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2000论坛

标题: [ZT]揭露朝鲜战争内幕:中苏支持的金日成才是侵略者 [打印本页]

作者: xjym2002    时间: 2006-9-4 13:14
标题: [ZT]揭露朝鲜战争内幕:中苏支持的金日成才是侵略者
[ 楼主转贴本文,不代表楼主支持本文的观点和立场或证实本文的真实性,仅为同学们提供参考,作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材料。]

揭露朝鲜战争内幕:中苏支持的金日成才是侵略者 中文博客


作者:林夕大连

一直以来,抗美援朝是弘扬国际主义、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直到许多年后才知道,这场战争并不是美帝挑起、李承晚发动的侵略战,而是由金日成发起、斯大林默许的侵略战。在这场仅次于二战死亡人数的朝鲜之战中,中国战士阵亡确切数目从来没有公开过,而中国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所处的地位、价值及其作用,也随着战争的结束永远留在了战场……

这场战争在爆发前其内幕,政府最高领导人应该是知情的。就象商家从不对消费者公布完全信息一样,我们所知道的是被过滤甚至是被修饰的事实与真相。1949年,金日成企图发动“解放”南韩之战(当时朝鲜与韩国已经是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但金日成明白,以自己实力无法攻占南韩,便求助于苏联与中国。两国领导为了巩固红色联盟,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抗衡,苏联出钱出武器,中国出人出力。在这种情势下,金日成发动了侵略南韩之战,迅速攻占汉城。在二战刚刚结束,世界迫切呼唤和平之际,却被金日成的暴戾独裁震惊了。

迄今为止,我们所受的教育、教材上全部记载着美帝国主义下令南韩总统李承晚发动战争,事实上,战争的真相完全相反。中苏两国政府是知道金日成出兵,挑起这场战争的。这场拖了3年的战争,中国军队死亡人数是联合国军队的14倍,据悉,整个50年代,政府超过一半的开支用在朝鲜战场。直到60年代末,中国还在偿还苏联军资。战争结束后,联合国谴责中国是侵略者,中国在西方世界受到孤立,遭遇经济封锁与制裁。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没有立即撤兵。当时朝鲜军队分为两派,一是亲苏派,一是亲中派,即中共在延安培训的干部。延安派企图发动政变,推翻金日成,建立亲中政权,结果兵变失败,延安派遭到满门清洗。在苏联强硬干涉下,不得不无条件撤军。这场轰轰烈烈历时3年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之战,就这样落下帷幕。之后不久,金日成无礼请求要在中国长白山等地驻军,这不能不说是对这场援朝战争的讽刺。

其实在抗战结束时,美国已对蒋介石失望透顶,准备放弃国民党,如果当时毛泽东出兵,台湾一定会打回来,可因为一场朝鲜之战,丧失了大好机会,造成今天的国土分离。从这点上说,金日成是中国的罪人。

国内的教课书,几十年来在谴责美国的侵略,并且以美国高级将领的忏悔“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作为反面素材,其实有些断章取义。时任美军参谋长、五星上将的布莱德尔,其原话如下:“假如因为朝鲜战争,我们就打入中国的话,那么,我们将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个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一场错误的战争。”

当然,我并不是说美国是一个多么高尚的国家,对于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美国也是出于自己的利益才出兵朝鲜,但美国是一个民主宪政国家,在这样一个体制下,政府很难向国民隐瞒真相。到过美国的人都知道,在首都华盛顿矗立着两座著名的纪念碑:越战与朝鲜之战。

“我们的国家以它的儿女为荣,他们响应召唤,去保卫一个他们从未见过的国家、去保卫他们素不相识的人民。”这是碑文的直译。“自由不是免费的。”是纪念碑的主题。

从我们所知道的朝鲜战争来理解,无论如何也解释不通碑文:难道美国人民坚信,半个世纪之前,他们进行的是一场正义之战吗?看看上面记载着阵亡士兵的确切数字:美军54246人,联合国军628833人。我相信,在言论充分自由的美国,没有什么是可以隐瞒和欺骗的,而在以德治国、以儒家思想为河床的中国,好象更喜欢模糊哲学,难怪有人曾把世纪之交的2000年,定为数字真实年。只要报刊、新闻中的数字真实即可,别无他求。

好在今日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民主与自由有了自己的土壤,我们可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判断。事实大于雄辩,意识形态好象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就说过那句划时代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吗!对于这场真相被隐瞒几十年的战争,迟早也会重新定位,重新审视,重新评价吧。

回头来看,我们所援助的金日成对中国如何?其实,文化大革命期间,毛、金就已正式决裂,并将朝鲜定位“苏修派”,在平壤的朝鲜学生响应号召,高呼打倒“苏修狗腿子――金日成”,金日成一怒之下,砸了包括毛岸英在内的所有中国烈士纪念碑,将志愿军在朝鲜教材上删去。

这场我们引以自豪、以保家卫国的名义悍然出兵的抗美之战,就这样划上了句号。真不知那些牺牲在他乡异国的数百万生命,他们的家人做何感想。还有那些本应用于发展生产、却流向战争的巨额经费。我们一直在谴责美国侵略南韩,可战争结束后,美国并没有驻兵,韩国仍是主权国家,而中国与朝鲜在互干内政而无果的情况下撕破脸皮。在上一篇《太极旗飘扬质疑抗美援朝》一文中,一位匿名者留言说,如果说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收益的话,就是毛岸英的战死,否则,中国保不准就是第二个朝鲜,成为毛氏天下。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反省,成为明镜。美国之所以有今天,雄霸世界,并不是他们从不犯错误,而是他们善于反省,善于从错误中寻找真埋。他们曾为越战正式向国民道歉,他们曾在墓碑上刻下“自由不是免费的”。付学费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学到东西。
作者: Seven    时间: 2006-9-4 15:01
管理员快删了吧.
作者: akulaIISSN    时间: 2006-9-4 15:17
快删掉,勿谈国事,且文章漏洞很多,富有迷惑性.完全是某精英宣扬"民主"的狗屁文.快删掉,快删掉.勿谈国事
作者: 军士长    时间: 2006-9-4 15:20
1.朝鲜与韩国在1949怎么成为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说是两个阵营更准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谁划的38线分开?
2.台湾海峡≠长江.当时和第七舰队打能胜吗?
3。在言论充分自由的美国,没有什么是可以隐瞒和欺骗的。北部湾事件是战后才公布的。事后知道和事后不知道有很大的区别吗?
最后一点非常的同意:而是他们善于反省
作者: dizzarz    时间: 2006-9-4 15:35
...暗战好久没来了,LZ一定要接住暗战的大旗,坚持到底,
作者: 灯火阑珊    时间: 2006-9-4 16:01
原帖由 军士长 于 2006-9-4 15:20 发表
1.朝鲜与韩国在1949怎么成为两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说是两个阵营更准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谁划的38线分开?
2.台湾海峡≠长江.当时和第七舰队打能胜吗?
3。在言论充分自由的美国,没有什么是可以隐瞒 ...


朝鲜和韩国的划分,是2战结束的产物,是北、华两方造成了38线的分界……我记得是这样的吧,所以,应该是2个国家,就好象东、西两德一样。

这场战争,当然是大太阳发起的侵略战争,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也是这一场战争,使中国成了以一国之力,对抗联合国军,结果是不败的国家,当然,最后也是没能力继续打下去了,全中国的后勤与工兵几乎都已经扑在朝鲜战争上了,这也让美国人感叹说中国有一条打不垮的后勤运输线。其实中国人是有苦自己知,乐得找个台阶下了,实在是打不动了。
作者: reebok325    时间: 2006-9-4 16:30
此文带有严重的个人偏激思想,朝鲜战争的确是金日成先挑起来的,关于这场战争目前已经出版了相关的文献和历史资料,包括前些日子凤凰卫视也播出过相关纪录片。如果有人感兴趣,现在有大量的真实资料可以去查,不要随便去看这种个人撰写的偏激文章。
注重事实,而不是某个人的胡思乱想。
另外:
原帖由 xjym2002 于 2006-9-4 13:14 发表


[ 楼主转贴本文,不代表楼主支持本文的观点和立场或证实本文的真实性,仅为同学们提供参考,作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材料。]
...

