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战2000论坛

标题: 太正义了!重温中学语文课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打印本页]

作者: fansonic    时间: 2010-8-16 10:30
标题: 太正义了!重温中学语文课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哀悼日,重温中学语文课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在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地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塌滑下来的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急速奔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P# U4 c6 B+ @8 V8 z' k) ^
" b+ w  V! h+ C# X
大型泥石流常常淤埋农田,冲毁桥梁、涵洞、渠道,阻隔交通,甚至堵塞河道,使河水泛滥成灾,破坏力极大。云南省的蒋家沟就多次爆发过这种大型的泥石流。
* ?. t. _; P4 f1 d) p& l6 x( T$ {; n- U; U. r* S
云南省东北部的乌蒙山区中,有一条南北走向注入金沙江的河流,名叫小江。小江下游有一条跟小江近乎成直角相交的沟,就是蒋家沟。这条沟长12公里,流域面积47.1平方公里。这样的一条支沟,平时山泉汇成的沟水流量不过1立方米每秒,却年年爆发泥石流,少的年头十多次,多的达三十次。爆发规模大的时候,泥石流总量可达37万立方米;延续的时间可达12小时;最大瞬时“龙头”流量高大2400多立方米每秒;在坡度6.5%的谷地中,最大流速竟达15米每秒。这样爆发频繁、规模巨大的泥石流,在我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q9 r! D% o) x/ s9 U) Y% h
& g, m2 H6 `4 _5 n
1977年7月27日,蒋家沟就爆发过一次大型的泥石流。9 a4 k# o7 m" L# d% |8 F
: H  g) s7 z$ h% A' {
26日夜间,蒋家沟一带乌云密布。次日凌晨3时,狂风呼啸,大雨倾盆。到天亮,大雨逐渐转为细雨。6时25分的时候,雨还在下,从山沟里传出火车轰鸣似的巨响,震撼着山谷。这种怪声就是泥石流爆发的响声。在巨响传出之前,往常流水不大的沟槽中,流量很快增大到3—4立方米每秒。稍过片刻,突然出现断流状态。又过了几分钟,随着响声增大,泥石流就滚滚而出。, w( g3 r  L2 l. E/ h! v% Y

4 r  s. [- V0 ^( Y. j* v( A2 {起先出现的泥石流是阵性流,一阵接一阵地往前涌。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粘稠的泥浆把沟床铺成了比较平滑的淤积面。后一阵涌来,阻力减小了,速度加快了。但越过初发的龙头,又在下一段粗糙的沟床上缓慢下来,渐渐停止。龙头前进和停留都呈现出明显的舌形。第三阵过去以后,沟床中淤积的泥浆厚达1米左右。6时40分,第四阵涌来,流速大大加快,浪头滚滚,泥沫四溅。这道巨流,中间流速大,两侧流速小;表层流速大,底层流速小。在沟道较直的地方,好像火车奔驰;在沟道弯曲的地方,又宛如巨龙游动。向泥石流涌来的方向望去,龙身逐渐变窄,龙尾匍匐而行,尾梢几乎只剩一条线。而眼前,泥石上下翻滚,泥浪不断拍激两岸。前进的龙头,到沟槽转弯的地方直扑沟岸,可窜起一二十米高。遇到低矮的沟岸,就洗掠而过;遇到高耸的沟岸,就在扑撞以后又跌进沟槽。泥浪的拍激,龙头的扑撞,使两岸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在阵流接连涌来的时候,有一块直径3米多、体积近20立方米的巨石,随巨浪一阵阵滚动。这种阵性流,阵与阵之间相隔几秒钟、几分钟不等。间隔短的,后阵赶前阵,阵阵相催,往往合成一股,奔流而下;间隔长的,往往是龙头过去,响声顿消,暂时泥平浪净。不过间隔长的阵流,流速快,流量大,龙头也比较高。有一次,龙头高达5米,几乎充满了沟道,最大流速达10.9米每秒,流量达500立方米每秒。人站在离岸边三四米的地方,竟溅得满身泥浆,并且感到地面在颤抖。
  |1 e% Y6 b7 e) h( E3 x$ G
. Z! v$ J" ~- v5 P5 _上午8时20分,突然又大雨滂沱。不久泥石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连续流。这种连续流仍然十分粘稠,但呼啸吼震,来势更加迅猛,流速高达12到15米每秒,流量增至500到800立方米每秒。它不断掏挖冲蚀,使沟壁不断坍塌,沟床迅速下切。时间不长,两壁斜坡变得陡直,泥浪起伏的地方形成了七八处徒坎。又过一分多钟,徒坎变成了一个长30米、宽20米、深3米多的大坑。坑里的大石块在滚滚倾泻的急流中互相撞击,发出砰啪的声响,冒出丝丝的白汽。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大锅粘粥翻腾。巨大的连续流历时40分钟,以后又转成了起初那样的阵性流。
+ T/ Y7 k) q: Z/ g, R8 g" K  F2 ]/ f( h: M
巨大的猛烈多变的泥石流,一直持续了5个多小时,然后才减缓了势头,从粘稠的阵性流逐渐转为稀性的阵性流,又从稀性的阵性流转为稀性的连续流。中午12时30分,稀性的连续流变成了水流,泥石流才完全结束。
$ S  f" P# Z) H" w0 T
, f5 `/ _6 q# n1 o初步估算,这场泥石流阵性流共发生了168次,总量为18万多立方米;连续流虽然持续时间不长,总量也达7万多立方米。测定的容重为2.2吨每立方米,冲击力达60余吨每平方米。8 i5 r) `" m. ?0 V% u

