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2000论坛

标题: 我设计的平动大威力手枪 纪念M1911诞辰一百周年 [打印本页]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2 21:43
标题: 我设计的平动大威力手枪 纪念M1911诞辰一百周年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02:33 编辑
9 \3 p1 G  |8 K+ [8 i) P+ t& H
, B" }6 T+ S! @: n! S- Y9 R: E今年是传奇的M1911诞辰一百周年,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大威力手枪的经典结构,特别是经西格绍尔的优化、修改,更趋完善,但其发射时,影响精度和稳定性的枪管摆动始终没能改变,终于在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被枪管平动的伯来塔92F所取代。+ n6 @6 g0 k3 S8 _) ^

0 X: l+ z; e2 k% C/ M    我设计的平动大威力只增加了一个“U”型的闭锁中间体,并使之可以绕下方的铰链摆动,以取代勃朗宁方式的枪管下摆,“U”型闭锁中间体的上部伸入套筒上方相应的闭锁槽内(也可以是抛壳窗前沿)与紧贴其后部的弹膛凸起形成刚性闭锁(如图)。子弹发射后,套筒后座,并通过闭锁槽带动“U”型闭锁中间体向后回转,闭锁中间体后部推动弹膛凸起使枪管平动后座一小段距离,闭锁中间体让过套筒,套筒继续后座完成抽壳、压缩复进簧、拱弹等自动循环。) y! B  B8 l- s$ T
% t' A$ G) E/ o$ W/ y, L2 u2 F# j
    与勃朗宁方式相比,该设计虽然多了个“U”型闭锁中间体,但也少了枪管上的闭锁突筋和铰链接口,一繁一简,也算平衡,最重要的是使枪管发射时平动,提高了射击精度和稳定性。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2 21:51
1.从未听说1911被SIG优化过。; y8 _( X4 I! r% @
2.链式闭锁的枪管摆动不影响精度和稳定性,1911被M9取代也不是因为闭锁方式。- i9 f3 _& ]) D: j$ U* n$ x. M
3.楼主发这个帖子是让大家吐槽的吧。
作者: 穿短裤的暴徒    时间: 2011-4-12 21:55
楼主想到的各种大师早就想过了
作者: rigge_shen    时间: 2011-4-12 22:00
“与紧贴其后部的弹膛凸起形成刚性闭锁(如图)。”。。。图在哪里?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2 22:11
1.从未听说1911被SIG优化过。/ T2 D5 m$ O2 P6 @1 q
2.链式闭锁的枪管摆动不影响精度和稳定性,1911被M9取代也不是因为闭锁方式。$ U" j6 R) D# U4 n3 T. h
3.楼主发这个帖子是让大家吐槽的吧。2 t/ n* \8 Z2 m1 G, ]
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2 21:51

0 p+ u9 d9 X9 q' j我说的是 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 ,又没说1911被SIG优化了。
. ~+ c9 c5 Y. D; I8 e% GM9除了枪管平动(当然还有口径)和1911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呢?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2 22:12
楼主想到的各种大师早就想过了  J' q  i6 z9 I4 J. c0 j1 S
穿短裤的暴徒 发表于 2011-4-12 21:55
( s$ z  ?- G! Z+ v$ m3 l! A
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
作者: 冴羽獠    时间: 2011-4-12 22:14
LZ指的被SIG优化过 是GSR么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2 22:28
SIG P226
作者: 霰弹枪    时间: 2011-4-12 22:34
能先来个图片么
作者: ccloli    时间: 2011-4-12 22:43
LZ说的被SIG优化过时指勃朗宁的闭锁机构,原来是铰链式,现代手枪基本都是SIG改进后的滑动式(不知道有有没有专业词)
* F8 b% i- [6 [* I4 G0 m枪管平动不一定就是精度高,摆动不一定精度差,主要看制造工艺。不过毕竟手枪的作战范围与用途在那,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没必要追求更高的精度,更重要的还是可靠性,就如SIG改进的闭锁机构,就是靠枪管一体完成,大大简化了生产、维护要求。
! `4 O% h2 X+ |% y话说图在哪啊?
作者: 山城衍水    时间: 2011-4-12 22:44
楼主经常看“名枪”一类杂志吧?
作者: 白骨    时间: 2011-4-12 22: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2 23:20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2 23:22 编辑 + n% }  I' b+ \4 ^# f4 W
' [5 l" h( u. h0 n/ A# }3 l% m8 |! X
唉!麻烦认真看贴后再回。
* z( t# U, C/ q% Y! J我怎么不能上附件?
作者: 三千下    时间: 2011-4-12 23:26
各位,快来看~~"上帝"又出现了!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2 23:29
http://bbs.qbq.com.cn/forum.php? ... &extra=#pid4364
作者: 天哪    时间: 2011-4-12 23:43
http://bbs.qbq.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6&page=1&extra=#pid4364) N5 k6 S8 O, u- [
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2 23:29