如果是作为“培养独立思考的材料”,那么就请只列出相关事实,而该作者的个人想法不宜发表。

[ 本帖最后由 reebok325 于 2006-9-4 16:36 编辑 ]
作者: akulaIISSN    时间: 2006-9-4 16:54
战争结束后,联合国谴责中国是侵略者,中国在西方世界受到孤立,遭遇经济封锁与制裁。
那时中国的席位是台湾的中华民国占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当时根本就不承认的.联合国谴责中国就是谴责当时的台湾,不知道当时是否存在英文原件.不知道当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如何用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到197X年一直被西方世界所孤立,遭遇经济封锁与制裁。并非在朝鲜战争之后就封锁的.

我认为,当时的朝鲜就像一个赌场.赌客们不停下注,而且又把赌馆砸了.我们虽然几乎把血本花完,但也把霉锅赌得不想赌.但最后结果是,有一个能与赌神霉锅抗衡的赌徒出现了.世界惊讶了,我们安全了不少.有的时候,也没有必要考虑世界人民.关键时刻,还是要考虑,我们应该如何争取最大的生存空间.直到目前,西点军校是不敢提起朝鲜赌场的失手.

在言论充分自由的美国,没有什么是可以隐瞒和欺骗的。黑人问题可是他们隐瞒和欺骗得最巧妙的了.

大国间角力,可不是仁义道德,民主对抗了.那是各种招数都会用上.仁义道德,民主不过是幌子

霉锅,是世界上最大的战争贩子
作者: isbcd    时间: 2006-9-4 17:16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6-9-4 16:01 发表


朝鲜和韩国的划分,是2战结束的产物,是北、华两方造成了38线的分界……我记得是这样的吧,所以,应该是2个国家,就好象东、西两德一样。

这场战争,当然是大太阳发起的侵略战争,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也是这 ...



朝鲜战争我们究竟败没败,不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八过确实让西方国家一扫东亚病夫的旧映像到是真的。
作者: gumi    时间: 2006-9-4 18:18
无知加可笑,在国与国的争斗中,有什么正义可言吗?美国为了他们的利益要力挺小韩,中国为了自己的安全只能跟他们死磕,大家都有各自的正义。很明显,此文的作者多半就是传说中的网奸。
作者: jam    时间: 2006-9-4 18:41
原帖由 gumi 于 2006-9-4 18:18 发表
无知加可笑,在国与国的争斗中,有什么正义可言吗?美国为了他们的利益要力挺小韩,中国为了自己的安全只能跟他们死磕,大家都有各自的正义。很明显,此文的作者多半就是传说中的网奸。



这类文章在5、6年前或许还有点“杀伤力”,什么“侵略者”的字眼……立场不同,观点也不同,德国佬不也叫过美国佬“侵略者”吗?而且,这些所谓的真相、内幕大半都早已为人所知,不得不评价一句:冥王星……

那些认为美国透明度高的观点更可笑,到现在老美还以为伊拉克战场上美军的伤亡率只有百分之零点几呢……到现在还有不少美国人以为中国人还在留辫子……
作者: akulaIISSN    时间: 2006-9-4 18:50
楼上说得没错.比如在命令与征服3中,中国人就留辫子的外形.在游戏HTIMAN3中,还好一点点,中国人的外形是60-70年代穿着兰色工人服.一点也不像在国际大都市香港.
作者: amblin    时间: 2006-9-4 22:19
原帖由 灯火阑珊 于 2006-9-4 16:01 发表


朝鲜和韩国的划分,是2战结束的产物,是北、华两方造成了38线的分界……我记得是这样的吧,所以,应该是2个国家,就好象东、西两德一样。

这场战争,当然是大太阳发起的侵略战争,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也是这 ...


与其说像东/西德,倒不如说南/北越更贴切些.
----
美国在整个20世纪所参与的大大小小十几场战争, 所表现出的实用主义色彩都十分浓厚.. 甚至可以说是露骨的. 如果某场战争与自己利益并没有过于迫切的利害冲突, 美国是不可能直接,甚至间接参与的.
----
至于所谓"侵略", 当时的双方都不是什么好货色. 都是挂羊头卖狗肉, 打着"民族统一" 旗号为各自的主子卖命.  朝鲜对韩国的进攻,美国人是早有预料的,只不过没有想到会那么快而已..

至于中国的参与, 是迫不得已. 因为当时冷战气息渐浓, 中国必须考虑到一旦朝鲜半岛落入西方控制,,所可能带来的一连串连锁反应. 苏联所施加的影响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考虑到中国本国的利益. 但是,尽管朝鲜十分重要, 但若没有苏联的支持, 中国是绝对不可能参与朝鲜战争的.

[ 本帖最后由 amblin 于 2006-9-4 22:21 编辑 ]
作者: tibot    时间: 2006-9-5 10:02
假设大太阳彻底完蛋了,美国人把军事基地放在鸭绿江南岸。
那中国的东北重工业基地就成了美国人眼中的香饽饽了,攻下锦州山海关就可以打北京了。
中国还谈什么建设呢?
作者: SAW    时间: 2006-9-5 11:03
我不想多说
1、请历史的看问题,请大家看看中国在历史上几次出兵干涉半岛的情况
2、请大家从中国的利益和我们的地缘角度出发来判断出兵干涉半岛的意义
3、那样的情况下出兵恰恰说明我们并非是要保护金家小王朝,如果要保护的话时机不是在那个时候
4、在那种情况下毛不出兵才是历史罪人,连腐败到及至的满清都出兵了,何况是国运上升的新中国
5、我们已经尽力了,打成那样已经比上1次干涉好的多了,当然苏联的援助是很重要的,但主要还是中国自己的努力起决定性作用
6、我们还将关注、必要的话还要干涉半岛,中国永远不会放弃半岛利益,至于台湾,它就在那、它本就是属于中国,中国人早晚会自行解决

[ 本帖最后由 SAW 于 2006-9-5 16:03 编辑 ]
作者: 寒羽良    时间: 2006-9-5 16:35
如果说这场战争对中国有什么收益的话,就是毛岸英的战死,否则,中国保不准就是第二个朝鲜,成为毛氏天下。

前面的不敢全部认同,朝鲜战争还是帮中国站住了脚。不然就没现在的中国了。也许会有号的政权出现,但也许会有更恶的政权出现。不过毛氏天下倒确实避免了
作者: gumi    时间: 2006-9-5 18:21
楼上的话还真是……包不准老美现在正在后悔当时如果不扔那颗炸弹就好了呢……
作者: MP--40    时间: 2006-9-6 01:11
儿子不听话,老子教训一下什么时候成侵略了?当时好象还没分家呢吧!分家也是板门店以后的事了.
作者: Rick2    时间: 2006-9-6 13:59
.....楼上的历史知识匮乏地令我......汗.......
作者: xjym2002    时间: 2006-9-6 14:41
[还是这个人的blog]

看《太极旗飘扬》质疑抗美援朝,中国的自私韩国的无奈 [原创 2006-08-26 12:45:25 ] 发表者: 林夕大连   


印象中的韩剧,大多是以缠绵悱恻、生死相许的爱情为主,即便是优秀的《外出》,也脱不了情与爱之俗。但前几日看过一部《太极旗飘扬》,不得不对韩剧刮目相看,而我自己,也开始质疑50年前那场声势浩大、代表正义的抗美援朝之战。

影片描述了镇泰(张东健饰)、镇锡(元彬饰)的兄弟之情。镇泰是个修鞋匠,母亲和未婚妻开了一家面馆,弟弟镇锡学习非常好,秋天到时就要报考汉城大学,他是全家的希望,也是全家的快乐之源。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生活贫困却充满了快乐,却被那场突如其来的南北朝鲜之战打碎了,弟弟被迫入伍,哥哥为了保护弟弟,也踏上了从军之旅。当他得知,只要自己立一等功,拿到勋章便可以送弟弟回家时,便不顾一切,冲锋献阵,英勇杀敌,但这一切,与爱国无关,与口号无关,只是为了弟弟的前途,为了让弟弟尽早回家考大学。可弟弟却对哥哥产生误解,他觉得战场上的哥哥,与往日对他倍加爱护的那个人完全不同,鲜血刺激着他,勋章鼓励着他,在战场上,人命还不如一条狗。

从古至今,最能抿灭人性的就是战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为大韩民族,同样的血脉,难道意识形态真有那么重要吗?这是电影里的一句台词,韩国的士兵在质疑这场战争,难道因为姓资与姓社的区别,非要发动这场残绝人寰的本民族之战吗?