4 r1 d! y/ v% N0 t时隔不到一昼夜,这里又发生一次泥石流。不过这次规模不大,只淤平了前一次形成的大坑和徒坎。
+ s4 |+ u, x: H  }$ N) u, R9 C# g) d9 d7 Y5 A
蒋家沟频繁地爆发大规模的泥石流,长期遭受泥石流的灾害,是和这一带的地质构造、水文、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分不开的。这一带岩石较为破碎,地震较多,致使河(沟)床坡降加大,山坡陡削,而且夏季暴雨很多,这就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条件。但是,反动统治阶级破坏这一带的自然环境也是泥石流频繁爆发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长期在这里掠夺矿产资源,伐木毁林,使山岭变成穷山秃岭,岩石大量裸露风化,山体到处崩塌滑坡,泥土石块不断随水流往沟床聚集,造成极其严重的恶果。据可查考的资料记载,解放前蒋家沟的泥石流曾经十多次隔断小江,堵塞河道,以致洪水四处泛滥,淹没许多农田、房屋。
" M4 g0 H" I1 C0 t* j/ t3 T. P# i2 \9 R& n8 c5 X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国家设立了专门研究结构,采取了许多防治措施。蒋家沟泥石流的研究、治理工作就已经进行了十多年。这一带不仅大量植树造林,而且修建了导流堤、拦挡坝和停淤场。这些防治措施已使蒋家沟泥石流灾害明显减弱,十多年来没有发生过堵江的灾害。
作者: 华头    时间: 2010-8-16 10:35
77年的课本??
作者: 末三    时间: 2010-8-16 10:47
这篇偶学过。
作者: 大山野男    时间: 2010-8-16 12:32
会心一笑。。。。。
作者: 救命啊    时间: 2010-8-16 12:46
小弟读书时没有这篇文章了,不过现在看看觉得非常之有内涵,特别是楼主用红字标注的那段文字,很有些借古喻今的味道,
1 [6 I- r- [' V9 O( `- m. p# C4 K5 ]: n: U7 m% }9 b/ f
非要问是什么意思?  U( k- W7 V9 R& i+ m/ U. v

* z6 b9 I5 t; e" @% t! Z& t嘿嘿,大家都懂的,这事不能说太细、太深入啊~
作者: wayne123    时间: 2010-8-16 13:20
大家可以去看看解放前的《新华日报》
% P: Z$ \5 d  k7 z/ m3 P# U* G3 R& A; e1 V1 u' _' C
那个才是借古喻今啊!~~~~
9 {9 @. L, ^- Z4 T. f9 p9 v$ d' I$ B8 _& Z- N" T/ \7 X
你知道的太多了~
作者: 天哪    时间: 2010-8-16 13:41
历史是螺旋式发展的……
作者: gfnuiyyqq    时间: 2010-8-16 13:52
会心一笑。。。。。
$ u! O+ W$ r% x3 v+ o大山野男 发表于 2010-8-16 12:32
, {8 _5 I* }& i3 V. V