; z- N. L5 I* e' w; j- u3 o1 ?7 G; ]4 m3 u% V. A1 s2 f: t% w
没账号,看不到。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2 23:55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00:00 编辑
; f4 e2 h8 o, g9 U+ I) {$ a7 l5 L% w" Z
7 B8 o' I, [( L, J楼主拜托,您这是基本常识都不懂就想超越先贤了啊。
8 s9 I9 @- n9 e7 n& x9 IP226的凸耳式闭锁结构通称勃朗宁式闭锁,是勃朗宁在HP上首创的,P226、USP、Glock等名枪都采用了这种结构。
/ Y; r8 h' @1 L它怎么成了SIG优化1911铰链式闭锁的设计了?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3 00:00
D总快来认领。
作者: Uther中士    时间: 2011-4-13 00:36
D总# l. [  \+ P  o! ?$ M) b
快来看上帝
作者: tjwrinsy    时间: 2011-4-13 00:37
转水区吧~让我们能灌水~看上帝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3 00:56
超级无敌大版主拜托,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大威力手枪的经典结构,特别是经西格绍尔的优化、修改,更趋完善,$ D' a2 O- o1 z2 [
这句话有说SIG优化1911吗?它只是说优化了勃朗宁方式+ Z4 i$ N, e: Y/ v
P226源于P220设计,还是请D总吧http://bak.gun-world.net/sigsauer/p220/P220.htm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3 02:30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02:35 编辑
3 l1 n  W3 ]& ]8 ^: a
超级无敌大版主拜托,一百年来M1911使用的勃朗宁方式以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一直是大威力手枪的经典结构,特别是经西格绍尔的优化、修改,更趋完善,
& D) r) `( ~# G' Q: ^这句话有说SIG优化1911吗?它只是说优化了勃朗宁方式# P- v$ T' s0 S! T4 `$ F
...# b% E( ^# m5 k1 c
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3 00:56
1. 1911不是勃朗宁闭锁,它是铰链式闭锁。
; y+ y  r5 Y, ~3 U2. SIG没有优化勃朗宁闭锁,它的P22X系列就是勃朗宁闭锁。
作者: MP--40    时间: 2011-4-13 08:17
本帖最后由 MP--40 于 2011-4-13 08:23 编辑 ) O: @: G) Z1 T, b( H
1.从未听说1911被SIG优化过。
. n, x. U6 |' i8 ]/ \4 u0 `2.链式闭锁的枪管摆动不影响精度和稳定性,1911被M9取代也不是因为闭锁方式。
* Z7 I9 z5 g8 T5 }6 C0 z3.楼主发这个帖子是让大家吐槽的吧。7 c9 J. t$ `5 i1 U7 K
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2 21:51

) f& l1 h4 c/ ]" J呃,绿洲大大,第二条不完全正确,在新枪上,勃朗宁闭锁(1911上的铰链式闭锁和后来的勃朗宁闭锁都是勃朗宁发明的,而且这两种闭锁形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勃朗宁闭锁就是简化了的铰链式闭锁)和其他闭锁方式没有明显的精度差异,但是枪械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还是会存在勃朗宁闭锁的枪械精度会越来越差的情况。这也是92式手枪在设计时放弃了54上的铰链式闭锁方案而选用枪管旋转式闭锁方案的原因。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3 10:08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3 10:18 编辑 ( X! ?& q  v. [* X2 [
呃,绿洲大大,第二条不完全正确,在新枪上,勃朗宁闭锁(1911上的铰链式闭锁和后来的勃朗宁闭锁都是勃朗宁发明的,而且这两种闭锁形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勃朗宁闭锁就是简化了的铰链式闭锁)和其他闭锁方式没 ...
1 g1 e2 v+ @9 N" H4 a' w  \MP--40 发表于 2011-4-13 08:17

' u: `4 N" {; C9 r2 H; G4 ^2 s终于有人说句公道话了!P22X问世,勃朗宁死几十年了
0 h# M& y; p; \# [+ E! ]0 iP220有许多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简化了约翰·勃朗宁发明的延迟后坐闭锁方式。原有的勃朗宁1935式大威力手枪(HP1935)是由枪管上的3个闭锁突笋与套筒内的3个闭锁沟槽的扣合来闭锁的,SIG-SAUER手枪对此进行了简化,只用套筒的抛壳口直接与弹膛的外部的闭锁块配合来进行闭锁,而不需要专门在枪管上增加闭锁凸耳,在套筒内铣出闭锁沟槽来配合。摘自《枪炮世界》
! h- T$ k# r2 e5 x. K' u; t* \4 w; A
P226有凸耳吗?你说的是SIG吗?USP、Glock有凸耳吗?你说的是手枪吗?# a/ [/ _7 C/ c+ ?* E
没文化真可怕!
作者: dboy    时间: 2011-4-13 10:16
D总
  @: Z* }4 ~2 j快来看上帝2 }* h9 v. m0 d+ @7 Z/ Q6 L
Uther中士 发表于 2011-4-13 00:36