因为美国的参战,南韩占据上风,哥哥也拿到了一等功勋章,尽管浸满了战友的血迹、印染着无数尸体的痕迹,但弟弟终于可以回家了。他们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憧憬着回家过新年,哥哥的未婚妻还在等他,如果不是战争,他们已经成为幸福的夫妻。就在一切梦想将要成为现实时,因为中国的参战,局面骤然改变,北朝鲜重新占据上风,这意味着战争将无休止的继续下去。而哥哥的未婚妻,被认为有共产之嫌,被战友射死在枪弹下,倒在了他的面前,弟弟为了救嫂子,也被当作叛徒关到监狱中。当哥哥用一等功勋章要求司令兑现他的诺言:放弟弟回家时,被司令无情拒绝,并下令放火烧死犯人,他的精神终于在弟弟的残骸面前崩溃,哥哥愤怒地杀死司令,转而投向北韩军队。

这一切与国家无关,与主义无关,对哥哥来讲,弟弟就是他的方向。谁杀了弟弟,谁就是他的敌人。哥哥成了韩国军队的叛徒,可弟弟却幸运地被战友救醒,当他得知哥哥背叛了祖国,终于明白,原来哥哥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为了自己。弟弟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潜入北朝军队,在战火飞扬中,经过殊死搏斗,兄弟相认。已经受伤的哥哥不忍成为弟弟的拖累,让他独自返回南韩军队,为了掩护弟弟,哥哥重新举起大炮,这一次,对准的又是自己的战友:北朝军队,机关枪疯狂响起时,哥哥的躯体轰然倒塌。

这是一部战争片,因为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抿灭;这又是一部亲情片,至始至终,贯穿的是手足情深,无关国家,无关主义立场。大韩民国,一直是以爱国著称的民族,十几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如果不是家家拿出珍藏多年的珠宝、黄金,帮助国家度过难关,难以想象今天的韩国是如何的结局。而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至上的国家,却拍出了这部反战大片,鞭笞了那场因为意识形态引发的本民族之战——也是我们自己弘扬的,代表正义的抗美援韩战。

试想,当年如果没有中国的外援,就不会有现在的朝鲜,世界上只存在一个大韩民国。而如今,韩国发达、朝鲜落后,并且,韩国会更加发达,朝鲜也许会更加落后自闭,我们当年的出兵之援,就是为了今天的目的吗?当然,我们当年援朝,主要是为了自保,害怕美国一旦占领韩国,会跨过鸭绿江进攻中国。战争年代,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可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际,饱受11年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不去发展经济,有义务去支援外民族的战争吗?尤其是这场在我们看来正义无比之战,却给韩国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连他们自己都不想再打下去的战争,却因为中国的加入,不得不延续着。

韩国成年人中,有一半的人观看了《太极旗飘扬》,这部并不弘扬爱国主义、甚至还有些反叛因素的电影,却取得如此高的收视率。这部影片,至今未通过中国审查,不知道原因是不是在此呢?
作者: jam    时间: 2006-9-6 15:13
没有朝鲜,韩国不会象现在这么发达,同理的没有伊朗,伊拉克也不会发达(虽然最后还是反水了)……
作者: 军士长    时间: 2006-9-6 15:16
民主和正义只不过是利益的一块遮羞布
因为一条38线,就成了两个主权国家?建国的标准是什么?难道也因为海峡中线,台湾也成一个主权国家?
我们出兵的理由早就很清楚了,还有必要讨论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韩国人民带来了多少痛苦?是中国先兵还是美国先出兵.
那场战争我们没有能力打下去,美国就有能力打下去吗?
作者为什么不提提古巴?作者只不过是只披着一层正义和民主皮的美国走狗.不能因为说了部分实话就相信所有的话都是实话.
作者: dboy    时间: 2006-9-6 15:45
这个作者如果再看一看1998年的《自尊》,大概也会反思中国为什么要跟日本人打仗吧。
作者: dizzarz    时间: 2006-9-6 15:53
没有进过任何学习张嘴井喷...
作者: gumi    时间: 2006-9-6 16:27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只要中国安全,我管他别人去死……
作者: jam    时间: 2006-9-6 16:46
原帖由 dboy 于 2006-9-6 15:45 发表
这个作者如果再看一看1998年的《自尊》,大概也会反思中国为什么要跟日本人打仗吧。



是哦!你看日本现在这么发达,当年要是不打,那么中国也会发达啦!!哦呵呵呵呵!!

《自尊》是什么东西??哪有得看?
作者: jam    时间: 2006-9-6 16:50
哦………………………………………………


日本有钱难使鬼‘自尊’(环球大特写)
从4 月末开始,一部名为《自尊———命运的瞬间》(以下简称《自尊》)的新影片在东京试映,剧中主人公是臭名昭著的二战元凶之一、甲级战犯东条英机。
  看电影前特意查阅《辞海》,读了一遍这个词条:“东条英机(1 8 8 4 —1 9 4 8 ),日本战犯。陆军大将,九一八事变后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官。七七事变前夕升关东军参谋长。次年转任航空总监。1 9 4 0 —1 9 4 1 年任陆相时,积极主张扩大侵华战争和准备对美英战争。1 9 4 1 年1 0 月组阁,兼陆相、内相。1 2 月发动太平洋战争,又兼军需相和参谋总长。在日本败局已定的形势下,1 9 4 4 年7 月下台,日本投降后自杀未遂,不久被捕。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绞刑。”原来,今年是东条英机被处绞刑5 0 周年。半个世纪过后,日本仍然有人为他招魂。

  试映在繁华区银座的东映公司总社大楼电影厅进行。从大楼一层步入电梯,迎面就是一张电影《自尊》的大幅海报:蓄短胡、戴眼镜、行军礼的东条英机,一行大字杀气腾腾:“斗争仍未结束。”(如图)联想到不久前参加描写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南京1 9 3 7 》的试映会,电影厅地处偏僻,广告篇幅窄小,只能走到电影
厅跟前才能看到广告。两者相比,令人忿忿不平。

否认“东京审判”公正

  进电影厅之前,每个观众都得到了一份印刷精致的电影说明书。打开来,首先看到的一行大字是:“通过东条英机的斗争,描写东京审判的真实。”说明书中详细介绍了影片的拍摄过程,简短的剧情介绍极力美化东条英机,文字极富煽动性。(见《剧情梗概》)
  影片《自尊》以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经过为主线,着力描写法庭审判“缺乏公正”,渲染东京审判“不是实现正义,而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报仇”。影片中多次出现法官和检察官进行幕后策划的镜头,一旦检察官在法庭辩论中“理屈词穷”,法官或立即宣布休庭,或打圆场、找台阶。电影蓄意表现审判方面完全是“串通一气”,“弄虚作假”。影片中出现的证人大都不能提供可信的证词,例如溥仪作为剧中人物出现在法庭时,或照本宣科,或言不由衷,或在证据面前抵赖。

  影片有意利用审判长对证人证词不满的话否定东京审判:“法庭运作的确是我的责任。可是,审理速度的加快也取决于检察官们提供的有效、无误的证据。坦率地说,最近检察方面的证人最差。溥仪作证无异于浪费时间,南京事件的证人提供的证据价值几乎等于零。你们能不能提出些像样的证人和证据来?”

