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结号——姑且让冯导吹一阵先,等上了画再看看到底好不好

[复制链接]
查看: 666|回复: 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9 1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实说,偶对现代中国导演拍的战争片还是没有信心的说

集结号》战争场面率先曝光
作为召唤队伍集合的军号声,它是集结号;当关系到47条人命时,它就成了《集结号》。“2007年最有诚意的大片”,让“谷子地”张涵予穷尽生命追寻的问题,被韩国人称超过《太极旗飘扬》的战争片,冯小刚的《集结号》是什么样的?亲自探班是最靠谱的。

故事:最早是邓建国推荐给张国立的
很难相信,这样一部表现英雄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电影,原著小说的最早发现者会是邓建国。但事实如此,冯小刚介绍说,最早是邓建国推荐给张国立,然后张国立跟他讲《报告团长》这小说不错,“结果所有文学刊物都找遍了,才知道实际上叫《官司》。”
原著小说灵感来源于中央电视台上的一档节目,讲在石家庄某个军事学校里的士官生,发现有个老头非常爱听集合时的小号声,这怪行为背后的故事,就是《集结号》所要描述和表现的:年轻时老头是个连长,有一天他接到团长命令,打个阻击战,坚持4个小时后听到集结号声就撤退。但他打了8个小时、12个小时还是没听见号声,作为一个军人,他必须坚持,最后整个连队只有他幸存下来。由于战斗过程中被震得耳鸣听不见,关于团长到底“吹没吹”集结号的问题,就成了他的一个心结,因为那关系到全连战士47条鲜活的生命,所以他开始到处寻找团长,找到最后发现团长也死了,当时的司号员告诉他并没吹集结号,“要当时吹了大部队就走不远,还是会被敌人咬住。所以当时下命令时团长就知道要牺牲掉你们,但他不忍心说真相,所以让你们听号声撤退。”
之前有些媒体报道称,《集结号》探讨的是战争意义和牺牲的价值问题,冯小刚说自己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是一个英雄受委屈的故事。”因为在寻找的过程中,连长背着特别大的良心包袱,中间他还被俘虏、被误解过,战后那些战士被定义为“失踪者”而不是“牺牲者”,也成了他新的心病,“失踪是给200斤小米,牺牲给700斤小米,中间的差距不仅是一个人一年的粮食,还有一个荣誉问题。”就这样,连长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他要找到当年那些人的合葬地来证明,但他眼睛已经半失明,认不出当时的地貌了……

表演:一个炸弹都不觉得疼,没什么生命意识
“只要从沈阳坐车过来的人,没有不骂的,你怎么找这一地!”冯小刚听够了来探班的朋友的抱怨,位于东北宽甸的片场,最近气温基本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以至于任泉打枪的时候特别狠,“这么冷的天打什么打啊,手冻僵了,扣扳机都扣不动,真是有复仇心理。”
任泉还想“复仇”的是他夸张的死法,在影片里第一场战斗十几分钟,就和连长张涵予在战略上有不同冲突,“我要攻他要守,我带着人就冲上去。”结果一炮就被轰成两截的任泉,觉得自己在拍摄过程中都没什么生命意识了,“现场的烟火、氛围,炮弹嗡嗡在你身边炸,你会晕的,和以往那种离战火很远的感觉不一样,那个时候你对自己的生命意识都不是很强了。被子弹擦伤很正常,就在刚才,一个子弹从我身边不到一米的地方打到中央台的机器上,但在那种状态下,擦伤根本不疼,周围攻击性太强,一个炸弹都不觉得疼。”
张涵予说动作设计上也体现出该片是结结实实的战争片,该扑就扑,该卧倒就卧倒,“哪儿有连长打仗的时候还扭着摆造型的。我的武器是美30的狙击步枪,《拯救大兵雷恩》里狙击手用的,压五发子弹,有效射程1000米,特别重,不过我对枪特别有悟性,能人枪合一。”
年轻演员的玩命演出,让王中军的试验很成功,“现在中国男演员断档很严重,不鼓励年轻演员他们什么时候能出来?像《夜宴》里的黄晓明现在东南亚人气就很高,香港很多大片排演员表时都有他。”