5 W0 x/ P# n! p4 w
8 j8 g* S# a/ E/ r9 ]# m在QBQ和CD早已经看过了,LZ经常发奇思妙想,有时也会“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我不认为他说的凡是大师做过他都看过,既然有些现成的东西LZ都可能不知道而“重新发明”,那么大师们经常会有些实验过但不行而没有采用的东西,被LZ发明出来但不知道也不奇怪。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3 10:35
在QBQ和CD早已经看过了,LZ经常发奇思妙想,有时也会“重新发明轮子”,所以我不认为他说的凡是大师做过他都看过,既然有些现成的东西LZ都可能不知道而“重新发明”,那么大师们经常会有些实验过但不行而没有采用 ...1 P' \7 T4 o% A4 U
dboy 发表于 2011-4-13 10:16
2 G0 O  {9 r  v4 ~. U6 s+ m
呵呵,像D总这样博学的人毕竟不多。3 [& I* i7 U" d4 R
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就是螺旋式的,由浅入深。发动机发明一百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做“发明轮子”。本人的“发明轮子”也只有被称作药筒后座式曾经做过实验,那都是在我出生前的事了,我怎么知道呢?连208下属的《轻兵器》杂志里的人都没听说过。呵呵
作者: dboy    时间: 2011-4-13 11:37
呵呵,像D总这样博学的人毕竟不多。
. u3 n/ d1 G0 T7 c0 e其实人对事物的认识本身就是螺旋式的,由浅入深。发动机发明一百多年了,现在还有人做“发明轮子”。本人的“发明轮子”也只有被称作药筒后座式曾经做过实验,那都是在我出生前 ...
: w& r  r% X! K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3 10:35
6 G7 U$ O7 m; h$ h& l1 n7 m
" b+ }7 q, A) B6 r! `% d
那你就别说“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了嘛。  D8 e: J3 ^6 g! p" X& a

& P5 W2 g1 x3 P# ^- s8 Z% r5 X1 M* x上次我忘了你设计了个什么的时候,我就说已经在用了,建议你多看书,再上次你设计那个搁半边指肚的方式来控制单连发快慢机时,我也建议过你搞设计前要有些实操经验才好,枪毕竟是由人来用的。我上次就建议过,如果你有心在这方面发展,有奇思妙想是好事,但闭门造车绝对是坏事。去年有人在我的勃客留言说他设计了啥枪,有一个208所的研究员就出来告诉他,枪械设计绝不是想想就行的。
作者: charwbt2000    时间: 2011-4-13 11:47
虽然愚人节已经过了11天了,但这篇帖子依然很有喜感
作者: gfnuiyyqq    时间: 2011-4-13 12:17
本帖最后由 gfnuiyyqq 于 2011-4-13 12:20 编辑
$ U$ W' d; ?7 a  a0 }; r- \0 ?7 i; _2 C5 A3 S/ K
饿。这么厉害。。。。D总都不敢说“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你这态度不对头啊。- |- ^7 |' A; o. O+ _

- @4 p$ M1 I9 B) v. T总有些半瓶子晃荡的感觉啊。& X7 f- D6 K1 t8 b" w( M8 a1 E

: G, D2 Y8 d6 y" x。有个老动画片看过没有《古博士的新发现》:古博士弄到了一个苍蝇,但他不认识,认为这是世界上新发现的虫子,并且给它定名为“古普斯·杜勃斯·希里渥图斯”。古博士认为他凭这个虫子就可以成为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了。于是他引经据典地大写起论文来。杜博士知道了老朋友的新发现,也很眼红,他也想在这个虫子身上捞一把,又给这个虫子起了个名子叫“古克太·多克太·希里渥克太”,还写了三、四十万字的论文。为了名利,古博士和杜博士吵起来,一直吵到了昆虫“权威”薛教授面前。薛教授也是个名利熏心的人,他乘机也给这个虫子取了个名子叫“古普太斯·多勃太斯·希里渥克太斯”,并且写好了一百万字的论文。于是,三个人为了从这个虫子身上得到名利,吵得不可开交。。。。! H! v# I( R2 u$ q3 s* `2 b" i
' e# V: i5 n# a; D( w9 ^8 N
其实群众们都知道那个虫子做苍蝇。。。。。
/ M! X5 r) D7 E1 s/ i$ {& S
0 p2 r6 T# Z' v7 b7 v存在即合理。。为啥有些东西不能长久的存在。因为不合理。并不代表这个东西不好。
作者: 穿短裤的暴徒    时间: 2011-4-13 12:33
来来来 我们再来玩把左右互搏  
) o, l! e, ?$ Y' n! D7 ]9 H: |  R  r; M% V2 C  v
都是LZ的
* ^# ~. Q$ a4 ~: C& T8 H
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
VS
那都是在我出生前的事了,我怎么知道呢?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3 13:38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3 14:22 编辑
& K, |) H; T) Z1 v! N) n) f
呃,绿洲大大,第二条不完全正确,在新枪上,勃朗宁闭锁(1911上的铰链式闭锁和后来的勃朗宁闭锁都是勃朗宁发明的,而且这两种闭锁形式存在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勃朗宁闭锁就是简化了的铰链式闭锁)和其他闭锁方式没 ...# L/ a* ~+ }7 k* g6 w6 |/ K
MP--40 发表于 2011-4-13 08:17
) e1 i' S: S9 J, f0 \
铰链也好,勃朗宁式也罢,那都是勃朗宁的设计,和SIG有什么关系?
% {$ v, `. x9 M( K* F3 K: }, l1911的铰链式闭锁和P22x也是毫无关系。* \( p0 j" f4 c+ E4 T$ B
楼主说的是“SIG优化了1911的勃朗宁式闭锁”。
终于有人说句公道话了!P22X问世,勃朗宁死几十年了
  T; o/ u  z0 Z- i4 q* w. IP220有许多创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简化了约翰·勃朗宁发明的延迟后坐闭锁方式。原有的勃朗宁1935式大威力手枪(HP1935)是由枪管上的3个闭锁突笋与套筒内的3 ...  Z6 Z- l$ u3 _1 G2 M9 v+ I
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3 10:08
呵呵,现跑到D总网站上翻的书吧。
2 R% p9 f+ @: R8 [9 D0 ~这里说得明明白白,P22x的闭锁方式来自HP,和1911无关,所以您的开篇立论就错了。
, |) G9 A* F9 A" x您大概是自命不凡怀才不遇,知道为什么D总能赢得大家的尊敬,您却被拍砖吗?
- ~" K" j' p; a& M/ J. f& a* e少夸夸其谈多做实事就行了。
作者: 山城衍水    时间: 2011-4-13 14:23
饿。这么厉害。。。。D总都不敢说“各种大师早就想过的我应该早看到了”你这态度不对头啊。# l% _7 x9 G7 s- d! m* I5 B- z1 C- I

