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v& w, T/ Q1 z0 A7 [转自松鼠会:荧光蘑菇”实验足够科学吗? ; ~- e7 t2 C' \% u1 B: _8 d* T3 ~) w9 J. ]) x* L. W" q
小学生的“科学研究”也能有大发现?近日一则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市面上大多数蘑菇被荧光增白剂污染的消息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再一次关注。荧光蘑菇确有其事?用检测荧光有无的方法认定蘑菇是否受到荧光增白剂污染是否可行?拿到了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级学生张皓同学的这篇名为《荧光增白剂在食用菌中存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的论文后,我试着以一个学长的身份对其进行一下解读。9 m. q4 @( }% S. ^8 v
: K, m6 {! \6 m; u1 {* g7 u其实,早在奸商出现之前,“荧光”蘑菇已经在这个星球的阴暗角落生长了。目前已知的“荧光”蘑菇有近70种,这些蘑菇像萤火虫一样能在夏夜发出幽幽的绿光。别以为这些“荧光”蘑菇是什么特别稀奇,虽然70%的荧光蘑菇生活在热带雨林里,但另外一些十分常见。比如蜜环菌(Armillaria mellea),它有个更知名的俗称——榛蘑,也就是小鸡炖蘑菇里那个的蘑菇。如果说蜜环菌只是幽暗的小烛火的话,另一种广泛分布的蘑菇简直就是灯塔——鳞皮扇菇(Panellus stipticus)是北半球森林里常见的菌类,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它发出的光非常之亮,在西方有“狐火”(foxfire)的说法。( R" y. a1 G$ {) B7 V. }8 W% \: ? ; p/ H P- v( U1 o5 u* P
X6 ^ V0 ^; H鳞皮扇菇 $ r! D' ?8 r4 e) q7 B/ B6 t) C9 ?1 y$ X; C
不过,这些“荧光”蘑菇发出的并不是真正的荧光,这也是一个普遍的误区。它们跟萤火虫、荧火鱿、栉水母一样,是拥有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能力的物种,生物发光实际上一种化学反应,与燃烧相比,它发光的效率极高,几乎可以将80%的化学能转化成光,几乎不产热,因而也被称作“冷光”。蘑菇为什么要发光,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为了吸引昆虫前来帮助它们扩散孢子,也有可能是为了吸引那些夜间活动的蘑菇害虫天敌,招来敌人的敌人。 . v; l% q4 ~1 p. [& A, n8 H' y7 g: z6 P0 v, w
真正意义上的荧光是一种物理现象,一些物质在受到光(入射光)的照射后,迅速(0.00001秒之内)发出通常比入射光波长更长的光(出射光),这个过程不涉及分子层面的变化,一旦入射光消失,出射光马上也就消失了。我们常见的夜光手表发出的也不是荧光,它的原理与荧光类似,但是在入射光消失后出射光仍旧会持续发出,物理上称之为磷光。+ J; ~* D+ w, u: V;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