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关于南京保卫战惨败的8个关键

[复制链接]
查看: 555|回复: 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2 0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南京保卫战惨败的8个关键

1、派谁守南京?
  一说:蒋提出要守,唐生智赞同。其他人不作声(基本就是反对守)或反对(明确反对的有白崇禧,刘斐) 。所以唐为司令。
  另一说:蒋提出要守,问谁可挑起担子。众人皆沉默。蒋怒,曰:那就我来守吧!老唐实在看不下去,就跳了出来。结果是可想而之的。唐是于11月19日成为卫戍司令,此时离正式开打只有不到20天。
  另还有一说:
  12月8日蒋拜陵时问众人谁愿守南京?无人答,蒋大怒,说那么我来守吧,如果我牺牲了,你们继续抗日。唐此时才跳了出来。(邱为达,74军51师306团团长,回忆)
  关于唐的目的是否是沽名钓誉,大家大可不必追究。别管他目的如何,打好仗就成。但首都保卫战实在是凶险,如他守不好,一世骂名就跑不了了。
  2、计划守多久?
  11月29日,蒋和众人出城看了地形,蒋认为:至少可以守两个月。12月7日蒋在师以上军官会议上说只要坚持到云南援军到,他必亲自带队解围。唐在会上说誓与南京共存亡。但会后又对蒋说:没有你的命令,我决不会下令撤退,仔细分析一下蒋唐的讲话就会发现,高层根本没有具体的计划。谁能保证云南的援军2个月就一定会到?蒋何时会下撤退命令?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名义上南京是死守,实际上并没有明确的防守计划,只能说守到蒋下令撤退为止。这让部下如何去准备?
  3、准备工作怎么样?
  我们已经知道,南京保卫战的计划不是死守(有蒋下令即可撤退这个活口) 。但实际执行时却变成了死守。大概唐只记得自己的豪言壮语了。唐下令:
  所有南岸的船(包括卫戍长官部)均交36师控制,以坚定死守的决心。

  城外的部队不许退入城内,城内的部队不许出城。
  北岸胡宗南的第一军可以射击偷渡江北的船只。
  这方法尽管死板(有的军军长师长在城内,部队却在城外,只能隔着城墙用无线电指挥),如果真能贯彻,到也绝了大家撤退的念头,一门心思的死守。 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 其一, 唐的长官部偷留了条小火轮,各师均偷留了船,但只有师旅长们知道,所以高级军官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留好了后路。只有前线的国军士兵是真正抱定死守的决心。
  工事准备:
  先是准备坚守外围工事(在复廓工事外),花了很大力气去修,多日后又说兵力不足,改守复廓。复廓有部分水泥构建工事。且一直在加强。12日夜守军已散,居然仍有民工在赶工期浇铸水泥构件。

  居民准备:
  居民逃走很多,但卫戍司令部并没有下令疏散市民。既然准备打巷战,就应该把老弱病残疏散出城,一来避免不必要的平民伤亡,二来可以节省城内的资源。
  不疏散居民带来了巨大恶果。

  物资储备:
  较好。没有弹药不济,粮食不够的报道。“储备相当丰富”。
  4、到底能守多少天?
  大家都知道衡阳,常德是如何死守的。国军的进攻不行,但依城死守相对较好,南京的守军10万余,装备也不错,尽管多数是淞沪打残撤下来的部队,如果死守打巷战,守一个月应该不是问题。真到巷战是,双方搅在一处,日军的炮火优势便没有了。事实上,南京保卫战12月5日打响(以外围战开始算) 到12月12日下令撤退时,南京的防守态势并没有极度恶化。真要是下定决心死守,日军不损失几万人恐怕拿不下南京。

  5、谁下令撤退的?
  11日蒋开始通过顾祝同下令撤退,老唐不愧是老生姜!怎么会上这套,蒋只好亲自下令。唐不但向部下出示了蒋的命令,又让各位军师长们在下令各部队撤退的会议记录簿上签字盖章。让大家捆在一起了。
  这里唯一让我奇怪的是为什么只守了7天蒋就下令撤退?当时的大盘并没有崩溃,巷战还没有开打呢。
  有可能的是:唐向蒋谎报了军情,谎称城防已经崩溃,要求撤退,蒋认为既然崩溃了,那就撤吧,至少还可以撤回些人来。唐又害怕事后真相被发现,罪责难逃,於是又让军师长们签字盖章,呵呵,集体讨论的结果,蒋不会把大家都杀了吧?
  据说,桂永清反对撤退:说左翼(他的防区) 没有问题,光华门也守住了。只有中华门有危险,但我们还有紫金山北麓的预备队可调。(12日国军还有预备队没有用!)