3 M+ g- F6 C$ d% J4 F, |总有些半瓶子晃荡的感觉啊。
" N1 j) f: z+ T/ h1 V8 R# f. c
; j/ e# @$ k& n。有个老动画片看过没有《古博士的新发现》:古博士弄到了一个苍蝇,但他不认识,认为这 ...
0 c( Z% c" f; |' z: h8 |gfnuiyyqq 发表于 2011-4-13 12:17
印象很深,当时我都快笑疯了。
/ k5 I( X7 c, f/ e  貌似“名枪”一类杂志较容易看到楼主这样的读者,找个现有的轻武器,改改换换,设计出自己的作品。 拜托,轻武器不是堆积木,影响整体性能的因素很多。
作者: ariesjericho    时间: 2011-4-13 14:26
帮兰州上图2 G& i( k  Q7 q' y
4 J& ]! d; T! d6 ?/ b- N

作者: 余骏    时间: 2011-4-13 16:53
33楼这个有啥实际的作用不?看不懂
作者: 天哪    时间: 2011-4-13 17:05
33楼这个有啥实际的作用不?看不懂
/ G0 Z" {% s$ G5 W8 o; o余骏 发表于 2011-4-13 16:53
8 `, N! U6 p! W
我宁愿用M9……
作者: liyao_1979    时间: 2011-4-13 17:31
LZ会不会把1911和HP搞混了?
作者: jason-lee    时间: 2011-4-13 19:24
你打过真的1911和p226吗?见过吗?在那装什么大瓣蒜?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3 19:40
呵呵,楼主在QBQ发帖没人理,在C2发被人拍,可见多数人对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不感兴趣。
6 x0 o) @, J/ }& a. o% Y其实有那个时间精力多翻译共享些真铁资料,大家都会感谢你。
作者: ASU511    时间: 2011-4-13 19:47
本帖最后由 ASU511 于 2011-4-13 19:48 编辑
5 N+ u7 C! |0 }: |. A) t) ]
* \% d- i6 }  y/ \/ [( b: {楼主这篇帖子引来评论不少
; s5 ~# V6 O# ]0 {0 g看楼主ID,果然是必有一得啊
% V8 c' _( b: X$ i呵呵
作者: 可乐小狐狸    时间: 2011-4-13 21:22
此贴有望突破4页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4 01:12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4 01:21 编辑
: i. p; t; y! ^2 q5 j
: [  {2 b2 q( q9 @# z6 u/ f5 L" FP22x的闭锁方式来自HP,和1911无关1 E7 @6 G% V% }
0 P. B! S0 k( t" Y
那HP和1911有没有关?我个人认为HP是对1911的优化,P22x是对HP的优化,他们是祖孙三代,所以我直接用“特别是”来省略了HP,毕竟我主要是说明我的构思,那只是个引子。P22x,HP和1911的定义都是“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他们的特点都是“射后勃起”,如果你认为父子有直系血缘关系,祖孙没有我也没办法,谁叫你是大版主还超级无敌呢。$ `+ B2 r" i, k6 R& B+ d