  总之,影片力图通过否定东京审判,反过来肯定东条英机。

否认侵略历史
  影片别有用心地炮制了一段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法庭辩论:一位牧师作为证人在法庭上历数日本士兵在南京犯下的杀人、强奸等罪行……
  辩护律师问证人:你的证词,都是你亲眼目睹的吗?
  证人:(一时语塞)只有一件是亲眼所见。
  又一位医生作为证人向法庭陈述自己在医院听伤员们谈论日本兵杀人……
  辩护律师:“证人的证言全部是传闻。”
  审判长:“不承认你的异议,因为是传闻证据,不予驳回。”
  第三位证人指出日本士兵滥杀无辜市民……
  辩护律师:“实际上被杀的是伪装成市民的军人。”
  证人:“我们不应把放下武器者看作军人。”
  辩护律师:“这是诡辩,中国士兵战败便逃跑,逃跑中把武器藏起来,脱掉军装穿便装潜伏在民宅中,伺机袭击日本士兵……”
  气急败坏的审判长:“不许辩护人对证人进行攻击性、侮辱性的质问!———休庭。”
  影片先是试图对原告方面作出“浅薄无知”、“自相矛盾”的刻画,转弯抹角地反衬出被告是“无辜”的,进而渲染南京大屠杀“是传闻、是捏造”。后来又借原告辩护律师的话为日本侵略者辩护说:“日本的部分军队在中国进行的残酷事件的确令人遗憾,但是,不当的夸张达到了捏造的程度。日本从未做过像德国人迫害犹太人那样故意违反人道的事情。”

  诸如此类,影片在否认侵略方面毫无隐讳婉转,多次公然为侵略者翻案。
  影片还在最后部分炮制了一大段美国检察官与东条英机的法庭辩论,借机表白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出于“自卫”,是先察觉到美国的威胁后,被迫选择的先下手为强的行动。

有钱想使鬼“自尊”
影片取名《自尊》显然是针对把正视历史视为“自虐”而苦心策划的,可以说是日本极右势力的代表作品。这部放映时间长达2 小时4 1 分钟的影片共耗资1 5 亿日元(约合1 1 0 0 万美元)。在日本经济长期复苏乏力、银行资金惜贷的时期,1 5 亿日元非同小可。这也印证了常说的那句话:否认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人只是极少数,但其能量不可小视。

  该影片部分取材于东条英机孙女的传记作品,是为纪念“东日本住宅公司”成立3 0 周年而制作的。
  该公司的董事长中村功是右翼团体“渔火会”的赞助者,他还出任右翼团体“青年自由党”党首。该影片制作委员会代表加濑英明是“教科书正常化国民会议”的发起人。影片制作者对舆论界公开宣称,要“通过这部影片改变日本国民的历史认识”,主张“日本没有进行过侵略战争”,“希望这部影片成为改变世界的转折点”。

  日本有识之士日前组成“批判电影《自尊》之会”,愤怒谴责影片《自尊》为军国主义辩护的险恶用心。该组织的成立声明说,影片《自尊》歪曲历史事实,推卸侵略和加害的责任,是对日本国民希望和平的背叛;本会要让更多的国民知道影片《自尊》的危险本质,唤起舆论的注意。

  日本电影复兴会议代表委员、电影评论家山田和夫指出,与日本同为二战元凶的德国,虽然有希特勒出现的影片,但从未出现过肯定希特勒和纳粹的影片。希特勒、墨索里尼和东条英机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敌人,这已成为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共识,显而易见,影片《自尊》是与这一共识相背离的产物。

  《环球时报》(1 9 9 8 0 5 1 7 一版)
作者: reebok325    时间: 2006-9-7 11:33
写这类文章的人心理显然未成年,而楼主在这里两度转载自己却一言不发到底有何目的?
作者: xjym2002    时间: 2006-9-7 14:41
一句关于朝鲜战争被断章取义并反复引用的话

作者:周方舟

关于朝鲜战争,在中国的报刊、杂志和各种史料上反复看到一句话,那就是
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有的说是麦克阿瑟、有的说是美国国防部长、有的说是美
国侵略者等等最后不得不承认: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
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事实上这是一句被严重地断章取义的话,原话的意思与这句被断章取义并被
反复引用的话的意思简直就是大相径庭。

原话是当时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Bradley在1951年5月15日国会听证会
上的说的一句话,原话为:

“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Bradley强烈指责联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企图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
计划,所以在国会听证会上作出以上证词。原话直译为:“红色中国不是一个寻
求统治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率地讲,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见是,这个战略将使我
们卷入一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的战争。”

这个战略指的是麦克阿瑟企图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的战略。显然,原
话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了一场错
误的战争。”

对此,“纽约时报”也有过专门的澄清。“纽约时报”的原文如下:

WHAT GEN. BRADLEY SAID ABOUT KOREA

Published: July 7, 1981
To the Editor:
Several times lately I have seen Gen. Omar Bradley quoted as saying the Korean War was not our affair and we should have stayed out of it.
E. J. Kahn Jr., who should know better, joins this chorus on his Op-Ed article June 28, writing that General Bradley said, ''the Korean business was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
He didn't.
What he said, on May 15, 1951, at the Senate hearings on President Truman's firing of General MacArthur, was, ''Enlargement of the war in Korea to include Red China ...'' -which MacArthur was willing to risk
-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Clearly there was a night-and-day difference between Bradley's limited war and the much vaster war which MacArthur projected. ROBERT SHERROD Washington, June 29, 1981
作者: 切特务    时间: 2006-9-7 19:24
火星人又来了?靠!有人管没人管?
作者: 华头    时间: 2006-9-7 21:33
那个暗战的承继者啊
作者: reebok325    时间: 2006-9-8 12:36
原帖由 xjym2002 于 2006-9-7 14:41 发表
一句关于朝鲜战争被断章取义并反复引用的话

作者:周方舟

关于朝鲜战争,在中国的报刊、杂志和各种史料上反复看到一句话,那就是
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有的说是麦克阿瑟、有的说是美国国防部长、有的说是美 ...


kao!又来了,大家都不要回了,让这个帖子自己沉吧……
作者: xjym2002    时间: 2006-9-8 17:53
[另一个人的博客,讨论朝鲜的还不少]

胡言乱语聊朝鲜(1) [原创 2006-08-09 17:44:36 ] 发表者: 只谈风云不谈风月   

     被拉去明月三千里吃朝鲜菜,泡菜火锅味道还是不错的,虽然天气热了点。话题难免扯到了朝鲜身上。记得多年前在五角场,看到大街上装备精良的大兵在值勤,很是精神,军队大院长大的同学说,那是传说中的中国海军陆战队。若干天以后看新闻,才知道是金二世坐着火车来向兄弟党取经来了。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朝鲜是在三年前,去丹东并购一上市公司。隔着鸭绿江,对岸就是新义州,要不是欧亚农业神话破灭,富翁杨搞不好还真在那做他的特别行政区长官了。江的这边,娱乐场所沿江而立,歌舞升平,对面,杂草丛生,野鸟成群。当年从香港看深圳也是这样么?