场面:比“太极旗”还牛,比“大兵雷恩”还壮观
同样题材的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在世界范围内都很成功,但王中军认为,《集结号》的剧本比《太极旗飘扬》好太多了,“MKpictures的老板姜帝圭自己跟我说,他们愿意参加制作和特技处理,就因为觉得这个剧本故事比《太极旗飘扬》好很多,希望张涵予和张东健一样,能从电视剧明星成为大明星。”现场的韩国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近两年他们发展了很多新的技术,包括道具、爆破动作等,比两年前为《太极旗飘扬》制作得牛多了。
从现场看,影片在爆破上很注重真实性,炸点很多,小的坑有三十多个,大的坑有八个,摄影师吕乐介绍说:“门窗都是炸出时不伤人的那种材料,主要是为突出效果和爆炸惨烈性。”任泉则以自己的体验为例子,说自己这次说死就死,“韩国做的那个塑型,和我一模一样,包括眼睫毛、手指都能活动。现场那些尸体,以前都是海绵做的,现在都是塑胶,你路过的时候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被‘炸死’的时候,会飞起来四到五米,拦腰截断,死得很惨,我看流血那装置了,汩汩的,看得我眼泪都掉出来了。”
和王中军所说的“好莱坞水平”一样,冯小刚也觉得《集结号》的战场场面比《拯救大兵雷恩》还壮观,他指着阻击战发生的街道说,“这条街我当时说咱们搭一像大兵雷恩那样的景,150米,结果搭完告诉我,300米!过去电影都是一团火地爆炸,现在这种气爆,技术、人都可以在炸点上呆着,保证Zha药在离人手一米之内引爆,会感觉疼,但绝对不会受伤。”
制作:超《夜宴》很多倍,票房能到两亿
“发行公司预计《集结号》在国内票房是一亿三到一亿五,我现在心里想可以一亿八到两个亿以上吧。”来宽甸探班后的王中军现在底气牛了些,尽管吴宇森不断给他提醒“要做最难的准备”,但看了现场的回放和剪接的片花,他觉得比自己想的好太多了,“这部太像大制作电影了,一来我们没有用大牌明星,片酬非常低,一千万美元里最大比例的投资放在制作上,超过《夜宴》很多倍。”虽然现在已经大大超期,但王总表示:“做到这个时候我不会问超期超支的问题,原来计划2007年8月-9月份做完,赶贺岁档,现在也就是往后拖一个月。”
最让他没底的是演员阵容,“一般中国大片是大明星挑头,我们这部没有大明星,都是二三十岁、电视剧的一线演员,我们希望改变港台演员挑大梁的局面,开创大陆明星挑大制作的局面。这个抉择很对,演员劳动强度、难度等需要由新人完成。”
冯小刚自己却很有压力,“英国的发行商曾给我们举了《兵临城下》的例子,那个片子制作很好,可是发行赔钱,第一是因为女性观众对战争片没兴趣,第二是没有大明星。电影就是血淋淋、特别直接。有时候媒体说你们老拍这古装大片没劲,可《黄金甲》的例子告诉我们观众就是奔大明星来,这事儿我们也得琢磨,制片人拿你当爷供着,你得卖钱啊。”