2 Y: D3 h/ k7 p2 [1 U/ c( c. ]8 f7 Z另外,我所说的大威力是指枪弹,而不是指枪,所以大威力前面没有冠以勃朗宁。
- E0 t/ k8 a! t
' h8 o) ~2 C1 U1 e1 Z% c4 U各位:不是每一次造爱都是为了求嗣,否则李泽楷也会破产;也不是每个爱好都会有结果,否则人人都是大师,生活本无聊,就不能有点情趣吗?1 H- u3 H$ m4 w

  D# o% s' a! h& ?& f既然此楼一开始就盖歪了,那就歪着盖吧,说不定能盖出个比萨斜贴
作者: ryuji    时间: 2011-4-14 01:21
兰州,你弄个“(如图)”在那儿,忒不厚道了。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4 01:27
兰州,你弄个“(如图)”在那儿,忒不厚道了。- [% a% M( ]- \+ f4 U# _: M- \
ryuji 发表于 2011-4-14 01:21
* D5 o. K& q( m
不是我不厚道啊!是没有贴图权。33楼有人帮贴了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4 02:16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4 03:04 编辑
' V* N/ Q2 O) \8 t6 F0 z  p
P22x的闭锁方式来自HP,和1911无关6 y% T6 Q0 |7 q
) j3 _9 p) e; ~+ g$ C1 h! L
那HP和1911有没有关?我个人认为HP是对1911的优化,P22x是对HP的优化,他们是祖孙三代,所以我直接用“特别是”来省略了HP,毕竟我主要是说明我的构思,那只是个引子。P22x,HP ...
! [' f$ y2 T% D% j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4 01:12
( K4 Z9 X/ f+ C9 F! n  G
1.既然只是您个人认为1911和HP是父子关系,没有官方承认,那就不能作为论据。
! y* p" m" a+ H# u/ b2.看零件展开图,1911和HP的结构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而HP和P22x相差更远,所谓父子关系更不着边际了。
7 e7 }+ ]& H# f- l3.这个祖孙三代理论是从您这里初次听到。假设这个说法成立,也不能解释“SIG优化了1911的勃朗宁式闭锁”这一笔误。应该说“SIG借鉴了HP的勃朗宁式闭锁”为妥。
# B: I' f. r% ^6 Y# ~; O& A4 v0 {4.请不要总拿我是版主来说事,我一直是就事论事和您讨论,有利用版主权限惩罚您吗?
/ r! {3 @& x) R8 [3 f$ C6 R; S8 M, b1 ]版主就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能跟人讨论,否则就是仗势欺人了吗?
, n7 z! C/ G& f( ?4 D有些人辩不过人就喜欢把自己摆在弱势一方,作为辩不过的借口。7 C% ^' }2 V% v7 A$ Y: F
希望您不要老是用这种近乎儿戏的耍赖手段。
作者: 天哪    时间: 2011-4-14 08:32
1.既然只是您个人认为1911和HP是父子关系,没有官方承认,那就不能作为论据。3 l. ~( @1 `5 |2 v
2.看零件展开图,1911和HP的结构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而HP和P22x相差更远,所谓父子关系更不着边际了。
3 x; D) C# A+ d4 t3.这个祖孙三代理论是从您这里 ..." O8 ]5 m! S+ V# w2 F# b
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4 02:16
# i0 M5 n7 z* W* e

( J! G7 h3 L" Z我全面同意绿洲的观点
作者: 冴羽獠    时间: 2011-4-14 11:09
发表一个观点需要长时间的吸纳和学习,发表一个创新就更需要漫长的日积月累。楼主大可不必太心急,如果足够认真的话;另外如果楼主真的对各个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透彻了,文字表述上也请力求准确吧,至少尽量不要产生歧义和让人误会
作者: gfnuiyyqq    时间: 2011-4-14 11:22
讲故事时间到了。。。
, ]4 d5 Z  W* }& H- a$ V/ a1 D) y
9 O3 F- M; G4 x! B) }
: F- W9 \  C+ R. V# h今天我们讲:达芬奇画鸡蛋/ I$ V( o- i( x7 x