    非典闭关,没能过去看看21世纪的太阳统治下的这个国家。游艇靠在岸边,搬运工们很友好地用韩语跟我们打着招呼。我很好奇,每天看着对面的灯红酒绿,他们心中有什么样的梦想。朝鲜女学生倒是颇有我们民国时期的影子,白底黑布鞋,质朴而自然。

    去了老赵的龙泉山庄,见面不如闻名。沿途倒是长了见识,中国这边连江水都是绿的,对岸却把山烧得光突突的。这些年朝鲜人越过树林然后游泳偷渡过来的很多,现在山上有条蛇爬都能看见,怎么跑?同行的东北同事介绍说。真是高。更绝的是,碉堡和哨所沿江排列,据说设置的标准就是使中间任何一点都在射程之内。海关门口每天都停了不少的卡车,满载方便面等各类食品。不知道朝鲜有多少人能获得这些可能是救命用的东西。

    最近听到许多声音在讨论是不是该抛弃朝鲜了。看样子,开放度增加,获得资讯的途径多了后,对事物的判断也会更多元了。所以,只要够开放,愚民政策还是比较难凑效的。也难怪朝鲜一直封闭着——朝鲜人民才会一直深信不疑全世界都在闹灾荒,他们算很幸运了,华盛顿甚至每天都饿死成千上万的人呢。

    谈到朝鲜,就不能不提起那场战争了。小时候端着小板凳看露天电影,许多人都有看《上甘岭》和扮志愿军的经历。“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诗意盎然,时至今日,这首歌我依然耳熟能详,战争的残酷却似乎离我很遥远。

    “连美国的高级将领都承认,朝鲜战争是美国人‘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打的错误的战争’。”这是关于朝鲜战争的结论性总结。小时候,教科书是这样说的,我的历史老师也是这样告诉我的。我也深信不疑,每次看到这个,我都热血沸腾,我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多年以后,我知道了,说这话的是奥玛尔·布莱德尔,五星上将,时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这是他在国会作证时的原话。

    还是忍不住想译一下。“赤色中国不是一个(那个)企图主宰世界的强国,坦率地说,从参谋长联席会议观点来看,这个战略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 所谓那个强国,应该是有指苏联的意思了,倒不防直接翻译成苏联,而所谓的战略却跟当年麦克阿瑟有关了,当年他有把战争从朝鲜扩大到中国本土的意思,所谓“limited war”。

    原来我曾经为之热血沸腾的话,用现在的网络语言说,是我们自己在“YY”。——有时候学点外语还是有点用的。真后悔当年只顾看养眼美女而忘了多背单词,以至于今天都不知道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被蒙了的。真是少小不努力。

    网络发达了,有些东西大可以去考究一下,国内找不到,可以去国外找找看,象我这样胡说一通的倒所谓了,自娱自乐而已,要是做学问的不好好考证一翻那就说不过去了。要么是治学态度有问题,要么就是明知道实际是怎么回事依然断章取义,那就要上升到道德良知层面了,当然了,也不排除许多老人不会用网络这个东西,新生事物,老人家比较接受不了。可权威的历史学家往往都是老人,真是不太好。也难怪唐师曾对隆美尔的那自称老了的儿子说,您这年龄,在我们国家专管大事。

    跑题得越过三八线了,还是回到朝鲜来。

    “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等常常用来比喻中国与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明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侵入朝鲜,就是否援助朝鲜,朝野纷争,“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我救朝鲜,非止为属国也。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这是主战的宋应昌的上疏。朝鲜对中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被认为是一个“常识性问题”。

    在中游玩游戏,围棋象棋军旗我就没有赢过别人的时候,挺郁闷,不是因为丢了很多金币,而是因为觉得自己就是一特没有战略眼光的人,所以才玩不好。在对待朝鲜问题上,我也一样。我怎么想都不明白那一个狭长的地带对我们怎么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军事意义?东风导弹都可以打到美国本土去了,又不是短兵相接的冷兵器时代,再说了,中国的海岸线那么长,陆地进攻的方式并非唯一选择,鸦片战争已经是好的例子了,海战的机动性好得多。六十几年前的诺曼底登陆也已经证明了美国人那时候就具备了在任何一个点上发起攻击的能力。对朝鲜的军事意义看得那么重,多少还是跟我们一向重陆权而轻海权的思想有关。算了,不说了,军事的门外汉,肤浅得都要被建议去CCTV4做军事评论员了。

    政治意义?我倒觉得,硬着头皮与朝鲜,确切说与金二世保持良好关系,对国内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其它方面。上个世纪中叶的那场战争,到底有多少中国军人献身在那片土地上,这个数字也许会一直是个谜。去看看美国韩战纪念碑上记录倒是不错的选择。这就造成了一个结果,一是目前国内军队里,有许多人和事都跟朝鲜战争有密切关系,二是在民间,更是有许多人的亲属当年血洒朝鲜。某种意思上说,他们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如果跟朝鲜撕破脸面,如何安抚他们的情绪?要知道,网络上小年轻恶搞了一下英雄董存瑞,他生前所在的部队马上就站出来了。

    此外,同志加兄弟的宣传在中国早已经根深蒂固,如果跟朝鲜翻脸,势必在国人中造成思想的冲突和分裂。这些都可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就国际而言,中国的位置倒是蛮有意思。一方面,背了个支持暴政的骂名,另一方面,在许多国际事务中,朝鲜问题亦成了讨价还价的重要交换砝码,而且屡试不爽,就跟别人拿台湾问题跟我们说事一样。只是,要是哪天金二世迷NBA迷歪腻了,换了口味喜欢上了美国政府,那我们的外交估计就有点小麻烦了。

    经济意义?倒是比较实在。哪天鸭绿江大桥上有个大横幅出来,“开放的朝鲜欢迎您”,那对中国倒是个机会。会有哪一天吗?世事无常,一切皆有可能。阿扁当年一身正气,为民主自由而奔走,今天不也堕落成那样了么?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都说美国人要是把朝鲜给灭了,中国就永无宁日了。总是不以为然。美国大兵驻在韩国跟驻在朝鲜有区别吗?对岸台湾岛上不知道有多少导弹对着我所在的城市,大家依然舞照跳,不能跑马就是了。延边的同胞大可不必担心长毛鬼子,老卡斯特罗在美国的家门口跟美国人对着干了几十年,美国不也只能玩玩经济封锁么?

    我不是管大事的,所以不会考虑那么多。要是小布什哪天喝酒壮胆派美国大兵把金二世给拿下了,我一定捐出一个礼拜的薪水给美国大兵当军费——我是个把温饱看得跟命一样重要的俗人,小时候估计极度贪吃,就如顺风妇产科里那个小姑娘朴美达一样。我可以没有自由没有民主,但我绝对不能容忍每年只有在什么领袖生日的时候才能吃顿饱饭,就如我不能容忍不男不女的人做牙膏广告污染视听一样。

    还有,让我饿肚子也就算了,你别骗我说是因为自然灾害才没得吃啊!

    发表类似我这样的观点的人,通常被鄙视为愤青,多少有点无知无畏的意思。我老了,不能算“青”了,即使会被归入这个群体被鄙视,我还是不想掩饰对那些连子民吃饱穿暖都无法解决的无能执政者的唾弃和愤怒。温饱解决不了,下课走人,这是基本游戏规则。这是我的观点。可惜伟大的将军不这样想,将军喜欢万恶的资本主义的NBA,定的游戏规则却是比较特别的。

    再回到朝鲜战争。我总试图从国内的因素去回头看这场战争,有几个原因。一则我实在不相信虚无缥缈的同志加兄弟的感情,尽管我也觉得那挺伟大的,可我也总听人说永恒的利益;二,战争是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国内矛盾的惯用伎俩,这是我从小受的教育,都是人,所以我总是死皮赖脸地认定社会主义国家估计也大致相当;三,我总觉得毛是个高人,他最担心的人和事总是能在各式运动中捎带着给解决了,不留痕迹,干净漂亮;四,我实在有点欠骂。

    先不说了,吃饭了,下次再扯。红烧肉炖腌菜,我喜欢。
作者: xjym2002    时间: 2006-9-8 17:54
[反正我是看完了]

