了定论,不过某些人喜欢抓着不放地扯,扯这么多还是那句话:丫的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5 0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sc 于 2009-10-5 04:56 编辑 % w' |0 g# B! h

0 Y: Z. Y. n$ N: R) F. C: A为了构建C2和谐气氛!9 l# k, M1 z) S5 m8 N7 S' \
% a% r8 g: ~# m8 |( j, ~. v2 h
这帖子我改了4遍了。, o. D0 h) [6 d) O5 S$ g& i2 J
" I) E( U" \, m7 l
我很欣慰,我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不打人不骂人讲道理,成长是快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09-10-5 23:42 | 只看该作者
老K你不去社科院真是他妈的屈才了!, ]% q5 E8 h% x7 E( A$ e" U- J

& G. l4 Y7 q# t袁腾飞的视频我基本都看了,挺有意思的,看完还能回想起一些当年读的书,挺有意思,很轻松。
6 H- L1 X& e% P6 N1 q( {) ?/ m8 A1 _2 Y4 A
不知道咱们坛子里面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有多少,我很喜欢,也推荐大家读一读。, y+ g* b5 b5 d+ T0 Q9 ?$ g
7 x' c% P- G+ D9 A# ~
历史这个东西,当然是严肃的,否则这么多历史学家都应该去吃大便,你丫胡说八道骗人玩儿呢。。。。4 v& l( G0 @$ T2 P" A
但是历史这个东西又不全是真真儿的,俗话说成王败寇,历史是写给胜利者的,换个话是写给统治者的,这就是正史,当然英明的统治者也不会说完全掩饰自己身上的污点,人嘛,树碑立传也要写点好听的,同志们就是写自己的简历也不会写你自己偷鸡摸狗的光荣历史吧。。。。。。。。。
) D; Y- O1 F1 V$ s野史呢,现在多半定义为闲篇儿,可能是“寇”写的,或者同情寇的人写的,再或者就是那些没在统治者那里混到官职的人写的,再有就是闲得蛋疼的人写的。。。。。他们写的史里面多半是“批判假恶丑”。。。谁的?统治者的呗,你丫打我还不让我私底下骂你丫的?!。。。。自古以来差不多全是这类事儿。。。。。
, R- x! ?1 E! F6 R那么我们怎么看历史?。。。。。* w: r! n* Q8 y3 s( t
正史才是历史?你骗傻小子呢。。。。。7 r  G* g# ~" M& [
野史好。。。。你丫的爱看金瓶梅吧。。。。
1 t! X$ _- @  F' g掺和一块儿看。。。。。。。。晕了。。。。。有谱没谱啊。。。。。听谁的啊?。。。。。。
: A0 e# J& A  o- b' p4 v: g: ^9 G6 e" D3 ]# I; T/ t
人之好恶,源之自身而从与众。。。。。
7 u5 i) V, ]# x7 C( l, N统治者有好恶' Q* Z5 M$ a. q, P
写书的有好恶& E) B2 i# u$ x: F! _
讲书的有好恶
2 m  |  {6 J( @2 i9 O听书的有好恶, g: ?( I' |- z5 Y# e/ ?
经过这么多道手。。。。。还能不出个叉?。。。。/ H6 f+ u/ X( \' K7 S
历史我的理解是通过事儿来说道理,有一句话不是叫以史为鉴嘛,我理解就是看看你现在干的事儿,多少老祖宗都干过了,他们是什么结果和下场,你也跑不了这个圈儿,你出圈儿了,你就牛逼,创造了新的历史!. R4 K8 h' E5 ~! f
. p; i2 D* `% @2 o& ]: P' n" Z0 v: M1 Z' P
书归正传,袁老师讲课我爱听,爱听才听的进去,听的进去才记得住,ok。。。。。上课目的达到了
! Z% B6 ]+ C8 I$ X# c- I7 }2 C% Z  D; P; v$ @* E( t$ c
不爱听您就别听,天下人千千万,这种教学方法不爱听的人估计也多了去了,这家伙也就是个个案,老师玩了把说书的票儿,不是说书的当了老师。。。。。。。。
. R- b- |3 M4 a9 d3 b0 T7 h6 I9 B6 F9 d' F- [4 v: D+ B
我自己的历史观看这个问题,简而言之“沧海一粟”。。。。。不过是媒体发达了,上了台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09:57 | 只看该作者
不成!你的这种思想要不的,老师就是老师胡言乱语误认子弟,你没看外边关于这个问题的评价啊,都有说先崩后问的了!这就是我们这些优秀人才的高明论断,大熊多存子,等孩子大点了送出去上高中和大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09-10-6 14:14 | 只看该作者
袁腾飞这事儿过了百八十年在后人嘴里或者是这个样子。。。。。。0 s4 n0 ?- r: n( `7 ~$ ?/ T
) l+ M4 f- [/ e/ c6 c
袁老师是新世纪伟大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纯属臆想)
& Q$ S" s5 I$ o6 d: |, {
. A1 H$ U# V! _# L1 O: m$ g我是从个人角度去看这事儿,第一,他在已经进入21世纪但仍然保守呆板的教育方式的粪坑里扔下来了一颗重磅炸弹,为什么那么多人叫好?那说明群众和学生厌倦了以往的教育方式,北京烤鸭填的好才皮光水滑,谁问过鸭子怎么想?这点上他的教学至少是人性化的。第二,真正研究历史的只能是少数人,但是传授的对象却是大多数人,他在中间就是个媒介,如果说他的课人家愿意来听,这个媒介就是好媒介,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编写和篡改历史的能力,至少还有选择的能力。第三,这种授业方式到底对不对,应不应该推广,倒先不论,至少能激起争论,就说明对教育方式这事儿有必要要想,要改,要促进,至少这点上他也给开了个头儿。
5 j$ t( f) s; O
2 _" r8 q* f5 {+ Q( X) }: u研究历史的态度是一回事儿     这个是史学家的事儿- r/ @( K% w- ~& A8 ?, K" \& Z
如何讲历史又是一回事儿       这个是老师的事儿( d" B1 K* N! f
怎么学习历史又又是一回事儿   这个是学生和群众的事儿( `' F# W8 [, z* t3 y
: x2 I, A6 o. C  b$ M
如果非把别人的事儿搓堆儿包圆儿了往一个人身上招呼,他不是大傻逼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09-10-6 1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09-10-6 16:39 编辑
7 A* H3 \* J$ W. y* i7 T
袁腾飞这事儿过了百八十年在后人嘴里或者是这个样子。。。。。。
9 w7 Q1 V6 ?: i5 ?  m9 i; B
# D, E& h& T6 Q/ a2 ]) A袁老师是新世纪伟大的教育体制改革的先行者。。。。。(纯属臆想)' o) |1 T1 W0 @% E; X( g2 c