/ D( B$ T: g$ C3 H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就很有绘画才能,于是,在达·芬奇长到14岁的时候,父亲送他到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委弗罗基奥为师。$ j5 ?  H/ Y* d( `, }
  弗罗基奥,不仅懂绘画,也懂雕刻。跟着弗罗基奥学绘画,第一课便是画蛋。老师拿来一个鸡蛋,往桌子上一放,吩咐他照着画,然后便去做自己的事了。刚开始,达·芬奇还挺听话,照着鸡蛋认真地画,可没过多久,达·芬奇就不耐烦了,他对老师说:“老师,为什么总要我画蛋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画完呢?”老师严肃地对他说:要先学好画蛋,因为这是熟练手法和笔法的基本功。要画好蛋,就要认真地观察它,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画它。”
9 P5 H1 G8 U- ]$ Y! X7 G7 m  听了老师的话,达·芬奇低下了头,他知道自己错了。从那以后,他再没有急着要画别的东西。他全神贯注地,日复一日地去观察桌子上那个平平凡凡的鸡蛋,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不同的方向去观察。日子一天天过去,达·芬奇的画本上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形状不同的圆圈圈。老师对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很满意,对他赞不绝口。达·芬奇画鸡蛋用的草纸,已经堆得老高了。
' C8 N5 K* A+ d  O% A6 A5 v    有了坚实的基础,达·芬奇的绘画水平也如虎添翼。一次,老师让达·芬奇在自己的作品《基督爱洗图》上画一个天使。达·芬奇拿起笔来就画,只三笔两笔,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就跃然纸上了。看着学生有如此好的技艺,弗罗基奥笑了。从那时起,弗罗基奥毅然弃笔,不再绘画,只搞雕刻去了。
- k5 E* g+ T/ p- G3 ]7 G  ?    经过长期艰苦的艺术实践,达·芬奇终于创作出《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许多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作者: yangfuwei521    时间: 2011-4-14 11:50
我怎么觉得又跑题了呢?大家还是来评论看看他的设计有没有可取之处
作者: fansonic    时间: 2011-4-14 12:14
1911和HP是父子关系?他们的爹都是勃朗宁啊。哎,LZ的水平~~~~~~) R! Y* S  e5 t3 Y4 `% k8 k% _
/ `( Z& Q6 ^2 D, o1 r( h# m! Z: n
按照LZ的图来说,就是自由枪机嘛,那个所谓的U型滑铁没看出能起什么作用。
% m$ ^& v: q+ P  B- n
" W: K' \2 U( ]4 G( A- F+ h4 p更过分的是,虽然LZ的动画里击发很连贯,但是仔细想想看看,丫的布局子弹根本没法上膛嘛,这不是忽悠人吗?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4 12:34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4 12:59 编辑
* ^: O; A' }5 H2 }3 i7 ^
1.既然只是您个人认为1911和HP是父子关系,没有官方承认,那就不能作为论据。) E. b1 q2 l* f8 t. N/ x" C
2.看零件展开图,1911和HP的结构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而HP和P22x相差更远,所谓父子关系更不着边际了。4 V0 g9 m2 N( X: I% r
3.这个祖孙三代理论是从您这里 ...
+ t+ R& y, J$ S8 x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4 02:16

5 D/ h& o' ~! X3 T1.老大世界上有几对父子关系不靠血缘靠官方承认的?这种事民不举官不纠。1911和HP是典型的同父异母好吗,虽然HP是遗腹子,但就方式上他们共同的基因就是“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
& R4 d9 n3 L) |+ ?1 d7 @2.脱了衣服男女的结构差异更明显,谁说男女就不能是兄妹、姐弟?就不能有血缘关系?一母生九子,还子子各不同呢,既然你可以接受P22X是“借种”,那HP和P22x相差更远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他们远没你说的那么远,至少D总和我都不认同
作者: 三千下    时间: 2011-4-14 12:51
我怎么老觉得LZ和《洛杉矶之战》里的那帮外星哥们是来自同一星球的涅?
0 p) C. T7 t9 A8 Y8 \1 _3 p5 ?7 P
先不说LZ的设计就LZ的文字表达水平也该回中学重修一下了!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4 12:51
讲故事时间到了。。。1 s7 @, P1 i/ Y4 R
0 K5 U2 s& G: H9 u, a4 c* Q