  6、下令撤退时南京被攻破了吗?
  这是南京保卫战最大的悲剧之一。12月12日南京城并没有被攻破,日军不但没有攻进城,甚至没有控制一半以上的城外地区。
  12月12日凌晨的具体情况是(最好拿张南京地图) :
  中华门方向:城外的雨花台陷落,但中华门没有失守。守军是88师,87师一部。12下午88师孙元良(也有人回忆是10日下午)想往下关(在长江边,有轮渡) 撤退,被36师制止,命其返回阵地。12日上午唐的长官部幕僚开会讨论撤退方案,孙可能得到了消息,所以开始撤了。如果唐根本没有撤退的意思,孙敢带部队擅自离开阵地?唐可是定了连坐法的!
  12日下午,中华门外还有国军阵地,4时孙元良还在中华门城楼上!
  另:叶肇的66军一个旅12日已经受命入城增援中华门。

  光华门方向:11日日军进攻,城外的87师261,260旅的阵地“屹立不动” (261陈旅长语) 。12日日军光华门的日军“异常沉静” 。陈旅长只听见雨花台枪炮声比较密集,紫金山有稀疏枪声。
  日军曾于10日“摸到了”光华门,但突入日军被全歼(当时的命令:恢复不了阵地拿头来见!谢承瑞团长亲自上阵消灭了门洞内的日军,还俘虏了一个。可怜的谢团长竟然在后期的混乱撤退中被踩死在挹江门前) 。11日日军只进攻城外的261,260旅的阵地。没有攻城,更不用提12日了。12日光华门连城墙上被日军轰塌的缺口都堵上了,害的陈旅长抱怨:11日最大的问题是伤员不能通过缺口后送了(日军的进攻不是最大的问题) 。
  光华门城外的工兵学校的阵地,有说10日丢了,有说没丢。我的感觉是可能地域比较大,日军占了部分,国军也控制部分。
  另:陈旅长说中山门外还有12门普福斯山炮,因为怕日军炮火压制而拒绝向他们提供炮火支援。不知真假?
  中山门方向:日军猛攻城外桂永清的教导总队四方城,卫岗阵地(日军连城门还没摸到!) ,日军炮击了中山门城墙。
  87师的中山门阵地也没有丢。
  水西门方向:水西门在中华门的北面,受到的压力叫小。守军是51师306团。12日下午日军曾攻破中华门,水西门之间的城墙,但被306团敢死队消灭。12日夜敌人也没有攻入 (在王耀武12日夜命令303团撤退前,阵地都在手中,撤退会议就是在城墙上开的)

  紫金山第一峰,第二峰均在我手中。乌龙山要塞也基本未遭攻击(12日日军的小炮艇刚到乌龙山附近水面) 。

  直到13日下午,江心洲(长江中的一个岛) 的芦苇丛中还埋伏着112师的一个团,准备伏击日军的登陆部队呢。他们根本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

  12日从103师残部在副师长戴之奇的带领下从镇江退入南京。被安排防守中山门太平门一线。(万团长说是11日,但又说第二天中午唐已至浦口,我认为万记错了一天)。13日中午618团还在中华门战斗。
  如果排除这些写回忆录的人串通好集体撒谎,我们不难得出结论:12日除中华门外,南京城防没有大危险。通讯,组织都没有太大的失误。
  7、谁组织撤退?
  没有高级将领组织指挥撤退,12日5时开完撤退会后各部队即自行突围。以至於12日城外的守军发现叶肇的66军在出中华门还蒙在鼓里。
  最可恨的是部分高级军官开完会后独自悄悄逃过江,根本没有通知部队!教导总队的部分将领们逃走时,底下的团长还在指挥战斗,一直到12日晚8:30,总队的四个团长还在紫金山开会。直到夜里12点才开始突围。
  71军军长王敬久,87师师长沈发藻12日下午逃走时,也没有通知城外的部队,直到12日傍晚261旅发现城墙没有人防守了才明白过来。
  万式炯一直战至13日中午, 也没有接到撤退命令,后来听说日军坦克已经到了长官部门口,才知道头头们已经都撤了。(万称自己是南京保卫战最后撤退的部队)。
  宋希濂部撤退是居然下令关城门,过江后又下令烧船。根本不管其他部队。  
8、十万守军的土崩瓦解
  当时的命令是各部队从正面往外突围,36师掩护卫戍长官部从下关过江突围。
  但实际上绝大多数部队都往下关跑,为什么?因为军长师长们都知道,那儿有他们偷偷保留的船!所以都往下关撤,部下听说长官往下关去了,自然也就跟过去了。
  就这样,几万国军,无数民众便涌向了下关,可是挹江门的36师却不放军队通过,因为按计划,从下关撤退的只是长官部和36师。於是发生枪战,部队混作一团。最后终於冲开了挹江门。但地上的尸体有好几层!
  多数部队开始撤退时还能保持建制,但到了挹江门下就瓦解了。冲出挹江门的国军只能称为是散兵游勇,而不是部队了。这些散兵以各种形式过江,少部分成功。  需要提出的是,北岸的胡宗南并不知道撤退计划(既然要撤过江,卫戍长官部居然没有通知北岸的守军!),他们奉命想江中的船只射击,直到唐到了对岸,方才知道撤退已经开始。但不知已经误杀了多少人。
  并不是所有的国军都挤向江边,叶肇的66军就是向东突出去的。教导总队的第三旅12日夜还在紫金山上和日军拼杀,“误了” 时辰,等别人都撤走后,从日军间隙中冲到了皖南。可见,各部队从正面往外突围的计划是正确的。日军尽管围住的南京,但后面是空的。