' }( y- m3 I8 x0 L& Q+1。。。历史就是重复。。。
作者: 豹司令    时间: 2010-8-16 15:02
改开三十年,退到街坊前。
作者: 光荣与梦想    时间: 2010-8-16 15:18
革命的人民才有只有革命的课文。。。。。。。
作者: dodolone    时间: 2010-8-16 15:44
哦,这文章是俺中学同学她老爸写的涅,姓张,中科院……
作者: zlm_0    时间: 2010-8-16 15:52
其实我们都生活在无间道中,这个体制永远都只能落入无间轮回中!
作者: US.GI    时间: 2010-8-16 22:36
楼主已经被国安局盯上了。
作者: 大山野男    时间: 2010-8-16 22:48
小弟读书时没有这篇文章了,不过现在看看觉得非常之有内涵,特别是楼主用红字标注的那段文字,很有些借古喻今的味道,
+ m+ {9 P- y- @8 G  d9 ^1 b非要问是什么意思?
  ?+ M  X6 b2 [# ]4 v9 O! U嘿嘿,大家都懂的,这事不能说太细、太深入啊~: L, `+ E, s. r
救命啊 发表于 2010-8-16 12:46

' ]; N: T: g" p' L& S2 `" z$ s. D" b3 y0 E7 A
非礼莫XX嘛。知道就行干吗非得破膜呢?5 d' ?+ X( C2 q

作者: fisher    时间: 2010-8-17 00:34
有印象读过这篇文章,,,
作者: 冰雨零华    时间: 2010-8-17 10:21
咳咳..楼主,你知道得太多了
作者: wd_hui    时间: 2010-8-17 10:50
记得十多年前深圳的报纸就说过舟曲会发生泥石流灾害,因为当地ZF大量的砍伐木材作为经济收入,当时深圳得媒体考察后得出上面得结论。因为舟曲是深圳对口扶贫乡镇。
2 Q  z* I: j" i. k而在发生灾害的那天LD们都不在第一现场,等到灾害发生前几小时他们才到达坝区,发现水位已经超乎想象,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要开闸泄洪,可是为时已晚,因为控制闸门开合的电力已经全部中断,只能手动开闸。
# {' v) r% o. W; M4 @6 v; d; @0 ^1 h
所以说这次的事故与其说天灾,不如说是人祸的累积结果!
作者: tony119s    时间: 2010-8-17 11:27
大家在救灾的同时,更应该深刻反省下我们的环境问题了
作者: maxx    时间: 2010-8-17 13:53
历史没有巧合,只有规律。
作者: 天哪    时间: 2010-8-17 14:23
记得十多年前深圳的报纸就说过舟曲会发生泥石流灾害,因为当地ZF大量的砍伐木材作为经济收入,当时深圳得媒体考察后得出上面得结论。因为舟曲是深圳对口扶贫乡镇。
7 Y4 ~( i0 T8 x0 V而在发生灾害的那天LD们都不在第一现场,等到灾害 ...- H  G$ W4 k! x7 J8 {
wd_hui 发表于 2010-8-17 10:50
* F; H+ \' n9 E2 D2 d
: D2 G. _4 @) S
LD们只对任期内负责,任期内没出问题他们就没事,所以就脱光了上
作者: 救命啊    时间: 2010-8-18 01:34
记得十多年前深圳的报纸就说过舟曲会发生泥石流灾害,因为当地ZF大量的砍伐木材作为经济收入,当时深圳得媒体考察后得出上面得结论。因为舟曲是深圳对口扶贫乡镇。% G( |* D5 N: G; @! C9 U
而在发生灾害的那天LD们都不在第一现场,等到灾害 ...2 R& H% l) j3 R7 {% I3 Y
wd_hui 发表于 2010-8-17 10:50
) u3 E6 Q$ O/ k# O1 J& Q' d

2 g8 s( o2 j# d后来看网易上的报道说,当地以前一直把木材产业作为主要财政收入来源,当地95%的财政收入来源于这个产业~~~' l) p$ s% u- F$ b# q: `4 T
& K1 ?1 k! g7 F5 b7 o- ^% Z
看到这里,我已经觉得这次的灾难已经不能算天灾了~~~* }0 ?: k3 m" ]. \( N5 W* L, C& A

& d. e, N) H' Y  o6 `( d- ^他妹的!当地的环保,林业和水利部门事前都干嘛去了?看不到?
作者: lisr    时间: 2010-8-18 13:39
蒋家沟?是真有这个地方还是影射呢?




欢迎光临 作战2000论坛 (http://www.combat2000.cn/) Powered by Discuz! X3.2