/ y5 Q3 s5 n9 c# H+ F" y7 @今天我们讲:达芬奇画鸡蛋% {- X6 b' f: }  H
, y+ @, t$ q7 o1 K% ]" P/ I
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的画家。他从小就很有绘画才能,于是,在达·芬奇长到14岁的时候,父亲送他到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委弗罗 ...  f2 {( ?( N' T# f: P! S1 a( G
gfnuiyyqq 发表于 2011-4-14 11:22
9 Z- ^% @  k3 s3 t* |
怪不得看达芬奇的画就像看到了无数个颜色各异、角度不同、光线不一的蛋呢,后来人们管这蛋取名叫像素,于是现代印刷术诞生了!又过了一段时间,电视、显示器也被发明了,他们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交流方式,于是很少再有人全神贯注都干一件枯燥的事了。
作者: fansonic    时间: 2011-4-14 13:52
1.老大世界上有几对父子关系不靠血缘靠官方承认的?这种事民不举官不纠。1911和HP是典型的同父异母好吗,虽然HP是遗腹子,但就方式上他们共同的基因就是“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枪管偏移式闭锁”。
0 M* x! n3 s/ a" S4 O8 p脱了衣服男女的结构差异更明显,谁说男女就不能是兄妹、姐弟?就不能有血缘关系?一母生九子,还子子各不同呢,既然你可以接受P22X是“借种”,那HP和P22x相差更远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实他们远没你说的那么远,至少D总和我都不认同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4 12:34
) H, b5 _2 U/ N. I5 W! a- N2 L- n
/ y1 D, |& O* H8 C1 ~
我日,看得太他喵纠结了~~~   这需要多么广阔的思路啊
作者: gfnuiyyqq    时间: 2011-4-14 15:27
饿。这个故事仅仅是个心理测试。。首先。你能从画画跳到像素是个飞跃。但是缺少了很多有用的东西。第一。电视技术比现代印刷技术出现的要早。其次。像素是有了现代印刷技术以后以及电子设备的出现才有的名词。跳跃性思维是很好的。但是弊端就是盲目创新。。。缺少一点一滴的技术积累。就梦想要一飞冲天的感觉。这个不切实际啊。我记得有一期轻兵器的主题是十年磨一剑。。。老一辈的轻武器专家的那种对武器的研究态度是应该看看的。。。。其实还有一个故事。两个男孩。两个都很聪明。一个画画很出色。不到十岁就作品百出。另一个听从老师的说法不满意就把画撕掉结果十年都没有一幅作品问世。。。20年后。第一个出色的男孩默默无闻。第二。却在他30岁的时候举办了个人画展。。。一举成名。。。。您想做那个?或者您潜意识里希望做那个?
作者: foxheat    时间: 2011-4-14 16:21
本帖最后由 foxheat 于 2011-4-14 16:41 编辑   o, c! C* O+ J& f4 Z
+ P8 E: k! R1 j1 {! _1 ~
说实话,LZ的设计也许可行,但是先贤们未必没有想到过。增加一个U环也许看似没什么,但是复杂的结构必然导致低寿命;我发表一点业余的意见:LZ的设计也许真的能增加精度(如何增加可靠性没有看明白),可是作为一只手枪怎样的精度才算是尽头?手枪的设计还是应该以可靠性/可操作性为第一位的吧?' |# x* z( O, e, p+ J% q
  m  X) P" j% s8 z
另外,不得不说LZ的口气有些让人想到那些“砖家”。你发表一些见解来讨论,大家肯定是欢迎的,但是“纪念M1911诞辰100周年”,拜托,是不是太不谦虚了?. Z- |' H& |0 w. O* [: q

& E5 B0 I3 `' L' F9 kPS:56楼的真金白银才算有诚意嘛....
作者: charwbt2000    时间: 2011-4-14 16:27
55# foxheat ( }2 D. S" [; b7 Y- r0 d
拜托,哥这个才是纪念1911 整百年吧?

smnqx631-img600x600-12929402516jwzn134252.jpg (76.56 KB, 下载次数: 2)

smnqx631-img600x600-12929402516jwzn134252.jpg

作者: 冴羽獠    时间: 2011-4-14 18:23
55# foxheat  
3 t2 |0 J6 m3 p5 n( w拜托,哥这个才是纪念1911 整百年吧?8 Y$ G5 X1 @8 g
charwbt2000 发表于 2011-4-14 16:27

( N6 M" t% f* d, u) l& e
. j) j' x. Q9 V呵呵 兄弟的M1 CARBINE是准备收哪家的啊??
作者: liyao_1979    时间: 2011-4-14 18:31
看草图:1、不知道这个思路是不是和LZ的想法一致(好象没表态);2、如果是要这个效果,让我想到SIG P210。绿洲,你怎么看,我觉得要讲手枪的极致,P210可以算上一个了吧。小弟肤浅,随便谈谈我的看法。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4 19:36
本帖最后由 mayoasis 于 2011-4-14 19:38 编辑
$ e' B; `; ]% U/ a  F+ n' N9 ]; t# F4 q9 J( R8 u9 M0 s* {5 v
嗯,手枪精度之王的P210也是勃朗宁闭锁。所以楼主“影响精度和稳定性的枪管摆动”的说法不能成立。# ?1 z# R4 ~6 y# W
以他的观点,固定枪管的PPK、FN57,VP70应该是精度最好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x, o* O+ F% r7 V7 K4 _0 `* i立论阶段就是漏洞百出,所以我问楼主是不是发帖让大家找茬的。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4 20:47
P210精在材质和加工上,跟勃朗宁方式没有直接关系。这种方式简单,但为什么只用在手枪上?原因就是手枪枪管短,影响较小罢了。
作者: dboy    时间: 2011-4-14 22:26
靶场不识蕾丝边,打尽1911也枉然啊。
! e" s& z- q2 B人家可是能够保证50码6MOA的水准。3 J$ Y" |9 A$ @8 x