  另:据说邱清泉很牛,非常冷静,12日傍晚桂要邱和他一起走,邱说:你先走,我还要和团,营通话研究撤退方案(当时和各营团还有正常的通讯!) 。 数个人的回忆录中都有评述。
  后面的故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家可以找些南京大屠杀的书看。
  仔细分析南京保卫战的资料可以发现,国军真正在战斗中阵亡的不多。多数死于混乱的撤退中以及日军的大屠杀中。倭国鬼子应该千刀万剐,但国军的高级将领对此惨剧也负有很大的责任。






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自蒋介石以下多半是“废物”,少数几个能打的也落得被蒋排挤的下场,抗战中有多少官兵是被这些无能的将领害死的?共产党也是被这些“名将”越打越多,幸好日本实在是生不出更多的人来当兵了……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6-9-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内幕消息顶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6-9-12 17:40 | 只看该作者
抗战军人个个都象张自忠

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伤亡

可惜

越是贪生怕死越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6-9-12 17:41 | 只看该作者
此帖必顶,国人之悲哀,胡乱指挥、各自为战丢掉首都,把几十万父老摆在鬼子面前任其屠杀,惨!惨!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6-9-12 17:49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衡阳保卫战的,更长,就不转了……

最后虽然也是陷落了,但足足拖了40多天,重创了日军,而且兵力、装备远远不如南京,那个惨烈堪称中国斯大林格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6-9-12 20:37 | 只看该作者
在整个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给日本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薛岳将军指挥的三次长沙会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6-9-12 21:07 | 只看该作者
兵熊熊一个

将熊熊一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6-9-12 21:2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  作为南京人也不知道说什么了.太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6-9-12 21: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am 于 2006-9-12 17:49 发表
还有一个衡阳保卫战的,更长,就不转了……

最后虽然也是陷落了,但足足拖了40多天,重创了日军,而且兵力、装备远远不如南京,那个惨烈堪称中国斯大林格勒。

JAM姐姐,胡子老兄,每当我看到这些时恨不得把牙都咬碎,三十年代的旧中国真的就那么任人欺凌?!回想今天让兄弟痛恨不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6-9-13 00:05 | 只看该作者
张自忠,全国军人之楷模,见一次拜一次,为国家献身的依旧见一次拜一次。

蒋介石,怎么说也觉得就是一个大军阀,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军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6-9-13 01: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zzarz 于 2006-9-13 00:05 发表
张自忠,全国军人之楷模,见一次拜一次,为国家献身的依旧见一次拜一次。

蒋介石,怎么说也觉得就是一个大军阀,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军阀。

张自忠将军的军队有气魄!他们有亮剑精神!!!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中国有这样的先烈,让后人追慕英风不己,英雄!英雄!
北京没有以中共领导人名字命名的街道,却有张自忠路!民族的英雄!
说起来,北京原来总共只有三条以人名命名的街道,除了张自忠路,还有赵登禹路和佟麟阁路。目前京城以人名相称的地名只剩下前两个了。这两位都是抗日的爱国将领,“七七事变”时,张自忠是国军29军38师师长,赵登禹是国军29军132师师长。“七七事变”时赵登禹壮烈殉国,张自忠在1940年襄樊战役中牺牲。抗战胜利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将领,将东城的铁狮子胡同命名为张自忠路,将西城的南沟沿命名为赵登禹路。跟这两条路同时命名的还有佟麟阁路,这是为纪念“七七事变”中壮烈殉国的佟麟阁将军起的地名,佟将军时任29军北平南苑驻地指挥官,佟麟阁路在前些年北京市政扩路时与其他路合并,所以此路已不复存在了。


[ 本帖最后由 神狙手 于 2006-9-13 01:5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01:56 | 只看该作者
薛岳这样真正的名将都没有什么显赫的荣誉加身,陈诚这样的常败将军倒一直身居高位……

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一直被老蒋当神拜,但老蒋却因为陈纳德向龙云运送物资而对其发怒……老蒋作一个军阀也不大够格啊!只能当个流氓头子,那些江湖伎俩对笼络人心还是很有作用的,打天下毕竟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6-9-13 0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am 于 2006-9-13 01:56 发表
薛岳这样真正的名将都没有什么显赫的荣誉加身,陈诚这样的常败将军倒一直身居高位……

飞虎队的陈纳德将军一直被老蒋当神拜,但老蒋却因为陈纳德向龙云运送物资而对其发怒……老蒋作一个军阀也不大够格啊!只能 ...