胡言乱语聊朝鲜(2) [原创 2006-08-11 13:52:02 ] 发表者: 只谈风云不谈风月   


    上回写了点东西,接着说,尽管实在不是很喜欢下回分解那样长且臭的东西,因为那样做总难免会象一年N部大著的陈姓刑法法学家一样,不断重复自己,祥林嫂式的,浪费精神消耗体力,自己的和别人的。

     评论不少,出乎意料,不过也够呛,我妹妹我从没谋过面,才怀3个月就被我母亲偷偷跑到医院打掉了,怕养不起,这回也捎带着被论了一回。没关系。有不同的声音是件好事情,社会就是这样才进步的。不用躲在铁屋里呐喊,更是件好事情。多年前在某大学做了些日子的兼职老师,某次因为死刑的废止问题与学生有异议,情急之下有学生拎起了板凳,吓得我落荒而逃,顾不得师道尊严。动刀动枪,就总归不太好了,说说是可以的。有时候宽容一点也是不错的选择。把心放宽了,就不挤了——不是推销产品的广告,我总是比较喜欢。

    总是会跑题。更年期没有提前到来,医生确定了的,所以一直想探究一下其它原因。刚出道的时候,“进入正题,我们谈事情吧。”几乎是落座以后我的第一句话。每每被我的同事领导批评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后出没于各式酒席各类谈判场合,总是大谈风月,捎带着谈点风云,最后谈点正事。中学时代考试作文老师爱给满分,唯一的原因就是主题鲜明重点突不讲废话,看样子好传统都没了,就象现在结婚不送凤凰牌自行车当嫁妆了一样。

    再跑要把百米栏的新世界记录给破了。

    被批评为对地缘政治无知,对不起倪世雄先生了,当年听了您那么多讲座,可惜没什么长进。批评归批评,还是谈谈东北的战略地位问题。有很多事情我会一直有点小困惑。譬如明朝,当年土木堡之役,甚至皇帝都成了阶下囚,却依然还撑了漫长的一段历史,二百年后来自关外的满族武装却成功取而代之,为什么?

    成事者,无怪乎人和物的力量了。关东响马,湘西土匪。满族人自有其高明之处了。现在要是你在自我推销的时候介绍说自己是华南人或者是西北人,肯定会让人觉得神奇,“东北人”却不一样,标签式的东西,自然而豪迈。一直很厌恶那首歌,还有那位长得跟五角场卖黄碟的中年男人一样猥琐的拎包男,简直让“东北人”这三个字蒙羞。好久没跟隔壁邻居吵一架了,请允许我舒缓一下情绪。

     东北是所谓龙兴之地。有不少文件披露说,当年哈尔滨一度成了首都的候选城市。也听不少所谓大师说过,乾西北为开门,艮东北为生门。跟赵传一样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我会看看金景芳老先生的《周易讲座》,在市面上这是我所能见到的此类书中最通俗易懂了,尽管看起来依然吃力。终于知道了八卦中有所谓吉门之说。

    据山河之险,土壤肥沃,矿藏丰富,东北这片黑土地是个宝地。“在对俄作战上,满蒙是主要战场;在对美作战上,满蒙是补给线。” 这不只是板垣征四郎一个人的想法。国共两党对东北的重要性显然也清楚得很,所以,毛派去了最能打仗的林,另一边,陈、杜等人也是蒋手下极能打硬仗的人物。

    再回头看看40年代末50年代初期,也就是建国前后东北的情况。

    说东北是解放前后中国的经济重心或者中心,争论不会太大。还是不能不提一下日本,又要涉及恩怨情仇了。在东北苦心经营几十年,日本人在东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倒也是颇有成效的,丰满水电站甚至号称当时亚洲第一,当年修建的很多铁路甚至到今天还在使用。在鸭绿江断桥上,百年前日本钢板还好好的,我们晚近修的却已经锈迹斑斑——日本人当年的确留下了不少好东西,包括在台湾。

    说这话是要被骂的,我只会摆地摊,“沦陷区的国土也轮不到我来卖。”,汪兆铭都觉得自己没资格卖国,何况我了,所以说这个没关系。女朋友被情敌抢走了,你可以说你的情敌缺乏恋爱道德,也可以说他其实根本没有你长得成功没你有味道,但是有一条,他送的钻戒就是比你的大,这是事实,看得见摸得到,可以量化的。承认着一点无碍于你的高尚和帅气。

    说到东北的建设,当然不能忘记了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的辛勤劳动,还有苏联等外部的支援。声明一下,谈得少并不是我想抹杀这些或者觉得这些次要。——能减少被骂的机会还是要抓住,免得骂的人累,被骂的心情不爽。

    说回朝鲜战争,前面谈了一下东北的重要性,算是一方面,就如上次说的,还是从国内因素来看看先。作为主要决策者,毛的动静很值得去看看。抛开其它的不谈,谈点小心眼的东西,小人之心度君子,假设和戏说了。

    毛高高在上,高处不胜寒,肯定会一些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的事情和心病困扰的,有问题就不能放过可以解决的机会,这是毛的个性。

    一,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上的功劳之争。

    在对日胜利上的贡献上,国共两党的粉丝们至今也是依然吵得不亦乐乎。当年,正面战场之说,外援决定论之说,诸如此类,无不刺痛毛的神经,尤其是那些伪知识份子,觉得毛和他领导的政党是“摘桃派”的大有人在。某日看CCTV播的《亮剑》,居然借愣头青李云龙之口肯定一下国军的贡献,算是我在官方媒体第一次看到了,好象是在连爷爷回来后不久播的。

    头号资本主义米国,比日本牛吧?没有争议。要是把米国人打得趴下,那些说闲话的人还不统统闭嘴?毛不会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如果可能,估计毛也会象项羽一样,向杜鲁门叫板“别打了,我们两个单挑决胜负”。但毛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而且有四万万人做后盾。再说了,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讲这话的时候也许还没底气,试试不就知道了。

    另一方面,跟米国打一战,有利于唤醒国人的自豪感和重建信心。人定胜天,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毛一直深信这一点。去年在毛的家乡的某市,一家连三年盈利都没办法达到的公司要做IPO,在表达了我们的担忧之后,该市上市办领导说了句话,“有多大的决心办多大的事”。难怪现在上市公司造假成风。扯远了。在这一点上,朝鲜战争的功劳的确不容抹杀,看日后拍的朝鲜战争影片多有战地浪漫主义精神就知道了。此外,能在国际上树立尊严。这点很重要,毛是个多少有点自傲而又有自卑的人。而且,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有多弱,大国情结都是统治者挥不去的梦想。只是,在这一点上,毛没有算准,朝鲜战争过后,毛和中国甚至被许多西方人贴上“战争狂”的标签,一度被提上议事日程的取代国民党在联合国的席位的事情也因此被束之高阁。“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这是毛的判断。

    二、解放后军队的去向问题。

    这是一个任何新王朝都头痛的问题。“杯酒释兵权”演了一回,实在是精彩绝伦浪漫之极,以至于现在的众多学者怀疑起它的可靠性来了。毛没有那样的艺术做到这样。尽管毛对军队掌控能力一向不错,但毛自己还是严重信心不足。若干年后庐山纷争,毛情绪激动地对彭德怀说上山打游击这样的话就能体现出来。

    国内没有办法安置如此众多的军人,要知道,他们是这个国家功臣,不是赶到人才市场就能打发的。打场战争吧,可以淘汰他们中的许多人,又可减少了陈桥兵变的危险。这个想法有点毒有点妇人了,但愿只是我的想法。要是打完后还能留在朝鲜,就更皆大欢喜了。可惜金太阳的父亲比上海人还精明。

    未必是完全戏说了。日后为了解决城市扩容和就业压力,毛大手一挥,知识青年都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毛当年决定出兵朝鲜未尝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事后诸葛。特别是对林彪这位打下了半个中国的实力派的处理,无论林去与不去,最大的赢家都是毛。