求下雪、找道具、改结局
冯小刚不吹牛只诉苦
“这两个月我上网没听过我一个好字,没关系,京剧有句话叫‘慢慢来’”,《夜宴》三个月后,冯小刚明显气顺了很多。对于新片《集结号》,他的概括是“一部媚内的电影,讲述受委屈的英雄的主旋律故事”。傻根儿当了代言人,葛爷拍了神州行,身边的伙伴都说“你现在该是引乔依(enjoy)的时候了”,但冯小刚停不下来享受,“煎熬”地拍着战争片,于是当晚的饭局成了他的诉苦大会。
磕头求雪,武器被刷绿漆
“怕朝鲜卫星在天上照不敢用当地军队”
吴宇森拍《风语者》时,要给高工资招募海军陆战队退役的战士,从发烧友手里买坦克和租登陆舰,然后又用美军把这些运到夏威夷,刚拍了一个星期,台风来了,全都完蛋,又花大量资金运回洛杉矶,冯小刚转述说,当时吴宇森都蒙了,“到今天才知道,吴宇森怎么两次都跟我说‘你敢拍这个,天哪!’我都磕了好几回头了,盼下雪。”
不下雪,就无法拍一场很重要的战斗戏,直接影响了拍摄进度。天公不作美,人公也不作美。“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师武器装备曾划归北影厂,他们就让部队代管,结果兴冲冲跑去一看,为了保养武器上都刷了绿漆,没法用。还有动用军队参加拍摄也是特别审批,不能用当地的军队,对面就是朝鲜,核武器危机特别敏感,人家卫星要是天上一照,看你这里动军队干吗呢?”姜帝圭跟他说过,《太极旗飘扬》原定5个月的拍摄时间最后超成了10个月,当时冯小刚回答说:“哥们我肯定没问题,五个月准完。”现在他也觉得不太可能了,“一条不合适,从爆炸到服装都得重新弄,你说你拍一个牛B不一样的,必须达到这些,现在观众什么没看过啊。”
不找葛优是担心他体力不济
“为了让他们玩儿命跑,我拿弹弓在后面打”
“可算看到城里来的人了。”借着酒劲冯小刚大吐苦水,旁边工作人员几次提醒该结束采访让导演、演员休息了,冯小刚大手一挥,“再聊一个钟头!”
“这个团队特别让人放松,你说要是今天坐着的是刘德华、梁朝伟、姜文,你就不能随便让人家再聊一个钟头,现场也不可能化妆等几个小时。要是一high腕儿来你就虚头巴脑的。”冯小刚透露最早也曾把剧本给刘德华看过,刘德华也愿意演,“后来一想,这个电影还是挺有诚意的,得吃苦受罪,还是新人合适。”面对新人,冯小刚可以毫不顾忌地指导他们本色演出,为了再现真实的战斗残酷,“为了让他们玩儿命跑,我拿一弹弓在后边打。”
又是兄弟又是大腕的葛优,一直想演一打仗的,为什么最终还是没入选呢?“你看‘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里,葛优眼袋大了,剧中的连长也就30岁,那时候20多岁的红军师长都有,葛大爷年龄上不符合。再有这罪葛大爷受得了吗?有一场爬瞭望塔的戏,十几米高,张涵予来回爬了20趟,这要是葛大爷就歇了。”
冯小刚对几个年轻人的表现非常满意,特盼望最后片子公映了,几个小哥们儿能红起来。环顾一圈,《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儿呢?“王宝强没在,我问哪儿去了,他跟我说代言河北省一大百货商城,省长都去了,他现在是河北省农民的代表,在县里可红了,县长总请他吃饭。”
结局要温暖不准备让“谷子地”死
“得顺观众心气走,但我们尽可能走得不恶心”
这几天张涵予都快和冯小刚急了:“结尾怎么能让我活着找到战友遗骸呢?我得死啊,故事太矫情。”冯小刚自己也清楚,原本想的结局是张涵予在当年的战场、现在变成大煤矿的地方愚公移山似地挖着,当地人都以为他疯了,小孩子拿煤核扔他,忽然他就跌倒爬不起来,冻死了。几年以后,当地要修水利工程,把煤山拦腰截过,遗骸出现了。“这多震撼啊,最好寻找过程也一找找个三十年,从新中国成立找到改革开放后,可是这不行,检查通不过,观众也不接受。”
编剧刘恒也坚持要有个团圆结局,“最后谷子地一定要找到伙伴,还得向组织敬礼汇报,还得得到勋章。”因为他们知道观众是相信神话的,观众需要温暖的鼓励,“你说傻吧,但观众舒心了。”这种沟通理解上的错位在《夜宴》里冯小刚理解得最深刻,“章子怡被杀那段,我本可以很弱智地拍一条,安个杀手就完了。所以当观众问我谁杀了皇后时,我只能开玩笑说是我杀的。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答案了:谁杀的?历史!”明知道漏洞都不堵,是以电影为生的职业导演的无奈,“我们是商业片导演,我们得顺观众心气走,但我们尽可能走得不恶心。”
对于最近贾樟柯张艺谋之间出现的“商业”和“艺术”之争,冯小刚认为“贾爷不必有怨气!贺岁档大家瞎斗半天两败俱伤,对中国电影也不好。猫走猫道,鼠走鼠道,他们是得奖的猫道,我要走商业片票房的鼠道,明年不跟周星驰会上,我就踏实点!”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2
发表于 2007-1-9 15:18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不想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9 15:30 | 只看该作者
忽悠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9 15:32 | 只看该作者
都是在说做电影的苦 虚头八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9 19:21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对中国战争片不抱有任何希望的人飘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0 01: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导演不善于运用镜头,拍出来的东西没有压迫感,背景音乐也做不好。象美片中这样的镜头:夕阳下,主角伴着缓慢但令人振奋的音乐出发执行任务——这样拍烂的镜头,在中国导演手中从没被拍好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0 04:13 | 只看该作者
但愿冯老师能做到:

军服请一定是旧的。

中国所有的抗战题材和内战题材,战场上的军服太新了,即便是旧的,脏的,也一看就是那种刻意的涂脏的做旧的,没有那种行军打仗根本不洗,破破烂烂的感觉。

英雄倒下时,或者产生某种壮举时,请不要再用慢镜头和放悲壮的交响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0 12:08 | 只看该作者
没心情看文章,只等看电影了,现在讨论都是浪费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0 17:59 | 只看该作者
“英雄倒下时,或者产生某种壮举时,请不要再用慢镜头和放悲壮的交响乐了。”


还是音乐不行啊!

什么《大决战》的只会用简单的铜管,最多的是小号、长号,大小提琴的配合不够,以几十年前的耳朵听来,是够激昂、轰烈的,但听多了刺耳!象《空军一号》、《ROCK》、《大兵雷恩》等用圆号配合军鼓、双簧管、单簧管和弦乐配搭,细腻得多。国内近年就《亮剑》做得不错,比较用心,尤其前面的管弦过后转为唢呐的一段,衔接得很自然,也有新意,同期有部电影好像叫《太行山上》,怀疑是原班人马,彭德怀也是《亮剑》里面那个,服装道具等细节都很相似,音乐也做得不错,是央视电影台仅有几部让我看完的电影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0 19:37 | 只看该作者
一定要交党费!不交不给审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07-1-11 14:49 | 只看该作者
不做这行,大家不知道在国内拍电影的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14 16:11 | 只看该作者
《电影报道》介绍过片场,我觉得很好,百十个枪眼同时在墙上爆开,挺火暴的

比较写实,里面解放军都捡国民党的钢盔戴(保命要紧)

但是傻根神枪手的家伙我不认识,郁闷了良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1-16 13:36 | 只看该作者
怕朝鲜卫星在天上照不敢用当地军队”

明明是请不来

还非要怪罪朝鲜的卫星

熟归熟

乱说话金胖子一样告你们诽谤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16 1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2008 于 2007-1-16 13:36 发表
怕朝鲜卫星在天上照不敢用当地军队”

明明是请不来

还非要怪罪朝鲜的卫星

熟归熟

乱说话金胖子一样告你们诽谤啊



朝鲜哪来的侦察卫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20 20:5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个片花,装备挺全乎,估计是战争后期了。战术动作很一般。能有亮剑的水平就烧高香了。赶上大兵,没门。冯导倒比老谋子强,老谋子已经江郎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1-21 19: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sposable 于 2007-1-20 20:53 发表
看了个片花,装备挺全乎,估计是战争后期了。战术动作很一般。能有亮剑的水平就烧高香了。赶上大兵,没门。冯导倒比老谋子强,老谋子已经江郎才尽。

《亮剑》?恶心死人不偿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2-14 17:42 | 只看该作者
话先听到这里,等片子出来再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2-15 08:0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战争?内战?外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2-15 08: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sposable 于 2007-1-20 20:53 发表
看了个片花,装备挺全乎,估计是战争后期了。战术动作很一般。能有亮剑的水平就烧高香了。赶上大兵,没门。冯导倒比老谋子强,老谋子已经江郎才尽。



干脆学棒子学到底

搞个

八一旗在飘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作战两千(COMBAT2000)成立于新世纪2000年,COMBAT2000品牌秉承精益求精的态度,以诚信为宗旨,力求获得广大用户的拥戴及所有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的支持。

联系我们

  • 地址: 广州市萝岗区科学大道起云路1号视联电子科技园A栋711室
  • 电话: (am10:00-pm17:00) 400 602 2000
  • 传真:+86-20-8231-1913
  • Email: sales@combat2000.com

分享到

新加入会员

© 2001-2013 COMBAT2000论坛.粤ICP备14001821号  Powered byDiscuz! X3.2 Licens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