他从上台开始就没从真正义意上统一中国大陆,中央军、地方军阀武装割据,时常有打着青天白日旗的部队激烈厮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损失的都是当时中国的国防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6-9-13 02:34 | 只看该作者
他的悲哀就是生不逢时,注定一辈子不能成功,军阀还好说,依靠个人魅力,把最重要的东北军收服,通过各种手段削弱地方军阀,增强中央军的力量,这一点他几乎做到了;农民运动比较难搞,无产阶级的矛盾是国民党绝对不能摆平的,老蒋所依靠的四大家族几乎把中国掏空了,尽管他能消灭共产党,但矛盾还在,以后还是会有人造反,总之把国民党推翻为止(在台湾这个相对比较富庶的地方,再依靠从大陆搬空的财富和美国的支持,国民党才勉强站稳脚跟,开始发展,而在大陆根本就是个烂摊子),更何况在共产党即将覆灭的关头,日本萝卜头打过来了,蒋介石就是有天大本领,也管不了这么多锅滚开的粥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6-9-13 15: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神狙手 于 2006-9-13 01:52 发表
佟麟阁路在前些年北京市政扩路时与其他路合并,所以此路已不复存在了。

佟麟阁路没有了吗?!!!靠~~~~以前在北京混生活时常去那的一家小饺子馆,味道很不错的,居然没有了~~
哎,很怀念在北京的日子啊~~~也许现在再去已经不认得以前常去的路了.........

[ 本帖最后由 居士 于 2006-9-13 15: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6-9-13 18:31 | 只看该作者
要不是投降的话~~也不会死这么多军人

鬼子绝对不可能这么顺利进城。。说不好根本进不去

要当时的国军弟兄都和台儿庄的国军一样的话~~~日本人可就该为自己收拾残局了

就凭着绑着手雷炸坦克这一点。。当时的日本人就傻了~~~后来日本人学会了,有了神风敢死队了~~跟中国人学的

在后来恐怖分子学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6-9-13 19:29 | 只看该作者
死士是日本从我们的儒家士大夫和法家精神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一种国家恐怖主义下的产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6-9-13 1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神狙手 于 2006-9-13 02:00 发表

他从上台开始就没从真正义意上统一中国大陆,中央军、地方军阀武装割据,时常有打着青天白日旗的部队激烈厮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损失的都是当时中国的国防力量!

所以说他老人家是新北洋军阀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6-9-13 20:36 | 只看该作者
老蒋还是不错的,生不逢时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6-9-13 23:13 | 只看该作者
邱清泉是教导总队?我记得好象是税警总队的吧?总队长是孙立人,邱好象是副指挥还是参谋长什么的.

十几年前看过一本叫《红太阳——国民党正面抗战纪实》的书,,当时就记住了孙立人,守南京时他也在,据说是老蒋为表决心,忍痛留下了他最精锐的税警总队,全部德式装备,后来他率部入缅作战,一战成名,解放战争时,他的新一军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

书看了很久,大部分都忘了,反正记得国民党从77到长沙会战时都是积极抗战的主力,可惜书丢了,不然还想好好研究研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06-9-14 23: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atton 于 2006-9-13 23:13 发表
邱清泉是教导总队?我记得好象是税警总队的吧?总队长是孙立人,邱好象是副指挥还是参谋长什么的.

十几年前看过一本叫《红太阳——国民党正面抗战纪实》的书,,当时就记住了孙立人,守南京时他也在,据说是老蒋为表决 ...


这种书现在不好买了啊~~~~

现在有多少真实的东西给人民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6-9-15 21: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njia521 于 2006-9-14 23:58 发表


这种书现在不好买了啊~~~~

现在有多少真实的东西给人民看啊

现在有正面报导国军失守南京与其后大屠杀真相的书籍,十多元一本,不过看后让人很伤心难过和痛恨,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6-9-16 13:0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指挥的主力不论国共都是黄埔生,到了后来解放战争也是黄埔师生群殴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6-9-17 11:23 | 只看该作者
衡阳保卫战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至少比起南京保卫战好很多倍,虽然还是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