    三,高岗的问题。

    我总觉得毛的眼里高是个危险指数不比林周刘等人低的角色。高出身于陕北红军,当年的大清算,刘志丹等人惨遭横祸,高却能成功漂白,或者漂红?可见手腕不凡。解放战争期间,高主政下的东北后方无虞,林才得以在前方战场扬名立万;解放后,“五马进京,一马当先”,高岗官至国家副主席,另一个头衔是有“经济内阁”之称的计划委员会主席。即使在今天,看看发改委有多牛气多门庭若市。“为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工作做了巨大的工作。”这是薄一波对他的评价。

    毛最大的心病是高不但能力了得,还跟苏联和斯大林关系及其密切。一度有传闻说,高甚至建议把东北宣布为苏联的第十七个加盟共和国,这段公案至今在扯。对于毛而言,尽管已经把高调到身边以便于控制,但东北王的势力还在。别的不论,东北挂苏联人的投降不挂毛的头像就已经让毛觉得很恐怖了。出兵朝鲜,一则有了重新布局东北的理由,二则毛担心的朝鲜不保苏联势力进入后,高更加不可控制。

    朝鲜战争还在继续,毛就出手了。在这场政治风波中,除了高、饶两人外,其他干部很少被清洗,与党史上历次清算运动相比,规模不大,牵扯也要小,针对的重点显然就是高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高是个应该被重新评估的人物,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党内决议维持了对高的结论,盖因邓也是这件事情的受益者之一吧。



    国内政治的因素有许多,绝没有把这些当成决定因素的意思。很多人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张纸划个中线,左边列做的理由,右边列不做的理由,再决定之。就假设当年毛也是这样躲在书房决策的,至于这些因素到底在前还是在后的位置就只有毛自己知道了。



    先谈到这里了,要再聊就要聊整个东北亚的情况了,不知道会不会写下去。



    顺便说一下,我绝对没有否定那场战争的意思,此一时彼一时。想去参观丹东朝鲜战争纪念馆,住得很近,却一直没去成。美国韩战纪念碑有这样的碑文,“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met.”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以那些血洒战场的人为荣。
作者: xjym2002    时间: 2006-9-8 17:56
[金正日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胡言乱语话朝鲜(3) [原创 2006-08-15 09:54:36 ] 发表者: 只谈风云不谈风月   

    周末码文字是件很累的事情,上帝都休息,何况我还是个处于亚健康状况的肉胎。幸好,码文字是不需要多大学问的,黄仁宇说,“即是因为各种文献,已经大量的翻印传播,专家的著述,也重出不叠,是给我们一种综合各种资料的机会了”。所以,写文章是个体力活,累积一点东西而已,可能的话,稍做点整理,仅此而已。
    屏幕上驴脸马脸们刮燥得很,一到周末他们就兴奋不已,麻黄素的管理最近是不是放宽松了,改行参加环法比较好,做主持人有点害人不利己。还是窝起来看点东西,重新翻看王治心先生的大作。老先生是个做学问严谨的人,尽管同类作品几无出其右者,可老先生仍一直介怀于自己是否达到了“备”与“信”的要求。天下太平了,做学问的却比从前浮躁了。

    史料需要尽可能地详实或者接近真实,分析理解却可以是百花齐放的,可以是玫瑰,也可以是野百合。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心情,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是平常事情。

    大概一则因为先天的生理基础不一样,譬如青霉素,抗菌功效一流,却不是每个人都消受得起的。二是因后天的价值取向上不大一样,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这是胡博士的想法,许多人不这样想,不然就不会有当年的论战了。三是分析工具或者采用的思维方式有差异性,20%的女性出轨,80%的男性出轨,对这样的基本材料做分析,男性更花心,这是结论一;女人更花心,这是结论二,因为这表明一个女人可能有多个出轨对象,路老板就是这样分析的,难怪他的切割营销那么火。四则可能还跟利益关系扯不清楚,譬如某君老父参加过朝鲜战争,那么,最好全世界对那场战争有异议的人都闭嘴,父为子纲,好传统呵呵。

    开场白太多。上半身太长,是不符合黄金分割的,做不了模特。

    地缘政治学是个很好玩的东西,现在随处可抹,跟虎牌万金油有得一拼了。麦金德当年的《历史的地理枢纽》甚至被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理论想媲美。没什么好稀奇的,我们的老祖宗对这个早就参透了,再低能的军阀都知道抢夺中原之地。

    说穿了,地缘政治还是实力说了算。中国自古以来地理位置变动都不大,但中国在区域和世界范围内的话语权却是有很大不同,也就是说,对中国这一地理位置的评价是随着中国的自身实力而变的。

    做太太的要栓住老公的心,最重要的是内外兼修,这才是硬道理,光骂别人狐狸精无济于事,如果再成天忙于分析各个竞争者的优劣得失,那就更愚蠢了。

    回到朝鲜,看看朝鲜战争以后乃至晚近各方势力的角逐。

    先看美国。说美国人无意中国的领土是要被砸西红柿和臭鸡蛋的,要是我喝多了再质疑美国人是否真正有意威胁中国的本土安全,恐怕就要“打死我都不出来了”。无论如何,从历史上看,美国也许的确更多的是追求确保其海上交通线的安全,海上重要战略据点才是其谋求对象,日本、台湾直至菲律宾的所谓东亚岛弧美国都希望纳入自己的控制体系——在这一点上,马汉的“海权论”是很有市场的。还有,不要忘记了美国健全的国内约束机制,尽管现在白宫牛仔不按牌理出牌对这种机制构成了严重威胁,还有,早年的孤立主义传统在今天的许多美国人心中还是颇有影响的。

    东北和西北哪个更具危险性?在我看来,西北部的威胁性远大于东北。看看周边的相邻地区,八个前苏联国家加一个阿富汗,这个地区可是被老辣的布热津斯基称为“欧亚大陆的巴尔干”。说这些地方危险,一则这些国家大都属于前苏联,尽管美国人近年来介入导演了几例颜色革命,但真正能主宰这一地区仍然是俄罗斯,后者的危险性显然远大于美国;二则不能忽视这一地区的宗教等因素,土耳其在东突上的影响就是一例;三则传统上西北部就是中国历史上分离势力最强的地区;四则近年来非传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凸显,一个基地组织甚至比一个强国更让欧美各国恐慌。

    回到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美国人出兵的动机众说纷纭,各有道理。从现有的披露看,金太组率先挥兵南下挑起战火的可能性绝对远大于他用步枪打下美国飞机。南韩当年可是美国人的地盘,美国人对南韩的保护责任是有承诺的。二则当年俄国人战后在欧洲势力的坐大,美国不得不寻找另一条战线缓解一下欧洲各国的压力,要知道,欧洲被美国视为眼中宝可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所以,美国绝对不是这场战争的输家。美国国内允许许多的反对声音,这中声音往往被用来作为美国是输家的证据,真是很YY的事情。

    再看苏联。当年基辛格对毛等人说,北极熊才是你们中国最大的敌人。不管其初衷如何,这句话倒是很实在的。在中国人气很旺的林则徐也是说过的,“亡我中华者,俄罗斯也”。这个地跨欧亚的大块头,要是哪天在欧洲得势了,会腾出手来在亚洲给你制造麻烦;要是哪天在欧洲吃不开了,远东是其可以寻求的出口和突破口。历史上,俄国人也的确是这样干的。所以无论普金对中国功夫有多痴迷,也无论有多少中国姑娘想嫁普金,对这只北极熊还是要加强警惕的,就象要警惕小马哥搞台独一样,尤其是今天俄国人还能利用安大线什么的摆出“一个姑娘多人追求”的好局。