# G* o% K9 ?7 ~: p; q# a! L我是从个人角度去看这事儿,第一,他在已经进入21世纪但仍然保守呆板的教育 ...9 z1 `, q  D5 X, y0 G
easycompany 发表于 2009-10-6 14:14

8 G# b- N" W$ g我认为不能把袁抬到改革啊、 创新啊、体制什么的高度。
! o0 U! a6 x5 K+ m+ L' [1 M群众和学生是有些厌倦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所以他这个新噱头引起了话题和争议。
: X7 L5 D2 M2 d/ }) o6 S但袁的方式真的能让大多数人喜欢听,引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吗?我看不见得。
! U$ J6 `! A" k1 d/ `1 I* n$ C% w$ d7 w
他的风格就是贫嘴,导致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 m2 o/ S( ~" N1 a3 G就像我听他的课,非但不会觉得有趣,反而有强烈的厌恶感,一分钟都听不下去。
5 X" b! T7 x( N0 }2 i4 z, y我强忍着听完了他讲的抗美援朝、唐朝府兵、明朝这三个段落,实在是受不了,简直是一种煎熬。
- o8 W0 `- b5 L我给周围的几个朋友看了这些视频,他们也是一样的感觉。
2 [" [( [# c5 h6 x所以说袁的课非但不能引起大部分人对历史的兴趣,反而对一半左右的人有反作用。
, O1 t2 @& Q% @$ i+ G
* [; b3 l5 F) T" o3 ]传统的授课方式不能说让大多数人喜欢,但也不会让人讨厌。
/ b% o9 g+ _7 z: {4 ?袁摒弃了传统、多说了不少废话、加入了非客观的个人观点,要是能对大多数人有益,那还能说有其价值。2 ~  W& }/ r! s, U
可结果是只能让一半人喜欢,另一半人却非常讨厌,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