作者: dboy    时间: 2011-4-14 22:30
射击精度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原理只是其中之一,并不是说一个原理就能取得压倒性的结果。
  t0 i! M& @7 B: H1 o7 ^( d4 \比如一般说来活塞短行程比活塞长行程容易打得准,但长行程里面有狙击枪的水准,短行程里面也有打得不准的枪。/ A/ z: y: u& n/ t6 f7 d7 @  e2 t( q
另一方面,手枪只是25米内战斗的辅助武器,根本不需要50米打鸡的精度。蕾丝边的1911是比赛枪,战斗的话,GLOCK那种水准都已经足够了。
作者: mayoasis    时间: 2011-4-14 22:41
嗯,想法谁都有,但设计出什么新奇的结构,也不如提高我国工业加工精度和冶金水平有用。
% |# Y; ]6 u" H$ J9 M8 p0 u. [) D这些基础学科,才是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所在。
* d3 m3 ]9 g" m
+ t$ f! H4 O& r- Q. f北方仿P226,因为钢材质量不行,如果照抄226的闭锁结构,就不能保证零件寿命,不得不改变了结构。/ v( P: Y- y7 W
可见没有基础再高明的结构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无法实现。
作者: liyao_1979    时间: 2011-4-15 06:52
嗯,想法谁都有,但设计出什么新奇的结构,也不如提高我国工业加工精度和冶金水平有用。
. p7 @3 X: Z/ ?8 M) D这些基础学科,才是我国和先进国家的差距所在。
  \+ U  @$ ?1 V4 M# p8 `9 ^" F) A( I( J$ m; D( R
北方仿P226,因为钢材质量不行,如果照抄226的闭锁结构,就不能保证零件寿 ...
! B3 m+ X' _% i5 t# r2 k0 ?$ z' [mayoasis 发表于 2011-4-14 22:41

0 u( w1 R! Q) G) X
# C# T" `& F3 Y* g同意绿大的话,军工产品的基础还是材质和加工,如果这两个方面不过关,再好的设计思路也无法实现。我比较过进口的刀具和国产的刀具,在材质是的确是进口的东西好些,国内再这方面的差距还是不小。
4 q, Q7 H" |0 w1 _) L2 b4 h; W7 I1 D8 o
另外刚才D总的话也让我想到(不知道说的对不对):1911最初的设计初衷是因为美国人在对太平洋各岛屿进行殖民侵略时,遇到服用兴奋剂的土著,又是丛林作战,距离近,所以需要一种大停止作用,快速设计的近战武器,所以才有了1911,而HP是针对当时欧洲各国,相对与其他手枪普遍弹容量小而出现的设计思路。
$ @/ T7 e. z. G0 o6 N- F6 u  L3 l/ l! e) H' l9 ~
一件武器,或者一种工具的出现,不仅要考量它的性能,还应当从它的设计初衷考虑,它是用在什么地方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3 }" G6 @  Q9 S& z1 \& U& T% E/ V: d0 B# n
小弟信口说两句,还请各位“总”斧正。
作者: dboy    时间: 2011-4-15 09:00
一件武器,或者一种工具的出现,不仅要考量它的性能,还应当从它的设计初衷考虑,它是用在什么地方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 }, ]4 C4 ^/ ^- e. Y ...
" j# h/ i7 q; d1 ^7 b: Vliyao_1979 发表于 2011-4-15 06:52
& ]' T) L2 v, [. O$ B$ {

, @& b+ R% \* ~5 k. q$ Z- N! X4 @5 o: S+ l6 C
差不多。9 p5 @* l9 F, K$ y
( _! d5 E' p& w; m
所以88阻没有错别字设计成这个样子是不能骂设计人员的,因为88阻没有错别字完全满足了用户提出的要求:发射5.8重弹,重量上限xx,长度上限xx,验收标准xxxxx。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5 19:49
好的结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charwbt2000    时间: 2011-4-15 21:03
好的结构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n. q  N' N* x6 h  m+ v7 k
愚者千虑 发表于 2011-4-15 20:49
- _1 R5 q' @  m  |1 l
阁下的好结构, 哥看过了. 打两枪那个U型铁就会断掉, 不信你做一个试试就成了.
作者: fansonic    时间: 2011-4-16 01:45
本帖最后由 fansonic 于 2011-4-16 01:46 编辑
; v* ^3 R' y6 U/ L
阁下的好结构, 哥看过了. 打两枪那个U型铁就会断掉, 不信你做一个试试就成了.
0 l: y1 v& I! ~$ j- pcharwbt2000 发表于 2011-4-15 21:03

$ _; J: M2 H  C3 k1 j6 F( F$ [1 O0 f
别这么说,人家用的泰坦神铁做的也指不定啊
作者: 愚者千虑    时间: 2011-4-17 12:46
本帖最后由 愚者千虑 于 2011-4-17 19:29 编辑 9 J0 _3 u' }* \
阁下的好结构, 哥看过了. 打两枪那个U型铁就会断掉, 不信你做一个试试就成了.
7 D) W$ {) n1 b6 o! Dcharwbt2000 发表于 2011-4-15 21:03

6 Q, {; _9 x5 d- i% ^& l那个U型铁实际上是个杠杆,而且是动力臂和阻力臂近似的等速杠杆,他的工作强度比起FAMAS的加速杠杆要轻得多,且前者使用的子弹装药量不足后者一半,活动部件也要比后者轻些,而后者时不时还得在枪口上堵上个四百多克的枪榴弹,也没听说后者加速杠杆使用什么特殊材料,你听说过有你说的那种情况吗?
作者: BT小佩    时间: 2011-4-17 22:13
我等木仓盲进来混个回复




欢迎光临 作战2000论坛 (http://www.combat2000.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