    见过一个描述,说当年斯大林听到中国要出兵朝鲜,老泪纵横,连声说还是中国同志好啊。斯大林同志怎么跟台湾岛上的“上流美”一样,动不动老泪纵横,不晓得他老人家的私生活怎样,也喜欢小他许多的么?有人评价朝鲜战争是一场捍卫俄国人利益的战争,有些言过其实,却也不无道理。派了个小马仔出马,就让美国人在一份不明不白的停战协议上签了字,幕后的老大岂不更让人悚然?某种意思上说,朝鲜战争宣彰的是苏联人的实力,这是其一;因欧美各国都把眼球投向了朝鲜战场,苏联在欧洲的压力大大缓解,缓解欧洲压力可不是只有美国人想做的事情,这是其二;更不用说苏联还用这场战争检测了一下中朝等小弟们的听话程度,还有发了小小的一笔战争财。

    战争最终停留在三八线上也许让俄国人有点小郁闷。如果战争进入中国本土,斯大林同志也许就笑了,要知道,中国东北才是他想要的。俄国人这就有点不厚道有点贪心了。战后苏联在远东获取的势力和利益,是40年前他们的沙皇祖宗所欲而未能得的,跟他们在这个的确的付出的对价相比,够多了。

    再来看看日本。日本是个很郁闷的国家,胸有大志却龟缩在那个狭长的地带,因此,获得大陆的领土是日本人挥之不去的心结,日本历史上的外交也几乎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转的。朝鲜对日本的战略意义的确重要。进可攻,朝鲜可作“上陆”的跳板,退可守,朝鲜也是其它势力进攻日本列岛的最佳基地。也不难理解朝鲜有个风吹早动,跳得最欢的就是日本人了。

    朝鲜战争,日本人显然是乐于看到的。一则战后百废待兴,作为美国的基地,朝鲜战争必将拉动日本经济的发展,从效果看,也确实如此;二则能战争能削若中国,对日本来说,中国永远都是最现实最需要扳倒的敌人,从前是现在也是;三则美国人控制了朝鲜,更有利于日本向朝鲜渗透,这是日本的想法,美国人不会让它这么干的,毕竟历史上让美国人一夜之间被打得找不着北在世界面前颜面大跌的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

    其实,只要战争不在自己的国土上,出钱出血的不是自己的国家,又有谁不愿意看到战争呢?一场伊拉克战争下来,对其它国家来说,战争物资的供应和战后重建的利益划分,都是机会;对于众多政治军事分析家来说,还能写点东西赚点养家糊口的钱,或者去XXTV做评论员拿点出场费;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至少能丰富脸上的表情。又有几个人能对战争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呢?

    一直不看好日本,它是一个从来就没有自己的国家定位和战略的国家,就象一个40岁的中年男人依然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该干些什么一样。不去说它了。日剧也是不如韩剧好看的。

    还得提另一个变量,台湾。台湾跟日本的考量几乎完全一致。当年蒋就指望朝鲜战争来反功大陆。李疯子把这个当成最大的神话。其实在二战刚刚结束,两大集团对峙,每个人脑袋里都依然把战争甭得紧紧的年代,提第三次世界大战不是痴人说梦,唐山大地震过后不全国都是地震棚么?欧洲现在又在忙着堤防911了呢。

    不过对蒋而言,朝鲜战争却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蒋后半生的英名。朝鲜战争物资的供应和中转,给台湾的经济的起步和发展带来了拉动力;骂归骂,日本人留下的基础设施也是很好用的;当然了,蒋的土地改革也是比大陆来得愉悦人心的,也成就了张五常,他的《佃农理论》还是可以看一看的,比他现在的思维冷静正常得多。题外话又多了。

    顺便再回头说一下中国。历史上,无论强盛还是积弱,中国在东亚都是一个超级霸权。周边的国家却是都活得好好的,从来就不见有亡国的,包括朝鲜。大不了给你来点朝贡,从天朝上国的馈礼来看,谁朝贡谁还不知道呢。这是个奇怪的现象。祖宗们跟我一样觉得这些国家于战略无关宏旨?还是跟朱皇帝一样,你们别却招惹这些国家就是了,不需要理由?还是中国人真的如基辛格所说,“汉人血管里的血是不具有侵略性的”。拎不清,猜吧,改变吧。

    好了,打住不说了。朝鲜告一段落。

    朝鲜菜也蛮辣的,真奇怪,吃辣的民族怎么那么没有血性,金二世就能这么轻易的驾驭他们。
作者: 华头    时间: 2006-9-8 18:25
真的和那个暗战一样~~只会"复制,粘贴"
作者: dboy    时间: 2006-9-9 00:11
原作者非常白痴地认为美国对共产党中国没有企图,太祖应该容忍美军陈兵鸭绿江畔。
作者: sxo    时间: 2006-9-9 00:17
靠,一看这样的什么“某某内幕”的标题就知道,文章不是什么好东西,通常这样标题的文章大部分是胡扯加主观意淫。
作者: jam    时间: 2006-9-9 01:47
看来又得再教育一下年青一代……
        台湾隔了个海,想过来要不少船呢,朝鲜只隔了条不太宽的江,而且本来就有桥,以美军的工兵技术,一个团12小时可以在江上搭十座桥,一个师半小时就能过来……

        美军登陆能力的问题,上次教育过暗战同学,再说说吧。大家不要以为诺曼第取得这样的战绩就是很容易打,之前情报机关摆了德国佬一道,诺曼第只有很少的兵力防守,否则盟军再死10倍都不定能上去,二来这个计划得到各国顷力支持,准备多时才能进行,要不是迫不得已(英、法军不争气,一早就被赶跑了),都不考虑这样登陆!日本侵略中国,主要的兵力都是从东北进入,要是靠登陆,黄花菜都凉了!

        与苏联接壤的为什么要怕,那是自家兄弟,而美国是正式的侵略者,是仇视共产政权,支持国民党反动派、阻挠朝鲜“解放”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要是这样都不打那脑袋里装的肯定是草。
        要是与美国没有仇,在朝鲜也不会打得这么惨烈了,那时刚把老蒋赶走,老蒋的老板那么好说话的么?就算美国(提升到整个国家的高度,不仅仅是人民了)对中国人有多么炽热的友情,也不会对共产主义政权上有一丝一毫的怜悯的,所以,换了老蒋,不用考虑排除异己的情况下,也一样会出兵的!

        为什么要听苏联老大哥的话呢?白痴啊?那时刚建国,工业、经济什么的都得靠人家啊,就是叫你去作牛作马也得“顶硬上”啊!
作者: liuyun0627yb    时间: 2006-9-9 13:14
发现一个国际军事战略家!!!!!!强
作者: 自由钟    时间: 2006-9-9 21:45
火星,很早就知道是朝鲜先打韩国的,结果被打回来了.
作者: lee009    时间: 2006-9-11 11:16
政治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中国普通公民议论和关心的东西,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管理员还是关了此贴吧,以免生祸事
作者: 发呆的狙击手    时间: 2006-9-14 18:56
原帖由 reebok325 于 2006-9-7 11:33 发表
写这类文章的人心理显然未成年,而楼主在这里两度转载自己却一言不发到底有何目的?


同问~

另:LZ的意思是自主思考是不必要的,如果你自主思考了,那就违背了我让你“自主思考”的原则~

忍不住了。。
作者: wanjia521    时间: 2006-9-15 00:0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ybeer    时间: 2006-10-16 20:26
很久很久以前,谎言和真实在河边洗澡, 
谎言先洗好,穿了真实的衣服离开,  
真实却不肯穿谎言的衣服。 
后来,在人们的眼里, 
只有穿着真实衣服的谎言, 
却很难接受赤裸裸的真实
作者: bullfighter    时间: 2006-10-17 23:10
原帖由 reebok325 于 2006-9-7 11:33 发表
写这类文章的人心理显然未成年,而楼主在这里两度转载自己却一言不发到底有何目的?

你认为文章的作者是白痴?我可觉得他别有用心

[ 本帖最后由 bullfighter 于 2006-10-17 23:11 编辑 ]




欢迎光临 作战2000论坛 (http://www.combat2000.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